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財務管理期末報告

題目:台灣上市公司經理人報酬 及激勵政策決定因子分析 研究生:楊家慈 M9870205. 財務管理期末報告. 一、簡介 二、研究流程、研究架構及研究假說 三、研究方法 四、變數設計及定義 五、研究結果分析 六、研究結論 七、研究評論與建議.

fil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財務管理期末報告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題目:台灣上市公司經理人報酬 及激勵政策決定因子分析 研究生:楊家慈 M9870205 財務管理期末報告

  2. 一、簡介 二、研究流程、研究架構及研究假說 三、研究方法 四、變數設計及定義 五、研究結果分析 六、研究結論 七、研究評論與建議

  3. 本論文係分別以內生變數〈經理人薪津報酬、激勵政策(員工股票分紅激勵政策、員工分紅總數激勵政策)〉對外生變數之資料〈公司潛在投資機會、新興產業技術密集、公司經營規模、會計盈餘績效〉以聯立的程式做迴歸分析;以經理人薪津報酬及激勵政策作變數相關性分析;詳細的測試迴歸誤差是否存在自我相關及作敏感度分析。本論文係分別以內生變數〈經理人薪津報酬、激勵政策(員工股票分紅激勵政策、員工分紅總數激勵政策)〉對外生變數之資料〈公司潛在投資機會、新興產業技術密集、公司經營規模、會計盈餘績效〉以聯立的程式做迴歸分析;以經理人薪津報酬及激勵政策作變數相關性分析;詳細的測試迴歸誤差是否存在自我相關及作敏感度分析。 一、簡介

  4. 1、公司潛在投資機會與經理人薪津報酬是否有相關:1、公司潛在投資機會與經理人薪津報酬是否有相關: 探討公司潛在投資機會、經理人薪津報酬與激勵政策之關係。 2、經理人薪津報酬與公司經營規模是否有相關: 探討經理人薪津報酬、公司經營規模與激勵政策之關係。 3、經理人薪津報酬與激勵政策是否有影響: 探討新興產業技術密集、經理人薪津報酬與激勵政策之關係。 4、會計盈餘績效分別與經理人薪津報酬及激勵政策是否有影響: 探討會計盈餘績效、經理人薪津報酬與激勵政策之關係。 〈一〉研究目的

  5. 研究期間為2000年至2004年之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但不包含金融及證券業。依內生變數區分為經理人薪津報酬、員工股票分紅激勵政策與員工分紅總數激勵政策,分別有樣本觀察植1505、734及1347個。研究期間為2000年至2004年之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但不包含金融及證券業。依內生變數區分為經理人薪津報酬、員工股票分紅激勵政策與員工分紅總數激勵政策,分別有樣本觀察植1505、734及1347個。 〈二〉研究對象

  6. 資料取自台灣經濟新報社資料庫〈TEJ〉、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取自台灣經濟新報社資料庫〈TEJ〉、公開資訊觀測站。 〈三〉資料來源

  7. 〈一〉研究流程 由研究動機與目的的建立,經由相關文獻探討,建立研究架構與列出研究方法,經由收集彙整資料,分析研究結果,做最後的結論與建議。 二、研究流程、研究架構及研究假說

  8. 此研究架構中新興產業技術密集及會計盈餘績效,分別皆會對激勵政策及經理人薪津報酬產生影響,而另外公司潛在投資機會及經理人薪津報酬皆與激勵政策上有相關性,而最後激勵政策及經理人薪津報酬皆會對公司經營規模產生影響。此研究架構中新興產業技術密集及會計盈餘績效,分別皆會對激勵政策及經理人薪津報酬產生影響,而另外公司潛在投資機會及經理人薪津報酬皆與激勵政策上有相關性,而最後激勵政策及經理人薪津報酬皆會對公司經營規模產生影響。 〈二〉研究架構

