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k likes | 2.15k Views
第八章 光刻与刻蚀工艺. 主 讲:毛 维 mwxidian@126.co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 绪论. 光刻: 通过光化学反应,将光刻版( mask )上的图形 转移到光刻胶上。 刻蚀: 通过腐蚀,将光刻胶上图形完整地转移到 Si 片上 光刻三要素: ①光刻机 ②光刻版(掩膜版) ③光刻胶 ULSI 对光刻的要求: 高分辨率;高灵敏的光刻胶; 低缺陷;精密的套刻对准;.
E N D
第八章 光刻与刻蚀工艺 主 讲:毛 维 mwxidian@126.co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
绪论 • 光刻:通过光化学反应,将光刻版(mask)上的图形 转移到光刻胶上。 • 刻蚀:通过腐蚀,将光刻胶上图形完整地转移到Si片上 • 光刻三要素: ①光刻机 ②光刻版(掩膜版) ③光刻胶 • ULSI对光刻的要求: 高分辨率;高灵敏的光刻胶; 低缺陷;精密的套刻对准;
间隙 线宽 光刻胶 厚度 衬底 绪论 光刻胶三维图案
绪论 集成电路芯片的显微照片
绪论 • 掩膜版与投影掩膜版投影掩膜版(reticle)是一个石英版,它包含了要在硅片上重复生成的图形。就像投影用的电影胶片的底片一样。这种图形可能仅包含一个管芯,也可能是几个。 光掩膜版(photomask)常被称为掩膜版(mask),它包含了对于整个硅片来说确定一工艺层所需的完整管芯阵列。
绪论 • 掩膜版的质量要求: 若每块掩膜版上图形成品率=90%,则 6块光刻版,其管芯图形成品率=(90%)6=53%; 10块光刻版,其管芯图形成品率=(90%)10=35%; 15块光刻版,其管芯图形成品率=(90%)15=21%; 最后的管芯成品率当然比其图形成品率还要低。
绪论 • 特征尺寸(关键尺寸) 关键尺寸常用做描述器件工艺技术的节点或称为某一代。0.25μm以下工艺技术的节点是0.18μm、0.15μm、0.1μm等。 • 套准精度 光刻要求硅片表面上存在的图案与掩膜版上的图形准确对准,一般而言,器件结构允许的套刻误差为器件特征尺寸的三分之一左右,当图形形成要多次用到掩膜版时,任何套准误差都会影响硅片表面上不同图案间总的布局宽容度。而大的套准容差会减小电路密度, 即限制了器件的特征尺寸,从而降低 IC 性能。
绪论 • Clean Room 洁净等级:尘埃数/m3;(尘埃尺寸为0.5μm) 10万级:≤350万,单晶制备; 1万级:≤35万,封装、测试; 1000级:≤35000,扩散、CVD; 100级:≤3500,光刻、制版; • 深亚微米器件(尘埃尺寸为0.1μm) 10级:≤350,光刻、制版; 1级:≤ 35,光刻、制版;
8.1 光刻工艺流程 • 主要步骤: 涂胶、前烘、曝光、显影、 坚膜、刻蚀、去胶。 • 两种基本工艺类型: 负性光刻和正性光刻。
光照 掩膜版 SiO2 光刻胶 负性光刻 n-Si
光照 掩膜版 SiO2 光刻胶 不透光 n-Si
SiO2腐蚀液 SiO2 光刻胶 n-Si
光刻胶 n-Si
