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likes | 325 Views
复三部曲式. 一、定义. 按照三部性结构原则构成。每一个部分的结构分别为单三部曲式或单二部曲式,但有很多变化情况,其中第一部分必须是单二部或单二部以上的曲式构成,其他部分可以小一些。 首部 中部 再现部 单二部、单三部 乐段或大于 原样再现 乐段的结构 变化再现. (一)复三部曲式的首部
E N D
一、定义 • 按照三部性结构原则构成。每一个部分的结构分别为单三部曲式或单二部曲式,但有很多变化情况,其中第一部分必须是单二部或单二部以上的曲式构成,其他部分可以小一些。 • 首部 中部 再现部 单二部、单三部 乐段或大于 原样再现 乐段的结构 变化再现
(一)复三部曲式的首部 • 典型的结构为单二部或单三部曲式结构。多采用以单主题为核心的引申式发展,以保持结构内部的完整性与统一性,并与中部形成对比,通常首部的结束要有明确的终止,但也有开放性结束的。 • (二)复三部曲式的中部及其分类 • 根据中部的写法来分: • 1.呈示性中部 • 特点:结构完整,调性稳定,段落分明也称为“三声中部”。 • (1)德沃夏克《幽默曲》http://video.sina.com.cn/v/b/30337659-1707455707.html (2)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http://www.56.com/u30/v_NTgwODY2MDY.html (3)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zNTAyMzE2.html (4)博姆《喷泉》,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4MjM5ODA=.html (5)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 (6)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
2.展开性中部(插部) • 特点: • (1)不具备独立的结构意义; • (2)以非稳定性陈述语言为基础; • (3)和声变化丰富,调性变化频繁。 • 如:贝多芬第四钢琴奏鸣曲op7第二乐章 (153页)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E0OTc0NTY=.html
四.复三部曲式的再现部 • 1.原样再现(静止) • 2.变化再现(动力);等方法。 (1)扩大再现,扩充结构,改变织体;肖邦《c小调夜曲》op48,no,1 http://6.cn/w/aI_CkwDhj0EM72bkLzNcCA (2)紧缩再现,肖邦《F大调马祖卡》op.68.no.3 http://video.sina.com.cn/v/b/21756004-1495309933.html
五、复三部曲式的从属部分 • 从属部分就是指:前奏、间奏、尾声三个部分。 • 1.前奏:导入、渲染情绪作用 • 2.间奏:连接、补充转调作用(复三部曲式中,再现部之前都有属准备部分,即:主要调性的属功能,假再现也属于间奏) • 3.尾声:总结、补充统一作用 • 六、应用 • 1.作为独立结构的使用;主要是器乐曲体裁,舞蹈性体裁结构较多。 • 如:小步舞曲、圆舞曲、波尔卡、马祖卡、诙谐曲、随想曲、 • 2.作为大型作品的次级结构; • (1)作为大型套曲的某一个乐章; • (2)组曲中的某一个乐章。
七、听辨作业 • 1.莫扎特《C大调钢琴奏鸣曲》K330第二乐章 • 2.比才,歌剧《卡门》序曲 • 3.贝多芬《第一交响曲》 op.21第三乐章 • 4.贝多芬《D大调第十五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 • 5.柴可夫斯基《b小调第六交响曲》op.74第二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