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320 Views
信息化与电子政务. 2014/10/12. 文 凤 江. 信息化和电子政务.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电子政务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电子政务的发展既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新的机遇。. 邓小平指出 :. 开发信息资源, 服务四化建设。 1984 年 9 月 为 《 经济参考 》 题词. 江泽民指出 :. 四个现代化,哪一化 也离不开 信息化。 1991 年. 朱镕基指出 :. 2000 年 10 月 9 日(关于制定 “十五” 计划建议的说明)
E N D
信息化与电子政务 2014/10/12 文 凤 江
信息化和电子政务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电子政务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电子政务的发展既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新的机遇。
邓小平指出: 开发信息资源, 服务四化建设。 1984年9月 为《经济参考》题词
江泽民指出: 四个现代化,哪一化 也离不开 信息化。 1991年
朱镕基指出 : 2000年10月9日(关于制定 “十五” 计划建议的说明) 新的历史机遇,使我们可以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我们讲抓住机遇,很重要的就是要抓住信息化这个机遇。
胡锦涛指出 : 2001-12-25: 我们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 实施电子政务要提高行政透明度, 提高管理效率,推进勤政廉政。 要确实让老百姓感到信息化是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服务的。如果信息化不便民,反而更麻烦、更复杂了,就没有生命力。
温家宝指出 : 2003-07-22: 当前,科技发展的三大 前沿领域是信息、材料和生物。 能够覆盖全社会和现代化全局 的就是信息化。 站在全局高度,加快推进信息化,是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党中央: 14届5中全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15大报告: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15届5中全会: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十五规划建设) 16大报告: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16届5中全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十一五规划建设) 17大报告:信息化思想贯穿全篇,从第一个部分到第十二部分,共有十处表述与信息化密切相关。报告中首次鲜明地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崭新命题,赋予了我国信息化全新的历史使命。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胡锦涛 2007年10月15日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六、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八、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九、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十、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十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十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十七大报告中一个显著的新意就是将信息化作为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并举的重大形势和任务。这将有助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信息化作为对当前各项工作有着普遍意义的重大形势和任务来认识、思考、推动。
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首先就是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其次还要“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
六、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明确提出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还要“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不仅表明民主决策要更多地依靠信息化,更明确了“公共服务”也是电子政务的一个重要职责。
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将网络文化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提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这赋予了有关部门管好网、用好网、营造更良好环境的新职责、新使命。
九、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坚持科技强军,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加紧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切实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 显然,建设“信息化军队”已经成为我军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任务。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胡锦涛 2007年10月15日 十七大报告在民生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也对信息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报告第八部分鲜明地提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在报告第十二部分极富气势地提出要“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这充分显示出,信息化对于公民教育、党员教育的重要作用深受党中央关注。由此可见,发展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必将成为信息化应用下一个有重大突破的领域。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三篇 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十五章 积极推进信息化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三篇 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十五章 积极推进信息化 第一节 加快制造业信息化 以信息化改造制造业,推进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促进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库存和市场营销变革。提高机电装备信息化水平,实现精准、高效生产。推广集散控制、现场总线控制、敏捷制造等技术,强化生产过程的在线监测、预警和控制。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三篇 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十五章 积极推进信息化 第二节 深度开发信息资源 加快国家基础信息库建设,促进基础信息共享。优化信息资源结构。加强生产、流通、科技、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等领域的信息采集,加强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及时处理、传播共享和有效利用。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三篇 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十五章 积极推进信息化 第三节 完善信息基础设施 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建设和完善宽带通信网,加快发展宽带用户接入网,稳步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建设集有线、地面、卫星传输于一体的数字电视网络。构建下一代互联网,加快商业化应用。制定和完善网络标准,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三篇 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十五章 积极推进信息化 第四节 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积极防御、综合防范,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强化安全监控、应急响应、密钥管理、网络信任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信息网络和国家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推进信息安全产品产业化。发展咨询、测评、灾备等专业化信息安全服务。健全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和安全准入制度。
加快信息化建设 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项主要战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