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453 Views
广东高校 教育技术促进 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李克东 博士生导师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中心主任 likd@263.net 2009-11 宁波. 一、关于教育技术中心在 高校工作中的定位. 促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促进高校课程建设. 1-1 教育技术促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六项任务: 教学信息化理论研究 教育信息化队伍培育 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 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 教育信息化推广应用 教育信息化制度创新.
E N D
广东高校教育技术促进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李克东博士生导师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中心主任 likd@263.net 2009-11 宁波
一、关于教育技术中心在高校工作中的定位 • 促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 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促进高校课程建设
1-1 教育技术促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六项任务: • 教学信息化理论研究 • 教育信息化队伍培育 • 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 • 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 • 教育信息化推广应用 • 教育信息化制度创新
教学信息化各子工程实施方案研究;教学信息化技术规范研究;教学信息化(软硬件)平台系统研究;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专业教学模式研究;教学信息化配套制度研究;教学信息化应用研究: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校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管理配套制度研究;人事配套制度研究;教学信息化技术规范研究。教学信息化各子工程实施方案研究;教学信息化技术规范研究;教学信息化(软硬件)平台系统研究;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专业教学模式研究;教学信息化配套制度研究;教学信息化应用研究: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校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管理配套制度研究;人事配套制度研究;教学信息化技术规范研究。 教学信息化 理论研究 5%具备教学信息化技术创新能力;20%具备教学信息化技术整合能力;90%具备教学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 教学信息化 队伍培育 网络辅助教学系统软件;资源库系统软件;网络课程系统软件;精品课程系统软件;学习网站系统软件;视频制作点播系统软件;教务管理系统软件;信息服务系统软件 教学信息化 平台建设 专业公用资源库,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网络辅助教学课程、专题学习网站、学生自主创新类学习网站、多媒体课件、素质教育视频资源及其他配套建设。 数字化教学 资源建设 三大课堂互联互动示范项目、示范专业、示范课程、示范课例, 教学信息化 推广应用 《广东商学院教学信息化配套人事分配制度》、《广东商学院教学信息化配套教学管理制度》、《广东商学院教师教学信息化工作业绩考核方案》、《广东商学院教学信息化应用评价指标体系》 教学信息化 制度创新 教学信息化工程的内容(广东商学院)
现代信息技术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基础平台作用 引领提升作用 公共平台 个性平台 推动教育教学观念转变 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推动教学管理模式创新 教育技术中心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 不是被动地适应学校教学改革,不是简单地辅助与支撑。 主动进入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积极研究与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发展的战略问题和推进策略。 引领教学改革,作为核心成员,全面介入学校的规划层面、决策层面、制度建设层面和创新层面。 1-2教育技术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融合 教学 信息化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的变化 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变化 课内与课外关系的变化 学校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三大课堂相整合,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相结合 学校与社会互联互动 教学信息化对人才培养模式影响
1-3教育技术促进课程建设 (1)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队伍建设; (2)教育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建设; (3)教育技术促进教学资源建设; (4)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变革; (5)促进课程教学管理建设
二、教育技术促进课程建设的理论探索 2-1认识信息时代学习者的学习具有的特征 2-2认识信息时代学习方式的转变 2-3认识教育技术如何适应学习方式的变化
2-1信息时代学习具有的特征 (1)学习环境网络化 (2)学习资源数字化 (3)学习方式多样化
2-2信息时代学习方式的转变 • 基于资源利用的学习 • 基于问题探究的学习 • 基于通讯交流的学习 • 基于知识建构的学习
2-3 教育技术应用要适应学习方式的变化 • 适应学习者进行资源利用的学习 ——为学习者提供学习主题相关的丰富资源 • 适应学习者进行问题探究的学习 ——为学习者提供问题呈现与探索思考的空间 • 适应学习者进行交流协作的学习 ——为促进学习者交流协作提供通讯工具支持 • 适应学习者进行知识的构建 ——为学习者提供知识构建和成果展示的平台
