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1

國際暨區域研究方法

國際暨區域研究方法. 林欽明. 國際∕區域研究的界定. 學科與跨學科 (Discipline and Interdisciplinary). 主題 (subject) 是一知識基礎 (knowledge base) 學科則是一個部落 (tribe) 、文化 (culture) 與行業 (guild) ,有其專屬的語言 (language) 與文獻 (literature) ,而非只是一堆知識而已 國際與區域研究需採跨學科 / 多學科 (multidisciplinary) 的探討,而跨學科還是要以學科本身為基礎

Download Presentation

國際暨區域研究方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國際暨區域研究方法 林欽明

  2. 國際∕區域研究的界定

  3. 學科與跨學科 (Discipline and Interdisciplinary) • 主題(subject)是一知識基礎(knowledge base) • 學科則是一個部落(tribe)、文化(culture)與行業(guild),有其專屬的語言(language)與文獻(literature),而非只是一堆知識而已 • 國際與區域研究需採跨學科/多學科(multidisciplinary)的探討,而跨學科還是要以學科本身為基礎 • [下面以地理為例來探討修習某一學科所需要的技巧、能力與特質。見QAA (2000)]

  4. Intellectual skills Geography enhances a range of intellectual skills and abilities that are acquired through use of its learning resources, frequent practice of its methods and immersion in appropriate research contexts. Through these experiences, students should develop competence in: • assessing the merits of contrasting theories, explanations and policies • analysing and problem-solving • decision-making • critically judging and evaluating evidence • critically interpreting data and text • abstracting and synthesising information • developing a reasoned argument • 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own learning, and developing habits of reflection upon that learning

  5. Discipline-specific skills The range of discipline-specific skills developed through a geographical education should normally include: • planning, designing and executing a piece of rigorous research or enquiry, including the production of a final report • undertaking effective fieldwork (with due regard for safety and risk assessment) • working safely in a scientific laboratory, with awareness of standard procedures • preparing effective maps and diagrams using a range of appropriate technologies • employing a variety of social survey and interpretative methods for the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of information from the human world

  6. (Continued) • employing a variety of technical and laboratory-based methods for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spatial an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eg GIS, remote sensing and mathematical modelling) • combining and interpreting different types of geographical evidence (eg texts, imagery, maps, digitised and laboratory data) • recognising the moral and ethical issues involved in debates and enquiries

  7. Key skills As a result of taking their degree, Geography students should develop skills in the following areas: • learning and study • written communication • verbal presentation • numeracy and computation • spatial awareness and observation • field and laboratory studies (both scientific and computational)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luding spreadsheets, databases, word processing, email and WWW)

  8. (Continued) • information handling and retrieval (including the use of online computer searches); identifying, retrieving, sorting and exchanging information; investigating a wide range of sources • interpersonal situations, including working with groups/teams and recognising and respecting the viewpoints of others

  9. Personal attributes and social skills In addition, Geography fosters the development of a range of personal attributes that are important in the world of work, and will strengthen the graduate's ability to engage in lifelong learning and contribute to the wider community. These include: • Motivation • ability to work autonomously and with others • self-awareness and self-management • empathy and insight • intellectual integrity • awareness of responsibility as a local,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itizen • interest in lifelong learning • flexibility and adaptability • creativity

  10. 如何解決跨學科學習的困境 • 問題:一門科目可能是屬於單一學科(譬如經濟學),也可能是跨學科(譬如區域研究),其內容或學習評定上有何不同? • 基本上不應該不同,不過又必須有所不同!主修經濟學的學生不能沒有數理分析與量化探討的能力,不過主修區域研究而修習經濟的學生,就不能過於要求其具備數理能力,而應該設計較為特殊的教學內容 • 解決途徑: • 議題探討—邊界、移民、物質文化等等 • 次領域—經濟學:捨計量經濟,偏向勞工經濟、區域經濟;地理學:捨地球科學,偏向區域與人文地理 • 跨部門的協調與合作

