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345 Views
第十二章 抢劫案件侦查. 第一节 抢劫案件概述 第二节 抢劫案件侦查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几类抢劫案件的侦查方法. 第一节 抢劫案件概述. 一、抢劫案件的概念 二、抢劫案件的分类 三、抢劫案件的特点. 一、抢劫案件的概念. 抢劫案件是指犯罪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立即劫取公私财物的案件。 所谓暴力,是指犯罪人持器械(刀、枪、棍棒等)或徒手伤害甚至杀害被害人,使被害人不能反抗而抢走财物。表现为 “ 不能 ” 。 所谓胁迫,是指犯罪人对被害人以暴力相威胁,造成被害人精神上的恐惧而丧失反抗能力,被迫交出财物。表现为 “ 不敢 ” 。
E N D
第十二章 抢劫案件侦查 • 第一节 抢劫案件概述 • 第二节 抢劫案件侦查的基本方法 • 第三节 几类抢劫案件的侦查方法
第一节 抢劫案件概述 • 一、抢劫案件的概念 • 二、抢劫案件的分类 • 三、抢劫案件的特点
一、抢劫案件的概念 • 抢劫案件是指犯罪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立即劫取公私财物的案件。 • 所谓暴力,是指犯罪人持器械(刀、枪、棍棒等)或徒手伤害甚至杀害被害人,使被害人不能反抗而抢走财物。表现为“不能”。 • 所谓胁迫,是指犯罪人对被害人以暴力相威胁,造成被害人精神上的恐惧而丧失反抗能力,被迫交出财物。表现为“不敢”。 • 所谓其他方法,是指犯罪人使用除暴力、胁迫方法以外的一切手段,主要是指用药物麻醉、酒类等物质致使被害人处于麻醉或昏睡状态,不能反抗而抢走其财物。表现为“不知”。 • 复杂客体:人身和财产权利。 • 当场夺取财物特征,故被侵害财物表现为动产形式
(二)按对象分 1、抢劫行人财物 2、抢劫家庭、单位室内财物(含抢劫金融机构) 3、抢劫机动车 4、抢劫运输物资
第二节 抢劫案件侦查的基本方法 • 一、抢劫案件的现场勘查 • 二、抢劫案件的案情分析 • 三、抢劫案件的侦查途径 • 四、抢劫案件的取证措施
抢劫案件的现场勘查 • 被抢劫的时间、地点和经过,犯罪嫌疑人来去现场的方向。 • 抢劫的工具和凶器。 • 被抢劫财物情况 • 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有无周旋、搏斗的过程 • 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和个人特点 • 被害人本人的情况 对事主进行详细的询问
抢劫案件的现场勘查 • 对事主进行详细的询问 1、被抢劫的时间、地点和经过,犯罪嫌疑人来去现场的方向。 2、抢劫的工具和凶器。 3、被抢劫财物情况 4、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有无周旋、搏斗的过程 5、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和个人特点 6、被害人本人的情况 • 对现场周围群众的访问 1、着重访问发案前后的疑人疑事 2、了解被害人平时的为人 3、了解本地或相邻地区是否发生过类似未报的抢劫案件,为分析案件提供依据。 调查访问
盗窃案件的现场勘查 • 犯罪嫌疑人遗留的物证。 • 犯罪嫌疑人在出入现场和作案过程中遗留的物品。 • 犯罪嫌疑人书写的字迹。 • 对抢劫杀害的尸体应进行检验,判明凶器的种类、作案的时间、手段等问题。 抢劫地点勘验
盗窃案件的现场勘查 • 现场搜索 对犯罪嫌疑人来去现场的道路和附近的隐蔽处所进行搜索。 • 追缉堵截 采取紧急措施
抢劫案件的案情分析 • 根据“被害人”陈述的矛盾发现疑点 • 从现场上发现疑点 • 检验“被害人”身上的伤痕,揭露假案 • 通过侦查实验揭露假案 • 核对财物保管及所有关系,揭露假案 • 根据调查的“被害人”的全面情况,揭露假案 判明事件的性质
抢劫案件的案情分析 • 判断犯罪嫌疑人有无预谋过程 • 判断犯罪嫌疑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 • 判断犯罪嫌疑人和受害人是否熟悉 • 判断犯罪嫌疑人是惯犯还是偶犯 • 判断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 • 判断犯罪嫌疑人的职业 • 对犯罪嫌疑人处理赃物的方式进行分析 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
抢劫案件的侦查途径 • 摸底排队、检查储存的犯罪资料卡以发现犯罪嫌疑人。 • 控制销赃 • 守候伏击,捉拿犯罪嫌疑人 • 使用特情秘密侦察 • 并案侦查,协同作战 • 秘密寻找辨认,发现犯罪嫌疑人 • 加强审讯,扩大战果,追破积案
抢劫案件的取证途径 • 辨认 • 搜查 • 技术鉴定 • 侦审结合
第三节 几类抢劫案件的侦查方法 • 一、抢劫银行、运钞车案件的侦查 • 二、抢劫出租车案件的侦查 • 三、“车匪路霸”抢劫案件的侦查 • 四、麻醉抢劫案件的侦查 • 五、色情勾引抢劫案件的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