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第十講 道家學派的發展及莊子思想

第十講 道家學派的發展及莊子思想. 老子之後的三個面向. 1. 以個人生命為中心,關切自我、自由與本真,如楊朱、莊周 2. 以社會政治為中心,演變為君王南面之術,如慎到及稷下學派之人士,韓非書籍中亦有解老、喻老兩篇,加以發揮此一思想 3. 老子宇宙論的發展: 〈 太一生水 〉 。. 〈 太一生水 〉 介紹.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講 道家學派的發展及莊子思想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講 道家學派的發展及莊子思想

  2. 老子之後的三個面向 • 1.以個人生命為中心,關切自我、自由與本真,如楊朱、莊周 • 2.以社會政治為中心,演變為君王南面之術,如慎到及稷下學派之人士,韓非書籍中亦有解老、喻老兩篇,加以發揮此一思想 • 3.老子宇宙論的發展:〈太一生水〉。

  3. 〈太一生水〉介紹 •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沙洋區四方鄉郭店村出土了一批戰國楚竹簡,後經荊門市博物館整理,得804枚,計一萬三千餘字。《郭店楚墓竹簡》從內容上來看為先秦學術著作,大體可分為三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為道家著作《老子》甲、乙、丙三組,且丙組包括不見於傳世文獻的《太一生水》。《太一生水》共存竹簡14枚,計300餘字。除《太一生水》外,其餘部分都可在傳世本《老子》中找到對應章節,只是字句有所變動而已。正因為《太一生水》不見於傳世文獻,並且是一篇精緻的宇宙生成論著作,從而引起了學界廣泛而密切的關注

  4. 太一生水原文 • 大一生水。水反輔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大一,是以成地。天地[復相輔]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復相輔也,是以成陰陽。陰陽復相輔也,是以成四時。四時復相輔也,是以成寒熱。寒熱復相輔也,是以成濕燥。濕燥復相輔也,成歲而止。故歲者,濕燥之所生也。濕燥者,寒熱之所生也。寒熱者,[四時之所生也]。四時者,陰陽之所生[也]。陰陽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大一之所生也。是故大一藏於水,行於時。周而又[始],[以己為]萬物母;一缺一盈,以己為萬物經。此天之所不能殺,地之所不能厘,陰陽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謂[道]。

  5. 下,土也,而謂之地。上,氣也,而謂之天。道也其字也,請問其名?以道從事者必托其名,故事成而身長;聖人之從事也,亦托其名,故功成而身不傷。天地名字並立,故過其方,不思相[當]。[天不足]於西北,其下高以強;地不足於東南,其上[低以弱]。[不足於上]者有餘於下,不足於下者有餘於上。下,土也,而謂之地。上,氣也,而謂之天。道也其字也,請問其名?以道從事者必托其名,故事成而身長;聖人之從事也,亦托其名,故功成而身不傷。天地名字並立,故過其方,不思相[當]。[天不足]於西北,其下高以強;地不足於東南,其上[低以弱]。[不足於上]者有餘於下,不足於下者有餘於上。 • 天道貴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於強,責於[堅],[以輔柔弱]。

  6. 〈太一生水〉段落大意 • 第一段闡述自然天象的生成,它以太一生水為開端,謂水反輔太一而成天,天又反輔太一而成地,天地相輔,又生成神明、陰陽、四時、寒冷、濕燥,將古代宇宙生成論脈絡清晰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 第二段闡述了重名思想和自然地理形勢,並以中國的地形地勢來為說明「道」高低強弱相補的特徵作鋪墊。 • 第三段講道的一個重要特徵是「貴弱」。

  7. 「水」與老子思想之關係 • 老子五千言中,論「水」的有三個段落 : • 1.上善如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 2.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 •         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 •         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 3.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也,以其無以易之也。

  8. 「太一」與老子思想之關係 • 《莊子‧天下》載:「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澹然獨與神明居。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關尹、老聃,聞其風而悅之。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 (《莊子‧天下》成玄英疏:「本,無也;物,有也。用無為妙,道為精;用有為事,物為粗……貪而儲積於心,常不足;知足止分,故清廉虛淡、絕待獨立,而精、神、道無不在;自古有之也。」 )

  9. 「反輔」與老子思想之關係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10. 莊子思想 • 三種語言的操作:〈天下〉:「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

  11. 莊子的「齊物論」: • 經驗事物的相對性、不確定性辯證 • 物旡非彼,物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旡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

  12. 經驗知識的人為性、主觀性的判定 • 狙公賦茅,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

  13. 莊子的「道通為一」說 • 「道」消解經驗事物的分判而確立 •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旡物不然,旡物不可。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桅憰怪,道通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旡成與毀,復通為一。

  14. 「道」藉剝離經驗知識的“不真”而凸顯 •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

  15. 莊子的「逍遙遊」 • “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出世追求 •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旡己,神人旡功,聖人旡名。

