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7

本章内容

第十章 粘性流体一元流动 (one dimension flow). 课堂提问 : 同学们到开水房打开水,水龙头离锅炉的距离 近还是短,灌满一壶水所花的时间短?. 本章内容. 1. 管内粘性流体流动基本方程式. 2. 两种流态及其判别方法. 3. 圆管内的层流. 4. 紊流流动及其特征. 5. 直圆管内的紊流. 6. 沿程阻力系数. 7. 局部阻力系数. 8. 简单管路水力计算. 伯努利方程. (10-1). §10-1 管路计算的基本方程式. 应用条件:无粘,定常,不可压缩,只有重力

ev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本章内容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 粘性流体一元流动(one dimension flow) 课堂提问:同学们到开水房打开水,水龙头离锅炉的距离 近还是短,灌满一壶水所花的时间短? 本章内容 1.管内粘性流体流动基本方程式 2.两种流态及其判别方法 3.圆管内的层流 4.紊流流动及其特征 5.直圆管内的紊流 6.沿程阻力系数 7.局部阻力系数 8.简单管路水力计算

  2. 伯努利方程 (10-1) §10-1 管路计算的基本方程式 应用条件:无粘,定常,不可压缩,只有重力 作用,沿一条流线上成立。 实际流体的管路计算,须写成如下形式: 粘性流体管路计算的基本方程式,或称粘性流体 的伯努利方程。

  3. 其中 U:管内平均流速 :动能修正系数(α=1.01~1.10) 实际计算中可取α=1.0 :称为单位重量流体的总机械能 hw:单位重量流体在1~2两截面之间遭受的能量 损失,称水头损失

  4. 推导如下: (10-3) (10-2) 设流线上1~2两点之间的水头损失为hw 微小流束上, 1~2两截面: 各项乘于γdQ,并在整个过流断面上积分: 对于缓变流,沿流线的法线方向服从静压分布规律:

  5. 如图,工程上将过流断面沿程变化非常缓慢的 断面近似为缓变流,而过流断面突变之处或流 道中有障碍物(阀门等)为急变流。

  6. (10--4) 现令积分 (10--5) 应用式(10--3),则积分 连续性方程: Q=AU,及dQ=vdA,则动能修正系数:

  7. (10-6) 过流断面1~2之间单位重量流体平均能量损失 (10--7) 证毕 将式(10-4)、(10-5)、(10-6)代入式(10-2),并 通除以γQ,取α1=α2=1.0,则有

  8. 粘性流体伯努利方程的应用条件: (1) 粘性、不可压缩流体 (2) 定常流动  (3) 流动处于重力场中 (4) 过流断面1、2应取在缓变流断面上, 两断 面间是否为缓变流断面不影响方程的应用。

  9. 总的沿程损失为各分段损失之和,即: (10-8) 实际管路中,水头损失可分为两类: 1.沿程损失hf:沿水流方向,单位重量流体与管 壁之间的摩擦、流体之间的内摩 擦所损失的能量。 一般,不同直径管段上沿程损失不同。 2.局部损失hj :因流道的改变(方向,过流断面 面积)而产生额外的能量损失 。

  10. 总局部损失为各局部损失之和,即: (10-9) 例如突扩、突缩、渐扩、渐缩等,以及弯头, 或某些配件(阀门、量水表等)。 局部阻力产生的原因: 因流道的改变,水流中产生大量的旋涡,旋涡 消耗能量(转变为热能而逸散于流体中), 使流 体的总机械能减少。

  11. 全部的水头损失为: (10-10) 1.沿程水头: (10-11) 达西公式 λ称为沿程损失系数 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

  12. 采用类似于达西公式的计算公式: (10-12) 局部损失系数,由实验来决定,与流道的具体 形式有关。 常见局部装置的局部损失系数见表(10--3)。

  13. §10-2 流体的两种流动状态,判别方法 英国物理学家雷诺(O·Reynolds),实验发 现流动分层流(laminar flow )、湍流 (turbulent~)两种流态。 两种流态动画播放

  14. 层流:流体质点层次分明、各层互不干扰、有秩层流:流体质点层次分明、各层互不干扰、有秩 序地一层层的流动,故红色液体能够保持在一层内流动而不染他层。这种流动称为“层流”。 下临界Re: 实验发现,无论流体性质、管经如何 变化,临界Re总稳定在2300左右。 上临界Re: 与实验条件和初始状态有关。临界Re 可高达13800。 过渡状态: Re的值介于层流与紊流之间,流动不 稳定,且Re范围很小。