  11. 政治經濟學、經濟社會學與政治社會學

  12. 經濟社會學(Economic Sociology) • 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馬克斯(Karl Marx) • 後工業主義(post-industrialism)、新工業主義(neo-industrialism)、資訊主義(informationalism)—知識、服務、資訊(Castells, Information Age) •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委託-代理(principle-agent)、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不完全市場(inefficient markets) • 新制度主義(new institutionalism) • 網絡(network)、嵌入(imbeddedness)

  13. 經濟社會學(續) • 人口生態(population ecology)、新興組織模型(emergent organizational models) • 性別與經濟(gender and economy) • 文化與經濟(culture and economy) • 全球資本主義、產業鏈/價值鏈、世界體系理論(world system theory) • 轉型資本主義/去社會主義(中國、越南) • 非正式/地下經濟(informal/underground economy) • 貧窮、不均

  14. 政治社會學(Political Sociology) • 政治學導向,不過與政治學有所差異: • 強調政治制度與社會制度/組織之關係—親族關係、社會階級、上流團體(prestige groupings)、性別團體、意識型態 • 探討層面較廣(特別是歷史面向) • 傾向敘述性與比較性探討,而非正式或數學的分析 • 通常採規範性(normative),而非實是性(positive)分析法

  15. 政治社會學(續) • 探討的領域包括: • 政黨 • 壓力團體 • 投票行為 • 比較政治制度 • 爭戰 • 民主與經濟發展 • 政治菁英 • 政治文化 • 政府的特性 • 權力本身的特質

  16. 國際政治經濟學(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IPE) • IPE探討政府與民間權力在資源配置上的互動關係—著眼點:分配、互動行為 • 傳統IPE的三個探討途徑(Gilpin): • 自由主義—強調倚賴市場價格 • 民族主義(國家主義、重商主義、現實主義、經濟民族主義)—從幼兒產業到策略性產業,選擇性以及有條件的關是以及其他保護政策 • 馬克斯主義(激進、批判、結構、依賴、低度發展、世界體系)—著重分配、國內與國際結構的限制、社會階級 • 注重理念,而非理論,強調規範性因素

  17. 當代IPE的探討方法 • 多元的理論與方法,已使得IPE不再適用於三分法—Antonio Gramsci (統治階級如何認定其威權), Max Weber (國家的政策選擇, 國際協商的焦點)建構分析(權力的認知) • 制度的探討: • 理性選擇(rational choice)—從個人的理性行為到策略性的互動,乃至於解釋國際制度的型態、制度的效果以及存在之久暫 • 歷史制度主義(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制度(尤其是正式組織)的沿革 • 社會學的探討—文化、象徵、倫理

  18. 歷史與文化研究

  19. 歷史研究法(Historical Approach) • 對一特定領域之背景或成長過程的學習與瞭解,以探究組織文化、當前趨勢以及未來前景—歷史研究法法可適用於任何研究領域,因為它含括了起源、成長、理論、個性、危機等等 • 質性或量化的變項都可用來蒐集歷史的資訊 • 歷史分析法的六個步驟: • 歷史問題或歷史知識的認定 • 儘量收集這些問題或主題的相關資訊 • 形塑假設以解釋歷史因素間的關係 • 選擇、組織並分析最關鍵的證據,以達成結論 • 妥切地將結論陳述出來

  20. 文獻(文件)分析(Documentary Research)—歷史研究的主要部分 • 官方公開記錄(法律、行政表格、講稿、判決書、條約)、報章/記者的文章、目睹實記、書信/日記、傳記/自傳/回憶錄、歷史著作、文學/哲學、銘記等等 • 外部:它是真實的嗎?從真到偽 • 何時、何處產生? • 原始資料從哪裡取得?傳統?出版/未出版?貯藏與傳送? • 甚麼做的?書寫型態(年代、標題、稱謂、印章等)? • 作者是誰?產生時機、直接目睹或間接耳聞、其他人的插譯?