  16. “不遣是非與世俗處」的游世意識 • 支離疏者,頤隱於臍,肩高於頂,會撮指天,五管在上,兩髀為,挫鍼治繲,足以糊口,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徵武士,則支離攘臂而遊於其間;上有大役,則支離以有常疾不受功;上與病者粟,則受三鐘與十束薪。夫支離其形者,猶足以養其身,終其天年,又況支離其德者乎。

  17. 莊子的工夫論與境界說 • 若一志,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 「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18.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 • 戰國時期,齊國都城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稷門(西邊南首門)附近,設有中國古代最早的學術活動和政治諮詢中心——稷下學宮。有學者認為它創建于齊桓公(前374年—前357年在位)時,也有學者認為創建于齊威王(前356年—前320年在位)時;複盛于齊宣王(前319年—前301年在位)時。

  19.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 • 齊宣王擴置學宮,招致天下賢士近千人,任其“不治而議論”,其中七十六人被尊為“上大夫”。著名的有彭蒙、田駢、慎到、宋鈃、尹文、兒說、鄒衍等。楚國的屈原在齊宣王九年(前311年)曾出使齊國,當時,楚國學者環淵正在稷下,齊賜之為“上大夫”。屈原是否與環淵有過接觸尚不得而知,而屈原作品深受稷下思孟學派思想影響,則是顯而易見的。鄒國的孟軻和趙國的荀況,先後均曾到稷下學宮遊學。孟子在齊威王和齊宣王時兩度游齊;荀子在齊襄王時遊學稷下,並多次出任學宮主持人——祭酒。

  20.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 • 稷下學宮彙集了道、法、儒、名、兵、農、陰陽等百家之學,成為當時各學派薈萃的中心,歷時約一百四、五十年。並逐漸形成一個具有一定傾向的學派,後人稱為“稷下學”。各家在稷下自由講學、辯論,各自著書,言治亂之事,向君主提建議,促進了百家爭鳴的開展和學術文化的繁榮。

  21.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慎到 • 《慎子》一書,《漢書·藝文志》“法家”著錄四十二篇,現僅存殘本五篇。清錢熙祚輯本以《群書治要》所節錄的七篇,參校殘本五篇,較為完善。

  22.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慎到 • 慎到(約前395—前315)是趙國人。早年學黃老道德之術,把道家學說向法家理論方面發展。曾在齊國的稷下講學,受上大夫之祿,負有盛名。他受《老子》影響,認為“道”的本質是萬物相等,對後來莊周的“齊物”思想有所啟迪。他是法家中主“勢”的一派。“勢”指政權、權位,他提出了集權的主張,在政治上把權勢放到了第一位。有了權位,還要有“法”。“法”是治國的標準,他從道家“棄知去己而緣不得已”的觀點出發,提出“大君任法而弗躬,則事斷於法矣”的思想。君主是“法”的制定者,依法“無為而治”,“民一於君,事斷於法”,“官不私親,法不遺愛”,這樣就“上下無事”了。

  23.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慎到 • 他把君主的權勢看作行法的力量,認為有了權、有了法,一個平凡的君主就可以“抱法處勢”,“無為而治天下”;賢能和智慧並不足以服眾,權勢地位則能夠使賢者屈服。“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守法而不變則衰”。慎到尊君,但並不主張獨裁,這和申不害不一樣。他反對治理國家的關鍵全在於君主一人,認為“立天子以為天下,非立天下以為天子也;立國君以為國,非立國以為君也”。所以,國家興亡的責任亦非屬個人,“亡國之君非一人之罪也,治國之君非一人之力也”。他強調遵循“天道”,指出“天道,因則大,化則細;因之者,因人之情也”,這帶有較濃的道家色彩。

  24.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彭蒙、田駢 • 彭蒙、田駢都是齊國人。他們的學說都有道家傾向,可以說對於莊周思想的形成有明顯影響。彭蒙是田駢的老師,後二人均在稷下講學。田駢號“天口駢”,大概擅長演說。《莊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都把慎到和他們列為一派,可能因為慎到雖屬法家,也帶有明顯道家傾向的緣故。

  25.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彭蒙、田駢 • 他們主張“齊萬物以為首”、“貴齊”,強調事物的齊一、均齊。認為對萬物應取“莫之是,莫之非”的態度,“萬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主張因循自然,不置可否,齊一萬物,這顯然是莊周“齊物”思想的先聲。他們還提出行不教之教,認為“選則不遍,教則不至,道則無遺者矣”。這也是和莊周思想相合的。《呂氏春秋·執—》中載有田駢的話,雲“變化應來而皆有章,因性任物而莫不宜當”,同樣具有順應自然、因性任物的道家思想特點。

