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气道梗塞急救法

气道梗塞急救法. 新津县中医医院 张鹏. 气道梗阻急救法. 气道梗阻的表现. 1. 特殊表现; 由于异物吸入气道,病员感到极度不适,常常不由自主的以一手呈“ V” 字状紧贴于颈前喉部,苦不堪言。. 气道梗阻的表现. 2. 气道不完全梗阻; 患者可以有咳嗽、喘气或咳嗽微弱无力,呼吸困难;当患者张口吸气时,可以听到异物冲击性的高啼音。面色青紫,皮肤、甲床和口腔黏膜发绀。. 气道梗阻表现的. 3. 气道完全阻塞;

field
Download Presentation

气道梗塞急救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气道梗塞急救法 新津县中医医院 张鹏

  2. 气道梗阻急救法

  3. 气道梗阻的表现 1. 特殊表现; 由于异物吸入气道,病员感到极度不适,常常不由自主的以一手呈“V”字状紧贴于颈前喉部,苦不堪言。

  4. 气道梗阻的表现 2.气道不完全梗阻; 患者可以有咳嗽、喘气或咳嗽微弱无力,呼吸困难;当患者张口吸气时,可以听到异物冲击性的高啼音。面色青紫,皮肤、甲床和口腔黏膜发绀。

  5. 气道梗阻表现的 3.气道完全阻塞; 面色灰暗、青紫、不能说话气道完全梗阻、不能咳嗽、不能呼吸、昏倒窒息、很快呼吸停止。

  6. 气道梗塞急救法:海氏手法 • 海氏手法是冲击伤病员的腹部及膈肌下软组织,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气体形成一道气流,长驱直入气管,将异物驱除的方法。

  7. 海氏手法 • 如遇到气道梗阻患者,应询问患者“是否有异物梗塞?”、“我能帮你吗?”此时,清醒的患者会点头同意,现场即刻用海氏手法救治,尽快呼救,寻求帮助,拨打急救电话; (一)成人救治法; 1.自救腹部冲击; 适用于不完全气道梗阻患者; 自救腹部冲击法的操作方法: 自己的一手握空心拳,拳眼置于腹部脐上两横直处,另一手握住此拳,双手同时快速向内、向上冲击5次,每次冲击动作要明显分开;还可以将上腹部压住坚硬物上,如桌边、椅背和栏杆处,连续向内、向上冲击5次;重复操作若干次,直到异物排出;

  8. 海氏手法 2.互救腹部冲击法: (1)立位腹部冲击法:用于意识清醒的患者——救护员站在患者背后,双臂环绕患者腰部,令患者弯腰,头部前倾;一手握空心拳,拳眼顶住患者腹部正中线脐上方两横指处;另一手紧握此拳,快速向内、向上冲击5次;患者应配合救护员低头张口,以便异物排出;

  9. 海氏手法 (2)仰卧位腹部冲击法:用于意识不清的患者——将患者置于仰卧位,救护员骑跨在患者髋部两侧;一手的掌根置于患者腹部正中线、脐上方两横指处,不要触及剑突。另一手直接放在第一只手背上,两手掌根重叠;两手合力快速向内、向上有节奏冲击患者腹部,连续5次,重复操作若干次;检查口腔,如异物被冲出,迅速用手将异物取出;检查呼吸心跳,如无,立即CPR;

  10. 海氏手法 3.互救胸部冲击法; 用于不宜采用腹部冲击法的患者:(1)立位胸部冲击法:用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将患者——救护员站在患者背后,双臂从腋下环绕其胸部,一手握空心拳,拳眼置于患者胸骨中部,注意避开肋骨缘及剑突,另一手紧握此拳向内、向上冲击有节奏的冲击5次;重复操作若干次,直到异物排出;(2)仰卧位胸部冲击法:用于意识不清的患者——救护员将患者置于仰卧位,并骑跨在患者髋部两侧,胸部冲击部位与胸外心脏按压部位相同,两手的掌根重叠,快速有节奏冲击5次,重复操作若干次,直到异物排出; 检查呼吸心跳,如无,立即CPR;

  11. 海氏手法 (二)儿童救治法; 询问患者“是否有异物梗塞?”、“需要帮助吗?” 清醒者用立位腹部冲击,意识不清者采用仰卧位腹部冲击法。

  12. 海氏手法 (三)婴儿救治法; 背部叩击法操作方法:

  13. 海氏手法 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程序:

  14. 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15. 心脏骤停的病因 • 心源性:冠心病最常见 ; • 非心源性:溺水、气道异物阻塞、中毒、电击伤、严重创伤;

  16. 心肺复苏

  17. 心肺复苏近代史 • 60年代:奠定现代CPR的基础 • 1985年: 加入脑复苏内涵CPR----CPCR • 1992年: 四早生存链 • 2000年:国际复苏指南颁布 • 2005年:2005国际复苏指南颁布 • 2010年10月:最新的国际复苏指南颁布

  18. 心肺复苏术 抢救对象:心跳骤停猝死者。 • 阻止“提早”出现的突然死亡。 • 挽救生命。 实施者:第一目击者。 • 患者身边的医生或护士。 • 经过急救知识培训的市民。

  19. 复苏的成功率与开始CPR的时间密切相关: 心搏骤停后CPR开始的时间      CPR成功率1分钟内                  >90%4分钟内                    60%6分钟内                    40%8分钟内                    20%10分钟内                    0%

