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477 Views
如何善用網路蒐集資訊 ?. 台大圖資碩二 柯俊如 r01126010@ntu.edu.tw 2013/11/3. 找不到資料的可能原因 有什麼解決方法 所以說 …. 該怎麼辦 ? >>> 資訊素養. 資訊素養是什麼 為什麼重要 光聽沒感覺,實際來操作一下吧 !. 記住 BIG6 就夠用了 其實,途中還是有些小策略. 知道怎麼查到資料,也就知道怎麼讓別人查到我的資 料. 網路資訊搜尋的缺陷. 網路上有所 有的資訊嗎 ? 網路上 的資 訊 都 正確嗎 ? 網路 上這麼多資訊,有 多少是你要的呢 ?. 網路上有所有的資訊嗎 ?. 還未數位化的
E N D
如何善用網路蒐集資訊? 台大圖資碩二 柯俊如 r01126010@ntu.edu.tw 2013/11/3
找不到資料的可能原因 • 有什麼解決方法 • 所以說….該怎麼辦? • >>>資訊素養 • 資訊素養是什麼 • 為什麼重要 • 光聽沒感覺,實際來操作一下吧 ! • 記住BIG6就夠用了 • 其實,途中還是有些小策略 • 知道怎麼查到資料,也就知道怎麼讓別人查到我的資料
網路資訊搜尋的缺陷 網路上有所有的資訊嗎? 網路上的資訊都正確嗎? 網路上這麼多資訊,有多少是你要的呢?
網路上有所有的資訊嗎? • 還未數位化的 • 古早以前的資料 • 數位原生資料的提供者不多或不踴躍 • 中文 vs英文的google和Wikipedia • 被刻意隱瞞的 • 資訊背景的人更了解如何在利用網路時保護自己 • 有些機構有權決定是否要公開 • 本來就不會被網路索引到 • 有些會設定不被搜尋引擎索引
Solution? • 還未數位化的東西 • 數位典藏、Internet archive • 數位原生資料的提供者不多或不踴躍 • 創用CC授權 • 被刻意隱瞞的 • 開放政府(不只政府事務,還有地圖、人口等數字資料) • 本來就不會被網路索引到的 • 機構典藏、OERcommons 網路以外的資料!!!!
網路上的資訊都正確嗎? • 匿名/虛擬身分 • 加強版的謠言—流竄不明的資料佐證、有圖有真相?、當事人現身說法 • 出版/編輯工具簡化人人可取得、錯誤或偏見的可能性?
Solution? • 提供者是誰? • 有具名、來源、連繫方式願意負責,可信度較高 • 有權威的更好,ex. 網域名稱.gov • 提供者有何目的? • 商業性質? 純屬娛樂性的亂傳? • 某些資料類型—PPT、pdf常是比較完整而正確的資訊
網路上的資訊有多少是你要的呢? • 故意顯示是你要的,但只是偽裝 • 衝人氣、賺廣告費 • 太多、未經過整理 • 物以類聚、解決一字多義後(事前整理),會大量節省時間 • 其實……你也不知道你要的是什麼 • 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就無法有效的限縮
動動腦 請和大家分享網路搜尋遇到挫折的例子,想想看可能的原因和可能的解決方式。
素養literacy • 精通特殊主題、博學多聞、充分被告知、廣泛閱讀、被啟蒙、基礎佳的。 • 有素養的人不必然是學者、天才或專家,但是他們非常理解某一主題及與該主題相關的事實,且通常會以有形(金錢)或無形(學問)的方式獲利。
基本/功能性素養 • 學習如何讀、寫、算術的經典或傳統素養,使一個人能在社會裡(居家、工作、求學、社交)以最基本的程度運作。 • 在多數社會裡都是從主要的正式教育機構中學習,但一些遙遠或隔離的地方,可能會在家裡或非正式社群中心學習。
資訊素養 • 一系列技巧、態度、知識 • 知道什麼時候必須以資訊解決問題或決策;知道如何以可搜尋的詞彙和語言陳述資訊需求;能有效率的搜尋、檢索、闡釋、理解、組織、評價資訊的可信度和真實性;評估它的相關;在必要時傳達給他人;將其發揮最大效用達成目的。 • 近似「學習如何學習」以及批判性思考,可能會透過正式教育建立,但是很常不被融入課程規劃中作為一個可教、可學的產出。
