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8

徐 晓 楠

消 防 燃 烧 学. 徐 晓 楠. 火灾理论教研室. 绪论. 一、人类对火的认识过程 1 、燃素学说:可燃物 都含有“燃素”, 在空气作用下释放出来构成燃烧。 2 、氧学说:燃烧是可燃物与氧的化合反应同时放出光和热。 3 、现代学说: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二、燃烧与人类的关系. 1 、 正面作用 2 、 负面作用. 三、 《 消防燃烧学 》 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最早开设的消防课程(建院) 消防专业本、专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地 位. 本、专科学员学习基础 本、专科毕业学员工作基础

evan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徐 晓 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消 防 燃 烧 学 徐 晓 楠 火灾理论教研室

  2. 绪论 一、人类对火的认识过程 1、燃素学说:可燃物 都含有“燃素”, 在空气作用下释放出来构成燃烧。 2、氧学说:燃烧是可燃物与氧的化合反应同时放出光和热。 3、现代学说: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3. 二、燃烧与人类的关系 1、正面作用 2、负面作用

  4. 三、《消防燃烧学》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最早开设的消防课程(建院) 消防专业本、专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地 位 本、专科学员学习基础 本、专科毕业学员工作基础 本、专科进一步深造的研究基础 作 用

  5. 97重点课程 97教学评估 99优秀课程 00实验室评估 01研考课程 02河北省优秀课程

  6. 四、消防燃烧学内容及学习方法 内容 学习方法

  7. 内 容 燃烧的化学基础 燃烧的物理基础 着火和灭火的基本理论 可燃气体的燃烧 可燃液体的燃烧 可燃固体的燃烧

  8. 内 容 第一章 燃烧基础与特征 第二章 燃烧参数计算 第三章 着火与灭火理论 第四章 气体燃烧 第五章 液体燃烧 第六章 固体燃烧 第七章 粉尘与火炸药爆炸

  9. 四、消防燃烧学内容及学习方法 内容 学习方法

  10. 学 习 方 法 应具有相应基础知识 课前 课堂 课后 实验课 积极参与

  11. 教员 学员 优势 劣势 优势 劣势 素质 勤奋 基础 分布 经验 工作 实践 相互学习、互相提高

  12. 考 试 平时5% 实验10% 考试85% 预习 实验 报告 作业 课堂 试卷

  13. 我国火灾科学的发展情况 一、火灾概况 二、制定了适合社会城市化的消防规划 三、确立了理论研究的地位,带动了消防科技的进步

  14. 1950-1999年50年间火灾损失统计图

  15. 据统计,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火灾直接财产损失平均每年不到5000万元(人民币,下同),60年代平均每年为1.2亿元,70年代平均每年为2.5亿元,80年代平均每年为3.2亿元,90年代平均每年高达11.6亿元。仅2001年一年,全国就发生火灾215863起,死2314人,伤3752人,直接财产损失13.9亿元(上述火灾统计数字均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和森林、草原、军队、矿井地下发生的火灾。)据统计,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火灾直接财产损失平均每年不到5000万元(人民币,下同),60年代平均每年为1.2亿元,70年代平均每年为2.5亿元,80年代平均每年为3.2亿元,90年代平均每年高达11.6亿元。仅2001年一年,全国就发生火灾215863起,死2314人,伤3752人,直接财产损失13.9亿元(上述火灾统计数字均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和森林、草原、军队、矿井地下发生的火灾。)

  16. 1950-1999年50年间火灾伤亡人数统计图

  17. 我国火灾科学的发展情况 一、火灾概况 二、制定了适合社会城市化的消防规划 三、确立了理论研究的地位,带动了消防科技的进步

  18. 1998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首部《消防法》,并从当年9月1日起施行。1998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首部《消防法》,并从当年9月1日起施行。 制订和颁布了30多部重要的部门行政规章、80多部地方性消防法规和规章、230余部消防技术规范和标准。 国务院于1995年、2001年分别批转了《消防改革与发展纲要》和《“十五”期间消防工作发展指导意见》。 我国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和公安消防部队的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9. 我国火灾科学的发展情况 一、火灾概况 二、制定了适合社会城市化的消防规划 三、确立了理论研究的地位,带动了消防科技的进步