  21. 文獻(文件)分析(cont.) • 內部:意義?可信度?重要性?有用到無用 • 文件的目的(形式、論調、用詞、隱喻、字面或實際意思)?針對一般大眾、學者、政治性?慍怒、愧歉、辯解、爭論? • 作者說得對嗎?(視作者的才能、可信性、偏頗、隱含假設、與事件的遠近而定,從可能、也許到確定) • 文件的內涵?(言外之意/本意、一致/自我矛盾、事實/評論) • 與作者其他著作以及/或者其他可靠來源的比較? • 當代學者的說法

  22. 資料來源及其評估 • 三手資料教科書、手冊、辭典、百科全書。找尋主題最好的起點,記得註記於筆記與參考書目裡 • 二手資料事件發生後記載於書籍、期刊和雜誌裡。以受過良好訓練的專業作者之箸作為主,對作者的地位要有一定的瞭解 • 一手資料前述之文件資料。若無特殊訓練最好,使用正式出版的資料,不過大多無法就近取得,可使用複製品、影本、譯本或其他版本 • 資料的評估:出版者、作者、客觀性、正確性、內涵、價值

  23. 歷史分析論文的形成 • 論文(thesis)是一個論述,以證據來支持你的論點;對時、地、具體歷史問題、特定的解決做法/方法都應仔細界定。理想上,它必須引起你的興趣,是可以做的 • 在論述之前,要先有假設(hypothesis):受過訓練的猜測,或知識性的問題 • 從廣泛的主題(subject)到可論述的題目(topic): • 閱讀。大量,找尋關鍵領域/次領域、重要來源、大哉問,支持、反對澄清或修正他人的論點 • 選擇。集中於特定事件、時間,或採議題探討—科學、環境、經濟、政治、外交…,以口述歷史、考古、心理、數量方法 • 分類。Cause, context, course, and consequences

  24. 文化研究—概說 • 語言遊戲(language game):注重文化研究裡的語言 • 政治關壞:權力與政治、社會改革、關照社會弱勢團體 • 文化研究的學科化(disciplining): • 跨學科(inter-disciplinary)—選擇性的檢視文化與權力關係 • 關切內涵於人類的價值、信仰、能力、生活常規及行事習慣 • 權力形式的多樣—性別、種族、階級與殖民主義等 • 主要制度場域為高等教育

  25. 基本概念 • 再現(representation)—社會建構並重新呈現 • 物質主義與非化約論(non-reductionism)—文化的產製與流通,文化有自己特定的意義、法則以及實踐方式,不能簡單化約為其他因素或社會形構 • 接合(Articulation)—表達/再現、組合在一起,社會構成因素因時、因地而組合 • 權力—權力施加負面限制,也是促成人行動的力量 • 流行/大眾文化—意識型態與霸權被援引以捕捉流行文化與同意間的互動關係 • 文本與讀者—影像、聲音、物件與實踐方式等均為與語言同樣之表意機制的符號系統 • 主體性與認同—探討我們之所以成為某一類人,以及對自身性別、種族、年齡特徵的認同

  26. 議題與理論 • 馬克斯主義與階級中心論—強調歷史的決定性,文化研究則抗拒馬克斯主義的經濟決定論 • 文化主義(culturalism )與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聚焦於歷史脈絡中人類行動者的意義生產、強調歷史橫斷面的共時性分析 • 後結構主義—拒斥意義背後的穩定結構、強調差異與延宕(différance)、真理非普世性、因時/因地而產生 • 心理分析與主體性—戀母情結(Oedipus complex)、差異的政治(女性主義、種族與後殖民主義)

  27. 文化研究的方法論 • 認識論(epistemology)—知識與真理的地位之論爭 • 關鍵知識— • 民族誌學(ethnography)—強調實際的生活經驗 • 文本分析法(textual approaches)—從符號學、後結構主義汲取養分 • 接收分析(reception studies)—在理論根源上採取擇中主義、兼容並蓄的立場

  28. 質性研究方法

  29. 質性研究的界定 • 當數理科學方法不適於研究人文現象時: • 操控式的實驗研究有違道德之準繩 • 依賴數量的衡量讓人感到煩擾 • 人類的實質社會過於複雜,超乎了掌控能力之外 • 不願受制於化約主義,諸如意識、意義、人格、自我等等,均不應只是做檢約的解釋 • 物理實驗方法趨於決定論,而人文科學則需要較大的自由度,諸如勇敢、負責、慷慨、誠實、熱情(以至於邪惡、罪惡、懦弱)等等,都可能非事先命定

