450 likes | 586 Views
“珠图 1 小时”. 论文写作方法 主讲老师:孙静 联系邮箱: 373046024@qq.com.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论文选题 第二节 论文结构与大纲 第三节 论文写作与规范. 第一节 论文选题. 一、选题的含义和意义 二、选题的原则 三、选题应处理好的问题. 一、 选题的含义和意义. 1. 选题的含义 选题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准则,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去选择和确定研究的课题。 也有人认为,选题有广义与侠义之分。广义的选题泛指选择、确定研究的方向,也就是确立科学研究的对象与目的。狭义的选题就是选择论文的主题. 一、 选题的含义和意义. 2. 选题的意义
E N D
“珠图1小时” 论文写作方法 • 主讲老师:孙静 • 联系邮箱:373046024@qq.com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论文选题 • 第二节 论文结构与大纲 • 第三节 论文写作与规范
第一节 论文选题 • 一、选题的含义和意义 • 二、选题的原则 • 三、选题应处理好的问题
一、 选题的含义和意义 • 1.选题的含义 • 选题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准则,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去选择和确定研究的课题。 • 也有人认为,选题有广义与侠义之分。广义的选题泛指选择、确定研究的方向,也就是确立科学研究的对象与目的。狭义的选题就是选择论文的主题
一、 选题的含义和意义 • 2.选题的意义 • (1)选题是论文写作的起点 • (2)选题决定着论文的价值 • (3)选题关系到论文写作的成败
二、 选题的原则 • 1、需要性原则 • (1)社会实践的需要 • (2)学科发展的需要 • 2、可能性原则 • (1)可能出成果 • (2)有完成所选课题的条件
三、 选题应处理好的问题 • 1、“大”与“小”的问题 • 2、“新”与“旧”的问题 • 3、“远”与“近”的问题 • 4、“专”与“交”的问题
第二节 论文的结构与大纲 • 一、论文结构的含义与作用 • 二、论文的基本结构 • 三、论文本轮部分的主要结构方法 • 四、大纲的含义与作用 • 五、大纲的类型 • 六、编写大纲的步骤与方法
一、 论文结构的含义与作用 • 1.论文结构的含义 • 论文结构是指论文内部的组织构造,也称文章的“布局”“章法”。 • 2.论文结构的作用 • 结构合理是论文的基本要求
二、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 • 1.全文的基本结构 • 国家标准GB 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规定学术论文包括四大组成部分,即前置部分、主体部分、附录部分和结尾部分。
2.正文的基本结构 • 正文的基本结构是引言、本论、结论三段式结构。 • (1)引言 • (2)本论 • (3)结语
三、论文本论部分的主要结构方法 • 1.递进式结构 • 2.并列式结构 • 3.总分式结构 • 4.综合式结构
递进式结构 例1 • 中国信息化的演进 • 一、中国信息化的发展历史 • 二、中国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 三、中国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并列式结构 例1 • 试论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 •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概念 •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内容 •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方法
总分式结构举例 • 论符合图书馆时代的信息资源配置 • 一、复合图书馆时代信息资源配置的指导思想 • 二、复合图书馆时代信息资源的微观配置 • 三、复合图书馆时代信息资源的宏观配置
四、大纲的含义以及作用 • 1. 大纲的含义 • 大纲是由序码和文字构成的逻辑图表,是作者将自己前期的研究构思以及材料调配,用简洁的语言符号形式记录下来的论文框架体系 • 2.大纲的作用 • (1)理顺作者思路 • (2)固定论文结构 • (3)为论文写作和修改提供依据
五、大纲的类型 • 1.简单提纲 • 简单提纲式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提及。一般只有一级至两级标题。 • 2.详细提纲 • 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的列出来。一般列出二级至三级标题。
六、编写大纲的步骤和方法 • 1.构思大纲 • 构思大纲是建立在对要撰写的学术论文的选题予以研究的基础上。当提笔拟写大纲以前,还要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论题的进一步具体分析、思索,将如何杉树自己的观点、如何安排自己的材料进行论证、论文分几个部分等等认真考虑透彻 • 具体包括确定论文的主题、内容和结构,考虑论文的层级、结构和逻辑联系等。
六、编写大纲的步骤和方法 • 2.编写大纲 • 先考虑从哪些方面、以什么顺序论述、展开总论点;总论点安排妥当之后,再逐个考虑每个项目下的分论点;每个分论点切丁之后,再考虑如何论证分论点。
六、编写大纲的步骤和方法 • 2.调整大纲 • 调整大纲要把握以下两点:一是推敲大小标题是否合适,看它们是否体现了论文的主题;二是推敲论文的结构,进行修改、调整。这方面应先围绕所要阐述的中心论点,检查划分的部分、层次和段落是否可以充分说明问题,是否合乎道理;各层次、段落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过度是否自然。然后再进行客观总体布局的检查,对每一层次中的论述次序进行“微调”。
第三节 论文写作规范 • 一、论文题目的确定与规范 • 二、正文部分的写作与规范 • 三、标题后正文前附件的写作与规范 • 四、正文后附近写作的规范
一、学术论文题目的确定与规范 • 1.题目的基本形式 • 题目也称标题,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反应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论文题目常用的基本形式是: • (1)正标题 • 多行标题中,与副标题相对的居于主导地位、作者着力强调的标题。又称“正题”。 • (2)副标题 • 副标题常用以具体说明论文的内容、标题、范围。这种标题一般起着对正标题进行补充、说明或加以限制的作用。
