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337 Views
7.3 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 ◆ K 2 Cr 2 O 7 法 >> 方法简介 / 应用示例. 介绍三种常用法. ◆ KMnO 4 法 >> 方法简介 >> 标液配制与标定 >> 应用示例. ◆ 碘量法 >> 方法简介 / 标液配制与标定 / 应用示例. ㈠ 方法简介. Cr 2 O 7 2- +14H + +6e 2Cr 3+ +7H 2 O ( 3mol/L 的 HCl 中, 1 o = 1.08 V ). 一、 K 2 Cr 2 O 7 法. 1. 滴定剂 或被滴物: K 2 Cr 2 O 7 溶液 2. 滴定 半反应:.
E N D
7.3 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 ◆K2Cr2O7法 >>方法简介/应用示例 介绍三种常用法 ◆KMnO4法 >>方法简介 >>标液配制与标定 >>应用示例 ◆碘量法 >>方法简介/标液配制与标定/应用示例
㈠方法简介 Cr2O72-+14H++6e 2Cr3++7H2O ( 3mol/L的HCl中,1o = 1.08V ) 一、K2Cr2O7法 1.滴定剂或被滴物:K2Cr2O7溶液 2.滴定半反应: 3.应用:测定Fe2+等许多无机物和有机物
㈠方法简介 一、K2Cr2O7法 4.优点 另外: K2Cr2O7有毒 ①K2Cr2O7纯品易得,可作基准物; ②K2Cr2O7标液很稳定(可长久保存); ③K2Cr2O7选择性较好(可在HCl介质进行)。 缺点: ①应用范围较窄(与高锰酸钾法比较); ②使用氧化还原指示剂(二苯胺磺酸钠等)。
一、K2Cr2O7法 ㈡示例:全铁量的测定(无汞法) nFe = 6n(K2Cr2O7) ◆SnCl2的作用? ◆甲基橙:除过量SnCl2(将甲基橙还原褪色) ◆滴定终点指示剂?滴定过程溶液颜色变化? ◆若要测定亚铁的含量,怎么办? ◆本测定中 H3PO4的作用?
一、K2Cr2O7法 ㈡示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资料: 全世界表土有机质含量为2.4%,美国为5%,中国为1.3%甚至更低。 土壤有机质含碳均58% 本法只能氧化其96% 4nC= 6n(K2Cr2O7)- nFe 基本单元: w(有机质) = 1.7241.04wC
㈠方法简介 MnO4-+8H++5e Mn2++4H2O (1o=1.51V) 二、KMnO4法 1.滴定剂:KMnO4 2.滴定半反应: 红色 近无色 3.滴定条件:强酸介质(H2SO4介质)
㈠方法简介 二、KMnO4法 标液不能用直接法配制 4.优点:① 应用广(直接或间接测定); KMnO4标液放置会分解 ② 不用另加指示剂。 不能在HCl介质中滴定 ◆缺点:①KMnO4不纯; ②KMnO4不太稳定; ③KMnO4的选择性较差。
㈡标液的配制与标定 二、KMnO4法 1.标液的配制 ——间接法(作特殊处理且用棕色瓶存与暗处) 过高或过低 的影响? 过高对结果 的影响? 过快对结果 的影响? 2.标定: 基准物H2C2O4·2H2O, Na2C2O4, Fe等 ◆标定反应: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条件控制① 酸度(0.5~1mol/L H2SO4) ② 温度(75~85℃) ③ 滴速(慢快慢)
◆Ca2+的测定(间接滴定) 二、KMnO4法 ㈢应用示例 ◆H2O2的测定(直接滴定) 2MnO4-+5H2O2+6H+=2Mn2++5O2+8H2O 2n(H2O2) = 5n(KMnO4) 2nCa=2n(CaC2O4)=5n(KMnO4)
COD是指一定条件下水中易被强氧化剂氧化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的量。 COD是量度水体受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污染的程度的综合性指标。 水中若含还原性物质,则必使溶解的氧减少,以致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 一般水的COD可用高锰酸钾法测定,含Cl-较多的工业污水则用重铬酸钾法测定。 二、KMnO4法 ㈢应用示例 ◆化学耗氧量的测定
酸性和热条件下, 先用过量KMnO4标液氧化水中还原性物质, 再用过量H2C2O4标液还原余量KMnO4,然后用KMnO4标液返滴之: 二、KMnO4法 ㈢应用示例 ◆化学耗氧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4MnO4- + 5C+12H+ = 4Mn2++5CO2+ 6H2O 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 (V1、V0分别为试液、空白消耗KMnO4标液体积)
◆滴定半反应:I3-+2e 3I-,1o= 0.54V 三、碘量法 ㈠方法简介 ◆终点指示剂:新鲜淀粉液 1.直接碘量法(碘滴定法) ①滴定剂:碘标液 ②滴定条件:pH = 6~8 ,室温 ③应用:测较强的还原剂S2O32-、As2O3等
b. 室温反应且避光照 c. KI适当过量(2~3倍) d. 滴定快些不过度摇动 三、碘量法 2.间接碘量法(滴定碘法) ◆滴定条件 a. 中性或弱酸性介质 防I2挥发和 I-空气氧化 e. 淀粉液新鲜且临近终点再加入 ◆应用范围:较广 ——测As(V)、MnO4-、IO3-、H2O2、Cu2+等
1.I2标液 三、碘量法 ㈡标液的配制与标定 配制:一般用标定法 标定:以基准物As2O3或Na2S2O3标液标定 2. Na2S2O3标液 配制法:间接法(需作特殊处理) 基准物:K2Cr2O7、KIO3、KBrO3等 标定原理:间接碘量法原理 标定反应:2S2O32- +I2= S4O62- +2I-
三、碘量法 1.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直接碘量法) ㈢示例 Vc +I2 = C6H6O6 + 2HI 2.漂白粉“有效氯”的测定(间接碘量法) 2n(Cl2)= 2n(I2) = n(Na2S2O3) ◆提示:Ca(OCl)Cl+ H+Cl2(有效氯) + …
三、碘量法 ㈢示例 3.胆矾中铜含量的测定 nCu= 2n(I2)= n(Na2S2O3) ◆测定前常加入NH4HF2或NaF,为什么? ◆加入KI(过量)的作用? ◆o(Cu2+/Cu+)< o(I3-/I-),为何Cu2+能氧化I-? ◆CuI对I2的吸附以KSCN(近终点加)解除: CuI + SCN- → CuSCN↓+ I- 下 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