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490 Views
做课程改革先锋 为教师发展助力. —— 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马福贵. 说在前面. 教师 获得专业发展的途径是什么?. 技术 如何为教学服务?怎样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 影响 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是什么?. 在 知识海量增长的今天 ,教师如何获得所需要 的?. 1. 2. 3. 4. 这些柱子是圆的还是方的?. 这些线是直的还是弯的?. 这幅图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 一、教研组织的基本情况. 教研的力量. 2005 年一位美籍华裔教育学者曾和中国同行交流:
E N D
做课程改革先锋为教师发展助力 ——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马福贵
说在前面 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途径是什么? 技术如何为教学服务?怎样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 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是什么? 在知识海量增长的今天,教师如何获得所需要的? 1 2 3 4
教研的力量 • 2005年一位美籍华裔教育学者曾和中国同行交流: • “中国大陆的基础教育,若论经费、论教师学历、论学校设备都无法和美国相比……。但论到教育质量,对典型的如学生平均成绩却要比美国强很多。究竟为什么?” • “我发现中国有一个特别的机构——教研室,……,它对于保证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特别是教育总体条件和经费投入,包括师资队伍的学历水平都不理想的情况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家教委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室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基[1990]013号《国家教委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室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基[1990]013号 • 《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教师[2002]3号 • 2009年12月21日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全国教研系统负责人会上做了《肩负时代重托, 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专业力量》得发言。“教研部门为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 2012年成都会议,现任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到会发言 • 201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组织首届全国教研系统负责人培训
地市级研修机构 • 名称差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中心、教科所、教育学院、进修学校、研修学院等 • 工作差异:教研、监控评价、科研、培训、升学考试;高中、初中、小学、学前四个学段;学前5大领域、基础教育的8大领域、15个学科、三级课程、12个年级;德育、电化教育、学会等专项工作 • 规模差异:最少5人,多的100余人
教育分院 幼教中心 教研中心 教育研修 学院 第一个新年 学院筹建大会 中、小、学前—— 干训、师训、教研、德育、科研、信息技术…… 2005年正式成立
学院主要业务范围与管理体系 在市、区教委的领导下,在北京教育学院、北京教育科学院研究院的指导下,开展 • 区中、小、学前干部培训及管理工作 • 区中、小、学前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及管理工作 • 区中、小、学前的教学研究及管理工作 • 区中、小、学前教师的德育研究及管理工作 • 区教育科研工作 • 区教育的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
学院教师队伍状况 教师队伍状况:在册教职工总数118人, 其中:专任教师94人,小学18人,中学41人,学前5人,…… 学历:本科及以上学历89人,占专任总数的95%, 研究生课程班及以上学历32人, 占专任总数的34%, 职称:中级以上职称89人,占专任总数的95%, 高级教师6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 骨干:特级教师4人,市学、市骨29人, 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5%,
思考1:教研工作的价值是什么 行政的助手 教师的依靠 课改的智囊
三个定位:桥梁、纽带、平台 • 教研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解决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为一线教师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的基础性工作 • 教研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 • 教研是连结教育理想与现实的桥梁 • 教研是连结教育管理与业务的纽带 • 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思考2: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学习什么 教师发展的知识流 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方法 教师专业知识体系 参加培训获取 参与教研获取 自我学习获取 同伴交流获取 …… 。
通过课标研读,提高教师对课程的执行力、解读力和转化力,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转化成学生可以接受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通过课标研读,提高教师对课程的执行力、解读力和转化力,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转化成学生可以接受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课标 研读 通过教材分析,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教学大纲,充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熟悉整个教材的基本内容,了解教材的各个部分在整个学科、篇、 章或课时中所处的地位等。 教材 分析 教法 交流 技术 支持 通过教法交流,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学习,分享教学经验和方法,通常以课堂观察的方法根据经验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技术支持,加强新技术的介绍与培训,将现代教育计入更好的融入现代课堂,提高课堂的丰富性、趣味性、灵活性 思考2: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学习什么
思考3:教研工作主要内容是什么 • 三大职能:研究、指导、服务 • 组织课程专题培训,促进先进教育理念与技术的传播、认可和应用; • 开展课程教材研究,深入实践,指导课堂教学,改进教与学方式,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 开展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 开展专项研究,积淀研修成果,促进教改实验经验推广 • 提供教研资源,促进校本校本的实施; • 搭建展示平台,促进教师队伍的发展。
教研工作经验与亮点 • 教研专业化发展: 层级化、多元化、精细化、精准化 • 层级化: 实施主体层级化:区域统筹、联片教研、 校本教研 教研对象层级化:核心成员、各级骨干、 全员覆盖
教研工作经验与亮点 • 多元化: 培训专家多元化:国家级、省市级专家、地市级学科教研实施人、基层学校名师(兼职教研);高校的、教材编委…… 教研方式多元化:教材分析、专题讲座、问题研修、课例展示、网络研修、合作研修
教研工作经验与亮点 • 精准化: 教研定位精准化:深入课堂、需求调研,教研设计,理念渗透 质量监控精准化:视导评价,分类监测,质量报告
教研工作经验与亮点 • 精细化: 教材研究精细化:学科素养、重难点突破、学段衔接 教法研究精细化:知识链、能力链、问题链 学法研究精细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案导学
思考4:当前教师学习的趋势 从面授 到网络 从宏学习 到微学习 从单向输入 到多向交流 对教师 学习的 思考 从静态供体 到动态供体 从平面 到立体 从被动学习 到主动学习 从理论 到实践
顶层设计 研修一体—— 研修融合、研修互促、研修互补、研修互动 在研修安排上:一个团队、隔周固定时段 在队伍建设上:教师双肩挑, 鼓励团队合作, 发挥个人专长 在研修形式上: 问题解决式研修 学科主题式研修 学段综合式研修
关注领军人物 • 教研组长研修项目
合作交流 参观学习 顺利结业 汇报成果 注重学科特点 • 英语骨干教师境外研修项目 澳洲及英国学习
加强专题教研 • 词汇教学 • 听说教学 • 阅读教学 • ……
搭建交流平台 认真组织科研与专项推进 市级赛场
深入基层学校,指导校本研修 与景泰小学教师研讨 与龙潭中学教师座谈
加强质量监控 • 教师在进行网上阅卷
思考: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研? 问题:我们做了,教学为什么还存在诸多问题? 教育对象存在差异,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是否与之适应? 教育者是否正视了差异,并有针对性的展开?方式方法是有行为暗示?
期待着教研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不当之处 敬请指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