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 likes | 921 Views
财务管理 —— 报表分析. 主讲 李勤. 她是谁?!. 刘姝威. 女,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 现任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研究员。 2001 年,通过对蓝田招股说明书及其中期财务报告等的分析,刘姝威发现蓝田的财务状况存在严重的问题。其公司的产品占存货百分比和固定资产占资产百分比异常高于同业平均水平。 她在机密级 《 金融内参 》 刊 《 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 》600 字内参文章,从而成为终结蓝田神话的 “ 最后一根稻草 ” 。. 刘姝威.
E N D
财务管理——报表分析 主讲 李勤
刘姝威 女,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 现任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通过对蓝田招股说明书及其中期财务报告等的分析,刘姝威发现蓝田的财务状况存在严重的问题。其公司的产品占存货百分比和固定资产占资产百分比异常高于同业平均水平。 她在机密级《金融内参》刊《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600字内参文章,从而成为终结蓝田神话的“最后一根稻草”。
刘姝威 2003年初,刘姝威被评为中央电视台“2002年经济年度人物”和 “感动中国――2002年度人物”。CCTV的颁奖辞称,“她是那个在童话里说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一句真话险些给她惹来杀身之祸。她对社会的关爱与坚持真理的风骨,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本分、独立、良知与韧性。”
第九章 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的一般概念 了解: 理解: 财务分析所采用的指标 体系及其含义 学习 目标 掌握: 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九章 财务分析 一、财务分析概述 二、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三、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四、综合财务分析
企业财务分析 就是以企业会计报表为基础,运用专 门的分析方法,对企业资金的来源和分布 情况、经营成果的实际情况、现金流量的 形成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考察,进而揭示 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 发展能力的真实状况。
企业财务分析意义 企业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财务分析,可以分析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为经济预测和决策提供重要地依据。
企业财务分析意义 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企业外部报表使用者必须掌握的技术方法,而且是企业开展日常管理的重要工具。
一、财务分析概述 1、财务分析定义 以企业财务报表为基础,对企业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揭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财务分析的目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管理者:对企业的关心是全方位的 投资者:关心资本保全和盈利情况 债权人:关心企业长短期偿债能力 财税部门:关心对国家、社会的贡献
资料来源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财务报表 现金流量表
资 产 负 债 表
利 润 表
现 金 流 量 表
报表信息特征 具有如下信息特征: 可理解性 真实可靠性 相关可比性 全面完整性 及时性
财务分析的种类及意义: 外部分析 依据分析 主体不同 内部分析
外部分析 外部分析是指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以及其他有关方面对企业的分析。 其特点:非全方位分析
内部分析 内部分析是指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 其特点:全方位分析
内部分析 内部财务分析的意义: 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 分析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的因素 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
二、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比较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 通过财务指标的对比确定数量差异 重要作用在于揭示客观存在的差异以及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帮助人们发现问题,挖掘潜力,改进工作。主要分为三类: 实际计划对比:实际数据与计划数据对比 纵向对比:实际指标与前期的对比 横向对比:本企业与行业平均水平对比
比率分析法 通过两个相关指标的对比,确定比率 比率分析可以直接说明某项比率指标水平的高低,也可以和比较分析法结合起来分析该项比率指标与对比指标的差异。
常用的比率有三种: 相关比率:用以计算具有相互关系指标的 比率,考察指标之间联系、影响及效益。 构成比率:用以计算某个经济指标的结构 比率,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及其变化。 动态比率:对某项经济指标不同时期的数 值进行对比,求出比率,分析其增减速度 及发展趋势。
趋势分析法 通过同一企业若干年的财务指标升降变化进行分析。 是将两期或者连续多期的原始指标、差异指标、比率指标等进行趋势对比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趋势分析有: 财务比率的趋势分析 会计报表金额的趋势分析 会计报表构成的趋势分析
因素分析法 从数值上测定各相关因素的变动对有关经济指标影响程度。 因素分析法是对比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分析方法的进一步分析,其目的就在于通过确定因素影响程度,分清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而扬长避短、挖掘提高企业效益的潜力。
