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342 Views
基础化学实验 Ⅱ (有机化学实验). 正溴丁烷 ( n-butyl brimide ). 实验技能训练要点 :. 1 第一次组装带气体吸收的回流装置 巩固萃取与洗涤、简单蒸馏规范操作 第一次训练液体有机物干燥剂的选择与 干燥时间控制. 内 容 提 要.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二、实验原理. 三、装置图. 四、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五、实验讨论. 六、实验思考问题. 七、实验延伸. 一、实验要求与目的. 1 、掌握卤代烃的制备原理. 2 、学会正溴丁烷的实验室制备 方法及规范操作. 3 、复习回流(带气体吸收装置)、
E N D
基础化学实验Ⅱ (有机化学实验) 正溴丁烷 (n-butyl brimide)
实验技能训练要点: • 1 第一次组装带气体吸收的回流装置 • 巩固萃取与洗涤、简单蒸馏规范操作 • 第一次训练液体有机物干燥剂的选择与 • 干燥时间控制
内容提要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二、实验原理 三、装置图 四、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五、实验讨论 六、实验思考问题 七、实验延伸
一、实验要求与目的 1、掌握卤代烃的制备原理 2、学会正溴丁烷的实验室制备 方法及规范操作 3、复习回流(带气体吸收装置)、 萃取、干燥、蒸馏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1、卤代烃的分类: 卤代烷、卤代烯炔、芳香族卤代物 2、卤代烷的制备方法: (1)烷烃的卤化[自由基机理] (2)烯烃与HX加成[亲电加成机理] (3)醇的取代[亲核取代机理] 注:前两个方法得到的产物为混合物,不易分离,不常用
醇与HX的反应是制备卤代烷RX最方便的方法,根据醇与HX的反应是制备卤代烷RX最方便的方法,根据 存在的醇结构的不同,反应存在两种不同的机理。叔醇按 SN1机理,而伯醇主要按双分子亲核取代SN2机理进行。 醇与HX反应的难易随所用醇的结构与HX不同而有所不同。反应的活性次序为: 叔醇>仲醇>伯醇 HI >HBr >HCl • 叔醇在无催化剂存在下,室温即可与HX进行反应; • 仲醇需温热及酸催化以加速反应; • 伯醇则需更剧烈的反应条件及更强的催化剂。
3、本实验的合成方法及原理 主反应: 可能的副反应: 还有重排产物如2-溴丁烷
机理: (SN2) 反应活性:伯醇>仲醇>叔醇 HI > HBr > HCl
4、主要试剂的物理常数 正丁醇 浓硫酸 无水溴化钠 无水氯化钙 正溴丁烷
三、装置图 有 气 体 吸 收 装 置 的 回 馏 干燥 简单蒸馏
四、实验操作步骤 (一)操作步骤(各试剂用量均减半量) 1、合成:(用50mL单口圆底烧瓶做反应瓶) 安装仪器、依次加入各试剂、合成 2、分离洗涤: 依次用水、浓硫酸、水、饱和碳酸 氢钠、水等洗涤
3、干燥: 无水氯化钙 0.5h 具塞锥形瓶 4、提纯: 简单蒸馏(用25mL圆底烧瓶) 5、折光率测定(不测) 阿贝折光仪
(二)数据记录 产物名称:正溴丁烷 产物外观: 产量(g): 沸程(℃) : 折光率: 产率(%) :
(三)注意 1、合成中1) 浓硫酸与水混合时要注意冷却并混合均匀 2) 固体NaBr加入时不要粘在瓶口上 3) 气体吸收装置的漏斗不能全部埋在水中 4) 空气浴高度摇动 2、分离洗涤中1) 浓硫酸洗涤时需干燥的分液漏斗 2) 各步洗涤的目的要明确 3、干燥中1) 干燥剂的用量要清楚 2) 必须用具塞瓶子且与样品的量配套 3) 最短时间为0.5h 4、提纯所有仪器要干燥 5 、原始数据记录(最好列表)
(四)提问 1.气体吸收装置为何要用倒置的漏斗? 2.采用空气浴加热时,热源应离反应瓶多高? 3.本实验用NaOH溶液吸收什么气体? 4.如何稀释浓硫酸? 5.回流应选择何种冷凝管?
五、实验讨论 1 浓硫酸过量的作用。 2 增加NaBr用量的作用。
六、实验思考问题 1. 回流过程中反应液分为几层,各是什么物质? 2. 蒸流应选择何种冷凝管?温度计位置如何?是否需要再加沸石?沸石的作用是什么? 3. 如何判断粗产物正溴丁烷是否蒸完? 4. 蒸去正溴丁烷后,烧瓶冷却析出的晶体是什么? 5. 分液漏斗如何使用? 6. 反应后粗产物中含有哪些杂质?如何从中提纯产物? 7. 提纯中各步洗涤的目的何在? 8. 亲核取代反应机理有几种?分别称为什么?代表符号是什么?
七、实验延伸 A.提高本实验产率的文献报道方法 用固体超强酸代替硫酸可提高产率 有兴趣者可查阅相关文献
B.参考书 (1)有机化学实验.兰州与复旦合编(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有机化学实验.兰州大学(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胡宏纹有机化学(第3版).南京大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魏青基础实验Ⅱ(有机化学实验)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