為什麼老師需要資訊素養? • 學生都生長於資訊世代,老師更該具有素養 ! • 反省性實踐—根據學生需求調整環境中的變動 • 數位脫節(Digital Disconnect)—學生無法在作業中善用網路,是因為對老師和線上可用資源缺乏理解 • 資訊素養其實就是批判性思考、問題解決技巧 • 老師們自己也要終身學習、針對一個主題獲得資訊自我進修 • 資訊素養指導將提供合作機會 • 指導性領袖—了解資訊素養指導和其與不同議題的連結將使老師能領導同儕
動動腦 你還知道哪些素養呢?(ex.媒體素養、電腦素養、閱讀素養etc) 這些素養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為何?你覺得這些素養之間有何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和大家分享看看。
資訊素養七步驟 知道這七步驟,你就不用記前面那些冗長的定義,因為這七步驟涵蓋了資訊素養的各面向。
1. Identify 辨識 • 有那些資訊 • 需要什麼資訊 • 所需資訊的類型、格式和版本 • 類型 : 圖書、期刊、百科全書、年鑑等 • 格式 : 文字、影像、圖片、音響 • .pdf .ppt .doc • 版本 : 印刷、微縮(Microforms)、類比(Analog)、數位(Digital) • 確定自己要的以及資訊海的長相 • 問題 : 要和教育學程的同學分享如何查詢資訊 • 大學生為主、資訊經驗豐富 • 不用講得太多、太深,可以實用一點,但也不要是大家早就知道的 • 現有資訊—粗淺印象 • 需要資訊—明確定義、舉例、專業、英文 • 類型—書(時間不夠)、百科(粗步認識)… • 格式—文字為主 • 版本—數位
2. Locate定位 • 這些資訊會由誰提供 ? 可能提供的方式為何? 資訊會出現在哪些資源 ? 要怎麼取得這些資源 ? • 不同類型的資源 :http://elearning.lib.ntu.edu.tw/LIS/LIS04/LIS04.html • 政大主題資源指引 :http://blog.lib.nccu.edu.tw/ref/?m=a1101&blog_serial=7&article_serial=369(教育學系) • http://blog.lib.nccu.edu.tw/ref/?m=a1101&blog_serial=7&article_serial=87(合作學習) • 3. Select選擇 • 評斷資訊數量、品質和相關性 • 資訊 :用以減少不確定性、傳遞訊息的符號 • 相關 : • 系統呈現的資料的文字=自己心目中想要的資訊 • 系統呈現的資料的主題=自己心目中想要的資訊 • 數量 vs 品質 : 量越多質越差視目的和資訊主題衡量
4.Analyze 分析 • 針對初步判斷為相關的資訊進行分析,挑選出最有價值的資訊。 • 邏輯論證、正確性、與其他脈絡的關聯。 • 5.Organize 組織 • 將這些資訊用簡單、有規則的方式命名,匯聚到個人的資料庫,方便日後查找或進行資料間的連結,並能清晰的展示給他人理解。 • Ex. W8_class01_informationsearch • 6.Utilize 善用 • 有效管理和利用資訊來實現特定目的.。 • 能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資訊。 • 7.Evaluate 評估 • 知道資訊處理結果的得失和績效(思考是否有其他方法) • 瞭解使用資訊時可能引起的經濟、倫理、法律和社會等問題
Big 6http://big6.com/ • 1.Task Definition—定義資訊問題、辨識需要的資訊 • 2.Information Seeking Strategies—決定所有可能資源、選擇最佳資源 • 3.Location and Access—實體上或智性上的定位資源、從資源裡找出資訊 • 4.Use of Information—運用資訊並抽取出相關者 • 5.Synthesis—能善用多個來源的資料加以組織和分析 • 6.Evaluation—結果是否正確有效、過程是否有效率
