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一、货币的本质

一、货币的本质. 思考. 分析. 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货币。. 1. 货币是用来干什么的?. ———— 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 2. 什么是商品?. ————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超市里摆放在货价上的物品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妈妈为你织的毛衣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同学送给你的钢笔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课堂练习. 将下列各项中属于商品的选项选出来( ) A 农民上交国家的粮食 B 商场里长期滞销的东西 C 已经变质的午餐肉 D 集市里降价处理的鞋帽. 小故事.

ezra-quinn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一、货币的本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一、货币的本质

  2. 思考 分析 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货币。 1.货币是用来干什么的? ————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 2. 什么是商品?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超市里摆放在货价上的物品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妈妈为你织的毛衣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同学送给你的钢笔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3. 课堂练习 将下列各项中属于商品的选项选出来( ) A 农民上交国家的粮食 B 商场里长期滞销的东西 C 已经变质的午餐肉 D集市里降价处理的鞋帽

  4. 小故事 德国世界杯开赛之际,德国一家公司推出了一种用 绿色塑料袋盛装的,各个球场割草后的“世界杯空气”的产品,一袋空气售价5欧元。这些空气受到不能到场看球的球迷的欢迎。

  5. 一个必须搞懂的概念: 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生产商品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脑力,而这种体力和脑力是没有差别的,是任何商品的生产所共有的。 5kg大米=4双袜子,就意味着交易双方都认可:凝结在5kg大米中的体力和脑力耗费量与凝结在4双袜子中的体力和脑力耗费量是相等的,即双方价值量相等。 交易双方商品的价值量相等(相近),是交易顺利实现的基础。

  6. 思考回答: 劳动产品如果不用于交换, 是不是商品?有没有价值?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劳动产品虽然经过了人类劳动,但它不用于交换,所以不是商品. (2)不是商品的劳动产品没有价值.其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既然不是商品,就谈不上价值. (2)不是商品的劳动产品没有价值. 谈不上价值.其二,劳动产品只有作为商品用于交换,有差别的人类劳动才有必要化做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比较其大小,商品才有了价值. 动比较其大小,商品才有了价值.(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同样可以满足人的某方面需要,但这只是它的有用性或说使用价值, 而并非价值) 结论: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基本属性。价值是商品的共有属性(一切商品都有价值)和特有属性(只有商品才有价值) 想一想:一件东西,即使它再好,如果不卖,会有人给持有者钱吗?

  7. 2007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要求生产企业发现其生产的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应向社会公布,通知销售者停止销售,告知消费者停止使用,并召回其产品。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 ) ①是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 ②不是商品,因为它的使用价值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 ③不是商品,因为它有安全隐患,不能顺利实现其价值 ④不是商品,因为它被召回,不再用于交换 A ① B② C②③ D②③④

  8. 商 品(交换) 活动频繁 范围扩大 种类增多 难度加大 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分工的发展 交换 原始末 “商品——商品——商品” 一般等价物 “商品——货币——商品” 最早的商品(交换)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而货币的出现要晚得多 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 一般等价物

  9. 货币产生的过程 物物交换

  10. 小故事 一位美国人到非洲原始丛林旅游,看到水天一色,便想租用部落的独木舟泛游于湖上。当他拿出美元去租船的时候,船的主人拒绝了,提出要用象牙交换,这位美国人于是来到另外一个有象牙的部落,用美元购买象牙,不料又遭到拒绝,主人提出要用纱布交换,于是他又来到一个有纱布的部落,用美元购买纱布,不想也遭到拒绝。主人提出要用针来交换。他猛然想起帽子上别了别针,于是他用针换回了纱布,用纱布换回象牙。当他拿着象牙找到船主时,船主已经回家了。这位美国人非常沮丧。

  11. 课堂练习 1.商品和货币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 ) A.货币也是商品.它和商品没有根本的区别 B.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 C.货币是一种特殊商品 D.商品货币都是永恒范畴 C

  12.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13. 电脑8000元/台 自行车380元/辆

  14. 这台电脑值8000元. -----价值尺度职能 这辆自行车值380元. 价格

  15. (1)价值尺度: 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2)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 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3)特点:

  16. 电脑8000元/台 用8000元买这台电脑时,货币执行了什么职能? 商品——货币——商品 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

  17. (1)流通手段: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2)商品流通: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3)特点: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能用 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18. 价值尺度 货币的职能 基本职能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19. 判断: ——价值尺度 • 一台彩电标价3000元 • 张三在市场上用6元买一斤肉 • 李四到银行取回1万元存款的利息 • 小明的奶奶临终时把她藏有多年的10块银元留给了小明 • 《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向日本赔偿军费2亿两白银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贮藏手段 ——世界货币

  20. 三、纸币

  21. 完好的铸币 不足值的货币 流通中磨损 铸币的名义含量≠实际的含量 预 示 代替 某种东西 足值的货币 执 行 流通手段的职能 纸币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发行的价值符号. 纸币产生

  22. 2.纸币发行量的限度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商品价格总额 ——————— 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 货币流通次数 纸币的发行量过多会怎样?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纸币的发行量过少会怎样?

  23. (小结)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 2、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 三、纸币 1、含义 2、纸币发行量的限度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