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297 Views
储 蓄 利 率 表. 储蓄问题中的术语 ①本金:顾客存入银行的钱. ②利息:银行付给顾客的酬金. ③本息和:本金与利息的和. ④期数:存入的时间. ⑤利率:每个期数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 ⑥年利率:一年的利息与本金的比. ⑦月利率:一个月的利息与本金的比. ⑧从 1999 年 11 月 1 日起,国家对个人在银行的存款征得利息税:利息税 = 利息 ×20% . ⑨计算公式:利息 = 本金 × 利率 × 期数..
E N D
储蓄问题中的术语 ①本金:顾客存入银行的钱. ②利息:银行付给顾客的酬金. ③本息和:本金与利息的和. ④期数:存入的时间. ⑤利率:每个期数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 ⑥年利率:一年的利息与本金的比. ⑦月利率:一个月的利息与本金的比. ⑧从1999年11月1日起,国家对个人在银行的存款征得利息税:利息税=利息×20%. ⑨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例如:某段时间,银行一年定期存款的年利率为2.25%.向国家交纳利息税,一储户取一年到期的本金及利息时,交纳了利息税4.5元,问这储户一年前存多少钱?例如:某段时间,银行一年定期存款的年利率为2.25%.向国家交纳利息税,一储户取一年到期的本金及利息时,交纳了利息税4.5元,问这储户一年前存多少钱? • 从这个问题中可看出:所求的一年前存入多少钱是本金.4.5元是利息税即利息×20%=本金×利率×期数×20%.其中期数=1年.年利率=2.25%.所以,这个问题可利用本金、利息、利率、期数、利息税之间的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求解.
解:设这储户一年前存入银行x元钱,根据题意,列出方程x×2.25%×1×20%=4.5解:设这储户一年前存入银行x元钱,根据题意,列出方程x×2.25%×1×20%=4.5 解,得x=1000 所以这个储户存入银行1000元钱.
什么是教育储蓄呢? • 教育储蓄是为促进国家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鼓励城乡居民以储蓄形式,为其子女接受非义务教育开支节省资金,而开办的一项专项储蓄.凡在校中小学生、为筹备将来上高中、大中专、大学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非义务教育开支的需要,都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办理教育储蓄.
先想一想 再做一做 • 小颖的妈妈为了准备小颖6年后上大学的学费5000元,她的父母现在就参加了教育储蓄.下面有两种储蓄方式: • (1)直接存一个6年期,年利率为2.88%. • (2)先存一个3年期的,年利率为2.7%. 3年后将本息和自动转存一个3年期. • 你认为哪种储蓄方式开始存入的本金比较少?
设开始存入x元钱. (1)如果按照第一种储蓄方式,就可找到等量关系:本金×年利率×期数+本金=5000,从而列出方程:x×2.88%×6+x=5000,用计算器求得x≈4263. 所以第一种储蓄方式需存入约4263元钱,才可以6年后取得本息和5000元. (2)如果按照第二种储蓄方式,就需分两个时间段:第一个3年期;第二个3年期.这时,我们将每一个阶段的本金、利息、本息和列出一个表格分别表示出来,可以使等量关系一目了然.
本金 利息 本息和 第一个 3年期 x x×2.7%×3 x(1+2.7%×3)=1.081x 第二个 3年期 1.081x 1.081x× 2.7%×3 1.081x×(1+ 2.7%×3)
所以第一个3年期后,本息和为x(1+2.7%×3)=1.081x.所以第一个3年期后,本息和为x(1+2.7%×3)=1.081x. 第二个3年期后,本息和为1.081x(1+2.7%×3)要达到5000元.由此可得 1.081x(1+2.7%×3)=5000 (这个方程未知数的系数较烦,可借助于计算来处理),解,得1.168561x=5000 x≈4279 就是说,第二种储蓄方式:开始大约存4280元,3年期满后,将本息和再存一个3年期,6年后本息和能达到5000元. 两种储蓄方式比较可知:按第一种储蓄方式开始存入的本金少
随堂练习 • 为了使贫困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国家设立了助学贷款.助学贷款分0.5-1年期、1-3年期、3-5年期、5-8年期四种,贷款利率分别为5.85%,5.95%,6.03%,6.21%,贷款利息的50%由政府补贴,某大学生刚入学准备贷6年期的款,他预计6年后最多能够一次性还清20000元,他现在至多可以贷多少元?(可借助计算器)
分析:贷款和储蓄是两个正好相反的过程,这位大学生6年后最多能够一次还清20000元,这就意味着他现在贷的款到6年后的本息和为20000元,要注意这里有国家的优惠政策:贷款利息的50%都由政府补贴,于是此题的等量关系为贷款(相当于本金)+贷款×6.21%×6×50%=20000元.分析:贷款和储蓄是两个正好相反的过程,这位大学生6年后最多能够一次还清20000元,这就意味着他现在贷的款到6年后的本息和为20000元,要注意这里有国家的优惠政策:贷款利息的50%都由政府补贴,于是此题的等量关系为贷款(相当于本金)+贷款×6.21%×6×50%=20000元. 解:设现在至多可以贷x元,根据题意,得:x(1+6.21%×6×50%)=20000 借助于计算器,算得x≈16859元. 所以该大学生至多可贷16859元.
.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储蓄问题中的几个术语和基本关系,特别是教育储蓄.基本关系有(1)本息和=本金+利息=本金(1+利率×期数).(2)利息=本金×利率×期数.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储蓄问题中的几个术语和基本关系,特别是教育储蓄.基本关系有(1)本息和=本金+利息=本金(1+利率×期数).(2)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课后作业 1.课本P175、习题5.11. 2.预习课本P176回顾与思考.
活动与探究 亚洲某国家规定工资收入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是:(1)月收入不超过1200元的部分不纳税;(2)收入超过1200元至1700元的部分按税率5%(这部分收入的5%,下同)征税;(3)收入超过1700元至3000元的部分按税率10%征税……已知某人本月缴纳个人所得税65元,问此人本月收入多少元?
分析:由题意可知: 不超过1200元,不纳税; 1200元-1700元,按超过1200元的部分5%纳税. 1700元-3000元,按超过1700元的部分10%纳税. …… 于是,我们得出:如果这个人的工资是1700元,则需纳税(1700-1200)×5%=25元;如果这个人的工资是3000元,则需纳税(1700-1200)×5%+(3000-1700)×10%=25+130=155元. 所以这个人的收入在1700-3000元之间. 结果:解:根据题意设这个人本月的收入是x元,则1700<x<3000,列方程: (1700-1200)×5%+(x-1700)×10%=65 解,得x=2100 所以这个人本月收入是2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