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528 Views
综合实践活动课管理平台 全省专职教师培训. 发展研究部 何丹丹 用户服务部 杨婷婷 曾维佳 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 2009.11.25. 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 高中课改网络支撑平台的承建单位 职能 —— 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湖北教育信息网( e21 网站) 日点击量稳定在 500 万次以上,省级教育网站第一。 省级应用系统: 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系统、高考网上报名、高招网、各类课题申报系统等 国家级相关网站和系统: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 中国教育信息网 ( www.edcn.cn )
E N D
综合实践活动课管理平台全省专职教师培训 发展研究部 何丹丹 用户服务部 杨婷婷 曾维佳 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 2009.11.25
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 高中课改网络支撑平台的承建单位 职能——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湖北教育信息网(e21 网站) 日点击量稳定在500万次以上,省级教育网站第一。 省级应用系统: 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系统、高考网上报名、高招网、各类课题申报系统等 国家级相关网站和系统: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国教育信息网 (www.edcn.cn) 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面向全球国家汉办官方网站 中央电教馆——中国教育技术研究网、十一五课题申报系统 媒体报道: 《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计算机报》、《中国电化教育》、《中国信息化》、《中国教育信息化》、《湖北日报》
《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 指导思想与工作方针中提到: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通过创新制度、提升能力、提供资源、搭建平台,积极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 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中提到:建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专题网站和基于网络的课程实施、教学管理、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评价工作平台,初步构建资源共享、信息公开、多方互动、全员参与的网络支撑体系,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相关要求《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相关要求 重点工作中提到:以湖北教育信息网为依托,建设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专题网站,发布课程改革信息,解答热点、难点问题;搭建学生远程学习平台和教师发展网络平台,提供基于网络的学生学习课程资源和教师教学支持环境,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要和教师专业成长需求;构建基于网络的学生选课、学分管理、综合素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培训、学校课程评价等信息系统,实现课程改革网络化管理,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相关要求《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相关要求 组织与保障中提到:省政府通过调整教育内部支出结构和新增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课程改革专项经费,主要用于人员培训、课题研究、网络平台建设和社会宣传等工作。地方各级财政也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保障课程改革工作顺利实施。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共同采取措施,为学校实施新课程,配齐配足师资和教育教学设施,特别要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和通用技术、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师资和设备的配置。
重视网络支撑是湖北高中课改的特色 湖北省高中课改网络支撑平台由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中心规划建设
第一部分(45’)系统应用要求及相关经验介绍第二部分(60’)系统具体的使用方法简介第三部分(75’)作业指导和点评第一部分(45’)系统应用要求及相关经验介绍第二部分(60’)系统具体的使用方法简介第三部分(75’)作业指导和点评
第一部分(45’)系统应用要求及相关经验介绍第一部分(45’)系统应用要求及相关经验介绍