财务分析的内容 综合起来,可将财务分析的内容 归纳为四个方面,即: 营运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 获利能力分析 综合财务分析
营运能力是财务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 偿债能力是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性保证 获利能力即是营运能力与偿债能力共同 作用下的结果,同时也对营运能力与偿 债的不断增加发挥着推动作用。 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企业经营理财的 ——基本内容
三、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营运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
1、营运能力分析 ——企业资金周转能力 评价企业资金周转状况的财务比率包括: 应收帐款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次数 营业周期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固定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次数
应收帐款营运 应收帐款 周转次数 =赊销净额/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应收帐款 周转天数 =365/应收帐款周转次数 应收帐款 平均余额 =(期初余额+期末余额)/2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分析应收帐款周转率,应把握其周转的合理水平。 周转率过高,可能是企业采用了较为严格的信用政策的结果,从而会限制企业的销售扩大,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 周转率过低,可能是应收帐款信用政策较为宽松,或者收帐不力的结果,这样会影 响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和资金的正常周转。
存货营运 存货周 转次数 =主营业务总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次数 平均存货余额=(期初余额+期末余额)/2 一般来说,存货周转次数越大,存货 变现速度就越快,企业营业状况就越好。
流动资产营运 营业 周期 =应收帐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 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越短,说明 资金周转速度越快,正常的流动比率较 低;营业周期越长,说明资金周转越慢, 正常的流动比率较高。 不同行业的营业周期长短有所不同
流动资产营运 主营业务收入 流动资产 周转次数 =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期初+期末)/2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越高,说明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相对地节约流动资产数额越大
固定资产营运 固定资产周转率= 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净值×100% 该比率高,说明固定资产利用效率高,管理水平好,同时也说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结构合理,能够充分发挥效率
总资产营运 总资产周转次数= 主营业务收入/资产平均总额 如果总资产周转次数较低,说明企 业利用资产进行经营的总体效率较差, 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
例1:A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 (1)该公司2006年度12月31日编制的应收帐款帐龄分析表如下:
例1: A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 (1)A公司所在行业的某些财务比率平均标准为:资产负债率为40%;应收帐款周转率7.66次;存货周转率3.90次;总资产周转率1.82次;销售利润率为9.85%。
(3)2006年利润表如下: 单位:万元
解:应收帐款周转次数= 11276 (1685+1832)/2 =6.41次 存货周转次数 = 8530 (2753+2647 )/2 =3.16次 总资产周转次数 = 11276 (8189+7769.5)/2 =1.41次 要求:计算营运能力指标,并简要分析
例1:营运能力简要分析 从以上应收帐款周转次数、存货周转次数、总资产周转次数的对比可见,A公司在应收帐款、存货、总资产的周转速度均低于行业平均,说明该公司在应收帐款、存货、总资产使用效率未达到行业平均水平。
2、短期偿债能力 ——事关企业的变现能力 ——事关企业财务的健康运行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现金比率
2、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企业流动比率并非越小越好,也不是越大越好,而需要根据行业和企业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比率。 一般认为,生产企业合理的 流动比率为 2︰1
2、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虽然可以评价企业流动资产 总体的变现能力,但流动资产中包含有不 能很好变现的存货等资产 因而人们希望获得更为直接更为实在 的分析指标 —— 速动比率
2、短期偿债能力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的高低,没有统一的标准。 因为行业不同,速动比率也会有很大的 差别。 一般来说,生产企业合理的速动比率为 1
2、短期偿债能力 计算速动资产时,扣除存货的原因: 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较弱 存货中可能包括不适销对路从而难以变现的产品,或者报废没有处理的产品 存货估价存在着成本与市价不一致的问题。 某些存货可能已经抵押给债权人
2、短期偿债能力 现金比率= (现金+短期投资)/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的作用在于评价: 存货卖不出去 应收帐款收不了 短期偿债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