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537 Views
课堂教学科研的主要着力点 —— 个人科研的选题和主要研究方法. 鼓楼区教科所 徐瑞泰. 关键词: 和谐自然 综合同构 融会贯通. 一、课堂教学科研的相关理论: 人的和谐发展 (自然环境、教育教学、适应创新) 线索轮廓思维: 具体的形象 —— 朦胧的轮廓 —— 关键性细节 —— 清晰的线索 —— 理性的抽象 (认识与创造、教育与学习的不同流程) 二、课堂教学科研课题的选择 (科学、新颖、实用)
E N D
课堂教学科研的主要着力点——个人科研的选题和主要研究方法课堂教学科研的主要着力点——个人科研的选题和主要研究方法 鼓楼区教科所 徐瑞泰
关键词: 和谐自然 综合同构 融会贯通 一、课堂教学科研的相关理论: 人的和谐发展 (自然环境、教育教学、适应创新) 线索轮廓思维: 具体的形象——朦胧的轮廓 ——关键性细节——清晰的线索——理性的抽象 (认识与创造、教育与学习的不同流程) 二、课堂教学科研课题的选择 (科学、新颖、实用) (超前、创新、精品意识) 综合同构法与融会贯通能力的培养 : “设疑提问 ——探究实践——分析总结————练习延伸”?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调查法 ,文献法,准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教育叙事法,统计法,个案研究法…… 案例、论文交流(发表),教研主题,特色发展计划
遗传 遗传 教 育 教 育 探 究 探 究 环境 环境 教育多因素相互作用动态发展示意简图
“综合同构”教学法 • 综合同构法,是学科教学的一种综合性教学方法。它是在特定的主题或专题下,紧扣关键性教学细节,维系上、下文知识网络,经过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精心选择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及与主题相关联的其他知识,实现主要知识点之间的多维同构,从而构建动态、生成的知识体系,发展融会贯通能力的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
论点 求证 分析证明 辅证 辅证 主证 得出结论 教育科研(课题、论文)论证结构示意简图
单一学科内培养融会贯通能力的深入研究和再实验单一学科内培养融会贯通能力的深入研究和再实验 • “智慧教育”、“小主人自主创新教育”、“研究性课堂”、“现代教育媒体与有效教学”、“文理相融与有效教学”、“关键性课堂教学细节与综合性学习”等课题分别从教学情境、师生互动、主题线索、关键细节、信息同构等不同的角度展开研究,初步总结出本区域“有效学习”的相关策略,其中包括一节好课所必备的“三大要素”。
体现“综合性”教育理念的实验课题 • “综合性”教育理念的普及和实验加快了各校校本课程的建设,各中小学、幼儿园纷纷开设了各具特色的课题及校本课程。“智慧园”、“做中学”、“英汉歌谣”、“生态环境教育”,“综合艺术”,“学习地图”、“创造发明”、“书法与篆刻”、“少儿珠心算”、“艺术鉴赏”、“设计与创造”、“研究性学习”、“民乐演奏”等若干门类的数十种校本课程,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鼓楼教育界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作为文化大区的鼓楼教育科研应该努力强化三种意识,即超前意识、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鼓楼教科所应明确自身任务,即努力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努力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努力为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努力为繁荣教育科研事业服务。
鼓楼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四阶段: • 从创新性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到生成性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建立;从学科性综合活动设计到综合性校本课程的建立;从单一学科内的综合性学习到“综合同构”教学法的基本掌握;从走出课堂的开放式教学到走向多维时空的和谐教育。
1、对“生成性”教育理念的研究、普及和再实验1、对“生成性”教育理念的研究、普及和再实验
琅小“快乐的小主人” 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
二、积极探索创新 努力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 • 鼓楼区教科所在充分了解基层学校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根据各类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现状积极组织力量为各学校设计形象,以进一步提高各校的科研和办学水平,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 • 琅琊路小学在培养学生做“集体的小主人、学习的小主人、生活的小主人”的培养目标之上,又进一步树立了“实践愉快教育思想、培养自主创新小主人”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科研为先导,创设小主人教育乐园”的办学特色。 • 江苏教院附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培养品学兼优、身心健康、个性优良、特长明显、素质全面发展的文明人”作为办学宗旨,育人为本,素质为本,促进学生实现“全面素质”与“个性特长”的“和谐发展”。 • 鼓楼幼儿园和实验幼儿园分别在陈鹤琴的单元教学和现代教育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个性化教学”和“和谐教育”的办学特色教育”等新颖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则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三、加强培训力度 悉心打造教育科研骨干队伍 • 为了有效提高中、小、幼教师教科研的整体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科队伍,我们提出“培训300人,带动3000人”的培养口号。先后组织了十二期骨干培训班。 • 培训班采取“系列讲授——尝试实践——沙龙反思——研究提高”的培训流程,定期组织到典型学校观摩、研讨,把讲与练、听与看有机结合,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提高自己。 • 学员们比较系统地学习了教科研基础知识,包括“教育科研策略”、“实验法与准实验法”、“资料统计分析”、“论文撰写”等,初步掌握了教科研方法。更重要的是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
