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575 Views
肝 功 能 试 验.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王兴宁. 肝 脏 的 主 要 功 能. 代谢 生物转化 排泄与分泌 凝血与纤溶. 第一节 蛋白代谢的检验. 一、血清总蛋白、白蛋白、 A/G 测定 双缩脲、溴甲酚绿(紫)终点显色法 TP 60-80g/L Alb 40-55g/L G 20-30g/L A/G 1.5-2.5/1. 临床意义. 急性肝损伤多为正常 肝硬化、慢肝、肝癌 A 减少, G 增加 Alb 的改变可提示疗效或预后, Alb 25g/L 易致腹水
E N D
肝 功 能 试 验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王兴宁
肝 脏 的 主 要 功 能 • 代谢 • 生物转化 • 排泄与分泌 • 凝血与纤溶
第一节 蛋白代谢的检验 一、血清总蛋白、白蛋白、A/G测定 双缩脲、溴甲酚绿(紫)终点显色法 TP 60-80g/L Alb 40-55g/L G 20-30g/L A/G 1.5-2.5/1
临床意义 • 急性肝损伤多为正常 • 肝硬化、慢肝、肝癌A 减少,G增加 • Alb 的改变可提示疗效或预后,Alb 25g/L易致腹水 • A/G倒置见于严重肝损伤,TP 80g/L为高蛋白血症,TP 60g/L为低蛋白血症
二、血清蛋白电泳 血清蛋白质在碱性缓冲液中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阳极泳动,因其所各自的等电点和分子量大小的差异,泳动速度不一,在电泳介质上呈不同的区带。白蛋白62-71% 1球蛋白3-4% 2球蛋白6-10% 球蛋白7-11% 球蛋白9-18%
临床意义 • 轻症肝炎无明显变化,球蛋白持续增高提示慢性肝炎 • 肝硬化:A降低明显,球蛋白明显增加 • 肝细胞肝癌:常有球蛋白升高,偶见AFP带出现
三、血氨测定 正常人血中含少量游离氨,肝将氨合成尿素解毒,肝功能损害严重时,血氨升高,造成肝性脑病。 直接显色法:1000-1500ng/L 临床意义:1.升高:肝性脑病、重症肝炎、尿毒症、 上消化道出血、门脉分流。2.减少:低蛋白饮食、贫血。
第二节 脂类代谢的检验 胆固醇和胆固醇脂测定 肝能合成内源性胆固醇、脂肪酸,又能合成LDL、HDL,并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磷脂排入胆汁。肝实质损伤或胆汁排泌受阻,血中胆固醇酯和胆固醇的含量发生改变,正常情况下二者的比值为3:1。
参考值:总胆固醇:2.9-6.0mmol/L胆固醇酯:2.34-3.38mmol/L胆固醇酯:游离胆固醇=3:1临床意义:1.阻塞性黄疸,总胆固醇增加,游离型增加为主,比值降低。2.肝细胞损伤,胆固醇酯减少,肝硬化、重症肝炎,总胆固醇也降低。参考值:总胆固醇:2.9-6.0mmol/L胆固醇酯:2.34-3.38mmol/L胆固醇酯:游离胆固醇=3:1临床意义:1.阻塞性黄疸,总胆固醇增加,游离型增加为主,比值降低。2.肝细胞损伤,胆固醇酯减少,肝硬化、重症肝炎,总胆固醇也降低。
第三节 胆红素代谢检验 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游离血红素游离(非结合)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运转到肝摄取Y、Z受体结合转移至内质网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水溶性结合胆红素胆汁小肠、结肠肠道菌脱结合还原成尿胆原随粪排出、肠肝循环、门脉入血经肾排出。
一、总胆红素测定 原 理 参考值:3.4-17.1mol/L临床意义:1.判断有无黄疸和黄疸的程度:隐性、轻度、中度、高度黄疸。2.判断黄疸的类型:完全梗阻性、不完全梗阻性、肝细胞性、溶血性黄疸。3.结合血清胆红素分类判断黄疸类型:溶血性、阻塞性、肝细胞性黄疸。
二、血清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测定 原 理参考值:结合胆红素:0-6.8mol/L非结合胆红素:1.7-10.2mol/L临床意义:鉴别黄疸类型: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50% 为阻塞性黄疸,20~50%为肝细胞性黄疸,20%为溶血性黄疸。
三、尿内胆红素测定 原理:血液中结合胆红素超过肾阈34mol/L)时,可随尿排出,加入氧化剂可氧化成胆绿素而呈绿色,若加入重氮试剂则呈紫色。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 显示肝细胞损伤和鉴别黄疸的重要检查。肝细胞性黄疸中度增加,阻塞型明显增加,溶血性黄疸为阴性。
