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865 Views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圖書資訊學碩士學位在職專班. Metadata : basic and types of 課程名稱 : 資訊組織研究 指導教授 : 張迺貞 小組成員 : 曾愛文、馮琼愛、張雅君 、 丁美瑄 (報告人). 1. 什麼是 Metadata ?. Meta :源自於希臘文,意同 beyond Meta~ :變換、改變、在 ~ 之後的 data :代表任何的資料 有許多種中文翻譯名稱,如後設資料、詮釋資料、中介資料、元資料等。. 2. Metadata 的源起 ( 一 ). 首次提出
E N D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碩士學位在職專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碩士學位在職專班 Metadata:basic and types of 課程名稱:資訊組織研究 指導教授:張迺貞 小組成員: 曾愛文、馮琼愛、張雅君、丁美瑄(報告人) 1
什麼是Metadata ? • Meta:源自於希臘文,意同beyond • Meta~:變換、改變、在~之後的 • data:代表任何的資料 • 有許多種中文翻譯名稱,如後設資料、詮釋資料、中介資料、元資料等。 2
Metadata的源起(一) • 首次提出 • 1960年代,美國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發行的《目錄交換格式》( Directory of Interchange Format Manual ) • 源起 - 網路資源的失控,網路用者無法適當的找出所需的資訊。 3
Metadata的源起(二) • Metadata標準,是為支援互通性的資料描述,所取得一致的準則(Metadata standards are agreed-on criteria for describing data to support interoperability) • Example: Oct 4, 2008、2008-10-04 10-04-2008 、04102008 4
Metadata的定義(一) 書目資料=Metadata 書 書目資料 • 常見的定義-資料的資料(data about data) • 源自1995年3月由OCLC(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NCSA(National Center for Supercomputing Applications)共同舉辦的「Metadata Workshop」研討會 • 與會者包含圖書館學、電腦科學、文獻編碼等相關領域專家學者 5
Metadata的定義(二) • 描述資源屬性的資料(Data describes attributes of resources) • 有關資料背景與關聯性、資料內涵以及資料控制等相關資訊(Information about the context of data and the content of data and the control of or over data) 6
Metadata的定義(三) • Metadata是有關一個數位典藏品的資料,通常由典藏品的創作者或提供者來建立,並將數位典藏品串聯或埋置於後設資料中。因此,metadata可以作為資訊儲存與檢索系統很有用的基礎。(ALA, 美國圖書館學會) • Metadata最簡單的定義就是”Structured data about data”(資料的結構性資料)。(Dublin Core, 都柏林核心集) 7
Metadata的定義(四) • 任何協助辨識、描述與放置網路化電子資源的資料。目前存在許多不同的metadata格式,有些在描述上很簡單,有些則相當複雜而豐富。(IFLA, 國際圖書館協會) • 記載資料元素或屬性(如:名稱、大小、資料類型等)的資料、有關記錄或資料結構(如:長度、欄位、行列等),以及有關資料的資料(如:位置、關聯、擁有者等)。 8
Metadata的定義(五) • 超過30種以上的定義,端視特定社群或使用情境而不同。 • 不同社群的習慣稱呼 -圖書館界:圖書館目錄(Library Catalogue) - 電腦界:資料字典(Data Dictionary) - 博物館界:記錄、登錄、資料標準(Documentation, Register, Data Standard) - 檔案館界:檢索工具(Finding Aids) 9
生活中常見的Metadata(一) • 個人資料表中姓名、生日、住址、電話等項目 10
生活中常見的Metadata(二) • 圖書所附的預行編目資料 11
生活中常見的Metadata(三) • 電腦檔案內容摘要中的標題、類型、檔案大小、建立日期、屬性等項目 12
生活中常見的Metadata(四) • 1980年代起大量在資料庫管理系統(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的文獻上出現 • 國科會於1998年成立「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有系統的發展國內的Metadata相關標準。之後,Metadata普及應用在各個資訊應用的領域 • 包括各典藏計畫、數位內容、政府的共通作業平台等領域 • 對知識產業、電子化政府、電子商務等資訊管理與應用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13
Metadata的類型(一) • Dempsey & Heery (1997)依Metadata格式的架構繁簡度、完整性及專業性等特質概分為三大類: • 簡單格式(Simple formats) • 結構化格式(Structured formats) • 複雜格式(Rich formats) 14
Metadata的類型(二) • 簡單格式(Simple formats) • 多由某公司獨家製造與專屬。 • 全文式索引網路資源,通常由機器自動擷取資源後直接索引並提供檢索。 • 例如:Yahoo、Lycos、Alta vista等 15
