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3

以思想大解放 促进十堰大发展

以思想大解放 促进十堰大发展. 主讲:十堰市委党校综合教研室 主任 教授 卢厚家. 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今天,我与各位领导职工一起,就“思想大解放,促进大发展”大讨论活动共同学习讨论,以激励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精神区位,转变工作作风,为推动十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促进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大八胜利召开。下面,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解放思想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前提 二、思想大解放是对接湖北跨越发展的战略需要 三、思想大解放是促进十堰大发展的精神动力. 一、解放思想是推进 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前提.

eugene
Download Presentation

以思想大解放 促进十堰大发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以思想大解放促进十堰大发展 主讲:十堰市委党校综合教研室 主任 教授 卢厚家

  2. 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今天,我与各位领导职工一起,就“思想大解放,促进大发展”大讨论活动共同学习讨论,以激励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精神区位,转变工作作风,为推动十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促进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大八胜利召开。下面,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今天,我与各位领导职工一起,就“思想大解放,促进大发展”大讨论活动共同学习讨论,以激励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精神区位,转变工作作风,为推动十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促进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大八胜利召开。下面,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3. 一、解放思想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前提 • 二、思想大解放是对接湖北跨越发展的战略需要 • 三、思想大解放是促进十堰大发展的精神动力

  4. 一、解放思想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前提

  5. (一)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一)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 解放思想是指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观念冲破旧习惯势力的禁锢和束缚,把主观世界的思维意识与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克服那些不符合实际的“习惯思维”和“主观偏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创造性的改造客观世界。 • 思想决定意识、思想决定出路、思想决定行为、思想决定未来。

  6. (一)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一)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 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他又指出:“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 从1978年起,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走过三十多年。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以思想大解放带动事业大发展。

  7. (一)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一)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 1977年2月,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联合发表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明确提出了“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 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表经胡耀邦同志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了这篇文章,新华社向全国转发,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引发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5月17日,时任中央领导指责说,这篇文章理论上是荒谬的、思想上是反动的、政治上是砍旗的。7月21日,小平对中宣部部长张平化说:不要再下禁令、设禁区了,不要把刚刚开始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往后拉。

  8. (一)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一)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 1978年12月,小平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冲破两个凡是禁区,成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言书。 • 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1989年下半年以后,受海内外政治形势的影响,国内再次出现思想纷争,认为改革开放要收、阶级斗争要抓的疑问不仅在社会,在党内也大有人在。 • 1992年1月,邓小平同志以88岁的高龄南巡,在武昌、深圳、珠海等地,就改革开放的重大问题发表了谈话。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9. (一)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一)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 1997年党的十五大,我们解决了姓“公”姓“私”的问题,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起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 三十年改革开放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果我们回顾一下这一面旗帜、这一条道路和这一理论体系形成的过程,可以看得很清楚,如果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就不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不能创立邓小平理论、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0. 三次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基本情况

  11. (二)解放思想是打破思想禁锢实现认识升华的过程(二)解放思想是打破思想禁锢实现认识升华的过程 • 一是消除不合时宜的传统影响 • 二是破除长期形成的思想迷信 • 三是改变过时无效的行为方式 • 四是纠正不思进取的工作惰性

  12. (三)新的历史起点上解放思想的本质在于开拓新境界推进新发展(三)新的历史起点上解放思想的本质在于开拓新境界推进新发展 • 新时期解放思想的本质意义在于,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推进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新发展。

  13. (三)新的历史起点上解放思想的本质在于开拓新境界推进新发展(三)新的历史起点上解放思想的本质在于开拓新境界推进新发展 • 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当今时代的新变化和时代发展的主潮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更加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为“坐标”,进一步推进思想解放。 • 其次,要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大趋势和改革发展的主旋律,以如何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为“坐标”,进一步推进思想解放。 • 第三,要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以如何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全面发展需要为“坐标”,进一步推进思想解放。 • 第四,要清醒地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以如何在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上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为“坐标”,进一步推进思想解放。

  14. 二、解放思想是接轨湖北跨越发展的战略需要

  15. 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的报告: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为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而奋斗

  16. (一)廓清湖北发展新方位 六个提升—— • 逐步完善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湖北的战略支点功能稳步提升; • 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湖北在区域发展中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 不失时机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湖北的发展动力和活力持续提升; •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升 ; • 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政治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党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 全省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生产总值继2008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后,2011年接近2万亿关口,达到19594亿元;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07年的3.51%提高到2011年的4.16%,在全国的排序由12位上升至第10位,跨入全国第一方阵。

  17. (二)总结湖北发展新经验 五个必须—— • 必须坚持把解放思想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 • 必须坚持把保增长与转方式结合起来; • 必须坚持把抓发展与惠民生结合起来 ; • 必须坚持把做好群众工作与改进干部作风结合起来 ; • 必须坚持把凝聚内在力量与争取外力支持结合起来 。

