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1.07k Views
策略管理章末個案. 全球星巴克 組別 : 第七組 指導老師 : 胡凱傑 報告日期 :2009/11/30. 組別 : 第七組 組長 : 企四 B 95153209 林源宏 組員 : 企四 B 95153204 高培軒 95153227 陳善清
E N D
策略管理章末個案 全球星巴克 組別:第七組 指導老師:胡凱傑 報告日期:2009/11/30
組別:第七組 組長: 企四B95153209 林源宏 組員: 企四B95153204 高培軒 95153227 陳善清 95153240 唐靖宜 95153241 周雅婷 95153253 郭連育
Starbucks • 1971 鮑德溫.波克.席格三人合資在西雅圖創立咖啡店 • 1983蕭茲本欲將義大利濃縮咖啡引進星巴克,但遭老闆拒絕,因此離開星巴 克,另行開設義式咖啡館(II Giornale) • 1985 Starbucks成長緩慢,吸引其他同質競爭者開始加入。 • 1987蕭茲說服金主買下星巴克與II Giornale合併為星巴克企業。鮑德溫等將 starbucks 以400萬美元賣給蕭茲。蕭茲延用其品牌。 蕭茲大力推動星巴克轉型,從專賣烘焙咖啡豆轉型為歐式咖啡館,逐 步向全國擴展。 • 1996國內市場漸趨飽和,開始進軍國際市場 • 1998台灣統一和 Starbucks 合資成立統一星巴克進軍台灣市場,合資在台 灣開設咖啡連鎖店
成功之道 靠產品手冊,複製口感 三階段杯評,管控採購 合夥人制,降低人員流動 第三空間&體驗式行銷
國際化所面臨的問題 國內市場漸趨飽和 不得不像海外拓展 公平貿易 價格偏高 合資企業 利潤削減 文化衝擊
統一與星巴克共舞 • 統一星巴克股份有限公司於1998年1月1日正式成立,是由美國Starbucks Coffee International公司與台灣統一集團合資成立。
星巴克的市場目標 • 星巴克當初設定顧客群為中上階級顧客,主要顧客是注意生活型態的顧客 ,但是,在營運後,發現顧客的範圍明顯地比原來設定顧客群還來的大。
市場定位 • 星巴克的市場定位是將把店面定位成一種「生活的第三地」 • 台灣星巴克的定位是打造「具有在地特色的人文咖啡館」 • 商品組合由咖啡、獨特的裝潢、特具意義的品牌、熱情的員工、和悅的音樂聲以及各地文化特質所構成 。
1.星巴克的海外擴張策略是否有為公司的股東創造價值?1.星巴克的海外擴張策略是否有為公司的股東創造價值?
擴張前 • 公司於1992年掛牌上市之後,銷售額以每年平均20%的速度遞增 • 利潤額每年的平均增長幅度為30% • 星巴克鮮少曝出任何負面消息
海外擴張初期 • 通過在咖啡飲品行業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該公司獲得了遠高於普通咖啡店的利潤率 • 藉由“星巴克體驗”創新的構想理念,把品牌定義成為一種生活方式(life style),而不僅僅是一個咖啡這樣的產品 • 亮麗的財務報表、充足的現金支撐股價成長
海外擴張問題 • “星巴克體驗”的平淡化和品牌商品化,削弱了星巴克的品牌及品味 • 擴張導致星巴克愈來愈偏離其固有的核心價值 • 設下高的展店目標以及營收目標,忽略了最初消費者所認同的概念 • 同業競爭,精品咖啡市場漸趨飽和,使得咖啡市場萎縮。
擴張復甦 • 裁撤據點後營收雖下滑卻使獲利提升,較08年成長15%~20% • 星巴克也採取了許多措施,特別是加大了廣告投入 • 星巴克要把精力集中在最擅長的事情上,也就是做最好的咖啡 • 2010年將展店300家,預期獲利超越目前水準
2.應用本章所指出的全球策略架構, 你認為星巴克是當地化、國際化、全球標準化、還是跨國企業?你覺得這樣的策略態勢正確嗎?
