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 likes | 838 Views
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设计. 张建珍 博士、副教授 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中地理学科专家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地理环境学院院长助理、党总支委员. 《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 现阶段以必修课程为主的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需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确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构建富有时代精神、体现多元开放、充满生机活力、多层次、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必将会有力地推动育人模式的转变,扩大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实现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 《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
E N D
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设计 张建珍 博士、副教授 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中地理学科专家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地理环境学院院长助理、党总支委员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 现阶段以必修课程为主的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需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确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构建富有时代精神、体现多元开放、充满生机活力、多层次、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必将会有力地推动育人模式的转变,扩大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实现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 减少必修学分,必修学分从116学分减少到96学分,选修学分从28学分提高到48学分。 • 选修课程分为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四类。
(1)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包括必修拓展课程、大学初级课程、学科发展前沿课程、学科研究性学习等,旨在让学生形成更为厚实的知识基础。(1)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包括必修拓展课程、大学初级课程、学科发展前沿课程、学科研究性学习等,旨在让学生形成更为厚实的知识基础。 • (2)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包括生活技能、职业技术、地方经济技术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职业技术,培养学生的专业倾向。 • (3)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包括体育、艺术、健康教育、休闲生活、知识应用等课程,旨在发展学生潜能,提高综合素质。 • (4)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包括调查探究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内容 • 什么是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开发 • 为什么要倡导校本课程开发 •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与基本步骤 • 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特色与类型 • 地理校本选修课程的价值取向
一、什么是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开发 • 1.课程 • 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即课程作为学科,课程作为计划或目标,课程作为经验或体验。 • 晚近的变化:由学习内容——学习者的经验;目标、计划——过程本身的价值;显性——显性与隐性并重;学校课程——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
什么是课程资源? • 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 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
课程资源的分类 • 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 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 素材性课程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条件性资源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 • 校内资源、校外资源、网络化资源
对课程资源的片面认识 • 过于注重有形课程资源而忽视了无形的课程资源 • 过于注重条件性课程资源而忽视了素材性课程资源 • 过于注重校内课程资源而相对忽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
如何利用条件性课程资源?——上海仙霞中学 “美妙的石头会说话” • 我来自于浙江德清,是天然的二氧化硅胶凝体,姿色貌似蛋白,所以人们叫我蛋白石。我有好多用途,可作宝石或工艺品材料。你们知道我是如何“蛋”生的吗? 蛋白石
大家好,我们来自印度,大家看我们里面长着 一簇簇白色的柔毛,这可不是胡子哦! 不信你们摸摸,既不刺手,也不会脱落。 你们知道我身上毛茸茸的东西是什么吗? 毛沸石
这里估计我的年龄最大了, 亿万年前我还是植物的时候, 一场大自然的变动后, 我的茎干被掩埋地下, 后来体内发生变化, 变身为石了。 人老了就想家了, 你们能在哪里找到我的同伴吗? 硅化木
如何进行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一个新命题如何进行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一个新命题 • 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家长、校外学科专家、上级教研部门、大学设施、研究机构、有关政府部门、其他学校的设施、学术团体、野外、工厂、农村、商场、企业、公司、科技活动中心、少年宫、社区组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国际地理教育走向田野:共识与潮流 • 在英国,规定高年级野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一个月,此外,学生在学期中或假期还可以在活动中心长期居住,对环境进行观察和研究,地理考试时也大量引用野外工作的资料和成果;
在英国还有专门的户外教学的网站为教师的户外教学提供指导和帮助的网站。Council for learning outside of classroom(户外教学委员会)http://www.lotc.org.uk/
.国内地理教育走向田野:缺失与呼唤 •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建构一种基于“田野调查”的中学地理教育,这里的“田野”是指野外、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社区等各种社会资源。能不能把我们的中学地理课堂更多地搬到社会搬到野外去?这种教育方式在发达国家的学校教育中已经是很普遍了。从我们学生状况来看,我觉得这是一个更需要强调的方式。地理学是一门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让学生在野外或社会调查中来学习的科学。田野调查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内涵。”
