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0 likes | 1k Views
新课程培训. 榆林四中. 一、新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二、新目标英语Go for it 教材修订情况介绍. 一、新课标解读. (二) 2011版与2001 版 课程标准 比较. (一)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 (三)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四)课程标准总目标. (五)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的新突破. (一)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 1、十年来各种情况的变化。.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 (二) 、2011版与2001版 课标 比较. 表 1 两个版本的“引言”比较. 表 2 两个版本 《 标准 》 的“课程性质”比较.
E N D
新课程培训 榆林四中
一、新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二、新目标英语Go for it 教材修订情况介绍
一、新课标解读 (二)2011版与2001版课程标准比较 (一)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 (三)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四)课程标准总目标 (五)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的新突破
(一)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 1、十年来各种情况的变化。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
表3 两个版本《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比较
(三)新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 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外语课程理念为指导,综合考虑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
(四)、新课程标准总目标 •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通过英语学习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五)、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的新突破 突破一:强调外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是指掌握语言这一工具;人文性是指通过本族语言和外国语言的学习,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从而丰富自己的文化、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突破二:英语课程开设要注重教育公平。 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有一段话重点强调了教育公平的问题,针对不同地区师资条件、环境条件不均衡的现象,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实施。明确提出不同地方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拟定其英语课程开设的起始年级。
突破三:进一步为学生“减负”。 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语言技能的一些要求有所降低。另外,在学习的内容方面主要通过两个措施来实现“减负”:一是词汇量的降低,二是课题的压缩,这里“课题”指的就是学习内容。
突破四:增加案例,增强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突破四:增加案例,增强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 在课标修订征求意见中,有些教师提出,应使课标既能在教学理念、教育理念、教学原则上指引一线教师,又能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建议通过一些好的教学案例来说明课标倡导的原则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是如何实现的。所以,在这次课标修订稿中,特意增加了大量的教学案例。这些案例都来自教学实践,很多都是专家们在一线听课时收集并加以升华提高,并最终设计出来的。
突破五:关于“任务型教学法”。 外语教学强调实践和理论的统一,以实践为主。尤其是小学外语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实践上,而不是刚一接触外语就讲授大量的如语法等语言理论。在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对这一理念叙述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突破六:词汇未列出词性和汉语意思 1、英语单词的词性和词义是在具体语境中体现出来的,许多英语单词具有多种词性和中文释义,列出单词的哪些词性和中文释义缺乏可靠的依据,且中文释义与英语单词并不完全对等。单纯、机械、脱离语境地简单罗列词义和词性不利于学生学习词汇的意义和用法,不利于语感的形成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
2、标出单词的词性和中文词义有可能导致部分教师脱离语境地教授词汇,学生脱离语境地学习单词的词性,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造成学习效率低下。2、标出单词的词性和中文词义有可能导致部分教师脱离语境地教授词汇,学生脱离语境地学习单词的词性,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造成学习效率低下。 3、不列单词的词性和中文词义符合在具体语境中学习和使用单词的理念,有利于教材编写的灵活性。 4、单词的词性和词义可由教材编写者根据选材的具体语境和语义表达需要标出。
二、Go for it 教材修订情况介绍 • 修订的依据 • 修订的原则 • 教材的变化 • 教参的变化
修订依据 • (一)以修订后的义教课标为依据 • 更加全面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规定了英语课程的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 进一步强调素质教育思想,明确提出英语课程的双重属性:工具性与人文性。 • 进一步强调以“能力”为主线,重视学习过程、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 反映时代精神,合理吸收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成果。 • 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科学控制课程容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1. 把音标写进课标 “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 p19 2. 词汇 单独列出小学和初中词汇 小学二级 423词,200-300可选择的词 初中五级1500词,100左右可选择的词 3. 删除词表中的词性和中文释义 问题复杂:多个词性,多个词义 把握好度 4. 增加了教学案例 5页→ 20页(6) 评价案例 6页→44页(41) 占全书1/3还多 要点提示
5. 语法项目 缩小范围 不定代词:some, any, no 被动语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 非谓语动词:动词不定式做宾语、宾语补足语、目的状语 定语从句:能辨认出由that, which, who引导的限定性定语从句,并能理解句子意思。 删 构词法:缩写和简写 疑问句:反意疑问句 减负
6. 话题 安全与救护 (safety and first aid) • 安全守则 • 意外 • 急救 • 自我保护 通讯:使用互联网 语言学习:体态语 (body language) 故事与诗歌:• 故事 • 诗歌 • 短剧 • 作家
(二)以课题研究为依据 “十一五”国家规划课题“新课改后各类教材特点的比较研究”子课题:“新课改后各类中学英语教材特点的比较研究”; “十一五”国家规划课题“中小学生学科学业评价标准的研究与开发”子课题:“中学英语学科学业评价标准的研究与开发” 2014/10/3
(三)以教材的实验反馈为依据 通过大量的教材培训和教材回访活动来了解教材使用情况。在整个教材实验期间,完成了各级教师培训760场,直接受训的教师达三十万人次。 坚持深入课堂,听课调研、访谈教师和学生,组织专题研讨,积极参加各省市举行的英语教学研讨会等,认真听取并充分吸收来自教学、教研和学术研究等领域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通过社内审读、图书社外审读,以及教师、学生和社会对教材不同形式的反馈来收集有关本套教材的评价信息。 2014/10/3
