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第 3 课

第 3 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中朝与外朝、三省六部制、行省制;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变化。 难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特点。. (一)两汉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外朝制). 中朝:皇帝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决策。尚书令权力日显。. 1 、汉及历代王朝沿袭皇帝制度 ----- 汉承秦制、有所变化. 2 、西汉的中、外朝制度 中朝 : —— 决策机构 外朝: —— 执行机构. 外朝;以丞相为首三公九卿组成。且以布衣为相。.

fa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3 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 课标要求 •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3. 重点难点 • 重点:中朝与外朝、三省六部制、行省制;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变化。 • 难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特点。

  4. (一)两汉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外朝制) 中朝:皇帝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决策。尚书令权力日显。 1、汉及历代王朝沿袭皇帝制度 -----汉承秦制、有所变化 2、西汉的中、外朝制度 中朝: ——决策机构 外朝:——执行机构 外朝;以丞相为首三公九卿组成。且以布衣为相。 3、东汉尚书台——中枢机构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皇帝 总揽大权

  5. (二)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并被后世沿袭 魏晋南北朝:形成三省制;隋朝确立、唐朝完善 三省六部制 皇帝 尚书省 (执行命令) 中书省(决策) (草拟、颁发诏令) 门下省 (审核政令) 吏、户、礼、兵、刑、工 2、评价: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 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 度的重大创造。

  6. (三)北宋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行政:中书门下—— 行使宰相职权 1、中央 “二府” 军政:枢密院——长官枢密使, 地位略低于宰相 2、增参知政事为副相, 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削弱相权 加强皇权 3、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分割宰相的财权

  7. (四)元朝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 领六部,行宰相职权 这是元朝 加强皇权 的新发展 2、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 3、宣政院--统领宗教及西 藏事务

  8. (一)两汉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西汉初郡国并行(太守、丞相) 2、汉武帝实行刺史制,全国分为13州,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与地方高官 3、东汉刺史制演变为地方行政制度,   地方行政区划转变为州郡县三级, 汉 武 帝 画 像

  9. (二)隋唐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隋朝废郡,形成州县两级制 2、唐初全国设10道,监察地方州县 以后形成道州县,同时设置地方节度使

  10. (三)北宋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削减藩镇节度使权力,   派文臣做地方官 2、改“道”为“路”,监察州 县,以后形成路州县三 级制

  11. (四)元朝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实行行省制(平章政事由蒙古人担任) 2、晋、冀、鲁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其他形成省、路、府、州、县级制 3、设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地区 意义:元朝行省制度 (1)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    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12. 元朝行省制度

  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皇帝 (1)中央严格控制地方 行政,不许有独立行政体系。 集中 1、不断 发展了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 (2)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 • 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 • 命于皇帝 中央集权 (3)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 次、多渠道管理;在分权基 础上,控制地方官的任免、 监督和考核 集中 2、这种高度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 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 地方分权 3、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 小结与评价

  14. 汉武帝削弱相权的重要举措是 • A、建立“中朝” • B、设置刺史 • C、设立“外朝” • D、设立六部

  15. 秦朝实行郡县制而不实行分封制,汉朝逐步削夺诸侯王的封地和权力,目的都是秦朝实行郡县制而不实行分封制,汉朝逐步削夺诸侯王的封地和权力,目的都是 • A、加强各地的经济文化交往 • B、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C、加强对劳动人民的统治 • D、发展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16. 宋朝时,在中央设三司使,相当于唐朝的哪个部门宋朝时,在中央设三司使,相当于唐朝的哪个部门 • A、工部 • B、户部 • C、吏部 • D、礼部

  17. 中国历史上省制开端于 • A、隋唐时期 • B、北宋时期 • C、元朝时期 • D、明清时期

  18. 问答题 • 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是怎样演变的?有何特点?

  19. 中央行政制度的沿袭与变化: 秦 (三公九卿) 汉 (中、外朝) 隋唐 (三省六部制) 北宋 (二府、三司使) 元 (一省二院) 地方行政沿袭与变化: 汉初 (郡、国) 汉中后期 (州郡县) 隋 (州县) 秦 (郡县) 唐 (道·州县) 北宋 (路·州县) 元 (省、路、府、州、县)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