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305 Views
《 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 》 主讲人:王岭(芜湖市文化馆馆长). 活动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命力,是更加自觉、更主动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效载体。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农村群众憨厚朴实,他们富有丰富的文化生活 , 蕴藏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他们从地方习俗的民间文化中,随着劳动、生产和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的产生、发展而产生。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文化设施落后。 二是文化活动较少。 三是管理人员缺乏。 四是经费投入不足。. 二、新农村文化活动主要内容
E N D
《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 主讲人:王岭(芜湖市文化馆馆长)
活动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命力,是更加自觉、更主动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效载体。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农村群众憨厚朴实,他们富有丰富的文化生活,蕴藏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他们从地方习俗的民间文化中,随着劳动、生产和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的产生、发展而产生。活动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命力,是更加自觉、更主动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效载体。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农村群众憨厚朴实,他们富有丰富的文化生活,蕴藏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他们从地方习俗的民间文化中,随着劳动、生产和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的产生、发展而产生。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文化设施落后。 二是文化活动较少。 三是管理人员缺乏。 四是经费投入不足。
二、新农村文化活动主要内容 (1)文艺表演活动,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及民间表演艺术等各种形式的群众性表演活动。 (2)展览活动,包括书法、美术、摄影、民间美术等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手工艺品、收藏品、花卉盆景等的展览活动。 (3)体育活动,包括各种群众性体育竞技、健身活动,如球类、棋类、田径、武术、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竞技;健身操、健身武术(木兰剑、木兰拳)、体育舞蹈(交谊舞、街舞)等群体性健身活动。 (4)文艺创作活动,包括各种文学作品、表演艺术作品、造型艺术作品的群众性创作活动。 (5)文艺观赏活动,包括看戏(各种专业性演出)、看电影等活动。 (6)文化艺术学习活动,如有组织的各类文化、艺术、体育知识、技能的的学习、培训、研讨活动。 (7)娱乐活动,包括游戏(含网上)、游艺、自娱性歌舞(歌厅、舞厅场所)等活动。 (8)阅读活动,如读书、看报、网上阅览等活动。 (9)民间习俗活动,主要以传统节令、纪念日为时机开展的,与民间信仰相关的群体性活动(相对独立、特征明显的民间艺术、民间体育活动可归入相关文艺、体育活动),如踩街、游山、灯会等活动。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着眼长远与立足当前相结合原则。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循序渐进,整合资源,使新农村文化建设标准、建设内容、相关政策措施切合新农村实际。 (2)坚持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相结合原则。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新农村文化事业的公益性,又要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 (3)坚持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原则。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和经济对文化的支撑作用,使文化产业成为推进农村服务业发展的新增长点,注重挖掘农村传统产业、产品的文化内涵,提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4)坚持弘扬先进文化与传承乡土文化相结合原则。不断增强农村文化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5)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原则。丰富内涵,创新形式,建立完善长效机制,通过“送新文化”带动“种新文化”,提高新农村文化自我发展能力。
四、新农村文化活动的基本特征 (1)小型性。 (2)通俗性。 具体来说,比较适合农村开展的文化活动主要有游戏、游艺活动,群众性体育健身、竞技活动,地方戏曲、小品、曲艺、卡拉OK歌曲演唱活动,民间舞蹈活动,群众性书画创作、展览活动,手工艺制作、展示活动等。 (3)民俗性。
五、开展新农村文化活动的切入点 (1)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花会、灯会、赛歌会、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 (2)结合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需求,倡导他们读书用书、学文化、学技能,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 (3)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活动为载体。 (4)培育特色文艺团队。依靠这些团队带动群众文艺创作和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 (5)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
根据文化乐园建设的要求,结合实际建议五个层面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基本工作模式。在农村概括为“两拉动(内需拉动、市场拉动)、四依靠(依靠政府搭舞台、依靠团体唱主戏、依靠骨干挑大梁、依靠特色创品牌)、三到位(组织引导到位,基础夯实到位,发展规范到位)”的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工作模式。根据文化乐园建设的要求,结合实际建议五个层面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基本工作模式。在农村概括为“两拉动(内需拉动、市场拉动)、四依靠(依靠政府搭舞台、依靠团体唱主戏、依靠骨干挑大梁、依靠特色创品牌)、三到位(组织引导到位,基础夯实到位,发展规范到位)”的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工作模式。
六、依靠组织搭建平台 1、搭建思想平台。 2、搭建活动平台。 一是利用农闲时节开展集中活动。 二是利用各种重大节庆日开展多样性的主题活动。 三是利用农民的喜好组织开展经常性活动。 通过搭建这些活动平台,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参与活动、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 3、搭建保障平台。加大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人才培养的力度,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七、依靠团体唱好主戏 各级各类专业和业余的文化艺术组织和演出班子,是开展好农村文化活动的重要支撑。发挥好这些文化团体的作用至关重要。 1、激活专业文艺团体。 2、发挥团体主导作用。
八、依靠骨干挑起大梁 主要是让“三类”人员挑起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大梁。 一是发挥乡村干部的示范作用。 二是发挥教师、学生的骨干作用。 三是发挥乡土文化能人的引带作用。
九、依靠特色打造品牌 一是突出主旋律打造品牌。 二是依托传统项目打造品牌。
十、搞好农村文化工作的方法及思路 一是加强领导,保障投入。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 二是创新载体,务求实效。 首先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用健康文明而又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第二把文化建设与服务农村经济相结合。依托现有的设施条件,利用“电教室”或“阅览室”等文化设施,向群众传授种养技能,通过举办讲座、展览、播放专题片,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帮助。 第三丰富文化活动内容,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创作贴近生产生活的节目,如小品、快板、山歌等形式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和路线,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逐步形成“乡风文明”的农村新风貌。
三是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宣传工作。三是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宣传工作。 四是深入广泛开展文化进村、进队、进农家活动。真正使广大人民群众达到“闲有所乐,乐有所获”的目的,使健康文明的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在农村经常化、制度化; 五是培养一批多才多艺的文化管理人员队伍。 六是挖掘整理民间最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激发各类民间艺人的创作热情,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和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