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k likes | 1.81k Views
案例分析 工业项目、非污染生态项目、规划环评.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2009 年 9 月. 工业项目. 一、建材-以水泥工业为例. ㈠ 水泥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水泥熟料生产区(或水泥制成区)是以工业污染影响为主,原料矿区的开采则以非污染生态影响为主。在评价中两者不可偏废,还应关注配套的公路、铁路、水运码头、长距离物料输送廊道的选线、选址的合理性,对生态环境、景观、周围敏感点的影响,并提出并防范、控制措施。. 1 、水泥产业政策. ⑴ 总量控制、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保护环境。
E N D
案例分析工业项目、非污染生态项目、规划环评案例分析工业项目、非污染生态项目、规划环评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2009年9月
一、建材-以水泥工业为例 ㈠水泥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水泥熟料生产区(或水泥制成区)是以工业污染影响为主,原料矿区的开采则以非污染生态影响为主。在评价中两者不可偏废,还应关注配套的公路、铁路、水运码头、长距离物料输送廊道的选线、选址的合理性,对生态环境、景观、周围敏感点的影响,并提出并防范、控制措施。
1、水泥产业政策 • ⑴总量控制、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保护环境。 • ⑵重点支持在有资源的地方建设4000t/d及以上规模的新型干法熟料基地项目,鼓励地方和企业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方式,发展新型干法水泥。 • ⑶禁止新建和扩建机立窑、干法中空窑、立波尔窑、湿法窑水泥项目。 • 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
1、水泥产业政策 鼓励类水泥项目: • 日产4000t及以上(西部地区日产2000t及以上)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及装备和配套材料开发。 • 100万t/a及以上大型水泥粉磨站建设。 • 限制类水泥项目: • 水泥机立窑、干法中空窑、立波尔窑、湿法窑:新建日产1500t及以下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 禁止类水泥项目: • 窑径2.5m及以下水泥干法中空窑(生产特种水泥除外)。 • 直径1.83m以下水泥粉磨设备。
2、水泥生产原料 生产水泥的原料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 石灰质原料:石灰石(自备矿山,不能民采民运) • 硅质原料:硅石原料 • 铝质校正原料:粘土(原),粉煤灰、煤矸石替代粘土。 • 铁质校正原料:铁矿石,镍渣可替代。
3、水泥工艺流程及排污点 • 上述原料和燃料按一定比例配比后经粉磨成细粉料,在窑内经1200-1750℃煅烧后,生成水泥熟料。水泥熟料掺加石膏和其他混合材料后再磨成细粉即成为水泥。 “两磨一窑”:生料磨(煤磨)和水泥磨、回转窑。
4、水泥项目清洁生产分析 生产工艺、资源和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指标和环境管理四个方面论述。 • ①生产方法和工艺: • 带悬浮预热器和分解炉的回转窑的新型干法生产工艺是今后20年内世界水泥生产的最成熟方法,国际先进水平。 • ②资源利用 • 铝质校正原料:原来为粘土,占地(特别是耕地),对生态、农田的不利影响,以粉煤灰、煤矸石取代粘土,综合利用废渣。
4、水泥项目清洁生产分析 • 铁质校正原料:原用铁矿石,以镍矿开采的镍渣取代,不仅节约铁矿矿产资源,而且,解决了镍渣的环境污染问题。 • ③高热值有机废物的替代部分燃料 • 如汽车喷漆工艺产生的漆渣、化工生产的有机高聚物,可替代部分烧成用煤。 • ④能源综合利用 • 窑尾预热器排出的废气作为原料磨的烘干热源; • 利用冷却机的尾气作为煤粉制备的原煤烘干热源;
4、水泥项目清洁生产分析 • 利用熟料生产线窑尾预热器及窑头熟料冷却机废气余热联合生产低压过热蒸汽进行发电,是典型纯余热发电的节能工程。 • 建余热锅炉,生产蒸气供生产用汽和采暖、浴池生产用热 • ⑤废物处置 •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第65号公告《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2005年10月28日),其中水泥窑焚烧处理有毒有害废弃物技术是65项环境保护部分技术之一。 • ⑥中水回用,节约水资源 • 生产冷却水排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作为窑尾废气增湿塔用水,废水可实现零排放。
5、石灰石矿山主要环境影响问题 • ⑴施工期 • ①占用林地和砍伐树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②矿区地表覆盖土剥离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废土石、施工粉尘、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 ③修建矿山道路的环境影响(占地、施工扬尘、噪声、取弃土场等)。 • ④石灰石长距离钢芯胶带机输送廊道占地的环境影响。
5、石灰石矿山主要环境影响问题 ⑵运营期 ①空气影响:有组织粉尘排放源主要是石灰石破碎、输送 、潜孔钻机。爆破粉尘 矿和剥离的装载机和液压挖掘机铲装作业等无组织排放源粉尘。北方地区冬季采暖锅炉燃煤烟气; ②矿区和废石场水土流失;废石堆场的安全性评价,是否会造成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影响; ③道路和作业面的喷洒用水可全部被蒸发,无废水产生。 主要是生活污水。 ④矿山开采中穿孔、爆破、采装、运输、破碎等工序都将产生噪声,高噪声设备主要有:潜孔钻机、挖掘机、空压机、锤式破碎机、自卸式载重汽车等。石灰石长距离钢芯胶带机噪声的环境影响。
5、石灰石矿山主要环境影响问题 ⑤炸药库环境风险评价问题。 ⑥爆破震动对居民住房、野生动物、溶洞的影响。 • ⑶服务期满(闭矿) • 闭矿后矿区对景观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恢复措施。
一工程概况 图1 拟建工程生产工艺过程产污位置及种类图
二、工程分析 • 水泥熟料生产区以工业污染为主;原料矿区以非污染生态影响为主 • 生产区:石灰石输送;生料制备;熟料锻烧、熟料储运。 气:粉尘来自锻烧、粉磨输送、储存、包装、运输 等, 采用袋除尘;NOx、SO2主要来自回转窑锻 烧过程。 水:不外排 噪声:设备噪声、近距离影响 卫生防护距离:<2m/s,600m;无组织排放量计算 • 矿区:生态保护、水土流失 • 总量控制、环境风险、公众参与
表3 原料化学成分(%) 表4 烟煤的工业分析
表5 四川某水泥公司2500t/d水泥生产线除尘系统及粉尘排放情况
表6 全厂废气污染物排放量统计(正常排放情况)
` 三、清洁生产 • 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能源利用指标,二,三
四、总论 五、环境概况 六、影响预测 七、结论
