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k likes | 3.01k Views
第一编 民法总论. 制作人:田秀然. 自然人. 权利主体. 团 体. 人身利益. 民法 总则. 物. 权利客体. 知识产品(智力成果). 行为. 其他. 法律行为的效力. 基于意思的权利变动(法律行为). 权利变动. 代理. 基于时间经过的权利变动(时效). 专题一 民法及其基本原则. 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民法的性质和调整对象 了解民法的结构,以及掌握民法体系的要点 掌握民法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方法 掌握民法的基本原则和在实践中的适用方法.
E N D
第一编 民法总论 制作人:田秀然
自然人 权利主体 团 体 人身利益 民法 总则 物 权利客体 知识产品(智力成果) 行为 其他 法律行为的效力 基于意思的权利变动(法律行为) 权利变动 代理 基于时间经过的权利变动(时效)
本章学习目标 • 掌握民法的性质和调整对象 • 了解民法的结构,以及掌握民法体系的要点 • 掌握民法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方法 • 掌握民法的基本原则和在实践中的适用方法
引 例杨金刚是长沙市第一看守所的在押犯罪嫌疑人。某日晚,同监号在押犯刘某违规用汽油炉烧开水,引燃汽油桶,致火灾,将杨烧伤致残。杨向长沙市西区法院起诉,被驳回诉讼请求;上诉后二审,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其起诉,理由是其诉讼请求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诉讼案件范围。
一、民法的概念及特征 • 概念: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参考案例 • 刘某在某影楼拍照艺术照,该影楼未经本人同意,将该照片擅自交给某公司作为广告宣传。刘某发现后,向法院起诉,追究该影楼的侵权责任。法院审理认为,肖像权是自然人的人格权,不属于财产权,不具有财产关系的内容。但是,肖像权反映的是平等主体之间与人身不可分离的社会关系,侵害肖像权会造成权利人的财产利益的损失,故判决该影楼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特征: • (一)民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 (二)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 (三)民法是私法 • (四)是权利法 • (五)是实体法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 • (一)平等原则 • (二)意思自治原则 • (三)公平原则 • 【例】甲公司在城市公园旁开发预售期房,乙、丙等近百人一次性支付了购启封,总额近8000万元。但甲公司迟迟未开工,按期交房无望。乙、丙等购房人多次集体去甲公司交涉无果,险些引发群体事件。面对疯涨的房价,乙、丙等人另行购房,无奈与甲公司签订了《退款协议书》,承诺放弃数额巨大的利息、违约金的支付要求,领回原购启封。经咨询,乙、丙等购房人起诉甲公司。问《退款协议》是否有效。 • (四)诚实信用原则
(五)公序良俗原则 • 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构成的,对应于我国《民法通则》第7条和《合同法》第7条的社会经济秩序,社会公共利益与社会道德。 • 【例】乙因病需要换肾,其兄甲的肾脏刚好配型成功,甲乙父母和甲均同意由甲捐肾。因甲是精神病人,医院拒绝办理。后甲意外死亡,甲乙父母决定将甲的肾脏捐献给乙。问:可以吗?
公序良俗原则:泸州二奶案 • 遗赠人黄某与被上诉人蒋某系夫妻关系,1996年起,黄某与上诉人张某开始同居生活,2001年4月,黄立下遗嘱,将其财产赠与张某。黄某去世后,张某要求蒋某交付遗赠财产遭拒绝,张遂起诉至人民法院。法院审理认为,“本案中遗赠人黄某所立遗嘱内容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因为黄某与上诉人张某长期非法同居,黄某在病重期间所立遗嘱违反法律规定,其内容和目的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民法通则》第7条‘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依法认定该遗嘱违反社会公德,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根据《民法通则》第58条之规定,认定该遗嘱无效。法院驳回张某的起诉。
参考案例 • 雇工张甲与雇主张乙在招工合同中约定“发生工伤概不负责任”。后来在拆除旧厂房的房梁时发生事故,造成张甲死亡的后果。张乙作为工头,依据该合同的上述约定,拒不承担赔偿责任。张甲的儿子张丙向法院起诉。法院认为,雇主和雇工之间约定“工伤概不负责任”,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但“民事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国家政策”,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以该免责条款为由拒绝赔偿,违反宪法和法律规定,也违背了民法的这一基本原则,因此是无效的,不能依据这样的约定而免除雇主的赔偿责任。
本案的深度分析 • 范愉:《泸州遗赠案评析》,中国民商法律网 • 许明月、曹明睿:《泸州遗赠案的另一种解读》,中国民商法律网 • 杨立新:《2001年热点民事案件点评》,载《检察日报》2002年1月4日。 • 周辉彬:《浅析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获得与运用——对我国首例“第三者”继承遗产案判决的评析》,载《律师世界》2002年第1期。
思 考 • 法律与道德,自由与秩序是法学上永恒的命题。法律与道德是否存在泾渭分明的楚河汉界?个人自由与公共秩序能否并行不悖?法的安定性与社会妥当性之间的张力如何调和?法院在水火不容的价值冲突之中到底应当扮演何种角色,是法律的“自动售货机”抑或道学家,是个人自由的捍卫者还是公众舆论的代言人?泸州遗赠纠纷案将现代法治的这种紧张关系凸显出来。
深度阅读 • 《民法通则》第4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 《民法通则》第7条:“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 《法国民法典》第6条:“个人不得以特别约定违反有关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法律。” • 《法国民法典》第1134条第3款:“前项契约应以善意履行之”。
