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581 Views
孔子、耶穌、佛祖的困惑. 高雄師範大學 王文裕 wenyue@nknucc.nknu.edu.tw. 孔子之惑. 孔子之惑. 孔子他說自己:「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為政篇) 孔子在三十到四十歲之間,困惑什麼?. 《 論語 》 一書中,未曾記載孔子的困惑。但與他同等級的耶穌、佛祖,有留下紀錄。從耶穌、佛祖成道前夕的試煉,我們可以略窺孔子之惑。. 耶穌的三大試煉. 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 他禁食四十天,後來就餓了。 魔鬼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就把石頭變成食物。」
E N D
孔子、耶穌、佛祖的困惑 高雄師範大學 王文裕 wenyue@nknucc.nknu.edu.tw
孔子之惑 • 孔子他說自己:「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為政篇) • 孔子在三十到四十歲之間,困惑什麼?
《論語》一書中,未曾記載孔子的困惑。但與他同等級的耶穌、佛祖,有留下紀錄。從耶穌、佛祖成道前夕的試煉,我們可以略窺孔子之惑。《論語》一書中,未曾記載孔子的困惑。但與他同等級的耶穌、佛祖,有留下紀錄。從耶穌、佛祖成道前夕的試煉,我們可以略窺孔子之惑。
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 • 他禁食四十天,後來就餓了。 • 魔鬼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就把石頭變成食物。」 • 耶穌回答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所說的一切話。」
魔鬼帶他進了聖城,叫他站在殿頂。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跳下去,神會派天使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魔鬼帶他進了聖城,叫他站在殿頂。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跳下去,神會派天使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 • 耶穌說:「不可試探你的神。」
魔鬼又帶他到最高的一座山,將世間萬國的容華只給他看,對他說:「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這一切賜給你。」魔鬼又帶他到最高的一座山,將世間萬國的容華只給他看,對他說:「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這一切賜給你。」 • 耶穌說:「退去吧。『當拜你的神,單單要侍奉他。』」(馬太福音4章)
耶穌第一次講道「山上聖訓」 •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 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土地。 •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 • 憐憫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憫。 •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見到神。 •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是神之子。 • 為義受迫害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5-8章)
喬達摩‧悉達多太子因「四徵兆」,離開了宮殿,但歷經種種辛苦,卻始終無法領悟大道。於是,他來到「菩提伽耶」附近的森林,坐在一棵阿濕婆陀樹(後稱「菩提樹」,即「覺樹」)下,立誓不領悟大道就不起身,意思就是要死在這裡。喬達摩‧悉達多太子因「四徵兆」,離開了宮殿,但歷經種種辛苦,卻始終無法領悟大道。於是,他來到「菩提伽耶」附近的森林,坐在一棵阿濕婆陀樹(後稱「菩提樹」,即「覺樹」)下,立誓不領悟大道就不起身,意思就是要死在這裡。
佛祖進入思考中,這是宇宙少數重要時刻。一切的生物都屏息以待,母老虎叫小老虎不准吼叫,猴子也不再嬉鬧;下雨了,眼鏡蛇王張開翅膀替佛祖遮雨;蝸牛怕佛祖用腦過度,爬上佛祖頭頂,分泌黏液替佛祖降溫。終於,來到最後階段:魔王波旬出現了,擔任主考官,對佛祖進行試煉。佛祖進入思考中,這是宇宙少數重要時刻。一切的生物都屏息以待,母老虎叫小老虎不准吼叫,猴子也不再嬉鬧;下雨了,眼鏡蛇王張開翅膀替佛祖遮雨;蝸牛怕佛祖用腦過度,爬上佛祖頭頂,分泌黏液替佛祖降溫。終於,來到最後階段:魔王波旬出現了,擔任主考官,對佛祖進行試煉。 • 參考資料:羅桑倫巴,《藏紅色的法衣》,天華出版社,1986。
1.魔王先化為卡瑪(慾望之王),他派出他的三個女兒,名字是貪慾、成就或滿足、懊悔,也就是昨日、今日與明日。佛祖已解脫肉體需求,當然不為所動。1.魔王先化為卡瑪(慾望之王),他派出他的三個女兒,名字是貪慾、成就或滿足、懊悔,也就是昨日、今日與明日。佛祖已解脫肉體需求,當然不為所動。
