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吴明华 E-mail:wmh@jxjy.com.cn. 第二课  参与新课程. ──我们需要具备什么. 学习目标. 了解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树立理论指导实践的正确认识 通过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了解新课程实验对教师的要求. 重点难点. 重点:不断丰富作为优秀教师应有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职业专业知识。 难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学习准备.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讲义. 浙江省教师培训中心组编.2005 《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 国家教育部制订.2001. 学习方法.

fau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吴明华 E-mail:wmh@jxjy.com.cn

  2. 第二课 参与新课程 ──我们需要具备什么

  3. 学习目标 • 了解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树立理论指导实践的正确认识 • 通过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了解新课程实验对教师的要求

  4. 重点难点 • 重点:不断丰富作为优秀教师应有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职业专业知识。 • 难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5. 学习准备 •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讲义.浙江省教师培训中心组编.2005 • 《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国家教育部制订.2001

  6. 学习方法 • 系统研读新课程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体系、内容要求。 • 经常翻阅数学教育杂志,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认识。

  7. 教师 •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 • 新课程给予教师新的机遇和挑战 • 教师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个人修养 • 教师成长中的个人研修、同伴互助 • 行动研究:“设计-实践-反思”循环

  8. 专业知识 • 学科专业知识 • 职业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系统论、方法论;…… • 与时俱进、不断丰富

  9. 北师大版教材: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的整式方程,并且可以化成ax2+bx+c=0(a、b、c为常数,a≠0)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浙教版教材:  方程的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化成ax2+bx+c=0的形式. 案例: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x2+x3=2x+x3? 2x+x2=2+x2?

  10. 是否可以这样处理? • 方程ax2+bx+c=0(a、b、c为常数,a≠0)叫做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与一个方程是否可以化为一元二次方程,这两件事情能否分开来处理?

  11. 新课程理论 • …包括正在进行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在内,我国的课程改革所考虑的往往是宏大的指导思想和政策依据,却没有明确的理论基础。艾兴.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慎思.网上发布时间:2004-12-14 • 理论的多元化增加了我们把握新课程的难度,但同时也解放了我们的手脚。 • 案例研究是解决操作问题的有效方法

  12. 具备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 • 结构理论、建构理论: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其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的主动建构 •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人的智力发展在不同的方向上存在不尽相同的潜力和水平,作为基础教育,应为人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 活动教学、情感教学…

  13. 职业技能 • 教师的教学技能限制了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的水平 • 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 教师能熟练使用的教学方式 • 教师使用设备、仪器的技术 • ……

  14. 课堂教学方式 • 在某一时段内以什么方式组织教学? • 课堂教学的本质:学生的有助学习 • 两种主要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 教学模式:经历(体验、探索)某某过程,了解(理解、运用)某某知识技能(能力、情感的发展蕴含其中)

  15. 有助学习 学生 媒体 同学 教师 课堂教学

  16. 接受学习方式 • 结论是他人呈现的 • 媒体给出的 • 教师讲解的 • 同伴总结的 • 现代接受式学习,强调学习者的参与和有意义学习,与“满堂灌”、“填鸭式”是不同概念

  17. 发现学习方式 • 结论是自己总结的 • 课题是给定的(课堂教学的特点) • (1)有目标预设、方法引导(布鲁纳) • (2)自主选择、生成展开(自由建构)

  18. 两种学习方式的比较 • 不存在抽象的好与坏的区别,适用和有意义是关键 • 接受学习省时、省力,价值单一;发现学习费时、费力,价值丰富 • 新课程倡导发现学习,旨在改变单一的“模仿记忆”所造成的价值缺失

  19. 看得见的课堂教学 • 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某个过程,从中了解(理解、运用)某项知识技能,使相关能力、情感的发展蕴含其中。 • 教学活动过程是丰富多彩的、具体的(阅读、听讲、动手做、讨论…) • 掌握知识技能是显性的

  20. 过程与结果,会学与学会 • 强调过程,优化结果:经历-了解,体验-理解,探索-运用 • 数学学习需要过程,更要结果:数学学习的连续性要求 • 在“学会”的过程中发展“会学”的能力

  21. 案例:画一次函数图象 • 强化: (1)图象是一条直线; (2)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 过程优化:适当取点

  22. 每一个与大多数 • 理念上、整体上要关注每一个学生 • 某一时段、某一操作,尤其是课堂教学的具体行为只能关注大多数学生

  23. 多媒体 • “内容的呈现方式应是丰富多彩的”,使用的媒体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 课本和黑板是现实条件下最基本的教学媒体 • 自印讲义、自制教具… • 幻灯机、电脑多媒体

  24. 何谓好课? • 教案设计是否科学合理?预设是否到位?是否留有生成余地? • 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有否突破? • 学生参与面是否广?参与度是否高? • 问题是否及时得到反馈? • 目标是否高度达成? • 教师的素质智慧能否抓住和处理课堂生成?

  25. 如何设计好课? • 学生活动的参与度 • 教学过程的有效度 • 内容本质的展开度

  26. 本课小结——我们需要具备的 • 扎实的学科知识 • 丰富的职业知识 • 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

  27. 谢谢各位!

  28. 练习作业 • 1、促使教师成长的“行动研究”的基本模式是_____________。

  29. 练习作业 • 2、新一轮课改是多种观点下的产物。从理论到操作的一种有效手段是____。

  30. 练习作业 • 3、结构理论、建构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其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的______。

  31. 练习作业 • 4、教师、学生、媒体是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因素,课堂教学的本质是_______。

  32. 练习作业 • 5、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有两种,一种是_____,另一种是______。 • 常用的教学模式是:经历(体验、探索)某某___,了解(理解、运用)某某____(能力、情感的发展蕴含其中)

  33. 练习作业 • 6、接受学习省时、省力,价值单一;发现学习费时、费力,价值丰富。新课程倡导______,旨在改变单一的“模仿记忆”所造成的价值缺失。

  34. 练习作业 • 7、在新课程实验阶段,课堂教学应重点考虑:_____的参与度,____的有效度,_____的展开度。

  35. 练习作业 • 8、试列举几个(不少于3个)好课的特征。

  36. 作业题参考答案 • 1、 “设计-实践-反思”的循环 • 2、案例分析 • 3、主动建构 • 4、学生的有助学习

  37. 作业题参考答案 • 5、接受学习,发现学习,过程,知识技能 • 6、发现学习 • 7、学生活动,教学过程,内容本质 • 8、如:学生高度参与,教师语言丰富,教学目标高度达成,课堂生成处理得当等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