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494 Views
青規師 社區劇場組. 指導老師 : 賴淑雅老師 上課地點 : 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 牯嶺街小劇場 成員 : 教案 B 組 陳奕豪、游采樺 教案 C 組 黃鳳鑾、吳青珊、謝春榮 劇場組 林嚴六芳、羅鳳嬌、張耕維. 何謂 社區劇場. 它是一種新的社區教育媒介 重點不在於教導社區居民表演戲劇 是讓民眾透過劇場活動的參與過程 => 認識自己 => 認識自己與社區 / 社群 / 社會的關係 針對公共議題進行建設性的藝術表達 * 參考 : 文建會網站 => 活動推廣影片 => ( 台灣印記第 42 集:社區劇場演故鄉 ). 社區劇場的精神.
E N D
青規師 社區劇場組 • 指導老師:賴淑雅老師 • 上課地點: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牯嶺街小劇場 • 成員:教案B組 陳奕豪、游采樺 • 教案C組 黃鳳鑾、吳青珊、謝春榮 • 劇場組 林嚴六芳、羅鳳嬌、張耕維
何謂社區劇場 它是一種新的社區教育媒介 重點不在於教導社區居民表演戲劇 是讓民眾透過劇場活動的參與過程=>認識自己=>認識自己與社區/社群/社會的關係 針對公共議題進行建設性的藝術表達 * 參考:文建會網站=>活動推廣影片=> (台灣印記第42集:社區劇場演故鄉 )
社區劇場的精神 民眾得以解放身體、學習自信表達,並運用自己熟悉的文化語言,集體創作屬於=> 社區/社群的故事 引導民眾對社區參與的劇場美學,更是一個深層的社區成人教育過程 透過對話與提問機制,取代上對下的傳統教育模式,藉以培力社區民眾,表達社區民眾的生命故事並展現社區議題
Ⅰ‧社區劇場課程 Ⅱ‧目標及大綱擬定 Ⅲ‧教案內容 IV‧實習過程遇到的問題 操作流程
活動名稱:好戲登場 • 教學對象: • 平等國小學校教師 • 學校愛心媽媽 • 教學目標: • 運用戲劇教學提昇教師專業能力 • 教學之間的互動工具的另一種選擇 Ⅱ‧目標及大綱擬定
教案開發策略: • 選擇教室裡適合之劇場遊戲。 • 可以讓小孩、青少年或成年人享受劇場藝術,卻不必然涉及公開表演之劇場經驗。 Ⅱ‧目標及大綱擬定
預期成果: • 老師與學生向遊戲夥伴一樣,互相影響、隨時接觸、溝通、體會、回應,進而成為教學之補充工具。 • 幫助學生集中精神,開發語言外的表達能力。 Ⅱ‧目標及大綱擬定
活動地點: • 陽明山平等國小禮堂。 • 活動時間: • 9月23日(三) 13:00~17:30 • 10月21日(三) 13:00~17:30 Ⅱ‧目標及大綱擬定
問題1:活動日期需要配合平等國小開學,並須與既有活動之行事曆相配合。問題1:活動日期需要配合平等國小開學,並須與既有活動之行事曆相配合。 • 解決方案:配合學校活動安排。 • 問題2:兩次之教學活動日期相隔較久。 • 解決方案:原先較案依教學之性質、難易動重新打散安排,使每次之活動皆有回顧與銜接。 IV ‧實習過程遇到的問題
Ⅰ‧社區劇場課程 Ⅱ‧大綱擬定 Ⅲ‧與里長共談 Ⅳ‧教案編寫 Ⅴ‧相招厝邊來「劇」一「劇」 操作流程
‧對象: (1)社區居民(例:宜蘭頭城社區) ‧目標: (1)社區或社群議題探討 (2)特定社群(例:四健會、健士會) (2)推廣社區劇場 Ⅱ‧大綱擬定(2009/07/25)
策略: →從熟悉的社區著手 →從有熱忱的社區志工開始 →發現居民共同的生活記憶 願景: →探討社區議題並改善問題 →建構共同的未來藍圖 →增進居民對彼此的了解 Ⅱ‧大綱擬定(2009/07/25)
萬華區華江里 →里長想要:(1)了解社區劇場的潛力 (2)宣傳用的報名DM (3)尋找對社區劇場有興趣 的志工與居民 →我們需要:(1)確認活動時間 (2)可以自由活動的場地 (3)全天活動的飲食與水 Ⅲ‧與里長共談(2009/08/05)
‧活動時間:8月23日9:00~16:00 8月25.27日19:00~21:30 9月1.3日19:00~21:30 ‧活動地點:華江國小舞蹈教室(B1) Ⅲ‧與里長共談(2009/08/14)
‧教案範本與案例 ‧分工合作 →(1)劇場遊戲、身體開發:謝春榮 →(2)形象劇場:吳青珊 →(3)社區文化地圖:黃鳳鑾 Ⅳ‧教案編寫(2009/08/05~)
‧居民、親子之間的互動 Ⅳ‧相招厝邊來劇一劇
‧溝通破洞 ‧實習對象的遽變 ‧人生地不熟,器材從哪來? 實習過程遇到的問題
[ 劇場組 ] 集體創造一齣屬於你與我的戲 都會家庭的愛與礙
劇本產生的脈絡 • 1.who (1)本組成員目前多半居住於大台北區,年齡範圍很大,社會經歷也很不同不過都在都會型城市生活。 • (2)觀眾對象若以學員各自帶家眷友人前來,主要的族群還是以台北市居民為主,而且多數為具有社會性角色的成人(其中一半可能是有子女的父母)
劇本產生的脈絡 • 2.what創作的議題(1)與“本組成員”和“觀眾”切身相關的議題,才能引起共鳴。(2)“遊民安置、老人照養、人際疏離、貧富差距、新住民”原來鎖定的五大議題中,似乎以“人際疏離”為本組成員比較普遍經歷的。(3)愛美麗老師是家庭教育專家,提出“都會型家庭”的特色--親子疏離、家庭失能結論:鎖定以“都會型家庭”問題為主要的議題練功:(1)愛美麗下次會帶來她寫的文章和大家分享(2)請大家回去也找找相關的案例或新聞,不需要 非常特殊的,而是能引起共感的(touch ur heart)。
劇本產生的脈絡 • 3.how我們要如何進行劇場表演(1)打破一般戲劇表演,觀眾只是"看"----so不要只有看我們演,觀眾也要動 (互動)(2)大家覺得可以採用上次老師所說的"論壇劇場"方式進行(3)姿合和繼方有上過教育劇場相關的課程,簡單說明一下教育劇場進行的方式百寶箱→演出→坐針氈→論壇結論:借用教育劇場的進行方式,再作不同的創意和改造 如:一些相關物品的線索推理,或是一個家的空間情境等等。。。 同一齣戲談都會型家庭的問題,底下涵蓋兩個不同的子題。
劇本產生的脈絡 • 4.why • 生活重建工作 • 社區營造最基本的營造是將自己的家庭先營造完整成功後再推展至社區鄰里
敬請期待好戲登場 • 時間:98年9月26日 • 地點:白房子
期末預期呈現 • 完整教案呈現與分享 • 社區劇場實際演出 • 現場一人一故事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