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52 Views
詮釋-歷史上負盛名的照片. 人文、藝術、美學、歷史-賞析系列. 講 師:王志誠 校長. 台灣水彩畫協會 會長 經濟部工業局 數位內容學院 產學顧問 台北國際水彩畫協會 常務理事 台灣動漫創作協會 顧問 群生文教基金會 董事. 2009.11.21. 1. 飢餓的蘇丹. 1993 年 , 蘇丹大饑荒 時的那張經典影像:飢餓而無力的小女孩和禿鷲,作者是南非攝影記者 凱文.卡特 。名為 《 飢餓的蘇丹 》 照片在紐約時報發表後激起強烈反響,一方面引起了國際輿論對蘇丹饑荒和蘇丹內亂的關注,另一方面,不少人譴責卡特殘忍,沒有放下相機去救小女孩。.
E N D
詮釋-歷史上負盛名的照片 人文、藝術、美學、歷史-賞析系列 講 師:王志誠 校長 台灣水彩畫協會 會長 經濟部工業局 數位內容學院 產學顧問 台北國際水彩畫協會 常務理事 台灣動漫創作協會 顧問 群生文教基金會 董事 2009.11.21
1. 飢餓的蘇丹 • 1993年,蘇丹大饑荒時的那張經典影像:飢餓而無力的小女孩和禿鷲,作者是南非攝影記者凱文.卡特。名為《飢餓的蘇丹》照片在紐約時報發表後激起強烈反響,一方面引起了國際輿論對蘇丹饑荒和蘇丹內亂的關注,另一方面,不少人譴責卡特殘忍,沒有放下相機去救小女孩。
2.憤怒的邱吉爾 • 國際攝影名家優素福.卡什拍攝於1941年的《溫斯頓.邱吉爾》不僅激勵了英國人反抗德國法西斯的鬥志,加速希特勒走向墳墓的進程,也成為許多中國人腦海中的深刻記憶。憤怒的邱吉爾成為盟軍的精神力量,也成為震懾希特勒,讓法西斯聞風喪膽的精神武器。
3.沙爾巴特.古拉 • 1984年,沙爾巴特.古拉還是巴基斯坦難民營的一個12歲的少女時,她就被前來採訪的美國記者麥柯裡發現了。由於她有著一雙動人心魄、尖銳而神秘的眼睛,她的形象被刊登在《國家地理》雜誌上。
4.日軍轟炸後的悲慘嬰兒 • 拍攝這張照片的攝影師是王小亭。1937年8月28日,日本轟炸上海南站。當時車站有1800多人,轟炸後倖存人數不足300。一個男人從軌道上抱起一個幼童放在月台上,又回去抱一個坐在鐵道上大哭的孩子,孩子的母親已經被炸死在鐵軌上。
5.越戰逃難的女孩 • 1972年6月8日,潘金福與家人跟隨南越陸軍與難民,從該地的一處高台教寺廟往南越領地逃竄,遭南越飛行員誤認為敵軍而遭到燒夷彈轟炸,她本人、兩名兄弟與兩名親戚均遭灼傷。當時美聯社的攝影記者黃幼公拍下她在混亂中逃命的景象。
5.越戰逃難的女孩 • 金福長大後向當時的越南政府請求批准她前往古巴繼續學業。她遷居到古巴並遇到了她未來的丈夫Bui Huy Tuan。1989年黃幼公來到古巴與兩人相見。1992年金福與Bui Huy Tuan結婚。他們現在居住在安大略阿賈克斯鎮並有了兩個小孩。
6.女奸 • 在德國法西斯佔領期間,一個法國年輕姑娘與德國人同居,並生下一個孩子。1945年,德國法西斯戰敗,法國光復。人們又把復仇之憤發洩在這個曾經喪失氣節的姑娘身上:把她剃光了頭,驅逐出城。羅伯特.卡帕拍攝。
7.國旗插在硫磺島上 • 1945年,盟軍為了向日本本土發起總攻,經過了26個日夜的惡戰,美軍以傷亡眾多的代價才殲滅三萬日軍,把美國國旗插上硫磺島。喬.羅森塔爾冒著槍林彈雨拍下了這張珍貴的歷史照片——《國旗插在硫磺島上》。
8.愛因斯坦吐舌頭 • 1951年3月,在愛因斯坦72歲生日聚會上,經過眾多記者輪番拍攝之後,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臉都笑麻了。他用吐舌頭代替僵硬的笑容。作者是當年合眾社的攝影記者亞瑟.賽西(Arthur Sasse)。
9.齋日裏的甘地 • 伯克.懷特(MARGARET BOURKE-WHITE)在印度期間拍攝的最著名作品《齋日裏的甘地》。
10.蒂娜的裸體 • 拍攝這張照片的攝影師是愛德華.韋斯頓。這張照片是現代人體攝影藝術的坐標和典範——《蒂娜的裸體》(或譯為《她叫瑪格麗特馬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