体会: 1、产业政策 2、矿山的生态环境问题 3、大气污染控制指标 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要求 5、水泥行业的等量淘汰和污染物的区域削减
二、火电项目 1.主要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环评技术导则及行业污染控制标准 1.1《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灰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1.2“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1998)5 号) 1.3《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计基础[2000]1268号) 1.4《两控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国函[2002]84号)
1、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规划 1.5《关于加强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2003]159号) 1.6《关于燃煤电站项目规划和建设有关要求的通知》(发改能源[2004]864号 1.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电站项目清理及近期建设安排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8号) 1.8《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1、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规划 1.9《火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HJ/T13-1996) 1.10《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33-2003) 1.1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1.12<清洁生产-燃煤电厂>
2、工程分析要点 2.1 明确主体工程、公用与辅助工程、环保工程、燃料、水源、工程环保概况 2.2 施工计划,包括建设期内容及进度、施工方法及规模等。 2.3 其他与电厂相关的开发计划,如集中供热计划、灰渣综合利用计划、地区其他相关计划等。 2.4 清洁生产分析,包括发电标煤耗(t/kw.h)、污染物排放指标(t/kw.h)、用水量与排水量(t/kw.h)、废水重复利用率、循环水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热效率、热电化等。
3、主要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3.1 主要污染因子 燃煤烟气、废水(温排水、一般废水排放(包括酸碱废水、含油废水、输煤系统冲洗水、锅炉酸洗废水、冷却塔排污水)、生活污水、厂区雨水、灰水)、固体废弃物、噪声、灰场生态影响等。 3.2 防治措施 3.2.1 运行期污染防治措施
3、主要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针对环境空气污染、温排水污染、灰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及贮煤场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同时要考虑保护陆生生物、水生生物、自然景观及其他需保护对象的保护对策。 通常采用燃用低硫煤、安装脱硫装置、采用低氮燃烧烧技术或烟气脱氮装置、高烟囱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等措施控制大气污染;废水分类治理,含油废水经油水分离装置处理后回用于煤场喷淋、生活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脱硫废水、酸洗废水等需处量后回用或腓放,若有煤码头,则输煤系统或煤码头冲洗。
3、主要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3.2.2 建设期污染防治对策 根据建设期工程特点,分析生产线占地、灰场占地影响(农业生态环境、植被)、施工扬尘、施工废水、施工噪声、工程弃土和生活垃圾等对环境的影响、水土流失等,制定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
4、应注意的问题 4.1 具体项目与相关法律法规、地区规划、产业政策符合性; 4.2 工程分析必须清楚,用编制规范中规定的图表形式进行工程分析,说明生产装置的产污过程、排放点位置、污染物成分、数量、浓度、去向。同时对辅助工程中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工序进行说明; 4.3 燃料成分及燃烧工艺、设备,关注燃料的含硫量,报告书中应对燃烧工艺和设备进行比选;
4、应注意的问题 4.应注意的问题 4.4 关注水资源利用及工业节水问题。是否符合用水政策:如不准用地下水,中水利用平衡等。 4.5 评价的重点是本工程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关注废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敏感点、敏感区的影响,论证达标可靠性。 4.6 注意温排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7 对电厂冷却塔的噪声污染应高度关注水冷与风冷声源的不同特点分析与预测; 4.8 灰场对地下水的污染分析(不同类型灰场),并应按规范计划监测;
4、应注意的问题 4.9 关注环境风险,注意控制在脱氮过程中氨(尿素)泄漏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4.10 加强对煤场和灰场的喷水管理,防止造成大气污染; 4.11 若是新扩该项目,应列专章对现有污染源进行评价,做好“以新带老”及“三本帐”统计工作。 4.12 选址论证:是否处于“两控区”,是否影响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是否合理占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不得超规模占地。
一、工程概况 图1 电厂生产工艺示意图及主要设备图
二、工程分析 • 电厂以工业污染为主;渣场以非污染生态为主; • 电厂:三机(锅炉、汽轮机、发电机)+辅助系统(煤经输煤系统、制粉系统、脱硫系统、除尘除灰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 气:烟尘、SO2等 脱硫:烟气脱硫;循环流化床+石灰石 除尘:静电除尘;布袋除尘 水:水平衡;用污排清 声:近距离的噪声影响,注意冷却塔 固废:灰、渣、石膏;灰渣分排、干灰干(湿)排、石膏脱水、送灰场 卫生防护距离 • 渣场:生态保护、水土保护 • 总量控制、环境风险、公众参与
三、清洁生产 生产工艺与设备要求;资源利用指标;三;四;
四、总论 五、环境概况 六、影响预测 七、结论
体会: 1、燃煤发电厂影响环境的主要问题和特征污染物 2、燃煤发电厂选址的主要要求 3、产业政策:30万千瓦,300克煤耗(305克) 4、灰场评价注意的问题 5、总量控制的要求 6、脱硫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