Metadata的類型(三) • 結構化格式(Structured formats) • 以欄位為架構來索引相關資源。 • 它們所包括的描述資料基本上足以讓使用者找出有興趣之相關資源。 • 格式記錄以簡單的設計為原則,未受專門訓練的資料提供者,也能容易上手建立記錄。 • 但格式的設計上較缺乏物件或資源間不同層次的關聯性功能。 • 例如:Dublin Core等 16
Metadata的類型(四) • 複雜格式(Rich formats) • 為已符合國際標準的格式,以詳細的標誌(elaborate tagging)來呈現資源的內涵。 • 通常需由研究學者或具專門知識者來描述資源的內涵。 • 例如:MARC、TEI(Text Encoding Initiative)、EAD(Encoding Archival Description)等 17
Metadata的類型(五) • 學者Gilliland-Swetland(2000)依需求功能將Metadata分成五種類型: 18
Metadata的類型(八) • 台大陳雪華教授(1997)將Metadata依主題歸納為八大類: 1.早已普遍使用的格式 • MARC :如USMARC 、UKMARC 、UNIMARC 2.描述科技文獻 -BibTeX 21
Metadata的類型(九) 3.描述人文及社會科學資源 • TEI Headers 4.描述政府資訊 • GILS(Government Information Locator Service) 5.描述地理空間性資源 • FGDC(Federal Geographic Data Committee) 22
Metadata的類型(十) 6.描述博物館藏品與檔案特藏 • CDWA(Categories for the Description of Works of art) • CIMI • EAD 7.描述大量網路資源 • Dublin Core 8.其他 -Warwick Framework 23
Metadata的特色(一) 1.通透性(Interoperability),可溝通不同組織系統。 2.彈性(Flexibility),以因應不同資料特色的需求。 3.適用性(Adaptability),能適應不同的環境及需要。 24
Metadata的特色(二) 4.擴展性(Extensibility),可視資料特色擴展所需項目。 5.Scalability,使用者可決定記錄的複雜程度或簡單程度。 6.易用、易懂(Simple to use and to comprehend),以便一般人能自行描述資源。 25
Metadata的應用範圍(一) • 編目 (cataloging) -圖書館所建立、 維護與提供的線上公共目錄的書目資訊即為Metadata的一個典型範例 • ISBD(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 • Machine-Readable Cataloging (MARC) : 中國機讀編目格式、MARC2 • 數位圖書館的必備基礎
Metadata的應用範圍(二) • 電子商務 (E-Commerce) 電子商務每一階段所需的資訊,可藉由metadata機制管理與達成任務.並管理快速變化之工商規則之複雜性. • 找到賣/買者 & 產品 (檢索工商名錄) • 商定銷售條件(價格,付款條件,合約資訊) • 交易 (傳遞機制,日期,期間/限)
Metadata的應用範圍(三) • 智財權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 文件使用與傳佈權的合約期限 • 私隱政策 (Privacy Preferences & Policies) • 描述使用者公開個人資訊的意願 • 描述網站管理者收集訪站者資訊的意願
Metadata的應用範圍(四) • 內容分級 (Content Rating) • 使用者可以選擇想看到的內容種類 • 兒童保護 • PICS (Platform for Internet Content Selection) • 資源探索 (Resource Discovery) • 使搜索引擎更了解資源的內容 • 達成更精確的查尋結果 • 達成更自動的查尋效果
Metadata的功能(一) • Dempsey & Heery (1997)從使用者的觀點,認為 metadata 具有五項功能: (1) 位置標示指引(location):找尋 (2) 尋找或發掘(discovery):獲取使用(3) 歷史回溯追蹤(documentation):詮釋記錄(4) 評鑑(evaluation):辨識(5) 篩選過濾(selection):選擇
Metadata的功能(二) • Iannella, R. & Waugh, A. (1997) • To summarise the meaning of the data (i.e., what is the data about). 摘錄資料 • To allow users to search for the data. 允許讀者檢索資料 • To allow users to determine if the data is what they want. 允許讀者決定是否為他所想要的資料 • To prevent some users (e.g. children) from accessing data. 保護某些使用者
Metadata的功能(三) • To retrieve and use a copy of the data (i.e., where do I go to get the data). 檢索與使用複製資料 • To instruct how to interpret the data (e.g. format, encoding, encryption). 解釋資料 • To help decide which instance of the data should be retrieved (if multiple formats are provided). 幫助決定資料