  18. (三)开启战略支点新征程 战略支点—— • 就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点、支撑点、着力点; • 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快于、好于、优于其他地区,在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方面重于、强于、特别于其他地区; • 就是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枢纽节点和重要增长极,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改革创新、民生改善等方面走在中部地区前列。 • 为此,把战略支点建设作为全省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统领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

  19. (三)开启战略支点新征程 • 四基地一枢纽——把湖北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 • 四个强省——奋力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科教大省向科教强省、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 三大功能——不断增强湖北作为战略支点应当发挥的自主创新示范功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功能和对外开放服务功能。

  20. (四)把握“黄金十年” 新机遇 •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内外经济格局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重点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梯度推进,经济增长模式由外需拉动为主向内需拉动为主转变,湖北将成为拓展内需市场的前沿阵地,为我们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提供了十分难得的重大机遇; • 我国进入科学发展时代,经济加快转型升级,为充分发挥我省在区位、交通、科教、产业、生态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实现后发跨越、弯道超越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 我省拥有优越的政策条件,既享有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政策优惠,部分地区还享受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政策优惠,还有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一系列政策优惠,这些都将为全省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有望形成我国新的重要增长极,将为湖北发展开辟新的领域、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 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近年来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成长,将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21. (五)明确未来发展新目标 •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动摇。紧紧抓住“黄金十年”重要战略机遇,坚持主题主线、深化改革开放、突出自主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努力建设富强、创新、法治、文明、幸福湖北,为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目标而努力奋斗。

  22. (五)明确未来发展新目标 今后五年的具体奋斗目标是—— •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全省经济总量实现由2万亿元向3万亿元以上的跨越,并继续向更高水平迈进。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进一步前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 改革开放创新实现新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有利于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成为全国发展软环境最优地区。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取得更大成效。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 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努力实现城乡充分就业,居民收入翻番、生活大幅改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显著增强。 • 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民主法制更加健全,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全省人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创新社会管理步伐加快,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 • 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各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23. (五)明确未来发展新目标 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是建设“五个”湖北—— • 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富强湖北。 • 坚持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努力建设创新湖北。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努力建设法治湖北。 • 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努力建设文明湖北。 •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幸福湖北。

  24. (六)展望跨越发展新战略

  25. (六)展望跨越发展新战略

  26. (六)展望跨越发展新战略

  27. (六)展望跨越发展新战略 做大做实做强“四个支柱”: • 投资 • 工业 • 农业 • 高新技术 产业

  28. (六)展望跨越发展新战略 • 共同打造 “中三角”

  29. (六)展望跨越发展新战略

  30. “一元多层次”的战略体系

  31. “两圈一带——整体战略、核心战略

  32. “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带动战略

  33. 重振“大武汉” ——国际化大都市

  34. 宜昌——建设特大城市

  35. 襄阳——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36. “一江两山”——生态文化旅游工程

  37. “一红一绿”——两个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

  38. “壮腰工程” ——打造湖北荆州长江经济带重要增长极

  39. 黄石——转型发展示范区

  40. “中国农谷”——荆门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农谷”——荆门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41. 竞相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 鼓励和支持鄂州成为全省地级市综合改革的示范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 支持孝感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 支持和推动咸宁绿色崛起,建设鄂南强市、打造“香城泉都”和“中三角”重要枢纽城市; • 支持随州建设世界华人谒祖圣地,打造中国专用汽车之都; • 支持仙桃、潜江、天门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成为全省“三化”协调发展的先行区; • 支持神农架林区彰显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价值,建成世界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 经过不懈努力,逐步形成武汉、襄阳和宜昌、其余各市州在全省经济总量中各占三分之一的布局,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带动、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42. 十堰——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

  43. 深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文化

  44. 三、思想大解放是促进十堰大发展的精神动力

  45. (一)开展思想大解放,以开阔的视野谋划十堰大发展(一)开展思想大解放,以开阔的视野谋划十堰大发展 • 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指出:解放思想是干事创业的逻辑起点,是关乎湖北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要以思想大解放为先导,开阔发展的视野,培育发展的文化,优化发展的环境,拓宽发展的空间。 • 市委书记、市长周霁同志指出:要以思想大解放促进十堰跨越式发展、加快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建设,努力提升精神区位。由此可见,十堰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是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锐意创新,推进工作落实。我们要充分认识开展 “思想大解放,促进大发展”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意义,迅速掀起活动热潮。

  46. 对接全省战略,明确发展方向 •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为主线,以改善民生、建设幸福十堰为目的,围绕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打造国际商用车之都、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四大历史任务,坚持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文化活市,全面实施“一城两带”战略,加快“五城”建设步伐,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在全省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

  47. 1. 奋力实施“五城”建设目标 建设—— • 汽车之城 • 旅游之城 • 生态之城 • 和谐之城 • 区域性中心之城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