  15. 判别标准: Re≤2000(或2300) 适于圆管 上临界Re值不稳定,工程上将下临界Re作为 判别标准,将过渡状态一起归于紊流。

  16. §10--3 圆管中的层流运动 粘性较大的油液流,如轴承润滑油膜流,低速水流, 人体毛细血管以及大动脉血流动等情况下出现层流;Re≤2000,属层流。 圆管内层流的基本问题:求速度分布和沿程损失 等直径水平管内的定常层流流动: 由粘性流体的 柏努利方程式, 有:

  17. 因等截面圆管水平放置,没有局部阻力: (10-13) 将其化简得: 压力水头差=两段间的沿程水头损失 该脱离体的加速度为零,故作用于其上 的合力等于零:

  18. 或 积分得: 积分得: (10-14) 管中心处r=0,速度最大: 圆环的流量 : dQ=u·2πrdr

  19. 速度分布为二次旋转抛物面 中心处速度最大

  20. 平均流速: (10-17) 即 或 (10-18) 由(10-17)解出沿程损失: (10-19) 圆管内层流的平均流速=最大流速之半

  21. 与达西公式进行比较: 可得 : 即 (10-20) 此式和实际符合很好 在层流状态,hf和U的一次方成正比。

  22. §10—4 湍流流动及其特征 实际流动多为湍流,不局限于管流,如海洋环 流、大气环流、航空和造船工程中的流动现象等 多为湍流状态。 一、湍流基本理论 流体质点在运动中相互掺混剧烈,其物理量随 时间和空间上随机变化。 湍流的起因和内部结构等一些最基本的物理本 质的认识迄今仍未揭示清楚。

  23. 湍流的研究: • 应用概率分布的方法研究其统计规律,以期建 • 立普遍适用的湍流理论; • 着重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对某些流动现象提出 • 半径验理论。 本节内容: 湍流现象的基本概念 湍流的半径验理论

  24. 任何干扰将使这一流层 发生微小波动 这一流层有形成 力偶的趋势 凸、凹两侧形成横向压差 将使波动加剧 波动继续发展最终形成 旋转的涡体

  25. Re增加到一定值时,干扰使流层(存在相对速度)发生微小波动。 波动的凸、凹两侧形成横向压差将使波动加剧 涡体受升力作用作横向运动 ,进入邻层进行 掺混从流场中获得能量加速旋转形成大涡体 大涡体(远离边界)与物体的特征尺度同量级,一方面传递能量,不断分解成大小不同的小涡体 小涡体(约为10mm)靠近边界,小涡体脉 动频率高,耗散湍动能 湍流形成的简单描述 : 发展成旋转的涡体

  26. 流场中充满不同尺度的大小涡体,随时间 和空间作非线性随机运动 湍流形成 采用近代先进的流速测量技术和流场显示技 术研究发现湍流中存在拟序结构。 拟序结构(相干结构): 触发时间和位置是不确定的某种序列的大尺 度运动,若一经触发便以某种确定的序列发展成 特定的运动状态。

  27. 相干结构表明湍流场中既存在小尺度结构的不 规则运动,又存在若干有序大尺度运动。 二、湍流特征 湍流遵循连续性方程的约束,高Re下为三维 运动,具如下特征: (1)湍流的不规则性 流动物理量随空间和时间随机的脉动,通常采 用统计平均方法来表示流体运动的物理量。 (2)湍流的扩散性

  28. 流场中任意一点瞬时 速度: 时均流速 :脉动速度 湍流场中涡体的掺混过程中将增加动量、能量 (热量)和质量的交换,必然伴随传质、传热及传递动量。 (3)能量耗散性 维持涡体运动需消耗能量,粘性切应力不断地 将湍动能转化成流体内能而耗散掉。 时间平均法:

  29. u~t曲线的积分面积和与T所包围的矩 形面积相等: 时均速度: (10-22) 例如压力: 其它流动参数也可写为时均参数与脉动参数之和: 皮托管、压力表、液柱高等所测为时均值 某些研究中,例如研究湍流切应力时要考虑脉 动引起附加切应力。又如研究粉尘的扩散规律、 结构物风致振动、风洞试验的结果等。

  30. 为: (10―23) 湍流度:衡量气流的”脉动的程度”大小的参数 旧式风洞:ε=1.75% 新式风洞:ε=0.2%。 800米高处的自由大气:ε=0.03%。 风洞的湍流度对阻力和边界层的试验均有很 大的影响,因此要尽量降低其湍流度,使之与 天然气流的湍流度接近。