省教育厅要求: 以普通高中学生学籍库、教师库为基础, 建立全省统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网络管理平台。 —— 《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记录、学分认定、逐级评价、社会监督等功能,辅助课程实施管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研究成果,教师的指导、点评等应在网上记录,系统将自动判断过程记录的完整性,过程记录不完整不能给予相应学分;“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记录、学分认定、逐级评价、社会监督等功能,辅助课程实施管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研究成果,教师的指导、点评等应在网上记录,系统将自动判断过程记录的完整性,过程记录不完整不能给予相应学分; 建立基于网络的综合实践活动跟踪和评价机制,以学生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网络记录为基础,实现省、市(州)、县(区)、学校逐级评价的网络化管理; 利用网络公开公示过程记录和评价结果,提供网络举报途径,形成社会参与、互相监督的氛围,对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追究相关责任。 ”
逐级评价 第三阶段 学 生 教 师 学 校 区县/市州 省级 学分管理 第二阶段 过程记录 第一阶段 研究性学习 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 开题报告 课题活动情况记录表 访谈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调查结果分析表 文摘记录表 观察记录表 结题报告 个人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个人社区服务报告
系统目前实现了以下功能: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研究成果,相关记录报告全程在网上记录; 教师对活动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及时的指导和点评; 特别注意: 系统将自动判断过程记录的完整性,过程记录不完整不能结题(不能给予学分)。 注意趋势
记录不完整 不能给予学分 无法修满总学分 不能获取毕业证 什么样的趋势? 无高考资格 1、学生的信息素养将有一个大的提高。登录高中课改支撑平台,是学生日常经常性要做的事情。 2、高中课改网络支撑平台的启用,学校的网络计算机设备会有一个大的发展,依托网络平台的管理会越来越顺畅。由于各子系统间一环紧扣一环,依托网络的管理会越来越严谨科学。 3、高中课改网络支撑平台使用的好坏,将成为学校课改实施情况评价的重要指标。
系统的特点 参与用户特别多,几乎所有的学科教师都要指导相关的课题/学生 做好全员培训 最各位老师的 要求非常高: 日常操作频繁,教师和学生随时记录,跟踪指导和评点 做好日常解答问题 与学籍系统和教师系统关系密切 与学籍管理员和教师信息管理员沟通合作
网 下 应 做 的 准 备 工 作
做好基础工作,保障顺利登录 学校安排专人 学籍管理员 综合实践课专职教师 综合实践课专职教师
1、教师用户 教师用户名和密码: 通过“教师教学与培训管理系统”获得。学校选派教师信息管理员来负责。 综合实践课专职教师从教师信息管理员那里,获取所有教师的用户名和密码。在教师全员培训时发放。 (教育厅通知已发)
学生用户名和密码: 学生用户名和密码就是学生的学号。通过“高中生学籍管理系统”获得。学校有专门的学籍管理员负责。 综合实践课专职教师从学籍管理员那里,获取各个班级的学生用户名和密码(学号),交由班主任发放到每个学生手中。。 (教育厅通知已发) 2、学生用户
特别注意: 1、敦促学籍管理员,按照实际班级情况做好学籍。 2、按照实际情况,在网上为借读生办好借读手续。 (教育厅通知已发) 2、学生用户
教师用“测试年”进行培训、试用、体验 03~09年都有真实的学生学籍信息。 3、做好教师培训 组织一个单元时间,给所有教师(高一)做一次培训,让所有指导老师都了解政策,熟练掌握系统操作方法。 要求教师在测试年先完成作业。 育才高中的培训经验:请信息技术教师配合做培训
1、提前将相关记录文档发放给学生,以便学生熟悉和准备相关材料。1、提前将相关记录文档发放给学生,以便学生熟悉和准备相关材料。 2、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过程记录的word文档 3、利用信息技术课,或抽出专门的单元时间,边培训,边要学生将网上记录工作做完。 4、学生培训
(1)确定教师指导学生 两种方式 第一种指导方式,一位教师指导一个课题 主课题:关于某主题的研究 子课题1:一班有5人参与该课题 子课题2:二班有10人参与该课题 子课题3:三班有10人参与该课题 第二种指导方式,一位老师指导一个班 该班共50人 10人研究A课题 10人研究B课题 10人研究C课题 10人研究D课题 10人研究E课题 登录育才高中
(2)做好本学校本年度综合实践课相关规划 如:确定预期开展哪几个研究主题 确定预期开展什么社会实践 确定预期组织几次社区服务活动 要求: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布相关的主题信息, 以便学生添加记录。
(3)给学生提供利用平台的机会 学生边培训边将自己准备好的材料上传到网上。 每天中午开放计算机教室,学生可利用中午进行相关操作。 学生提出的疑问由专职老师解答。
各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新组织和使用方法。各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新组织和使用方法。 此次培训的准备工作: 我们先获取 一个教师用户名和密码 几个相关学生的学号
1、教师用户 教师用户名和密码: 通过“教师教学与培训管理系统”获得。学校选派教师信息管理员来负责。 综合实践课专职教师从教师信息管理员那里,获取所有教师的用户名和密码。在教师全员培训时发放。 (教育厅通知已发)
高中课改网络支撑平台 总登录地址 http://gzkg.e21.cn/login
http://gzkg.e21.cn/login 以学校身份登录
以教师身份登录 定义好自己任教的学科和班级 操作
以该教师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综合实践活动课管理系统”以该教师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综合实践活动课管理系统” 查看学生学号 教师登录后的首页 学生登录后的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