跨國企業策略是指除了致力於全球標準化策略外,也著重於「在地化」、「當地化」的需求。跨國企業策略是指除了致力於全球標準化策略外,也著重於「在地化」、「當地化」的需求。
全球標準化:藉由獲取規模經濟和區位經濟的成本縮減以增加獲利能力;追求全球規模的低成本策略。全球標準化:藉由獲取規模經濟和區位經濟的成本縮減以增加獲利能力;追求全球規模的低成本策略。 • 當地化:藉由量身訂做的貨物或服務,提供迎合不同國家市場口味和偏好的產品。 • 轉移技能和產品:獨特能力並不僅限母國,也可能在世界任何一個營運點中發展出來,因此跨國公司有時候也必須致力於運用子公司的技能。
現今全球環境競爭激烈,因此為了要在全球市場上生存,公司勢必要對成本縮減和當地回應壓力有所回應,發展一個可以同時達成降低成本和差異化優勢的經營模式。雖然建立此種跨國策略是複雜而且充滿挑戰的任務,但卻是勢在必行。現今全球環境競爭激烈,因此為了要在全球市場上生存,公司勢必要對成本縮減和當地回應壓力有所回應,發展一個可以同時達成降低成本和差異化優勢的經營模式。雖然建立此種跨國策略是複雜而且充滿挑戰的任務,但卻是勢在必行。
3.你認為為何星巴克在進入外國市場時,採用和當地公司合資的方式?3.你認為為何星巴克在進入外國市場時,採用和當地公司合資的方式?
合資的定義 • 一般定義為由兩家公司共同投入資本成立,分別擁有部分股權,並共同分享利潤、支出、風險、及對該公司的控制權。
星巴克國際拓展方式 • 獨資自營: 星巴克通常持有100%股權,如在英國、泰國和澳洲等地的業務開拓。 • 合資公司: 星巴克佔50%股權,如在日本、韓國等地的合作。 • 許可協議: 星巴克占股權較少,一般在5%左右,如在台灣初期的投資、香港地區,以及美國夏威夷和增資之前的上海等地的合作。 • 授權經營: 在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大陸北京等地市場,不佔股份,純粹授權經營。
採用合資的原因 • 減少開發成本和風險 • 因應當地文化特性 • 政治的考量 • 降低財務壓力 • 合作夥伴的援助
4. 你認為星巴克(1) 為何選擇日本為第一個國外市場?(2) 為什麼英國是第二個?(3) 為什麼直到2002年才在歐陸 開第一家店? 圖:巴黎一家星巴克。
圖:日本第一家星巴克─東京銀座。 (1) 為何選擇日本為第一個國外市場? • 把日本作為進軍亞洲的據點。 • 市場規模大以及消費者購買力高。 • 市場的空缺位置─ 價格昂貴的茶道館與環境差的本地咖啡店。 • 日本對外來事物接受程度高。 • 日本人普遍崇美。
圖:英國第一家星巴克─倫敦國王路。 (2) 為什麼英國是第二個? • 直接購併西雅圖咖啡-星巴克佔100%股權。 • 英國人偏好喝茶,對咖啡的品味並不十分 苛求與了解。 • 英國獨然於歐洲大陸之外。
圖:法國第一家星巴克─巴黎歌劇院大道。 (3) 為什麼直到2002年才在歐陸開第一家店? • 歐陸第一家分店位於瑞士‧蘇黎世。 • 義大利─歐洲咖啡文化中心 (後來退出義大利市場)。 • 法國─對本國文化的自豪感。 • 2004年,與西班牙公司VIPS集團聯手, 在巴黎開法國第一家分店。 • 缺少傳統咖啡店的人情味。
參考資料 • 策略管理Charles W.L. Hill Gareth R Jonse 著,朱文儀 陳建男 黃豪臣譯(課本) • 羅月婷,《星巴克的咖啡王國傳奇》, 台北縣中和市:華立文化,2007。 • 維基百科-星巴克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8%9F%E5%B7%B4%E5%85%8B • 華爾街日報亞洲版-星巴克董座 省思擴張代價 • 多維新聞網 http://www.dwnews.com/big5/Food/2009-01/2009-01-09-05-22-15-0185.html • 中央網路報 http://www.cdnews.com.tw • 華夏經緯-統一與星巴克共舞:星巴克變局幕後 http://big5.huaxia.com/sw/szjy/00046302.html • 星巴克奇蹟ppt-作者:林雅文、汪思妤、林雯婷、鄭伃君、莊秋鈴 • 遠東學報第二十二期第一期- 個案分析-以SWOT分析星巴克咖啡連鎖店之經營策略 • 星巴克經營理念模式分析-作者:游淨雯、林婷雲 • 統一星巴克期末報告 http://www.scrib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