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状况

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状况. 傅绮华 09303039.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空前发展,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 1998 年~ 2002 年,是我国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最快的时期。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过程中,通过运用国债资金带动银行配套贷款,加大投资力度,促进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 1. 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形成了贯通全国的公路网 —— 已经实现的公路通车里程迅速提高。.

ezra-pace
Download Presentation

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状况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状况 傅绮华09303039

  2.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空前发展,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空前发展,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 • 1998年~2002年,是我国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最快的时期。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过程中,通过运用国债资金带动银行配套贷款,加大投资力度,促进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

  3. 1.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形成了贯通全国的公路网——已经实现的公路通车里程迅速提高。 • 全国公路通车里程由1997年的123万公里增加到2002年的17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由4771公里增加到2.52万公里,从居世界第39位跃升到第2位。 • 我国高速公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到1997年仅有4711公里;经过五年加速发展平均每年增加4050公里,2002年末,超过1000公里高速公路的省(区)已有10个。发达国家达到我国目前的水平,大约花了30~40年的时间。

  4. 我国“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建设的进展速度也大大加快。 • 。“五纵”,同江至三亚公路、北京至福州、北京至珠海、二连浩特至河口、重庆至湛江; • “七横”即绥芬河至满洲里公路、丹东至拉萨、青岛至银川、连云港至霍尔果斯、上海至成都、上海至瑞丽、衡阳至昆明; • 12条国道总长3.58万公里,到2002年底已建成77%。公路网等级结构改善使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占公路网总里程比重由1997年的10.7%提高到2002年的14.1%。

  5. 公路通达深度大大提高 • 到2002年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30万公里,乡镇通公路率99.4%,行政村通路率达92.5%,分别比1998年增长了1个和7个百分点。 • 公路密度增大,2002年末达每平方公里18.3公里,比1997年末增加2.66公里。

  6. 西部公路建设长足发展。 • 2001年开始实施的西部地区通县公路建设工程,涉及西部12个省区市及湖南、湖北、吉林的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和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共251个项目,建设总里程25766公里,总投资310亿元,这项工程已于2002年底基本完成,大大改善了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状况。

  7. 2.铁路建设成就斐然,铁路运力快速提高。 • 我国铁路营运里程大幅度提高。我国铁路营运里程已经由1997年的65969公里增加到2002年的71500公里,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近五年建成新线5944公里,到2002年末,全国铁路复线总里程23800公里,电气化总里程18300公里。2002年全国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20.4亿吨,比1997年增加3.2亿吨;完成货物周转量15476.8亿吨公里,比1997年增加2223.5亿吨公里;完成旅客周转量4968.8亿人公里,比1997年增加1383.9亿人公里。

  8. 连续提高运行速度 • 在铁路运力大幅度提高的同时,我国继1997年铁路客运第一次大提速后,于1998年、2000年和2001年又连续三次大提速,铁路提速延展总里程达13000公里,基本上覆盖了全国较大城市和大部分地区,使铁路运输速度大大加快。

  9. 新建一批路网干线 • 由于大规模建设新线,加速改造既有线路,使铁路西南北通道、东通道、南通道及内部通道得到强化,五年间进出西南的通道能力比1998年翻了一番。煤运通道能力进一步加强,“三西”煤炭外运总能力增加近亿吨。铁路客运能力与机动性增强。北京至广州、深圳方向,实现了客运以京广线为主,货运以京九线为主;京沈方向形成新的客运专线通道。西部地区铁路网得到进一步发展,路网骨架基本形成。

  10. 3.民航机场建设改造加大,空运能力明显增强。3.民航机场建设改造加大,空运能力明显增强。 • 1998年以来,我国新建、改扩建机场50个。建成竣工上海浦东、南京禄口、福州长乐、厦门高崎、海口、深圳、郑州、兰州、乌鲁木齐、延吉等35个新机场;完成首都机场航站区扩建、天津机场改扩建、上海虹桥机场飞行区改造、沈阳桃仙机场改扩建、大连机场改扩建、哈尔滨太平机场航站区扩建、石家庄机场跑道延长、合肥骆岗机场扩建、湖北襄樊机场改扩建、宁波机场改扩建、烟台机场航站区扩建、湛江机场扩建、太原机场改扩建等一批重点项目。