  30. 質性、詮釋性、探索 • 針對行動、對話或脈絡的詮釋,趨於歸納,而非演繹,故講求深度 • 研究者不易取得原始資料—開放程度較高的、較無法則可循 • 從文獻探討、問題形成、資料蒐集到理論建立,其間關係隨時可以更動 • 質性研究不適用時機: • 研究者對探究對象所知甚少 • 關鍵變項無法事先確認 • 道德或文化上不容許

  31. 質性研究的不同面向 • 不同的資料來源: • 自己的生活經驗 • 他人的經驗—i) 他們所說與所寫,ii)他們其他行為,iii)他們其他產物—技術、藝術、足跡等 • 不同資料蒐集方式: • 過去導向—前人的生活方式,諸如藝術與文學 • 現在導向—對當前事件的觀察 • 未來導向—資料的引導,譬如訪談或研究計畫 • 不同的資料處理方式: • 冷分析(cool analysis)—結構分析等技術性探討 • 熱分析(warm analysis)—現象學、解釋學等神入式探討

  32. 訪談、觀察、檔案 • 質性研究之資料分析的技巧、檔案處裡的方式,與其他研究法並無不同 • 蒐集資料的方法,包括訪談(一對一、焦點團體)、觀察與文獻分析(個案研究)法 • 亦可運用於檢驗假設—演繹性研究的試測,經常導致研究必須進行某種重構,質性研究的目標,即希望在此階段,發揮更為完善的資料蒐集技巧 • 這些重構,經常是非正式的(特別是在田野調查裡),不過也可能是正式的、嚴謹的,譬如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從觀察而使得其範疇趨於飽和(saturated),開展出明顯的相關性,找到對資料的最佳描述

  33. 質性研究的抽樣(sampling) • 質性研究的資料蒐集開放性較大—幫助研究者找尋探究的對象,故無法進行隨機抽樣(一個樣本的產生並不會對後續研究的方式造常限制) • 可採用滾雪球的抽樣方式,或深度訪談與參與觀察法,亦可以開放式問題,以引發或找出後續的研究對象 • 在個案研究裡,若研究對象為一個組織或團體,在抽樣未概推出結果之前,持續對組織成員進行抽樣—依循量化研究的步驟(故研究者必須同時瞭解質性與量化研究的技巧)

  34. 質性研究的倫理 • 趨於在地化(going local)—偏袒其研究對象(不公正超然) • 能否獲得真實(truth)的質疑 • 蒐集資料上的疑慮—研究者本身以及研究對象可遭受的危險或威脅 • 「同意」的問題—研究對象在事前或是後有否被告知,尤其在隱蔽的參與觀察法裡,受訪者常無知情同意的機會。日記、書信、田野筆記、訪談手稿等,不似量化資料,都包含有可供辨識個人身份的資訊

  35. 調查研究法

  36. 調查的種類 • 問卷(questionnaires) • 郵寄問卷—低成本,同一份問卷發給許多人,由其在方便時填寫,回收率低 • 集體處理問卷—集合受訪者並個別發給問卷,不同於集體訪談或焦點團體,後者團體成員一邊聽其他人的回應一邊回答問題 • 逐戶遞卷(household drop-off)—受訪者填寫後寄回或親赴回收,提升回收率

  37. 調查的種類(續) • 訪談(interviews) • 親訪(personal interviews)—可提出後續問題,對受訪者也較容易,尤其是要取得其意見或印象,較費時與花成本,訪談者必須有一定的訓練 • 電話訪談—民調,後續、追蹤提問,不過不是所有電話都在電話簿上,不喜被煩擾,訪談時間不宜長

  38. 不同調查方法之利與弊

  39. 不同調查方法之利與弊(續)

  40. 如何選擇調查方法—考量因素 • 母體的問題 • 母體的數量可以掌握嗎? • 受訪者識字嗎(譬如小孩)? • 有何語言的問題? • 受訪者願意合作嗎(譬如非法外勞)? • 有何地理的限制(分佈很廣)? • 取樣的問題 • 哪些樣本可以取得? • 受訪者可以找得到嗎? • 誰是受訪者? • 母體的所有成員均可取樣嗎? • 回收率有困難嗎(低回收率很要命)?