  9. 1、假說一: 公司潛在投資機會與經理人薪津報酬成正相關且傾向使 用激勵政策。 2、假說二: 公司經營規模與經理人薪津報酬及激勵政策的使用成正相關。 3、假說三: 新興產業技術密集造成經理人薪津報酬高低及激勵政策的使用成正相關。 4、假說四: 會計盈餘績效影響經理人薪津報酬及激勵政策,與經理人薪津報酬成正相關, 與激勵政策成負相關。 〈三〉研究假說

  10. 〈一〉相關矩陣分析 相關係數介於-1~1之間,愈接近1或-1,相關性 愈強,愈接近0,相關性愈差,+為正相關,-為 負相關。 〈二〉複迴歸分析 複迴歸分析是指迴歸分析的目的在於了解兩個 或多個變數間是否相關、相關方向與強度,並 建立數學模型以便觀察特定變數來預測研究者 感興趣的變數。 三、研究方法

  11. 〈三〉R²檢定─Adjusted R²檢定 R²檢定表依變數的變異被所有解釋變數的各個 變數〈獨變數〉解釋的能力及反應其所形成迴 歸模式的適配度。其值介於 0 與 1 之間,R²愈 大,代表模式的解釋力愈強。 〈四〉自我相關性檢定Durbin-Watson 檢定 殘差檢定指實證模式之殘差項之間是否存在自 我相關。是否滿足獨立性之迴歸假設,DW值介 於1.6~2.4之間為無自我相關存在。

  12. 〈五〉F值檢定 F 值檢定是指視所有解釋變數(自變數)為一整體,檢 測依變數與所有解釋變數之間是否有顯著關係存在, 即檢驗迴歸模式的顯著性,以表示迴歸模式是否具 有統計意義。 〈六〉P值檢定 P值檢定是指當虛無假設為真下,樣本統計量比其 所觀察到之樣本統計量之值還要極端的機率。亦稱 為觀測的顯著水準,它是在給定樣本資訊下,拒絕 虛無假設之最小機率水準。

  13. 〈七〉敘述統計分析 敘述統計分析可以將蒐集的資料經整理後變成 有意義的資訊或統計量。 〈八〉敏感度分析 在其他條件不變下,當某一投入變數發生變化, 對其變動之敏感程度。因本研究於前列變數檢 驗上,資產總額與各代理變數計算極有關係, 且皆以帳面價值計算。為探討以市值計價是否 對研究結果有所影響,遂進行敏感度測試。

  14. 〈一〉變數設計 為了分析經理人薪資報酬及激勵 政策〈員工股票分紅激勵政策及 員工分紅總數激勵政策〉的採用, 擬以上列各項假說之外生變數對 經理人薪津報酬及激勵政策採用 之內生變數,以多元迴歸方式檢 驗其關係,迴歸模型如下: 四、變數設計及定義

  15. 〈1〉經理人薪津報酬 本研究稱經理人報酬為企業最高階經理人薪資水 準,以公司擔任董事長或總經理職務者(CEO)的 總薪資。 〈2〉激勵政策 研究公司使用盈餘分紅做為激勵政策部分採用兩項變 數,定義如下: P1:員工分紅配股率=員工分紅股數/普通股股數 P2:員工分紅相對公司資產價值=(現金員工分紅+員 工分紅配股股數×股利所屬年度股價)/總資產 〈二〉變數定義-內生變數

  16. 〈1〉公司潛在投資機會 參考 Smith and Watts(1992)以公司帳面價值和市場價值的比率(A/V)研究, 將以 MBR(Market-to-book ratio)作為潛在投資機會的代理變數: A/V=公司帳面價值和市場價值的比率 A=資產的帳面價值 V=年底公司的市場價值=公司年底的資產帳面價值- 年底的權益帳面價值+公司年底的權益價值=權益的市值+負債的帳面價值 MBR=(權益的市值+負債的帳面價值)/資產的帳面價值 〈2〉產業別變數 為檢定技術密集之新興科技產業與傳統產業產業,使用虛擬變數1、0來 代替,1為新興產業,0為非新興產業,產業別分類之定義為取行政院經 建會及經濟部新興產業的選定原則。以證期會上市公司分類電子工業為新 產業,其餘為非新興產業。 〈二〉變數定義-外生變數