Metadata的功能(四) • To give information that affects the use of data such as legal conditions on use, its size, or age). 提供某一特定資訊給讀者 • To give the history of data such as the original source of the data and any subsequent transformations. 提供資料的歷史,如來源 • To give contact information about the data such as the owner. 如同擁有者提供合約的資訊
Metadata的功能(五) • To indicate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resources (e.g. linkages to previous and subsequent versions, derived datasets, other datasets in a sequence, and other data or programs which should be used with the data). 指出與其它資源的關係 • To control the management of the data (e.g. archival requirements, and destruction authority). 控制與管理資料
Metadata的評估(一) • 圖書館選用、評鑑Metadata的要點: 1.使用環境(environment of use) : • 使用群(constituency of use) • 建立資料的容易度(ease of creation) • 國際標準化的程度(progress towards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Metadata的評估(二) 2.格式相關議題(format issue) : • 內容要項(content) • 描述項目的建構規則(rul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lements) • 多語言的處理能力(multi-lingual issues ) • 顯示物件間關聯性的能力(ability to represe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objects) • 完整性(fullness)
Metadata的評估(三) 3.網際網路相關之協定(protocol issues) 4.實際應用的狀況(implementation)
Metadata的內容要項(一) • Metadata的內容要項應該包含: a.基本描述項目:例如題名、作者、日期、出 版者、提供者、形式、實體描述等。 b.主題描述:例如事件(event) 、主題、關鍵詞、材質等。 c.統一化資源識別碼:ISBN/ISSN、URL或任何該物件的獨一編號。
Metadata的內容要項(二) d.資源格式及技術性的特質:檔案格式是html、pdf、powerpoint、rtf…… e.系統及使用權管理細節:如login in、passward、IP的權限管理、使用說明等。 f.行政管理之記錄:記錄類別、建檔者/日期、最迎更新者/日期、修改歷史等相關訊息。 g.來源出處
References • Stuart Weibel, Jean Godby, and Eric Miller. (1997). OCLC/NCSA Metadata Workshop Report. http://www.oclc.org/oclc/research/conferences/Metadata/dublin_core_report.html • Alison Chilvers, and John Feather. (1998). The Management of Digital Data : a Metadata approach , The Electronic Library 16(6):365. • Gilliland-Swetland, A. J. (2000). Setting the state. In M. Baca (Ed.), Introduction to metadata: Pathways to digital informaiton. Los Angeles, CA: Getty Information Institute. • Lorcan Dempsey(1996). A review of metadata: a survey of current resource description formats. http://www.ukoln.ac.uk/metadata/desire/overview directory • Iannella, R. & Waugh, A. (1997). “Metadata: Enabling the Internet” http://www.dstc.edu.au/RDU/publications/cause97/ 40
References 陳亞寧、陳淑君. Metadata初探http://metadata.teldap.tw/bibliography/journal/asccnl1999_1505.pdf 張慧銖(2008). Metadata與數位典藏http://www.pda.nchu.edu.tw/DOS/document/IM/IM01.ppt 陳淑君.Metadata基礎導論http://metadata.teldap.tw/bibliography/training/tm_ndap_dlm060616.pdf 陳雪華. 網路資源組織與Metadata之發展, 圖書館學刊, 第十二期(1997,12) , 頁23-28。 余顯強. 以資訊處理觀點論Metadata之本質與意涵,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45:2(Winter 2007), 頁249-266。 41
都柏林核心集(Dublin Core) • 以蒐尋為目的之詮釋資料, • 共有十五項欄位分為: • 主題與關鍵詞、題名、創作者、簡述、出版者、其他貢獻者、日期、資源類型、資料格式、識別資料、關連、來源、語文、時空涵蓋範圍、權限範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