修订原则 保持原有教材的特点和优势 体现修订版课标精神 合理采纳教学反馈意见 充分考虑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和需要 2014/10/3
(一)、在教材编排方面的变化 (二)、在教材内容方面的变化 (三)、在教材特色方面的变化 (四)、在教材其他方面的变化 • 教材的变化
一、在教材编排方面的变化 (一)适当减少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难度推进 更加合理 1.在起始阶段,适当降低难度,让学生较好的完成 从小学到初中阶段的平稳过渡。 修订后全套教材共有58个单元,比修订前少了17个单元(其中包括11个复习单元)。减少七年级上册单元数量。将原七年级上册15个单元(包括预备篇)减少到12个单元。考虑到话题和语言学习内容的衔接,将原教材第九单元删除,将第十、十一单元移至七年级下册。 2014/10/3
2. 在教学容量方面,将七年级上册预备篇单元由原来的六页缩减到四页,保留了原书最核心的活动,包括字母教学、字母发音、基本词汇、语言功能句、歌谣和歌曲等。 3. 删减原七年级下册中的四个单元(U1 Where’s your pen pal from? U4 I want to be an actor. U10 Where did you do on vacation? U11 What do you think of game shows?)主要原因是这几个单元所涉及的话题距离中国学生生活稍远,或者与其他单元有交叉。例如:交笔友、旅游度假、职业规划、谈论个人兴趣等。
1. 修订后的教材将原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Unit 3 This is my sister.)和第三单元(Unit 2 Is this your pencil?)顺序对调。让学生先学This is ... 的肯定句,再学一般疑问句Is this ...?。一方面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另一方面可使前后单元的话题衔接起来,即先介绍自己、再介绍家人,然后询问学习物品的所属关系,为下个单元学习询问这些物品的位置打下基础。 (二)调整部分单元顺序,合理安排各册教学容量
2. 修订后的七年级下册仍保持12个单元,即:保留原书八个单元,将七年级上册第十和十一单元(Unit 10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Unit 11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顺延作为本册第一、二单元,将原书八年级上册第四和第八单元 (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Unit 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移至本册并做修改。跨册调整单元顺序主要出于话题和结构两方面的考虑。
七年级上册 : Review of Units 1-6 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Review of Units7-12 七年级下册: Unit 1 Where's your pen pal from? Unit 4 I want to be an actor. U10 Where did you do on vacation? U11 What do you think of game shows? Review of Units 1-6 Review of Units 7-12 七年级上、下册删除的单元
二、在教材内容方面的变化 (一)增加口语范例,引导模仿口语输出 (二)精心设计阅读版块,加强阅读能力培养 (三)增强写作的过程性和指导性 (四)严格控制词汇量,合理安排词汇学习内容 (五)合理编排语法项目,丰富语法学习活动 (六)改进自我检测板块 (七)加强语音学习指导
巩固和复现先前输入的目标语言结构 提供完整的对话和真实的语境,供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生成新的口语表达 进一步呈现单元目标语言结构,为后面总结语法结构做铺垫 (一)增加口语范例
七年级上册 Unit 9 Section A, 2d • 1a-1c • 呈现话题词汇: • P.E. art science music • math Chinese geography • history • 呈现单元目标句型 : • What's your favourite ...? • My favourite ... is ...
2a-2c • 复现话题词汇:(subjects) • 呈现描述性词汇: • fun interesting boring • difficult relaxing • 复现单元目标句型 : • What's your favourite ...? • My favourite ... is ... • 呈现新目标句型: • Why do you like ...? • Because ...
口语范例 2d 呈现的句型: I like ... because ... Who is your ...? Why do you like ...? What's your favourite ...? 2d 呈现的词汇: Monday, Friday, Saturday 口语表达: -How's your day? -It's Ok. That's great! But why ... Oh, I think ... That's for sure.
(二)精心设计阅读板块,加强阅读能力培养 1. 循序渐进增加阅读语篇输入量 原教材起始年级的阅读输入量不足,所选语篇篇幅较短,与后几册教材的阅读输入量不能形成较好的梯度。所以在此次修订中,适当增加起始年级七年级上册和下册的阅读量,适当减少后续册次的阅读量,整套教材坡度平缓。
各单元(不包括预备篇单元)均有一个阅读语篇,每个语篇平均词数约70-100词左右。(教学语篇,不一定要背,可背经典结构。一定要背,就背听力材料。朗读比赛。语篇上去了,但词汇量下来了,说明语境更丰富了)各单元(不包括预备篇单元)均有一个阅读语篇,每个语篇平均词数约70-100词左右。(教学语篇,不一定要背,可背经典结构。一定要背,就背听力材料。朗读比赛。语篇上去了,但词汇量下来了,说明语境更丰富了) 修订后七年级上册: 七上第二单元
修订后七年级下册: 各单元均有一个阅读语篇,每个语篇平均词数约100-150词左右。 七下第七单元
2. 丰富阅读题材和体裁 修订前七年级上、下册语篇主要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呈现了真实有趣的中西方校园文化。修订后的教材在语篇题材的选择上更加贴近我国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 例如:七上第九单元介绍了中国学生于梅的一天生活安排
丰富阅读语篇的题材和体裁 七年级上册 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自述monologue 七年级上册 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interview
七年级上册 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 notice 七年级上册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广告?
七年级下册 Unit 4 Don't eat in class.newsletter diary七年级下册 Unit 11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3. 增强思想性和人文性 无论是保留的篇章还是新增的阅读文章,修订后的教材在语篇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方面都有了较大提升,力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moral education的目的。) 例如,原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阅读语篇是一个粗心孩子的求助信,请求家人将落在家里的学习用品带到学校。修订后的阅读语篇介绍了一对双胞胎姐妹的卧室,一个整洁,一个邋遢。读后活动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好的行为习惯的积极意义。
七年级下册 Unit 11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同样的trip不同的观点。不同角度看问题。
4. 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及人文素养,修订后的教材精选语篇内容,突出文化内涵,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一方面,教材通过增加中国文化内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除英语国家文化外,教材重视介绍其他国家文化,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七下第五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