2.题目与主题的关系 • 主题是论文内容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题目和主题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主题通过题目反应,而且题目直接或者间接地揭示主题服务。论文题目和主题的关系有以下两种情况:
(2)题目表明研究范围 • 题目不直接揭示论文的主题,只要表明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和范围。如“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 • (1)题目直接揭示主论文主题 • 题目直接将论文的主题揭示出来,使读者明白地了解论文所要说明的基本论点或者中心论点。如“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题目的格式 • 论文题目要居中,两边的空格要均匀。论文题目较长需要回行时,也要居中。 • 副标题的位置一般是附设在正标题之后,回行,文字前面要加破折号。 • 例: • 略论陆九渊哲学的积极因素 • ——兼评它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二、正文部分的写作规范 • 1.引言的写作 • 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它写在正文之前,用来说明论文研究的缘起、对象、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及相关领域里前任的工作基础,一般篇幅比较短,常用一小段文字表述。但若数万字以上的长篇论文(如硕博士论文),也可能把“引言”作为一章或一节单独存在。引言的写作应该开门见山、言简意赅,不能与摘要相重复。
2.本论部分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 (1)论点 • 论点是作者在社会实践和理论探索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而形成的简介和观点,是作者要阐述和论证的问题。 • 对论点的要求:鲜明、正确、新颖。
(2)论据 • 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和依据,一般分为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 对论据的要求:可靠、翔实、吻合。 • (3)论证 • 论据是作者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与方法。其目的在于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 对论据的要求:科学、充分、逻辑性强。
3.小标题的拟定与格式规范 • (1)小标题的作用 • 论文小标题有使论文层次清楚、减少过渡文字、表达观点等作用。 • (2)小标题与论点的关系 • 小标题与论点的关系同题目与主题的关系一样,有两种类型:一是小标题直接揭示论点;二是小标题只标明论述的内容和范围。同一级小标题的类型要求统一。
4.结语的写作 • 结语或者结束语是学术论文正文的最后部分。 • (1)作者对研究的论题得出的答案,即结论 • (2)作者对研究的课题提出探讨性意见 • (3)作者对论文尚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某种设想 • 结语不是论文必须的部分
三、标题后正文前附件的写作与规范 • 1.作者署名及相关信息 • 学术论文的标题之下,通常应标署作者姓名。作者署名,也可以是笔名(但必须向刊物或出版单位说明真实姓名),或者是一个研究机构、课题小组的名称。向学术刊物投稿,则应注明作者的工作单位、地址和邮政编码,以便编辑发稿使用。
2.摘要与关键词 • 摘要是对正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起报道和检索所用,排在署名之下,不加注释,不作评论,一般在300字以内。摘要应该短、精、完整。
2.摘要与关键词 • 关键词,也称主题词,它是最具实质意义的检索语言,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的,最能体现文章内容特征、意义和价值的单词或者属于。每篇论文的关键词一般以3—6个为宜。
3.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 • 为了便于检索和编制索引,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都应标出分类号。分类号应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为参照,从中查找自己的论文对应的分类号,标注在关键词之下。 • 文献标识码是表明论文所属性质的。《中国学术期刊(关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了以下五种文献标识码
四、正文后附件的写作与规范 • 1.注释 • 注释按期作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文中语句进行解释说明的注释,一种是对文中所引资料的来源、出处加以说明的注释。前者是使读者抑郁理解,后者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增加资料的可信度并便于查阅原文。
尾注 • 又称文末注、篇尾注、集中注。即在全文末尾或者书的一节、一章甚至全书之后集中表明引文出处。这种注法的好处是引文集中在一处方便读者了解或检索相关文献资料;缺点是正文与注释前后翻阅,较为麻烦。使用这种注释也要在加注处的右上角标出注释符号。尾注与脚注的不同之处是它将全文的引文从前至后按顺序统一编号。
2.参考文献 • 凡是在论文写作或者研究过程中起过参考作用的文献资料,都属于参考文献之列。在论文最后列出重要的参考文献目录,既表示对他们劳动成果的尊重,又可以加大论文的信息量,提高论文的学术价值,读者还可以以此为线索追索查阅资料,便于对同一课题或相关课题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的次序和排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参考文献的次序和排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1)按在本片论文撰写中所起的作用大小排列; • (2)按照本篇论文的参考顺序排列; • (3)按照文献时代先后排序; • (4)按照文献作者姓氏笔画排列; • (5)外文资料可按照文献作者名字的外文字母顺序排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