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377 Views
坚定我们的办学理念 构建合适的育人方式 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 为实施高中新课程作好充分的准备.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朱士雄. 我校办学的背景条件及基本情况. 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有较长办学历史的一所农村普通中学。 学校所在地:距无锡市 23km ,无锡、常州交界处小镇,市镇人口 4000 。 学校服务人口: 37 万,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每 100 名初中生 18.24 名升入我校。 始建于 1907 年,校本部:占地 8.67 万 m 2 校舍 7.03 万 m 2 新校区: 占地 27 万 m 2 校舍 11.4 万 m 2
E N D
坚定我们的办学理念 构建合适的育人方式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实施高中新课程作好充分的准备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朱士雄
我校办学的背景条件及基本情况 • 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有较长办学历史的一所农村普通中学。 • 学校所在地:距无锡市23km,无锡、常州交界处小镇,市镇人口4000。 • 学校服务人口:37万,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每100名初中生18.24名升入我校。 • 始建于1907年,校本部:占地8.67万m2校舍7.03万m2 新校区:占地27万m2 校舍11.4万m2 • 高中48班,附属初中32班,学生3853人,教职员工386人。 • 江苏省首批九所国家级示范高中,省模范中学。
我校已有的改革实践与探索 • 学校层面的改革主要涉及二大部分: • 机制改革:对外能求得资源向学校配置,对内能不断优化办学要素,不断激活活力,切实提高办学的效益。核心是发展机制、队伍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 • 教育教学改革: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核心是课程改革。
学校根据可预测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教育需求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根据学校的实际,始终抓住三项基本建设,不断推进学校发展、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学校根据可预测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教育需求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根据学校的实际,始终抓住三项基本建设,不断推进学校发展、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 积极探索一条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办学机制。 • 建设一支与时代发展和办学水平相适应的教师队伍。 • 积极推进学校的课程建设和改革。
积极推进学校的课程建设和改革是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主要抓手。课程改革在学校层面又可分二部分:积极推进学校的课程建设和改革是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主要抓手。课程改革在学校层面又可分二部分: • 一是国家课程的科学实施。 • 二是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探求国家课程的科学实施是学校层面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探求国家课程的科学实施是学校层面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学校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发挥教师专业自主,提高教学效能,促进学生学习; 教师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寻找“教得有意义、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的策略问题。
为此,倡导有效教学的理念、建构有效的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学科教学模式、积极推进发展性课程评价方式一直是我校在推进课程改革中关注的主题。为此,倡导有效教学的理念、建构有效的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学科教学模式、积极推进发展性课程评价方式一直是我校在推进课程改革中关注的主题。 (我校语文、外语、体育改革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全面实施)
学校尽力: • 创建促进学习的环境 • 研究、理解并期望学生 • 明晰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组织教学方式,选用教学技术,组织教学内容,改善师生关系,及时有效反馈 • 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 • 持续的教学反思与创新
学校形成的共识 • 真正的教育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育。 • 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帮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走向成功。 • 帮助学生寻求最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 • 设计适合学生程度的学业,以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为落脚点,在空间和时间上予以保障。 • 重点中学应帮助学生进入理想的学校,但更应注重打实学生做人的基础。
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形成与国家课程整合的能支撑学校育人目标、具有地方特点、能满足教师、学生发展需求和差异的课程,凸现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形成与国家课程整合的能支撑学校育人目标、具有地方特点、能满足教师、学生发展需求和差异的课程,凸现学校特色。
在科学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努力开发具有地方特点、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是新形势下学校层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在科学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努力开发具有地方特点、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是新形势下学校层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体会与收获 收获: • 极大地推进了学校事业的发展,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得到提高。 • 逐步形成了能与办学水平提高相适应的一支队伍。 • 能体现新世纪现代学校本质内涵的学校文化正在形成。 我校在改革中注意的三个策略: • 代表先进文化方向,国家希望这么做——引领 • 参与改革的人自身价值不断全面——有持续的动力 • 能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体会: 改革是十分艰难的,要有克服困难的挫折的毅力和决心。领先就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依据,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肯定在各种议论中前进。因此,要有对教育价值体质的理解,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
为实施高中新课程作好充分的准备 新课程在学校的实施将使学校的教育改革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但也会对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将要求我们构建全新的学校课程文化和学校管理模式,这需要我们所有的实践者作好充分的准备。我校在准备明年进入新课程时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把握特点 破解难点 抓住关键 创设氛围
把握特点: (一)尽早在学校内开展对新课程方案、标准的学习、讨论,使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对《方案》和各种标准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把握新课程“改革”的若干重大关键点。 课程目标(功能、价值、要求) 课程结构(领域、科目、模块) 课程内容(关注学生的生活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相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课程设置(必修、选修一、选修二) 课程评价(积极、多元)
破解难点: (二)对学校的办学宗旨、育人目标、传统特色、办学条件、师资情况作深入细致的分析、研讨,对新课程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作充分的估计和预见,通过反复的酝酿、研讨形成可行的、基本形成共识的学校课程规划方案(国家课程如何科学而合理的设置、校本课程如何完善、整合和开发),形成学年、学期、学段的课程设置计划。
(三)研制面向学生的选课指导,建立学生选课指导组织,确定学生选课的原则和程序,充分估计学生(家长)选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编制学生选题指导手册。(三)研制面向学生的选课指导,建立学生选课指导组织,确定学生选课的原则和程序,充分估计学生(家长)选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编制学生选题指导手册。
(四)研制新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完善开发与课程管理(四)研制新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完善开发与课程管理
抓住关键: (五)建立新课程组织实施的培训制度和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全力打造两支队伍。 • 能适应新课程多系列、多层次模块教学,能开设多种选修课的学科教学队伍,切实保证学校能按新课标要求开设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的课。 • 能适应学生选择不同模块而形成全新的以行政班为学生学习成长基本单位,模块教学班为辅、专门负责定向数量学生咨询指导任务的导师而构成的班主任、学科老师、导师三位一体的学生工作模式的学生工作队伍。
(六)构建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学校管理制度与评价体系。(六)构建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学校管理制度与评价体系。 导向引领 规范要求 激励约束
(七)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规范制定学校所有教学场所(教室、专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场馆等),能得到最大利用、共享的制度,创设保障课程实施的条件,使学校能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超市”。(七)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规范制定学校所有教学场所(教室、专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场馆等),能得到最大利用、共享的制度,创设保障课程实施的条件,使学校能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超市”。
创设氛围: (八)积极营造关心、理解、支持、参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学校和社会氛围,使全校师生员工满怀激情投入课改,家长、社会各界理解、参与、支持新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关键在于实施。如何将新课程传导的理念转化为全校师生的信念和行动是我们校长的重大课题使命,让我们能为学校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作出艰巨的探索尽我们自己的职责。课程改革关键在于实施。如何将新课程传导的理念转化为全校师生的信念和行动是我们校长的重大课题使命,让我们能为学校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作出艰巨的探索尽我们自己的职责。
江苏省锡山中学诚挚地欢迎大家来校交流、合作江苏省锡山中学诚挚地欢迎大家来校交流、合作 学校网址:http://www.jxshs.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