實際演練 你的最終任務是寫出一篇「在你任教科目中可以如何融入資訊素養教育」的500字左右文章。 現在請你在15分鐘內根據Big 6流程蒐集資料,利用此架構完成一份簡單的PPT和其他人分享。 「BIG6的運用程度」和「資訊搜尋結果」都會是同學們評鑑的重點。 搜尋時請善用英文和嘗試不同搜尋引擎或資料庫,ex. google scholar、碩博士論文系統等。
「Xx科融入資訊素養教育」之資料蒐集 • 1.Task Definition • 我的問題是? • 我需要查哪方面的資訊? • 2.Information Seeking Strategies • 我可能可以利用哪些資源取得資訊? • 其中哪個資源對我的問題是最好的? • 3.Location and Access • 這個最佳資源在哪裡? 如何取得? • 提供連結 • 4.Use of Information • 寫一段文字說明這個連結和問題的關聯性在哪 • 寫一段文字說明這個連結在最後任務的文章中會怎麼使用 • 5.Synthesis • 將這些連結根據你的問題面相和文章架構重新分類 • 給予不同連結在該分類中的排序 • 6.Evaluation • 自我評估搜尋過程的效率和正確性 • 簡單說明可以如何改善
資訊搜尋策略透過擴大和限縮資訊的策略,框出與自己相關的資訊範圍資訊搜尋策略透過擴大和限縮資訊的策略,框出與自己相關的資訊範圍 善用布林邏輯、知道怎麼滾雪球、先摸索和了解系統 延伸 :http://elearning.lib.ntu.edu.tw/LIS/LIS07/LIS07.html
善用布林邏輯 • 聚焦、有目的產生計畫將問題拆解成關鍵字據此善用布林邏輯 • 擴大 :or 限縮:not、and 關鍵字本身也可以擴大或限縮 • A1(找資料)、A2(資訊搜尋)、A3(information search) • B1(教育)、B2(老師)、B3(for teacher) • (A1 or A2 or A3) + (B1 or B2 or B3)(A1+B1)or(A2+B2)or…
知道怎麼滾雪球 • 關鍵字—一字多義、擴展、限縮 • Ex.資訊素養(擴)Big6(縮) 查詢策略/搜尋技巧(擴) 滾雪球(縮) • 內容主題—相互引用的關係 • 不同文章共同引用同一人/某人被多文引用值得去了解這個人 • 不同文章共同被一人引用不同文章間有關係此關係是什麼 • 一直被其他資源提到的網站、這方面的資訊很多筆資料都來自某網站、該網站收集很多類似消息 • 有耐心、快速瀏覽、同時嘗試多種組合、不停變換
先摸索和了解系統,再開始 • 進階搜尋 • 不同欄位可以幫忙聚焦,增加and、not、or的多元性 ex.作者、出版社、主題 專門資料庫較多 • 有一些時間、地點、是否有某特色等的條件限制 • 布林邏輯以外的運算元 :“資訊素養” 資訊教育* *查資料 • 該系統的性質、使用權限 ex, google scholar
動動腦 請你選擇一個國外或國內的資料庫或搜尋引擎,看看它的使用說明,和大家介紹一下他的進階搜尋使用方式,並試著用一組關鍵字查查看,指出文字相關及主題相關的結果是怎麼呈現的。
善用關鍵字 • 知道別人是怎麼討論這件事的、標示出大家在此事件上會用的關鍵字 • 設想哪些人對這件事有興趣並使用他們的關鍵字
多一點描述 • 尤其是影音資料 • 當下不認為重要的時間、地點等資訊,可能之後都會發現它的重要性
處於google搜尋結果前幾個 • 附屬於某些機構之下 • 花錢買排行 • 增加和其他網站的互連(拜訪、邀請) • 專門廣告網站的由來… • 增加他人點擊的機會 • 定期更新 • 有條理的組織、權威性的內容 • 有固定的社群、與社群互動、開放給社群修改
實際演練 最終任務在此登場 :500字文章「在你任教科目中可以如何融入資訊素養教育」。 請你選擇一個平台放置你的文章,ex.wikipedia, 教育部wiki, 自己的部落格, 教程小報部落格。和大家分享一下選擇平台的理由(此平台有哪些機制讓更多人點閱),以及為了把文章放在這個平台,你會怎麼調整文章。 請你為文章搭配一些有關的圖片或影音(像是演一小段進行資訊素養教育的方式錄下來),給他一段詳細的描述。 請你為文章下關鍵字,用tag或下標題的方式置入,說明你的關鍵字考量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