曝光区域变成交互链结,可抗显影液之化学物质。曝光区域变成交互链结,可抗显影液之化学物质。 紫外光 光刻胶 玻璃掩膜版上的铬图案 光阻曝 光区域 岛状 窗口 光刻胶上的 影子 光刻胶 氧化层 氧化层 硅基板 硅基板 光刻胶显影后的图案 负性光刻
光照 掩膜版 SiO2 光刻胶 正性光刻 n-Si
光照 掩膜版 SiO2 光刻胶 不透光 n-Si
SiO2腐蚀液 SiO2 光刻胶 n-Si
光刻胶 n-Si
曝光的区域溶解去除 紫外光 光刻掩膜版之铬岛 光刻胶上阴影 光阻 岛状 窗口 photoresist 光刻胶曝 光区域 光刻胶 photoresist 氧化物 oxide oxide 硅基板 硅基板 silicon substrate silicon substrate 氧化物 光刻显影后呈现的图案 正性光刻
印制在晶圆上所需求的光刻胶结构图案 光刻胶岛 基板 铬 石英 窗口 岛 正光刻胶用所需的光刻图案 (与所要的图案相同) 负光刻胶用所需的光刻图案 (与所要的图案相反)
CMOS反相器之上视图 光刻层决定后续制程的精确性。 光刻图案使各层有适当的位置、方向及结构大小,以利于蚀刻及离子植入。 PMOSFET NMOSFET CMOS反相器之横截面 8.1 光刻工艺流程
8.1 光刻工艺流程 8.1.1 涂胶 1.涂胶前的Si片处理(以在SiO2表面光刻为例) • SiO2:亲水性;光刻胶:疏水性; ①脱水烘焙:去除水分 ②HMDS:增强附着力 • HMDS:六甲基乙硅氮烷——(CH3)6Si2NH • 作用:去掉SiO2表面的-OH HMDS热板脱水烘焙和气相成底膜
8.1 光刻工艺流程 8.1.1 涂胶 2.涂胶 ①对涂胶的要求:粘附良好,均匀,薄厚适当 • 胶膜太薄-针孔多,抗蚀性差; • 胶膜太厚-分辨率低(分辨率是膜厚的5-8倍) ②涂胶方法:浸涂,喷涂,旋涂√
8.1 光刻工艺流程 在真空热板上软烘 8.1.2 前烘 ①作用:促进胶膜内溶剂充分挥发,使胶膜干燥; 增加胶膜与SiO2 (Al膜等)的粘附性及耐磨性。 ②影响因素:温度,时间。 • 烘焙不足(温度太低或时间太短)——显影时易浮胶, 图形易变形。 • 烘焙时间过长——增感剂挥发,导致曝光时间增长, 甚至显不出图形。 • 烘焙温度过高——光刻胶黏附性降低,光刻胶中的感光 剂发生反应(胶膜硬化),不易溶于 显影液,导致显影不干净。
8.1 光刻工艺流程 8.1.3 曝光: 光学曝光、X射线曝光、电子束曝光 ①光学曝光-紫外,深紫外 ⅰ)光源: • 高压汞灯:产生紫外(UV)光, 光谱范围为350 ~ 450nm。 • 准分子激光器:产生深紫外(DUV)光, 光谱范围为180nm~330nm。 KrF:λ= 248nm; ArF:λ= 193nm; F2:λ= 157nm。
8.1 光刻工艺流程 ⅱ)曝光方式 a.接触式:硅片与光刻版紧密接触。 b.接近式:硅片与光刻版保持5-50μm间距。 c.投影式:利用光学系统,将光刻版的图形投影在硅片上
8.1 光刻工艺流程 ②电子束曝光: λ=几十~100Å; • 优点: 分辨率高; 不需光刻版(直写式); • 缺点:产量低; ③X射线曝光 λ=2 ~ 40Å ,软X射线; • X射线曝光的特点:分辨率高,产量大。
8.1 光刻工艺流程 8.1.4 显影 ①作用:将未感光的负胶或感光的正胶溶解去除,显现 出所需的图形。 ②显影液:专用 • 正胶显影液:含水的碱性显影液,如KOH、 TMAH (四甲基氢氧化胺水溶液),等。 • 负胶显影液:有机溶剂,如丙酮、甲苯等。 例,KPR(负胶)的显影液: 丁酮-最理想; 甲苯-图形清晰度稍差; 三氯乙烯-毒性大。