  41. 如何選擇調查方法—考量因素(續) • 問題的類別 • 可以問甚麼樣的問題? • 問題有多複雜? • 需要篩選問題嗎? • 問題先後順序可以控制嗎? • 要問冗長的問題嗎? • 問題主體的類別繁多嗎(譬如電腦設備)? • 內容的問題 • 受訪者瞭解嗎? • 受訪者需要翻查自己的資料嗎?

  42. 如何選擇調查方法—考量因素(續) • 偏誤的問題 • 可以避免社會偏好嗎(受訪者不願受辱)? • 可以避免訪問者的扭曲及隱蔽嗎? • 可以避免錯誤的答覆嗎? • 管理的問題 • 成本 • 設施 • 時間 • 人事

  43. 調查問題的設定 • 設計問卷是一種藝術,其內容、用語、格式、位置的決定,都將嚴重影響研究的結果 • 第一,你必須先知道有哪幾種調查的方法(如前所述),其次,你必須知道要如何寫調查的問題,這可分為三個部分: • 確定問題的內容、範圍以及目的 • 確定回覆的格式好讓你順利從受訪者蒐集你需要的資訊 • 確定問題的用語以正確顯示你的研究目標 最後,當你寫完問題之後,你還必須決定這些問題要安置在你的調查裡

  44. 問題的種類 • 問題可大別為結構性與非結構性,從問卷設計來看,結構性問題較為困難,而若從內容的角度來說,則非結構性問題較難設計 • 結構性問題有哪些呢? • 問題有兩個可能的答案:是/否、對/錯、贊同 /反對都是二分性(dichotomous)的答覆,而這類的問題有許多的形式—你相不相信?你是男性還是女性?

  45. 問題的種類(續) • 問題與衡量程度有關:i)計數(nominal)、ii)排序(ordinal)、iii)間隔(interval)[又稱為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ing)]、iv)語意差異(semantic differential)(在兩極間分為不同的層次)、v)累積(cumulative)[又稱古特曼量表(Guttman Scaling)(層次逐漸加深) • 篩選性(filter)/條件式(contingency)問題。注意不要讓這類的問題很非常複雜,幾點建議: • 不要超過三個層次 • 若僅有兩層,儘量用圖形來顯示跳躍(箭頭、方格等) • 儘量用頁數來跳躍,而避免用題號

  46. 問題的內容—注意事項 • 問題是必需/有用的嗎? • 需要分成數個問題嗎? • 受訪者擁有所需的資訊嗎? • 問題需要更為特定嗎? • 問題有夠一般性嗎? • 問題有偏誤嗎? • 受訪者會確實回答嗎?(譬如年齡以及其他較為私密的問題)

  47. 答覆格式 • 結構性的格式 • 填入空格—二選一、複選 • 圈選/點選答案 • 非結構性的格式—請受訪者寫下來

  48. 問題的用語—注意事項 • 問題會被誤解嗎? • 問題的假設是甚麼? • 時間範圍有界定嗎? • 問題有多涉及個人(譬如問其個人的感受)? • 問題是否太直接了(因而造成負面的情緒反應)? • 其他—困難或模糊的術語、選項清楚、令人反感、偏見用語

  49. 問題的放置 一次問一個主題 轉換主題,注意語氣的轉移 減少回答選項 篩選或條件性問題,採流程圖 黃金法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先道謝後訪問 問卷越短越好 注意受訪者的感受 最後再道謝 • 起頭的問題—不宜太過敏感或具威脅性 • 幾個注意事項: • 從較容易、不具威脅性的問題開始 • 將困難、具威脅性問題置於較近末尾 • 郵件調查之開始不宜放置開放性的問題 • 人口沿革的問題,應照年代順序

  50. 訪談 • 準備 • 訪談者的角色—配合、激勵、澄清、觀察、負責 • 訪談者的訓練—背景、主事者、技巧、取樣過程、偏誤、全程演練、挑選受訪者、監督者、行程 • 訪談工具—筆記本、地圖、問卷、證件、說明函(cover letter)、供查證之電話號碼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