  17. 〈3〉公司經營規模 此研究因討論經理人代理股東經營公司,會比股東或 監督人員產生較高之附加價值價值,進而影響其報酬 ,及為避免與公司潛在投資機會互相影響,將參考 Smith and Watts(1992)增加銷貨淨額對數(lnSale)做 為公司經營規模的替代變數。 〈4〉會計盈餘績效 會計盈餘是股東訂定經理人薪酬契約重要資訊,因此 會計盈餘應會影響薪酬契約,此外因 ROA及ROE分別 代表資產用產生績效及股東利益,將列入變數衡量。 〈二〉變數定義-外生變數

  18. 〈一〉相關矩陣分析 Table1為高階經理人薪資變數相關係數矩陣 經理人薪資(lnSalay)與公司經營規模(lnSale)有正相關,其相關係數0.325略 高於會計盈餘績效(ROA、ROE、R)資訊,呈現公司在經理人固定薪資契約中考 量了公司規模大小,大公司經理人報酬應高於小公司。另發現公司潛在投資機 會 (MBR)與資產報酬率(ROA)相關性較高,其相關係數為0.576,可能影響迴歸 結果。 在此針對相關矩陣分析只舉例說明Table1及Table4,暫沒說明Table2及Table3。 五、研究結果分析

  19. Table4為依變數及自變數相關矩陣 與公司潛在投資機會( MBR)相關程度最高者為P2,相關係數 為0.755,顯示投資機會比率越高的公司,會使用員工分紅的激勵性報酬來訂定薪酬契約的可能 性較高。 基礎淨利變數相關係數0.267(R)在三個依變數中與lnSalay相關程度成正相關,比較其與MBR 相關係數0.131約為兩倍,顯示台灣公司在決定經理人的固定薪資酬時,會計盈餘績效因素比較 起潛在投資機會成長性因素重要的多。 在依變數與公司資產規模變數lnTA及營業規模相 lnSale 的相關係數中,可看出這兩項與 lnSalay 的相關程度最高,而與P1、P2相關程度很低,發現再三項依變數比較起來,經理人薪資與公司經 營規模成正相關。 〈一〉相關矩陣分析

  20. Table5為高階經理人薪資變數迴歸分析 顯示高階經理人薪資變數和各項自 變數的關係,以三種會計績效自變數來看, 廻歸結果顯示不論是會計盈餘 R、ROE、 ROA皆與高階經理人薪資呈顯著關係,經理 人薪酬與會計績效成正相關。 經理人薪酬與公司潛在投資機會(MBR)代理 變數相關性方面,除在Model5及Model6關 係不顯著外,皆呈現顯著正相關。 在對產業別(I)代理變數的迴歸結果中,並未 發現顯著相關,此顯示在股東對固定薪酬的 議定上,新興產業和非新興產業並無顯著不 同。 在此針對複迴歸分析只舉例說明Table5,暫不說明Table6及Table7。 〈二〉複迴歸分析

  21. Table9為產業別-新興產業變數敘述統計Table10為產業別-非新興產業變數敘述統計Table9為產業別-新興產業變數敘述統計Table10為產業別-非新興產業變數敘述統計 在敘述統計分析中,可看出新興產業對員工分紅股票及分紅總額激勵政策使用明顯的偏好,產業別為 新興產業之669個樣本數中,使用股票分紅激勵政策者佔83%,使用員工分紅總額激勵政策者佔92%, 皆高於平均值,而且更遠高於非新興產業之21%及87%。差異尤其明顯出現在員工股票分紅激勵政策 使用上,比率差異約4倍多,可見新興產業偏好使用員工股票分紅激勵政策相當明顯。 〈三〉敘述統計分析