  20. 抢救流程 • 早呼120(第一目击者)—— 突发意识丧失、惊厥; • 早心肺复苏 (CPR)——BLS-CAB; • 早电除颤 ——AED; • 早进一步生命支持 (ALS)——输氧、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道,复苏药应用;

  21. 判 断 现场、意识

  22. 现场判断 • 现场首先对有无意识、有无呼吸、有无脉搏进行判断 • 心脏骤停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 ①意识丧失或伴短阵抽搐; • ②心音、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 • ③呼吸断续或停止; • ④瞳孔散大; • ⑤皮肤苍白或发绀。 • 其中早而可靠的临床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伴大动脉搏动消失。最有助于确 诊的临床表现是心音消失。

  23. 判定意识 • 轻轻拍打或轻轻摇动病人的双肩,分别凑近病人的两侧耳边呼喊:“你怎么样?” • 无反应,则确定为意识丧失。 • 注意:呼唤病人时,不要抱着病人的身体猛烈摇晃,以防脊椎损伤的病人脊髓损伤加重而导致瘫痪。

  24. 呼救 • 当判断病员意识丧失,应该求助他人帮助,高声呼唤周围的人们“快来救人” • 立即打通地区急救电话120;

  25. 摆放复苏体位 • 呼救的同时,应迅速将病人摆放成仰卧位。 • 身体平直,无扭曲。 • 摆放的地点:地面或硬板床。

  26. (一)判定脉搏和呼吸 ; • 触摸颈动脉有无搏动 手法:示指于中指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再旁开下移;2~3cm的软组织深处 单侧触摸,如无脉搏进行胸外按压;

  27. 判断呼吸 (时间约5-10秒); • 一听二看三感觉 ; • 耳听(气流)、眼看(胸部起伏)、面感(气息) ; • 感觉没有呼吸,即可人工呼吸 ; • 10 Sec内完成判断(读1001、1002……) ; • 偶尔叹息呼吸并不是正常的自主呼吸 ;

  28. (二)胸外按压的要领; • 1.按压的部位: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胸骨中下1/2处); • 2.按压手法; • 3.按压的姿势; • 4.按压的幅度:成人4~5cm; • 5.按压的频率100次/分, 按压:通气比例=30:2;

  29. 6.按压平面:硬质平面(平板或地面); • 7.按压轴心:以髋关节为整个按压的活动轴心; • 8.按压间隔:压松相等,间隔比为1:1时可产生有效灌注压; • 9.按压连贯:按压中保持双手位置固定不移位,并尽量减少中断; • 10.按压周期:首轮做5个30:2,之后复检呼吸,颈动脉搏动,如无呼吸,无脉搏,迅速开启除颤仪,准备除颤。

  30. 胸外按压注意事项 • 尽可能要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时间 ; • 一位以上急救人员现场CPR时,每隔2分钟(或5个按压-通气比为30:2的周期)应相互轮换按压。轮换按压应在5秒钟以内完成; • 每次按压后,手放松应充分,让胸廓完全回复 ; • 胸外按压用力不能过大、过猛 ; • 按压部位要准确 ;

  31. 心肺复苏有效的指标 • 面色、口唇由苍白、紫绀转为红润。 • 恢复可以探知的脉搏搏动、自主呼吸。 • 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应恢复。 • 眼球能活动,手脚抽动、呻吟。

  32. A(Airway) • 开放气道 观察口腔是否有异物,如有则先清理口腔,将其头偏向一侧,用手指探入口腔,清除分泌物及异物。

  33. (一)仰头抬颏法 ; 1.徒手开放气道安全有效方法 ; 2.一手掌压前额,另一手中示食指向上向前抬高下颌,两手合力头后仰,牙齿对合 ; 3.头后仰程度为:下颌、耳垂的联线与地面垂直 ; 注意:手指不要用力压迫颏下组织,以免阻塞气道 ;

  34. (二)前推下颌法 ; 1.双手在患者头部两侧、握紧下颌角 ; 2.双肘支撑在患者平躺平面 ; 3.用力向上托下颌,拇指分开口唇 ; 4.不伴头颈后仰,专业人员必须掌握 ;

  35. B(Breathing) • 口对口呼吸 ; • 迅速、简便、有效 空气:氧含量20.94%,二氧化碳含量0.04% 呼出气:氧含量16%,二氧化碳含量4% ; • 自主呼吸停止后的首选方法 ;

  36. (二)人工呼吸 ; 方法: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捏住病人鼻前庭 • 用正常呼吸时的吸气量 • 每次送气1秒以上 • 使病人的胸廓起伏 • 吹气后,复苏者松开捏鼻孔的手 此外,还有口对口鼻和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注意:1.时间大于等于2秒;2.吹气量500~600ml;3.呼吸频率8~10次/分;

  37. 电除颤(D)

  38. 除颤的概念 • 除颤就是让足够的外加瞬间电流使所有心肌细胞在同一时间除极,然后同时复极;由于窦房结兴奋点最高,它首先发放激动,恢复正常的博动。 •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39.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40. 使用AED注意事项 • 每次“分析”与“电击”时,要求无人接触病人; • 行动时,再次提醒现场人员; • 确实查看并判断是否都离开了病人; • 用身体语言加手势强调之; • 一停止按压就尽快电击,不要耽搁;

  41. 张鹏 中共党员,1998年毕业于川北医学院,大学本科,在新津县中医医院工作,任外科和急诊科主任,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进修神经外科和急诊外科两年,擅长脑外科和肝胆胃肠疾病、疝气、男科疾病的手术治疗。 咨询电话:13438961444 13541161444

  42.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