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433 Views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形态教研室解剖组. 第五篇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 第一章 概 述 内 容 提 要 一、区分: 二、组成: 三、活动方式: 四、常用术语:. 区 分. 端 脑 (一)按其所在部位 分 : 间 脑
E N D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形态教研室解剖组
第五篇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 第一章 概 述 内 容 提 要 一、区分: 二、组成: 三、活动方式: 四、常用术语:
区 分 端 脑 (一)按其所在部位分 : 间 脑 脑 中 脑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 nervous system ) 脑 桥 脑干 延 髓 小 脑 脊髓 脑神经:12对 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脊神经:31对 内脏神经 内脏神经可分为内脏感觉、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分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二)按其功能和分布范围的不同分: 躯体神经系统 内脏神经系统 (三)按神经传导的性质和方向,周围神经可分为: 感觉神经(传入神经) 运动神经(传出神经)
组 成 由神经组织组成,其包括: 胞体 神经细胞(neuron) 树突 (神经元) 突起 轴突 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l cell)
(一)神经元: 1、形态: (1)胞体:包括细胞核及周围的细胞质和细胞膜,呈球形、锥形、梭形或星形,直径为3~5um。 (2)树突:呈树枝状分支,自胞体伸出、有一个或多个。 (3)轴突;一个长约um至1m以上。
2、分类: (1)按突起数目分: 假单极神经元 双极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 (2)按功能分: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3、神经纤维:神经元的轴突和周围支外包髓鞘 和(或)神经膜。 4、突触:
(二)神经胶质细胞: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内。(二)神经胶质细胞: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内。 1、中枢神经系统内的: 星形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室管膜细胞 2、周围神经系统内的: 施万细胞 卫星细胞
活 动 方 式 1、反射: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神经系统对来 自内、外环境的刺激所作出的适宜反应。 2、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由五部分组成。 感受器 传入(感觉)神经 中枢神经 传出(运动)神经 效应器
膝 反 射 感受器—位于髌韧带内、传入神经—股神经的感觉纤维、 中枢—脊髓腰段 传出神经—股神经运动纤维、效应器—股四头肌
常 用 术 语 (一)灰质(gray matter)与白质(white matter): 1、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聚 集的部位。在新鲜时呈灰色。 皮质(cortex):在大、小脑表面形成的灰质层。 2、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 因大多数神经纤维有髓鞘而呈白色。 髓质(medulla):大、小脑深部的白质。
(二)神经核(nucleus)与神经节(ganglion): 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居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核,居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节。 (三)纤维束(fasciculus)与神经(nerve): 1、纤维束: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起止、行程、功能相同的纤维聚集成束。 2、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成条索 状结构。 (四)网状结构(reticular formation):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灰质团块散在其中。在低等动物中较发达。
【主要参考资料】《人体解剖学》本科四版教材;【主要参考资料】《人体解剖学》本科四版教材; 《组织学与胚胎学》本科四版教材; 《神经解剖学》杂志 《格氏解剖学》第38版。 【思考题】1、灰质与白质: 2、神经节与神经核: 3、反射与反射弧: 【预 习】中枢神经系统:脊髓、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