  20. 四个消防科研所 武警学院 地方院校 科研院所

  21. 内 容 第一章 燃烧基础与特征 第二章 燃烧参数计算 第三章着火与灭火理论 第四章 气体燃烧 第五章 液体燃烧 第六章 固体燃烧 第七章 粉尘与火炸药爆炸

  22. 第一章燃烧的基础与特征 第一节 燃烧的本质和条件 一、燃烧的本质 1、Combustion: 2、燃烧的本质

  23. 燃 烧  1 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 2 可燃受到点火源的作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热自身温度高,使其所发射的热辐射线的波长和强度生成肉眼可见的火光,通常还伴有火焰。 3 Any chemical process accompanied by light and heat, commonly the union of substance with oxygen, hence slower oxidation as in the animal body. 4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24. 燃 烧 的 本 质 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但其放热、发光、发烟、伴有火焰等基本特征表明它不同于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

  25. 二 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凡能与氧或其它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 2、氧化剂:凡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 3、点火源:凡能引起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统称为点火源。 4、燃烧的充分条件:

  26. 燃烧的充分条件 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一定的含氧量 一定的着火能量 相互作用

  27. 二 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凡能与氧或其它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 2、氧化剂:凡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 3、点火源:凡能引起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统称为点火源。 4、燃烧的充分条件: 5、燃烧形成和持续的要素:

  28. 燃烧形成和持续的要素 • 外加热(着火源) • 可燃物质 • 氧或助燃剂 • 合理配比 • 混合作用 • 反应释放足够能量维持燃烧

  29. 三 、在消防中的应用 • 防火措施: • 灭火方法:

  30. 防 火 措 施 (1)控制可燃物质 (2)隔绝空气 (3)消除点火源 (4)设防火间距

  31. 灭 火 方 法 (1)隔离法 (2)冷却法 (3)窒息法 (4)抑制法

  32. 第一章 燃烧基础与特征 第一节 燃烧的本质和条件

  33. 燃烧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 燃烧 速度快 火灾

  34. 第一章 燃烧的化学基础 第一节 燃烧的本质和条件 第二节 浓度表示方法 燃烧反应速度理论 第三节

  35. 第二节 浓度表示方法 一、摩尔浓度 单位体积所含某物质的摩尔数。 mol/cm3 二、质量浓度 单位体积所含某物质的质量。 g/cm3

  36. 第二节 浓度表示方法 三、摩尔相对浓度 某物质的摩尔数与同一体积中各物质的总摩尔数之比。 四、质量相对浓度 某物质的质量与同一体积中各物质的总质量之比。

  37. 第二节 浓度表示方法 五、各种浓度之间的关系 1、质量浓度与摩尔浓度的关系 2、质量相对浓度与摩尔相对浓度的关系

  38. 第二节 浓度表示方法 六、例题

  39. 第一章 燃烧的化学基础 第一节 燃烧的本质和条件 第二节 浓度表示方法 第四节 燃烧反应速度方程 第三节 燃烧中的物质传递

  40. 第三节 燃烧中物质的传递 一、扩散引起的物质传递 1、D iffusion:物质由高浓度低浓度方向转移的现象。 2、费克扩散定律: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 流体A扩散造成的物质流与在流体B中A的浓度 梯度成正比。

  41. 3、表达式: 两组分: 多组分:

  42. 第三节 燃烧中的物质传递 二、整体物质流的携带作用 1、Chimney Effect:在垂直的维护物中,由于气体对流,促使烟尘和热气流向上流动的效应。 2、推倒过程:

  43. 2、推导过程 管内温度等于管外温度(T=T0,γ=γ0) 管内温度不等于管外温度(T>T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