8.1 光刻工艺流程 ③影响显影效果的主要因素: ⅰ)曝光时间; ⅱ)前烘的温度与时间; ⅲ)胶膜的厚度; ⅳ)显影液的浓度; ⅴ)显影液的温度; ④显影时间适当 • t太短:可能留下光刻胶薄层→阻挡腐蚀SiO2(金属) →氧化层“小岛”。 • t太长:光刻胶软化、膨胀、钻溶、浮胶 →图形边缘破坏。
8.1 光刻工艺流程 8.1.5 坚膜 ①作用:使软化、膨胀的胶膜与硅片粘附更牢; 增加胶膜的抗蚀能力。 ②方法 ⅰ)恒温烘箱:180-200℃,30min; ⅱ)红外灯:照射10min,距离6cm。 ③温度与时间 ⅰ)坚膜不足:腐蚀时易浮胶,易侧蚀; ⅱ)坚膜过度:胶膜热膨胀→翘曲、剥落 →腐蚀时易浮胶或钻蚀。 若T>300℃:光刻胶分解,失去抗蚀能力。
8.1 光刻工艺流程 8.1.6 腐蚀(刻蚀) ①对腐蚀液(气体)的要求: 既能腐蚀掉裸露的SiO2(金属),又不损伤光刻胶。 ②腐蚀的方法 ⅰ)湿法腐蚀:腐蚀剂是化学溶液。 特点:各向同性腐蚀。 ⅱ)干法腐蚀:腐蚀剂是活性气体,如等离子体。 特点:分辨率高;各向异性强。 8.1.7 去胶 ①湿法去胶 • 无机溶液去胶:H2SO4(负胶); • 有机溶液去胶:丙酮(正胶); ②干法去胶:O2等离子体;
8.2 分辨率 • 分辨率R——表征光刻精度 光刻时所能得到的光刻图形的最小尺寸。 • 表示方法:每mm最多可容纳的线条数。 若可分辨的最小线宽为L(线条间隔也L), 则 R=1/(2L) (mm-1) 1.影响R的主要因素: ①曝光系统(光刻机): X射线(电子束)的R高于紫外光。 ②光刻胶:正胶的R高于负胶; ③其他:掩模版、衬底、显影、工艺、操作者等。
8.2 分辨率 2.衍射对R的限制 • 设一任意粒子(光子、电子),根据不确定关系,有 ΔLΔp≥h • 粒子束动量的最大变化为Δp=2p,相应地 • 若ΔL为线宽,即为最细线宽,则 • 最高分辨率
① 对光子:p=h/λ,故 。 • 上式物理含义:光的衍射限制了线宽≥ λ/2。 • 最高分辨率: ②对电子、离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波),则 , • 最细线宽: 结论: a. E给定:m↑→ΔL↓→R↑,即R离子 > R电子 b. m给定:E↑→ΔL↓→R↑
8.3 光刻胶的基本属性 1.类型:正胶和负胶 ①正胶:显影时,感光部分 溶解,未感光部分 不溶解; ②负胶:显影时,感光部分 不溶解,不感光部 分溶解。
8.3 光刻胶的基本属性 2. 组份:基体(树脂)材料、感光材料、溶剂; 例如:聚乙烯醇肉桂酸脂系(负胶) ①基体、感光剂-聚乙烯醇肉桂酸脂 • 浓度:5-10% ②溶剂-环己酮 • 浓度:90-95% ③增感剂-5-硝基苊 • 浓度:0.5-1% 聚乙烯醇肉桂酸脂(KPR)的光聚合反应
8.3 光刻胶的基本属性 8.3.1 对比度γ • 表征曝光量与光刻胶留膜率的关系; 以正胶为例 • 临界曝光量D0:使胶膜开始溶解所需最小曝光量; • 阈值曝光量D100:使胶膜完全溶解所需最小曝光量;
8.3.1 对比度γ • 直线斜率(对比度): 对正胶 对负胶 • γ越大,光刻胶线条边缘越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