1、结合教研和继续教育活动进行培训 • 我区教师进修学校提出了“科研为先导,教研是重点,培训是基础,电教是技术”“四位一体”的工作思路,要求继续教育的各种专题培训班和各科教研活动,都要以“研究”为关键词来安排教科研内容。 • 教科所举办的“综合同构法与融会贯通能力的培养”的专题培训班; • 小学教研室承担了《小学生有效学习的实践研究》的市级科研课题,组织小学教研员和全区若干小学共同攻关; • 中学教研室在全区开展“城市中学有效教学管理的实践研究”; • 幼教教研室开展幼儿园艺术教育研究
2、在专题讲座和沙龙研讨活动中进行培训 • 南师大谭顶良教授《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 • 南师大教科院杨启亮院长《课程及课程改革》 • 省教科所陈尚荣所长《智慧教育与教育现代化》 • 市教科所陈静波副所长《课堂教学评价》 • 黄达成主任《教育科研的选题和实施》
3、在指导课题研究和推广研究成果的过程中进行培训3、在指导课题研究和推广研究成果的过程中进行培训 • 联系科研实践进行教育科研骨干的培训,从“培养专家型教师”、“专家型管理干部”的视角出发,通过专题讲座、科研沙龙、课题实践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多种形式的培训,使科研骨干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 目前,全区所有的中小学幼儿园都建立了教科研组织机构,现有专职教科室主任52人(包括正、副主任),建立健全了相对完善的教科研管理网络。
南京市鼓楼区教育科研管理网络一览表(部分)南京市鼓楼区教育科研管理网络一览表(部分)
四、集中优势兵力 狠抓省、市规划课题的中期管理 • “十一五”期间鼓楼区的中小学、幼儿园包括教育局及直属单位等共承担国家、省、市规划课题75项,其中省级立项18项,市级立项38项。加上4项国家级课题,以及跨“十五”“十一五”规划的其他省级规划课题,我们共承担市级以上规划课题65项。规划课题总数仍在全省领先。
四、集中优势兵力 狠抓省、市规划课题的中期管理 • 为了加强对省、市规划课题的管理力度,我们制定有《鼓楼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对课题的申报、立项、过程管理,成果鉴定与奖励作了明确的规定。 • (1)课题研究计划的具体落实。 • (2)课题组人员培训。 • (3)检查执行情况,及时反馈信息。 • (4)做好研究资料的管理工作。 • (5)建立定期例会制度,经常组织课题组成员交流研究进展情况。 • (6)做好课题研究成果的总结工作,要求课题承担者写出总结报告。
四、集中优势兵力 狠抓省、市规划课题的中期管理 • 我们注重规划课题的中期检查督促工作。先后下发《鼓楼区中小学、幼儿园教科研课题执行情况大事记》、《鼓楼区中小学、幼儿园教科研课题学期执行情况一览表》、《鼓楼区中小学、幼儿园教科研课题中期成果申报报表》、《鼓楼区中小学、幼儿园“十一五”课题研究情况汇报》等表格,要求各校教科室(组)认真如实填写并上报区教科所(作为课题档案以备最后检查和评价鉴定)。
五、积极创造条件 展示、推广教科研成果 • “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和“学会创造”是鼓楼区教育科研的三个主要着力点。本着将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维系为一体的精神,全区各校课题组的科研骨干们学研结合,研以致用,取得了一系列的教育科研成果。鼓楼区的中小学、幼儿园包括教育局及直属单位等承担的国家、省、市、区规划课题经过了比较科学的操作和实验。
五、积极创造条件 展示、推广教科研成果 • 拉萨路小学的“智慧教育”,琅琊路小学的“小主人”创新教育,力学小学和省教院附中的研究性学习,白云园等校的“小班化教育”,实验幼儿园的“和谐教育”,省级机关实验幼儿园的“生态环境教育”,宁海中学“艺术教育”,五十中的“多学科转换课堂教学模式”,鼓楼区一中心小学的“学习地图”,赤壁路小学的“城市小学校本课程”,凤凰街小学的“创造发明”等若干科研特色及成果都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经过市区两级教育科研部门的组织,本区一些特色课题的承担学校还与浦口、下关、江宁、盱眙等区县的学校进行合作研究。包括“综合性学科活动设计”、“小班同质分组模式”、“学习地图”等在内的研究成果分别在本区内外进行再实验和推广。
五、积极创造条件 展示、推广教科研成果 • 在江苏省教科院所主持“十五”科研成果评选中,我区的《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主题活动方案设计》、《发展鼓楼优质社区教育的思考与实践》、《智慧教育,技术发展之路的选择》、《网络环境下的教师继续教育》等五项成果分别荣获二、三等奖。获奖总数居全省区县前列。而更多的课题科研成果得到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其中不少经经由中央教育电视台、江苏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及时报导,或由教育类期刊《上海教育科研》、《江苏教育科研》、《南京教育科学研究》专题报道。
六、积极为教育教学改革布点探索 努力为繁荣教育科研事业服务 • 区教科所设有副所长负责常务工作,实有在编人数5人,专职科研人数4人(其中教育科研类专业3人,研究生1人,中学高级职称3人,南京市名教师1人)。 • 我们深刻领会了市教所“金字塔式教科研工作模型”的精神内涵,全面落实南京市教育科研改革与发展的各项任务。 • 为了进一步活跃本区的教育科研氛围,有效地激发每一阶段工作的兴奋点,区内每学年组织“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研究”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