四、尿内尿胆原检查 原理:在酸性条件下,尿胆原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发生醛化反应,生成樱红色化合物。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增多:肝功能受损、胆红素生成亢进、肠管回吸收增加、肾小管重吸收增加。减少:胆道梗阻、胆红素代谢障碍、严重肾衰、新生儿、肠道抑菌药。
第四节胆汁酸代谢检查 胆汁酸在肝中由胆固醇合成,分泌入小肠乳化脂类食物,它能反映肝细胞合成、摄取及分泌功能,与胆道排泄功能有关。参考值:TBA(酶法) 0-10μmol/L。临床意义:增高:肝细胞损害、胆道阻塞、门脉分流、进食后。
第五节 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 • 碱性磷酸酶 • -谷氨酰转移酶 • 单胺氧化酶
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P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OT) 原理:GPT存在于胞浆,比血清中酶活性约高100倍,因此,1%肝细胞坏死,可使ALT升高一倍;GOT心肌中含量最高,肝为第二位,肝损害时,血中酶活力升高明显。参考值:ALT(GPT):10-40U/LAST(GOT):10-40U/L
临床意义: 1.急性病毒性肝炎: 80-100%为阳性,多为ALT AST,病情恢复,转氨酶也恢复。2.慢性肝炎和脂肪肝: 转氨酶轻度上升或正常,多为AST ALT
二、碱性磷酸酶 原理:ALP在碱性环境中水解磷酸单酯产生磷酸,可按磷酸生成量求出ALP的活性。参考值: 270 U/L临床意义:1.鉴别黄疸:阻塞性黄疸者,ALP升高,转氨酶仅轻轻度升高;肝细胞性黄疸转氨酶显著升高,ALP正常或稍高;肝癌时ALP明显增高,ALT无明显增高,胆红素不高。2.骨骼疾病。
三、-谷氨酰转移酶 -GT活性强度肾 胰 肝,胆汁淤滞、慢肝合成亢进、肝癌特异性同工酶生成、酒精性肝损害时升高参考值:男性:11-50 U/L 女性:7-30 U/L 临床意义:1.肝癌时-GT明显升高,可达几倍到几十倍。2.阻塞性黄疸-GT升高与黄疸程度平行。3.急性肝炎中度升高,慢肝和肝硬化持续高值,提示病情不稳或恶化。4.急性酒精性肝炎可达1000U/L以上。
四、 单胺氧化酶 MAO存在于线粒体,与胶原合成密切相关。参考值: 23-49 U临床意义:1.急性肝炎多为正常;亚急性和重症肝炎升高;非活动性肝炎MAO正常,慢活肝增高,提示发生肝纤维化;肝硬化80%以上升高;肝癌明显增高者,可能与伴有肝纤维化有关。2.慢性心衰、糖尿病、甲亢、进行性全身硬皮病升高。
五、血清铁检查 原理:肝细胞变性、坏死时,肝细胞内贮存铁逸出,同时肝内铁代谢异常,使血清铁增加。 男 11-30μmol/L 女 9-27μmol/L 增高:肝细胞损害 黄疸鉴别诊断:溶血性 > 肝细胞性 > 阻塞性黄疸 血液系统疾病:再障、巨幼贫、溶贫 降低:缺铁性贫血、慢性炎症或感染
1.健康检查:ALT、肝炎病毒标志物、蛋白电泳ALP、GGT、TP、A/G2.黄疸患者查TBIL、结合胆红素、尿胆原、尿胆红素ALT;肝癌或梗阻加测ALP、AFP、CEA3.无黄疸性肝炎,ALT、尿胆原、胆汁酸、肝炎病毒标志物;慢性加查AST、ALP、GGT、TP、A/G、蛋白电泳、ICG。4.原发生肝癌,加测AFP、GGT及同工酶、ALP及同工酶、LDH1.健康检查:ALT、肝炎病毒标志物、蛋白电泳ALP、GGT、TP、A/G2.黄疸患者查TBIL、结合胆红素、尿胆原、尿胆红素ALT;肝癌或梗阻加测ALP、AFP、CEA3.无黄疸性肝炎,ALT、尿胆原、胆汁酸、肝炎病毒标志物;慢性加查AST、ALP、GGT、TP、A/G、蛋白电泳、ICG。4.原发生肝癌,加测AFP、GGT及同工酶、ALP及同工酶、LDH
5.观察病情:尿胆原、尿胆红素、胆红素、ALT、AST、TP、A/G、MAO、IV型胶原。6.判断疗效:AST、ICG、-球蛋白、Ig。5.观察病情:尿胆原、尿胆红素、胆红素、ALT、AST、TP、A/G、MAO、IV型胶原。6.判断疗效:AST、ICG、-球蛋白、Ig。
小结: 肝脏功能复杂,代偿能力强,检查指标众多,选择性地使用部分指标,帮助诊断、治疗,力争做到经济、高效。
临床常用的肝功指标 1. ALT AST TP、Alb G A/G TBIL DBIL IBIL 2. ALP r-GT TBA LDH MAO AFU 3.蛋白电泳 4. Cho Fe Cu
重 点 1 血清TP Alb测定及临床意义 2蛋白电泳 3胆红素代谢:来源、检测及黄疸时其异常情况 4 Cho TBA测定及意义 5 ALT AST AKP检测的临床意义
思 考 题: 1.结合基础知识,分析3个临床病例。2.六种常见肝病的肝功能有何改变?
参考资料 1.医学生物化学 徐晓利 马涧泉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年第一版2.现代临床生物化学 朱明德主编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6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