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云南省对赤水河流域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云南省对赤水河流域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云南省水利厅 二○○九年十二月. 1 云南省赤水河流域概况. 1 .1 自然概况. 云南省境内的赤水河流域位于昭通市东北部,涉及昭通市镇雄和威信两县。云南省境内集水面积 1976.6km 2 ,占昭通市国土面积的 8.8% ,主要支流有倒流河、母享河、石坎河、新河等。 赤水河发源于镇雄县板桥镇,出境多年平均流量为 40.0m 3 /s 。. 赤水河流域地形起伏较大,流域多年平均气温在 11.3℃ ~ 13.3℃ 之间,河谷区年平均气温约 16.4℃ ,高山区约 7.5℃ 。山区湿度大,日照少,干旱指数小于 1 。

ferris
Download Presentation

云南省对赤水河流域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云南省对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云南省水利厅 二○○九年十二月

  2. 1 云南省赤水河流域概况 1 .1自然概况 • 云南省境内的赤水河流域位于昭通市东北部,涉及昭通市镇雄和威信两县。云南省境内集水面积1976.6km2,占昭通市国土面积的8.8%,主要支流有倒流河、母享河、石坎河、新河等。 • 赤水河发源于镇雄县板桥镇,出境多年平均流量为40.0m3/s。

  3. 赤水河流域地形起伏较大,流域多年平均气温在11.3℃~13.3℃之间,河谷区年平均气温约16.4℃,高山区约7.5℃。山区湿度大,日照少,干旱指数小于1。赤水河流域地形起伏较大,流域多年平均气温在11.3℃~13.3℃之间,河谷区年平均气温约16.4℃,高山区约7.5℃。山区湿度大,日照少,干旱指数小于1。 • 流域内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能资源、林业资源、旅游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

  4. 1 .2 社会经济概况 • 云南省境内赤水河流域涉及镇雄县14个乡镇,威信县4个乡镇,威信县城位于赤水河流域。 • 境内流域内总人口60.4万人,平均人口密度306人/km2,是全省平均人口密度的2.5倍。城镇人口9.41万人,城镇化率为15.6%;全流域GDP为13.16亿元,人均GDP仅2177元。 • 流域内现在耕地114.17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10.02万亩,有效灌溉程度仅8.8%; • 流域以农业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烤烟、玉米、洋芋等,水稻只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坝区零星分布。 • 区域内旱灾频繁,并存冰雹灾害、洪患、涝灾、滑坡、泥石流等。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经济基础、闭塞的交通、众多的人口,加上种类多且频繁的自然灾害,造成了当地底子薄、贫困人口多的现实。

  5. 1.3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 云南境内赤水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897.3mm,水资源总量为8.7亿m3,人均水资源量为1450m3/人,为全省长江流域人均水资源量的53.8%。 • 赤水河干流现状水质为Ⅲ类,石坎河城镇下游段污染较严重,现状水质为Ⅳ-Ⅴ类,倒流河现状水质为Ⅰ类,母享河现状水质为Ⅱ类。

  6. 赤水河流域(云南省境内)现状水利工程以引水工程为主,占供水量的86%,蓄水工程均为小型工程,总库容509万m3。赤水河流域(云南省境内)现状水利工程以引水工程为主,占供水量的86%,蓄水工程均为小型工程,总库容509万m3。 • 赤水河流域(云南省境内)总用水量为4370万m3,其中生活占35.0%;工业用水量203万m3,占4.6%;农业占总用水量的60.4%。说明赤水河流域工业很不发达,经济社会发展以农业为主。 • 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5.0%,低于全省6.4%的平均水平。

  7. 1.4 水土流失现状

  8. 1.5 主要存在问题 • (1)社会经济条件及其落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 (2)工程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并存 • (3)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威信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石坎河,造成河道水质恶化,水污染加剧。 • (4)水土流失面积比重大,成为下游泥沙来源的主要地区之一。

  9. 2 对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 2.1 处理好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 赤水河流域为云南省贫困区域,人口密度大,两县的经济基础、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都比较薄弱,自身的发展能力十分有限,加快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云南省赤水河地处上游,其生态保护对下游具有重要意义,但如果不处理好流域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就根本无法做好生态补偿工作。

  10. 2.2 概念具体化,提高可操作性 • 通常进行生态保护规划时采取的措施为: • (1)产业结构调整。 • ① 农业:加快农业结构升级,由传统农业直接向生态农业发展。调整种植结构,避免推广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及杀虫剂的经济作物种类,控制蔬菜、花卉等施肥量大的作物发展面积。加大科技投入,制定倾斜政策,严格控制农业用地不新增,保护基本农田。 • ② 工业:对工业项目建设进行适当限制。 • (2)以人为本,保障保护区居民的基本生存权,解决部分乡镇的集镇供水和农村居民饮水困难。

  11. (3)居民生活、生产防污有关措施。 • ① 居民生活污水及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建立集镇污水处理系统,作到达标排放;集中处理农村垃圾,在保护区以外建设垃圾填埋场,乡镇驻地建设小型垃圾中转站,各村委会建设垃圾集中清运点;推广农村家庭生态卫生旱厕。 • ② 农业生产防污措施:突出田间节水灌溉措施和作物平衡施肥,减少了灌溉用水量和化肥农药施用量,降低化肥农药的流失量。 • ③ 实施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减少森林资源消耗量。 • (3)水土保持措施。 • (4)长效补偿机制。 • (5)严格立法与执法。 • 鉴于生态补偿机制概念较为宏观,建议在制定时具体化概念,提高可操作性,区分好与其他常规已有措施的异同。

  12. 2.3 编制科学可行的流域规划 • 赤水河流域涉及云南、贵州和四川三省,由于行政区划和管理的限制,流域的经济纽带作用没有得到发挥。上下游、左右岸、不同地区都制定有相应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规划,但这些规划缺乏流域综合规划的统筹指导,建议由流域机构统一研究制定上、下游、省际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成为指导性各省开展工作的依据。 •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涉及水利、环保、林业、国土、农业等多部门,包含水资源保护利用、生态农业、环境保护、森林保护、土地利用等研究内容。建议应由政府牵头实施,并形成由各部门共同组成的组织机构。

  13. 2.4 具体技术建议 • (1)若采用交界断面水量、水质作为补偿标准的建立依据,鉴于河流水系的复杂性,省际出入境支流交错的情况,应处理好仅以干流交界断面分析的不足。 • (2)交界断面的污染物指标较容易监测;但水量年内、年际丰枯变化明显,各种保证率的来水差异较大。若采用水量作为补偿指标时,应采用符合当地实际的原则、方法。

  14. 汇报结束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