  26.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宋鈃、尹文 • 宋鈃(約前382—前300)是宋國人;尹文(約前360—前280)是齊國人。齊宣王、湣王時,他們和彭蒙、田駢、慎到等同在稷下學宮遊學。宋鈃、尹文的思想受到道家和墨家的影響,後人稱其為“宋尹學派”。《漢書·藝文志》“小說家”著錄《宋子》十八篇,“名家”著錄《尹文子》一篇,二書皆已亡佚。今存《尹文子》,一般認為系後人偽託。宋尹學派的思想資料,散見於《莊子》、《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書中。

  27.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宋鈃、尹文 • 宋尹學派主張以“寬”、“恕”為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總原則,“設不鬥爭,取不隨仇”,“見侮不辱,救民之鬥”。他們主張在國與國之間“禁攻寢兵,救世之戰”,禁止攻伐,息止兵事,反對諸侯間的兼併戰爭。據《孟子》記載,秦楚構兵,宋牼(即宋鈃)曾要往秦楚二國“說而罷之”。他們“救民之鬥”、“救世之戰”的目的,是“願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

  28.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宋鈃、尹文 • 為了達到利天下的目的,在內心修養方面,他們提倡“以情欲寡淺為內”,認為人類的本性就是欲寡而不欲多,“人我之養,畢足而止”,“五升之飯足矣”。因此,荀子批評他們是“有見於少,無見於多”。又說“宋子蔽於欲而不知得”,即只知人欲寡,不知滿足人的合理欲求。

  29.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宋鈃、尹文 • 宋尹學派提出“接萬物以別宥為始”,認為只有破除了見侮為辱、以情為欲多等偏見,才能認識事物的真相。他們力圖從主觀上清除榮辱、譽非、美惡的界限,要求做到“定乎內外之分,辨乎榮辱之境”。榮辱等等是屬於外在的東西,不應以之妨害內心的平靜,即使身陷牢獄之中,也不以為羞恥。莊子認為宋榮子(即宋鈃)“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普天下人讚譽,他並不因此更受鼓勵;普天下人非議,他也不因此更加沮喪。他們認為,如能做到人人“見侮不辱”,雖然被侮,但不以為恥辱,這樣就不會互相爭鬥,能夠“救民之鬥”,便可以使天下安寧了。

  30.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宋鈃、尹文 • 宋尹學派“以情欲寡為內”,當受到儒家安貧樂道和墨家刻苦精神的影響;而其“以禁攻寢兵為外”,則明顯是對墨家“非攻”的繼承。宋尹學派思想確實帶有不少墨家特點,以致于荀子在《非十二子》中將墨翟和宋鈃並列。

  31.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宋鈃、尹文 • 《管子》中的《心術》上下、《白心》、《內業》四篇,劉節、郭沫若等認為是宋尹學派的遺著,今暫保留此說。這幾篇反映了道、法、儒合一趨勢,同時兼有各學派的思想特點,為戰國中期稷下學士的著作,大致不會有誤。

  32.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管子 • 《內業》指出,“精氣”是生命、智慧之源,能使萬物產生。把“天”看成“自然”,“精”與“形”有二元論傾向。精也是氣,是氣的精粹部分。形也是氣,即形氣。“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最精細的氣,不但構成人,也是構成任何東西的不可缺少的材料。地上的五穀,天上的列星,都是精氣產生的。精氣流行在天地之間,就有了鬼神;精氣深藏在人的胸中,就成為聖人。這裏用鬼神形容精氣的流行變化,鬼神已不是靈魂不死的宗教迷信含義了。事物時常在變,但總離不開“氣”,氣本身就能變化出各種各樣的東西。精氣無所不在,充滿一切。人只能得到它而“成德”,產生智慧,而不能使它消滅。有了精氣才有生命,有生命然後才有人類的思想和智慧。人類的精神活動是由精氣派生出來的。《內業》中的精氣說,在中國思想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

  33.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管子 • 當同樣出自稷下學士之手的《管子》中的《水地》篇,認為“水”、“地”是“萬物之本原”,提出了與精氣說相對立的觀點。《水地》認為:“地者,萬物之本原。……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脈之通流者也。”又說:“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雖然此文中以“水”、“地”為本原的理論尚未成熟,卻可謂是提出了百家爭鳴中的又一說。此說在郭店竹書〈太一生水〉中作了進一步發展。

  34.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管子 • 《心術》、《內業》中將老子的“少私寡欲”、“致虛極,守靜篤”等觀點加以發展,進一步論證了“心”在認識中的作用。“心術”指關於認識方法的學說,認為認識事物首先要去掉妨礙認識的主觀好惡,做到“心”能夠“虛”、“靜”、“一”。反對主觀成見,主張客觀,這就是“虛”。不要在沒有認識事物規律的時候輕舉妄動,反對急躁盲動,主張冷靜觀察,這就是“靜”。以冷靜態度對待事物,就能集中注意力,聚精會神,心志專一,這就是“一”。這是要在認識事物時拋棄主觀上的障礙,以達到客觀地認識事物的目的。這種認識方法被荀況充分吸收和發展。強調在認識客觀事物時去除主觀偏見,保持心志專一。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