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401 Views
第八章 经济效益效果评价. 第一节 经济费用效益评价概述 一 . 历史沿革 20 世纪 30 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萧条 , 以美国为首的国家政府采取新政策和建设公共工程等措施 , 以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二战后,各国政府为重建和恢复国民经济,实现国家目标,加大政府投资,增加公共福利设施和工程项目,提高了国有化程度。 50 年代,形成了 社会费用效益分析 1972 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 《 项目评价标准 》 1979 年我国 《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 二 . 经济费用效益评价的相关概念 (一)与财务评价的区别. (二)经济费用效益评价的主要目的
E N D
第一节 经济费用效益评价概述 一.历史沿革 •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萧条,以美国为首的国家政府采取新政策和建设公共工程等措施,以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 二战后,各国政府为重建和恢复国民经济,实现国家目标,加大政府投资,增加公共福利设施和工程项目,提高了国有化程度。 • 50年代,形成了社会费用效益分析 • 1972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项目评价标准》 • 1979年我国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二.经济费用效益评价的相关概念 (一)与财务评价的区别
(二)经济费用效益评价的主要目的 (三)需要进行经济费用效益评价的项目范围 • 自然垄断项目 • 公共产品项目 • 具有明显外部效果项目 • 涉及国家战略性资源开发和国家安的项目 • 国家和地方政府参与投资的或补贴减免税的项目
第二节 影子价格的概念和相关参数 一.影子价格的概念 (一)边际产出价值——在其他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某投入物增加一个单位的投入(边际增加),所导致的产出价值的增加量。 (二)机会成本——资源用于本项目,而不得不放弃的、国民经济其他用途中最好的边际收益。 (三)资源分配与价格 (四)影子价格的概念-------商品或生产要素可用量的任一边际变化对国家基本目标——国民经济收入增长的贡献值。
(五)影子价格的确定方法 1.理论上的方法 (1)运用最优线性规划对偶解计算——最优计划价格 (2)运用拉格朗日乘子法计算——市场均衡价格 2.实际测算方法 L-M法——以国际市场价格为基础 UNIDO法——以国内价格为基础
二.社会折现率(SDR) (一)含义 ——指基于全社会的角度对政策、公共投资项目或其他相关方面进行费用效益分析的适用折现率。 • 是对于社会费用价值的时间偏好 • 是代表社会投资所要求的最低盈利水平 (二)作用 • 微观:经济费用效益评价中经济可行性和方案比选的 主要参数和判据 • 宏观:是国家调节控制投资流动的主要手段之一.
(三)社会折现率的确定 • 投资的社会机会成本的方法 • 社会时间偏好的方法 (四)影子汇率 汇率—— 官方汇率(法定汇率)、市场汇率属于实际汇率 影子汇率—— 属于理论汇率 在没有市场扭曲的情况下,与市场汇率基本一致
第三节 经济费用效益评价中 费用和效益的识别 一.费用和效益的概念 • 效益——对于目标的贡献; • 费用——对于目标的负贡献 • 凡是减少社会资源的项目投入即为费用 • 凡是增加社会资源的项目产出即为效益
二.关于间接(外部)费用和效益 (一)间接效果必须满足的条件 (二)有形间接费用和效益 -------可以直接或间接用货币计量的间接效果 (三)无形间接费用和效果 • 可以用其他非货币计量单位计量的 • 完全无法量化的
三.费用和效益识别的原则和注意点 (一)增量分析的原则 (二)关联效果原则 (三)技术外溢效果 (四)乘数效果 (五)分析项目对本国影响的原则 (六)外部效果的识别是否妥当,应当进行评估。
四.非市场产品(物质或服务)的价值评估方法简介四.非市场产品(物质或服务)的价值评估方法简介 (一)显示偏好法 • 是从市场中人们的实际选择(显现行为,购买价格和购买的数量)推断出非市场物品价值的方法。 (二)陈述偏好法 • 是通过调查问卷让人们自己说出对于非市场物品的价值判断。
五.转移支付的处理 • 它不属于经济费用效益评价的效益或费 • 在以财务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经济费用效益评价时,将其剔除。 • 在经济费用效益评价中,按转移支付处理的有:税金、补贴、国内借款及其还本付息。
第四节 影子价格的计算 一.具有市场价格的产品或服务的影子价格 (一)外贸货物的影子价格 外贸产出物和投入物的影子价格应当基于口岸价格计算 外贸产出物的影子价格(出厂价) =离岸价(FOB)×影子汇率-出口费用 外贸投入物的影子价格(到厂价) =到岸价(CIF)×影子汇率+进口费用
(二)非外贸货物的影子价格 1.如果货物或服务处于竞争性市场中 投入物影子价格(到厂价)=市场价格+国内运费 产出物影子价格(出厂价)=市场价格-国内运费 2.如果产出物或投入物的规模很大 货物的影子价格=1/2(P0+P1) 3.投入物或产出物影子价格中的流转税
二.不具市场价格的产品或服务的影子价格 1.按照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原则, 按照显示偏好法对效果进行间接估算. 2.根据意愿调查评估法,按照陈述偏好法的原则进行间接估算.
三.特殊投入物的影子价格 (一)人力资源的影子价格——影子工资 (二)土地的影子价格 1、生产性用地的影子价格 • 生产性用地主要指农业、林业、牧业、渔业 • 生产性用地的影子价格 = 土地的机会成本 + 新增资源 2.非生产性用地的影子价格 • 非生产性用地指住宅、休闲地等 • 市场完善的情况下、应根据市场交易价格作为土地的影子价格; • 市场不完善、按照消费者支付意愿作为影子价格 (三)资源资产的影子价格
第5节 经济费用效益评价步骤及效果分析 一.直接进行经济费用效益评价 (一)进行费用、效益的识别和计算 (二)估算投资费用和经营费用 • 编制投资费用估算表 • 编制经营费用估算表 (三)编制经济费用现金流量表 (四)进行不确定性分析
二.在财务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经济费用效益评价二.在财务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经济费用效益评价 (一)用影子价格对原财务价格进行调整 (二)剔除转移支付因素 (三)剔除涨价预备费 (四)调整外汇价值 (五)对间接费用和效益进行估算 (六)编制经济费用效益流量表 (七)进行不确定性分析
三.经济费用效益评价指标及对策建议分析 (一)经济费用效益评价指标 1.ENPV(is )≥0 2.EIRR≥is 3.效益费用比(RBC)(辅助指标)
(二)经济费用效益评价应当提出的对策和建议 • 从全社会的角度,从资源优化配置出发,分析项目投资的合理性; • 通过经济费用效益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对比,分析市场扭曲情况,判断政府公共投资是否有必要介入项目的投资建设,并为本项目的财务状况和进行政策调整提出分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