三、广东高校教育技术促进课程建设的实践 3-1 健全组织机构,建立专门项目 3-2 制定规范,明确要求 3-3 加强教师培训,转变教学观念,提高信息素养 3-4 分类组织开发教学资源 3-5 开展教育技术促进课程改革的教学试验 3-6 总结经验,发现典型,定期交流 3-7 依托教研项目,开展专题研究 3-8 分析精品课程,借鉴经验问题 3-9 开展精品课程绩效评价 3-10组织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3-1健全组织机构,建立专门项目 • 广东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中心 • 广东高校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 • 广东高校教育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 “九五”期间的广东高校教育技术“五个一百”工程; • “十五”期间的广东高校“教育技术151 工程”; • “十一五”期间广东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示范工程
广东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求实工程” ; • 中山大学教育信息化“博学工程”; • 华南理工大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计划”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15511工程” • 暨南大学教育信息“教学创新工程” • 广东商学院“教学信息化工程”
通过各项建设工程项目,发动广大教师关注教育技术应用,参与教育技术促进课程改革与建设实践;通过各项建设工程项目,发动广大教师关注教育技术应用,参与教育技术促进课程改革与建设实践; • 各项目都遵循严格的申报、答辩、立项、组织培训、中期检查、评估验收、交流共享等程序。
3-2 制定规范 明确要求 • 由广东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组织专家制定的网络资源建设和应用规范,内容包括: • 教育资源描述规范与技术要求 • 专业资源库建设规范 • 专题学习网站建设规范 • 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教改试验研究规范 • 优质课程教改案例资源规范 • 优质课程资源包建设规范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制定了个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技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制定了个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技 术规范 使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规范化 • 专业标准大全库 • 专业信息文献库 • 专题特色资源库 • 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库 • 专业图片库 • 专业视频动画库 • 试题库 • 讲授型网络课程 • 多媒体课件库 • 案例库等
3-3 加强教师培训,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信息素养 • 组织省级培训 • 组织校级培训 内容: •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 教育信息化建设规范 • 网络课程建设专题培训 •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案例培训
3-4 分类组织开发教学资源 • 有组织地建设一大批网络课程 • 建设一批专题学习网站资源 • 建设重点专业的专业资源库 • 建设一批立体教材 • 研发简单易用的课程数字化资源制作工具
3-5 开展教育技术促进课程改革的教学试验 • 基于案例的课堂情境教学试验 • 基于网络课程的自主学习 • 基于主题的研究性学习 • 基于通信的协作性学习 • 基于课堂与在线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 在试验中 • 强调课程改革试验要与精品课程建设相结合 • 强调网上资源利用 • 强调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3-6 总结经验,发现典型,定期交流 • 召开全省教育技术151工程成果展示交流会 (分别在深圳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 • 召开教育技术促进高校课程建设的战略研讨会(南方医科大学) • 召开教育技术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 (华南师范大学) ……
3-7 依托教研项目,开展专题研究 • 依托《教育技术促进高校课程建设的策略与实践研究》 项目,组织广东高校教师开展专题研究: • 课程建设支持平台的建设和应用研究 • 课程网站动态生成平台开发与应用研究 •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研究 • 高校专题学习网站开发与应用研究 • 高校课程的组织与管理系统平台研究 • 教育技术促进课程建设绩效评价研究 • 教育技术支持精品课程建设的范式研究 • 教育叙事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 ……
3-8 分析精品课程,借鉴经验问题 • 通过广东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组织全省20多位教 育技术专家、教学管理专家和学科专家,10多位教 育技术专业研究生,定期对全省 门国家级和省级精 品课程进行检查、分析,以便发现问题,为教育技 术促进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3-9 开展精品课程绩效评价 • 制定精品课程绩效评价标准 • 建立精品课程自评网站,开展网上自评 • 组织专家网上测评 • 专家抽样调查 • 结果公示
3-10组织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 建立“广东省高等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中心” • 整合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无缝链接,便于浏览和监控; • 遴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改革案例及专题教学资源包”,加工入库; • 广东高校151工程优秀资源成果加工入库; • 高职院校优秀说课视频; • 优秀教学成果视频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