2.魔王於是再化身成瑪喏(死亡之王)。他發動魔軍,以各種武器向佛祖進攻,卻發現「沒有人在那裡」。因為,佛祖已從肉身解脫,不再以身體形象出現(這也就是為什麼早期佛教藝術中我們看不到佛祖的原因)。於是,魔王的武器紛紛變成蓮花落下。佛教徒灑花、供花的禮儀,就是從此而來。2.魔王於是再化身成瑪喏(死亡之王)。他發動魔軍,以各種武器向佛祖進攻,卻發現「沒有人在那裡」。因為,佛祖已從肉身解脫,不再以身體形象出現(這也就是為什麼早期佛教藝術中我們看不到佛祖的原因)。於是,魔王的武器紛紛變成蓮花落下。佛教徒灑花、供花的禮儀,就是從此而來。
3.魔王最後化成德哈瑪(社會責任之主)。他對佛祖說:「王子啊!你現在不是應該坐在王位上治理你的國家?難道你沒看今天的報紙?國家正面臨空前危機,失業率節節上升!」當社會責任來了,你怎麼辦?3.魔王最後化成德哈瑪(社會責任之主)。他對佛祖說:「王子啊!你現在不是應該坐在王位上治理你的國家?難道你沒看今天的報紙?國家正面臨空前危機,失業率節節上升!」當社會責任來了,你怎麼辦? • 佛祖只是用右手觸碰地面。他通過試驗了。為什麼? • 參考資料:Joseph Campbell,《神話的智慧》,立緒,頁176-177。
4.悉達多修證成佛了。魔王對他說:「恭喜啊!你開悟了。好了不起喔!讓我告訴你吧:現在你所知道的太難以理解。在這廣大的世界裡,沒有一個人能夠了解,而且也永遠不會有人和你談論開悟的事!」4.悉達多修證成佛了。魔王對他說:「恭喜啊!你開悟了。好了不起喔!讓我告訴你吧:現在你所知道的太難以理解。在這廣大的世界裡,沒有一個人能夠了解,而且也永遠不會有人和你談論開悟的事!」
這是魔王所說第一件煩擾佛祖的事。佛祖想了一會兒,看著魔王說:「將來總會有人了解的」。這是魔王所說第一件煩擾佛祖的事。佛祖想了一會兒,看著魔王說:「將來總會有人了解的」。 • 於是,佛祖展開他長達四十年的講道(教書)生涯。 • 他的第一次講課「法輪初轉」,內容是「四聖諦」:苦、集、滅、道。 • 參考資料:Marc Geillman,《神的名字》,立緒,頁61-62。
佛像手印的意涵 • 佛像雖然沒有說話,但是卻透過手印(手指所結的各種手勢)悄悄地傳達佛的悲心和誓願。 • 常見的佛像手印有以下五種:
(一)降魔印:又稱「觸地印」,在佛陀修行成道時,魔王前來擾亂修行。於是,佛陀以右手覆於右膝,手指觸地,象徵召告堅牢地神為證,降伏魔王。此印只有釋迦牟尼佛才有。(一)降魔印:又稱「觸地印」,在佛陀修行成道時,魔王前來擾亂修行。於是,佛陀以右手覆於右膝,手指觸地,象徵召告堅牢地神為證,降伏魔王。此印只有釋迦牟尼佛才有。
(二)說法印:又稱轉法輪印,象徵佛陀說法。手勢為拇指和食指相接,如同法輪,其餘三指微微彎曲,兩手舉在胸前。(二)說法印:又稱轉法輪印,象徵佛陀說法。手勢為拇指和食指相接,如同法輪,其餘三指微微彎曲,兩手舉在胸前。
(三)施無畏印:代表佛陀發大願救濟眾生,令眾生安樂,心無所畏。手勢為右手半舉,掌心向外,手指自然伸展。(三)施無畏印:代表佛陀發大願救濟眾生,令眾生安樂,心無所畏。手勢為右手半舉,掌心向外,手指自然伸展。
(四)與願印:表示佛的慈悲,滿足眾生祈求的願望。姿勢為手掌自然下垂,掌心向外。(四)與願印:表示佛的慈悲,滿足眾生祈求的願望。姿勢為手掌自然下垂,掌心向外。
孔子之惑雖然我們無法確知。但透過耶穌、佛祖,我們可以略窺。孔子之惑雖然我們無法確知。但透過耶穌、佛祖,我們可以略窺。 • 孔子不像佛祖一般,捨棄社會責任;但他也不像耶穌一般,直接衝撞當時權力中心,最後像革命者般死去。
《論語》選 •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第一) • 為何這段要放在《論語》全書之首?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學者以時誦習。凡學有三時: • 1.身中時:「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學書計。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勺》。十五成童,……」 • 2.年中時:「春夏,陽也, 《詩》 、《樂》者聲,聲亦陽也。秋冬,陰也。《書》、《禮》者事,事亦陰也。互言之者,皆以其術相成。」
3.日中時:「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是日日所習也。言學者以此時誦習所學篇簡之文,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3.日中時:「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是日日所習也。言學者以此時誦習所學篇簡之文,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 • ◎悅與樂之別:「悅深而樂淺」;「在內曰悅,在外曰樂」。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 ◎朋與有之別:「同門曰朋」,「同志曰友」。「朋疏而友親,朋來既樂,友即可知,故略不言也」。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有兩層意思 • 1.得先王之道,而他人不見不知,而我不怒。 • 2.君子易事,不求備於一人。故為教誨之道,若有人鈍根不能知解者,君子恕之而不慍怒也。 • 參考資料:阮元,《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