  31. 三、湍流的半径验理论 (1) 湍流附加切应力,普朗特混合长理论 粘性切应力引起的原因 层流 液体:分子间的内聚力作用 气体:流层间无规则运动的动量交换所引起的。 湍流 层流情况下粘性引起的切应力仍存在, 流体微团间的动量交换导致的附加切应力。

  32. x沿管长方向 因横向脉动v′ y层微团会迁移至 和 层,反之也 存在。 湍流的时均速度分布曲线 普朗特混合长度理论 u′:x向脉动速度 v′:y向脉动速度

  33. 混合长度 :流体微团运动过程中,与其他微团 相碰撞之前所能达到的平均距离。(由分子运动 平均自由程想到的) y向脉动速度: (10―24) 建立了纵向脉动速度与湍流时均速度、 混合长度之间关系。 普朗特假设之一 普朗特假设之二

  34. (10-25) 层微团到达y层后 较y层的跑得快u′ 层微团到达y层后, 较y层的跑得慢u′ 普朗特假之三 y向脉动速度与x向 脉动速度成比例:

  35. 若2点在先,则两微团将以相对速度2u′ 分开,上下的流体必以横向脉动速度 向y层靠拢。

  36. 若1点在先:两微团将以相对速度2u′ 互相靠近,两点间的流体必以速度从y 层向上及向下离开。 因此v′的大小必然和u′具相同的数量级, 即(10-25)式成立。

  37. y层与 层的动量交换: 设两层邻接面积为dσ,横向脉动速度 , 1秒钟内,从y层dσ面上有dm的质量射入 层,则 引起 层x方向的动量变化为: 这一动量变化将引起加于 层上的切向力:

  38. (10--26) (10-27) 令 (10-28) 有 由于动量交换引起的相邻流层之间的附加切应力: 将式(10-24)和(10-25)代入上式得:

  39. (10-29) 为湍流运动粘性系数 湍流流动总的切应力为: (10-30) μt不是物性参数,是与流动情况有关的量, 只决定于流体的密度、速度梯度和混合长度。

  40. 边壁处湍流附加切应力为零,只有粘性摩擦切 • 应力,即: (10-31) (2) 湍流近壁特征,壁面剪切湍流时均速度分布 近壁特征: • 近壁极薄的流层内流动保持为层流状态,这一薄层称为层流底层(或称粘性底层)。 • 近壁处流体质点横向脉动少,速度梯度较大。 @

  41. 层流底层的厚度为 为切应力速度(摩阻速度) 湍流流动可分三部分: @

  42. 过渡层内:粘性切应力和湍流附加切应力都不 • 能忽略,总切应力为: 过渡层厚度: (10-33) • 充分发展的湍流:湍流核心区内,粘性切应 • 力可略,主要为湍流附加切应力,即:

  43. 普朗特的假定 (10-34) 卡门通用常数 K=0.4~0.41 (由实验确定) 距壁面的垂直距离 在近壁处,(10--27)为: 或为

  44. (10--36) 由边界条件确定 积分上式得 光滑壁面近壁处湍流的时均速度分布:

  45. 切应力速度 (10-38) y处的速度 从管壁算起的坐标 §10—5 直圆管内的湍流流动 湍流速度分布: 1.对数曲线分布规律 对数规律特征是:轴心处趋向于平均,管壁附近 速度梯度很大。与实际情况符合得很好。 当y=0有u→-∞,上式不能用, 实际是y=0时u=0。

  46. 轴心处趋向于平均 管壁附近速度梯度很大

  47. 从管壁算起的坐标 (10—39) y处的速度 管半径 轴心处最大速度 2.指数曲线分布规律 指数n:随雷诺数而改变 见表10-1

  48. 层流 湍流 层流 湍流 层流与湍流的差别 1.速度分布的差别 2.切应力的差别

  49. 管壁粗糙度影响湍 流流动。 层流底层淹没了粗糙凸出部 分,粗糙度影响不到湍流区 当δ>Δ,管内流动称“水力光滑”,这种 管道简称“光滑管”。 当δ<Δ,管内流动称“水力粗糙”,这种 管道简称“粗糙管”。

  50. 雷诺数Re增加, 层流底层厚度δ变薄。 同一根管子在不同的雷诺数下可能“水力光滑” 也可能“水力粗糙”。 推荐层流底层厚度δ的半径验公式: d—管道直径 λ—沿程阻力系数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