《德国民法典》第242条:“债务人有义务依诚实和信用,并参照交易习惯,履行给付。”《德国民法典》第242条:“债务人有义务依诚实和信用,并参照交易习惯,履行给付。” • 《德国民法典》第138条:“违反善良风俗的法律行为无效。” • 《瑞士民法典》第2条:“无论何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均应依诚信为之。” • 《日本民法典》第1条:“行使权利及履行义务时,应恪守信义,诚实实行”,确立了诚信原则在民法典中基本原则的地位。 • 《日本民法典》第91条:“以违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的事项为标的的法律行为,为无效。”
专题二 民事权利、义务与责任
相关法理 • 权利构建了民法的核心内容,整个民法就是以权利为中心而构建的体系。学习民法就是学习民事权利体系。
知识点及实例 • 一、民事权利的几种学理分类 • 民事权利,是指民事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为某种行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可能性。 • 依照不同的标准有多种分类:
(一)财产权、人身权与综合性权利 • (二)绝对权与相对权 • (三)既得权与期待权 • (四)主权利与从权利 • (五)专属权与非专属权 • (六)原权利与救济权
二、民事权利的基本分类 • 以民事权利作用为标准的分类 • (一)支配权:权利人可以直接支配权利客体并享有其利益的权利,主要包括物权、知识产权、人身权。 • (二)请求权:权利人要求他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
(三)抗辩权:对抗对方的请求权利。 • (四)形成权:权利人依单方意思表示就能使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与消灭的权利。
【倒1】 关于民事权利,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8—3—51,多)① • A.甲公司与乙银行签订借款合同,乙对甲享有的要求其还款的权利不具有 • 排他性 • B.丙公司与丁公司协议,丙不在丁建筑的某楼前建造高于该楼的建筑,丁对丙享有的此项权利具有支配性 • C.债权人要求保证人履行,保证人以债权人未对主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 • 仲裁为由拒绝履行,保证人的此项权利是抗辩权 • D.债权人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的赠与合同的权利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倒2】 在行为人进行的下列行为中,哪些是行使形成权的行为? (2003—3—34,多)② • A.被代理人对越权代理进行追认 • B.监护人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纯获利益的合同进行追认 • C.受遗赠人于知道受赠的期限内未作受赠的意思表示 • D.承租人擅自转租,出租人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
【倒3】 下列关于民事权利中的形成权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2005—3—58,多)③ • A.形成权只能通过明示方式行使 • B.效力待定合同中相对人的催告权并非形成权 • C.债权人撤销权属形成权 • D.形成权不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
【倒4】 关于民事权利,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8延一3—1,单)④ • A.抵销权属抗辩权 8.权利的行使不都是事实行为 • C.支配权的客体只能是物D.请求权基于基础权利受侵害而发生
三、民事义务及其分类 • 民事义务,是指民事法律规范规定或当事人依法约定,义务人为一定的行为. • 民事义务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 • (一)法定义务与约定义务 • (二)和极义务与消极义务 • (三)基本义务与附随义务
四、 民事责任及其分类 • (一)概念与特征 • 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民事义务而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民事责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 1.民事责任以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侵害他人的民事权益为前提。 • 2.民事责任既是对国家的一种责任,也是对当事人的一种补偿责任。 • 3.民事责任具有强制性和一定程度的任意性。
4.民事责任具有财产性:民事责任以财产责任为主,以非财产责任为辅。 4.民事责任具有财产性:民事责任以财产责任为主,以非财产责任为辅。 • 5.民事责任具有补偿性:民事责任以一方当事人(侵害人)补偿对另一方当事人(受害人)的损害为主要目的
(二)民事责任的形式 • 民事责任以损害赔偿为中心,但也包括了其他多样化的责任形式。
1.停止侵害 • 2.排除妨碍 • 3.讨除危险 • 4.返还财产 • (1)返还不当得利(《民法通则》第92条) • (2)不法侵占他人财产的,应当返还原物(《民法通则》第1 17条)
5.恢复原状 • 6.损害赔偿 • 7.停止侵害、恢复名誉 • 8.赔礼道歌
专题三:民事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 相关法理 •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 民事义务的资格。 •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 的资格。
一、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 知识点及实例 • (一)始于出生① • 这就决定了胎儿是没有权利能力的(在这一点上与婴儿区别开来) • (二)终于死亡 •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终于死亡(包括生理死亡与宣告死亡)。
(三) 三个例外处理 • 1.关于胎儿的应留份 • 【倒】 甲、乙为夫妻,甲有父母丙、丁。甲死亡时,未留遗嘱,其妻乙正怀有胎儿,问甲的遗产如何分配?