  22. Table12為產業別變數敘述統計之比較-新興產業與非新興產業比較Table12為產業別變數敘述統計之比較-新興產業與非新興產業比較 Table12 產業別變數敘述統計比較表 – 新興產業與非新興產業比較 發現非新興產業的lnSalary、P1及P2之樣本平均數較低於新興產業樣本平均數, 尤其是經理人薪資對數平均數較新興樣本平均數低0.19,顯示一般觀念認為電子 業存在高所得之電子新貴似乎是有依據的。 而在與P1及P2的樣本平均數差異上差異則不如薪資大,但在P2的差異又大於P1。 在此針對敘述統計分析只舉例說明Table9、 Table10及Table12,暫不說明Table8、 Table11。 〈三〉敘述統計分析

  23. Table13為高階經理人薪資變數市 值敏感度迴歸分析結果 對高階經理人薪資變數,總資產 改採市值計算後,依變數和自變 數間關係並無明顯影響,但在F檢 定上卻可發現,改為市價基礎後 顯著性提高。 在此針對敏感度迴歸分析只舉例說明Table13,暫不說明Table14及Table15。 〈四〉敏感度分析

  24. 〈一〉公司潛在投資機會與經理人薪津報酬成 正相關且傾向使用激勵政策 證實了公司潛在投資機會會影響高階經理 人固定薪酬契約及公司激勵政策使用程度 ,顯示公司未來價值如果建構在潛在投資 機會比率越高,則經理人的薪酬應越高, 並且公司使用激勵報酬程度亦更高。 六、研究結論

  25. 〈二〉公司經營規模與經理人薪津報酬及激勵政〈二〉公司經營規模與經理人薪津報酬及激勵政 策的使用成正相關 由經理人固定薪酬契約及公司激勵政策 使用之迴歸結果,證實發現與假說二相 同,公司經營規模與經理人薪酬代理變數 lnSalary呈現顯著正相關。而激勵政策使用 程度上,公司經營規模與員工股票分紅使 用程度成正相關。

  26. 〈三〉新興產業技術密集造成經理人薪津報酬高〈三〉新興產業技術密集造成經理人薪津報酬高 低及激勵政策的使用有影響 在樣本敘述統計分析中,可看出新興產業 使用員工分紅激勵政策者之公司比率高於 非新興產業,尤其是在員工股票分紅激勵 政策使用上,比率差異約4倍,顯示新興 產業有偏好使用員工股票分紅激勵政策之 傾向。

  27. 〈四〉會計盈餘績效影響經理人薪津報酬及激 勵政策,與經理人薪津報酬呈正相關, 與激勵政策呈負相關。 顯示公司訂定經理人薪酬及決定激勵 政策之使用時,會計資訊為股東之重 要考量因素。

  28. 〈一〉建議在論文中,應加入研究流程圖及研 究架構圖,以方便讀者了解論文內容。 七、研究評論與建議 圖:研究流程圖 圖:研究架構圖

  29. 〈二〉本研究在產業類別對上市公司高階經理 人薪酬數額及激勵政策使用程度影響上 ,僅加入新興產業-電子工業類股及非 新興產業類別,且迴歸分析結果中未 發現明顯差異,希望能在變數選擇及 產業類別因子上,進一步研究,以分 析其他產業類別或與其他變數因子有 否異同的現象。

  30. 〈三〉本研究在原先外生變數的定義中認為: 而後為了做敏感度分析而將其更改為: 但是改完以後,就整個變成1為平衡, 無法做敏感度分析,應再適中的做考量。

  31. 〈四〉建議在論文中,應對Table5、Table6及Table7 作資料彙整表格,讓讀者方便瞭解比較內容。

  32. 〈五〉建議在論文中,可針對 一些資料彙整成表格, 以方便讀者瞭解資料定 義內容。

  33. 〈六〉建議在論文中,可將 論文中影響公司報酬 的台灣現行相關法規 資料彙整成表格,以 方便讀者瞭解論文內 容。

  34. 謝謝大家的聆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