  11. 4.水运设施建设长足发展,航运能力迅速提升。4.水运设施建设长足发展,航运能力迅速提升。 • ——1998年~2002年,水路建设总投资完成723亿元,是 1949年~1997年49年累计投入的81.7%。港口泊位成倍增长。新建泊位474个,其中万吨级码头深水泊位84个,新增吞吐能力1.44亿吨。长江深水航道整治一期工程胜利完成,水深达到-8.5米。到2002年底,我国沿海和内河共有生产性泊位 33450个,其中深水泊位822个,集装箱码头吞吐能力超过2700万标准箱。内河航道建设加快,5年共新改建内河航道6000公里。京杭运河扛南段全部建成四级标准样板航道,年运量超过 2亿吨。港口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26.8亿吨,比1997年增长1倍。

  12. 二、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化带动现代物流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化带动现代物流发展奠定了基础 • 信息技术领域,智能计算机、大型软件、光电子器件和微电子光电子系统集成以及通信等关键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性能公众信息平台的构建做出了贡献。

  13. 三、城市道路交通状况明显改善,为城市形成新型物流网络创造了条件三、城市道路交通状况明显改善,为城市形成新型物流网络创造了条件 • 近年来,上海通过构筑以轨道交通、高速公路、高架道路、市区“三横三纵”主干道、越江工程等为基础的立体化交通网络,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交通条件。特别是浦东机场的建成通航、为上海竞争亚太地区航空枢纽提供了硬件条件。

  14.  四、邮政事业得到较快发展,为门到门物流配送建立了通畅的网络 四、邮政事业得到较快发展,为门到门物流配送建立了通畅的网络 •  全国邮政所目前已达到57136处,开办特快专递业务的县(市)1976个,开办邮购业务的县(市)1591个。邮政业务总量由1997年的144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457亿元,增长2倍多。

  15. 五、积极研制现代物流技术装备 • 有关部门和企业积极开展现代物流技术设备的研制工作,采取技贸结合、合作设计与制造,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逐步提高我国技术设备的自主化率;通过不断创新,逐步掌握核心技术,有些领域实现了以我为主,具备了成套技术与装备的集成能力。

  16. 六、一批枢纽型城市将物流列入规划,现代物流园区开始兴建六、一批枢纽型城市将物流列入规划,现代物流园区开始兴建 • 北京、天津、广州、厦门、南京、西安、苏州、武汉、大连、沈阳、宁波、葫芦岛、邯郸、东莞、湛江、秦皇岛等大、中型城市都在加快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并加紧实施。 • 目前,上海的外高桥、北京的马驹桥等物流园区都已经进入运转阶段,开始发挥作用。 • 广东、浙扛、山东、湖北、云南、山西等省也都进行了全省的物流园区规划。

  17. 十一五准确的来说应该是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 在建国后,我国学习苏联的经济建设,采取计划经济,因此从50年代初,开始以五年为单位,进行计划经济的建设,所以之前的十个都是五年计划 但是从十一五开始,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不存在计划经济的情况下,五年计划这个词被五年规划所代替

  18.  “十一五”规划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中长期规划。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务必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内需主导型发展战略,更加突出地强调产业技术进步战略、制度创新战略和人力资源优先开发战略,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充分有效发挥我国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9. 十一五率先启动的是东线和中线一期工程,目标是将长江水调入缺水的黄淮海流域以及华北地区,十一五期间,东、中线一期工程在沿线七省市全面开工建设。并在关键节点工程上取得突破,中线水源工程——丹江口大坝已顺利加高到176.6米;东线和中线穿越黄河工程全线贯通。为顺利实现十二五通水目标奠定了基础。

  20. 中央电视台:[辉煌十一五] • 全面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城乡百姓多受益

  21. “十一五”是我国各个五年计划中水利投资总额最高的五年,南水北调、三峡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推进,部分完建工程效益初显。

  22. 精彩十一五精彩十一五:推进节能减排 保护绿色家园精彩十一五精彩十一五:推进节能减排 保护绿色家园

  23. 中央电视台:“精彩十一五” 藏木水电站保障工程项目完工

  24. 谢谢大家 • byebye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