北师大王民对2008年我国选手参加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的分析中指出北师大王民对2008年我国选手参加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的分析中指出 • 我国选手在野外考察部分表现最不理想。这与国内注重教学和考试,忽视野外考察不无关系。这也是我国地理课程改革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地理技能必须体现在对现实环境的考察中才能建立起来,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适当布置一些让学生自己去考察的课题,如对城市、农村的土地利用情况的调查、绘制剖面图等,改变我们的学生一到野外就不知所措的问题。
名人的成长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 • 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1859)和李特尔(Carl Ritter,1779-1859)
我的努力… • 2011年教育部课题:中学地理教育走向“田野”:意义、方法与保障 • 我们正在探索一条中学“田野”教学的路子…
如何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 • 要有一双“慧眼”,勤于思考 • 要随时记录 • 要不断更新,要经常整理、归类。 • 还要与科技馆、博物馆等单位取得联系,获取他们的支持。
如何开发网络课程资源? • 拒绝“百度控” • 高校精品课程资源网 • 气象部门、环保部门、水利部门、统计部门等许多政府网站 • 各种免费软件 • 国外的网站 • …
国外网站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http://www.unep.org/ • 美国地理教师教学设计网站: • http://www.nationalgeographic.com/xpeditions/lessons • 英国地理学会网站: • 美国国家地理地图网址: • http://plama.nationalgeographic.com/mapmachine
何谓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 基于学校实际情况,以师生为主体,自主开发的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的课程。 • 校本的课程开发(包括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课程创新)
school-based • 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 • 课程开发的基地在学校 • 课程决策的主体是学校师生 • 课程变革的方式 :自下而上
二、为什么要进行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 • 从“顶层设计”走向“草根创新” • 权力分享与责任分担
国外的经验 • 英国课程专家约翰·埃格尔斯顿(John Eggleston)指出:我们曾经把主要的努力集中在国家课程计划上,但10年之后我们终于慢慢认识到,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学校中的变革,那么就必须通过学校来发动变革。结果是,直接起因于学校及其学生与教师需求的课程开发逐渐复苏了。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 1.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和办学特色 • 2.有助于学校课程的实施与改进 • 3.有助于教育决策的民主化 • 4.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 5.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三、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与基本步骤 • (一)开发校本课程的人员 • 参与人员:学校校长、行政人员、教师、家长、学生、社区人士以及校外的专家学者或机构。 • 支持、咨询、讨论和决定
(二)开发校本选修课程的操作流程 组织建立:成员要有代表性 现状分析:包括需求分析、资源调查和问题反思 目标拟定: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工作:一个是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及其相应的开发成果,另一个是针对学生的课程目标。
开发校本选修课程的三种模式 • 需求主导模式 优先考虑“学生需要什么?” • 条件主导模式 优先考虑“我能做什么?”“我有哪些可利用的资源?” • 目标主导模式 优先考虑“课程开发的目标是什么?”
校本选修课程开发方案 • 学校层面的开发方案 • 教师层面的开发方案
学校层面的开发方案 • (1)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依据 • 一是简介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依据;二是描述本校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特点,主要说明校本课程的需要空间;三是描述本校的现有资源条件,主要说明校本课程的现实基础和条件限制;四是描述学校的办学理念或思路,主要说明学校发展的导向。
(2)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 开发校本课程,要对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有一个大致的描述,目标不宜太多和太复杂,有3-5项简要的描述即可。例如江苏省锡山高中的校本课程,其总体目标就是5个方面:一是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二是学会自信,养成自我认同感和建议的品质;三是学会探究,至少学习一门综合或探索性课程;四是掌握一项健身技能和一项闲暇技能;五是具有现代中国人的意识。
(3)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 校本课程的结构,包括校本课程的门数,每门课程的课时要求以及限制性条件等。 • (4)学生选课说明 • 选课说明一般包括课程目录、课程说明、选课方法等。
教师层面的开发方案 • 教师层面的校本课程方案应该包括两个基本部分:一是一般项目,二是具体方案。 • 一般项目要简要地说明开课教师、教学材料、课程性质或类型、学习时限、参加对象等。 • 具体方案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课程实施说明、考核评价说明等。
案例:江苏省锡山高中校本课程方案 • 一般项目: • 课程名称:感受吴文化 • 授课对象:高二学生 • 课程类型:人文素养类,任选课 • 教学材料:自编纲要(共18讲) • 授课时间:一学期(每周1课时,共18课时)
具体方案: 课程目标 • 感受吴文化(人物、歌谣、山水、语言等),提高人文素养。 • 经历吴文化研究步骤(选题、收集、整理、利用各种吴文化资料,形成吴文化研究成果)。 • 选取有关吴文化的某个问题进行探究。
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 • 第三讲 吴地人物研究之一 • 教学目标: • 描述吴地状元、杰出人物的基本特点。 • 教学方式:教师主讲,学生分小组讨论。 • 教学要点: • 科举考试种种(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 状元的由来。 • 吴地状元四特点(会元状元连元多、同门状元形成一大景观、状元门类广而全、状元中堪称杰出的大家多)。 • 吴地状元多有其源,勤奋好学是主因)勤奋苦读、经济繁荣、地理优越、藏书盛行)。
教师的课程说明 • 例子:《时事沙龙》课程说明: •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任何时代的青年都需要具有的一种良好品质。当今世界形势错综复杂,我们的祖国日新月异,我们身边不断有新闻事件发生,我们青年学生都有探究其背景原因、结果的冲动,那我们就共同来到时事沙龙,一起讨论、分析和评述。
地理校本选修课程的内容选择 • 基于地域特色是地理校本选修课程的重要特点 • 朱丽东,张建珍主编《浙江地理简明教程》2012.武汉大学出版社。 • 以下几个方面给予重点关注: • 基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课程资源 • 基于地域文化的课程资源 • 基于史学的课程资源 • 基于生活的课程资源
基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课程资源 • 各地不同的地质、地貌,植被、土壤的空间分布。浙江省“七山一水二分田”,自然景观丰富多样,有很多值得开发的自然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