2.死者的人格利益保扩 • (1)侵权客体不是死者的人格权而是人格利益: • (2)起诉的权利人(原告)并非死者,而是其近亲属以自己的名义进行; • (3)赔偿所得并非死者的遗产,而是直接归属于原告(们)。
3.特殊权利能力 • 对于自然人的个别特殊权利能力问题,应适用特别法。如自然人的结婚能
二、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 行为能力,对于自然人而言,意味着某个具体的自然人能否凭自己的心智独 • 立作出意思表示,来设定具体的民事权利义务。
(一)分类体系 • 依个人年龄、心智发展及健康状况,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等: • 1.完全行为能力 • 2.限制行为能力 • 3.无行为能力
3.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民事行为效力 • 更复杂些,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 (1)纯获利益的行为有效(《民法通则意见》第6条及第129条)。 • (2)在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范围内的行为有效。如一个l6周岁的中学生花50元钱买一本汉英词典的合同行为。 • (3)超出民事行为能力范围而实施的合同行为为效力待定行为(《合同法》第47条)。 • (4)超出行为能力范围而实施的单方行为为无效行为。
三、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 (一)基本概念以及相互间的关系 • 1.民事权利能力 • 《民法通则》第36条明确了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社会组织。 • 2.民事行为能力 •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指的是法人以自己的意思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取得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资格。
3.民事责任能力 • 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又称法人的侵权行为能力,指法人在其权利能力范围内对自己所为的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或资格。
4.法人的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的关系 • (二)对法人的民事权利 (行为)能力的限制 • 1.法然性质的限制 • 是指因法人与自然人在性质上有所差异所产生的对法人民事能力的限制。 • 2.法律的限制 • 许多单行法和特别法对法人的民事能力予以限制,如法律限制公法人的民事 • 活动范围,如机关法人不能提供保证(《担保法》第8条)。
3.法人目的的限制 • 重要提示:企业法人的能力范围与营业执照上经营范围的关系。我国民法上 • 不登记各类法人的目的,而是登记法人的经营范围。《民法通则》第42条:企业 • 法人应当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
【倒】 甲公司是一棉麻贸易公司,乙工厂是一炼钢厂。2001年10月,甲、乙公司签订了一份钢铁贸易合同,问:该合同效力如何? • 答:有效
(三)法人的民事能力的特征(与自然人的民事能力的区别) • 1.法人的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在存续时间上一致 • 2.法人的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在范围上一致 • 3.法人实现民事行为能力的方式不同于匀然人实现民事行为能力的方式 • 4.范围不同 • 5.个体差异程度不同
[类似考题] • 甲股份有限公司经董事会决议,变更公司章程,在其营业范围中增加“制售成衣” • 一项,但尚未向工商行政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甲公司董事长刘某未经授权与乙纺织厂签订一项订购布 • 料的合同。对甲公司与乙纺织厂之间的购货合同,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2003—3—8,单) • A.因甲公司尚未办理营业范围的变更登记手续,故无效 • B.因董事长刘某未经授权,故无效 • C.尽管甲公司的行为违反了登记管理方面,但购货合同有效 • D.购货合同如获得甲公司的追认即有效 • [答案]C。
【例】 关于自然人和法人的权利能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8一3—2,单)① • A.自然人和法人都享有人格权 • B.自然人和法人人格权受侵害时都可向法院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 C.自然人与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相同 • D.各类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周相同
四、 民事行为能力的适用对象 • 【例】 今有三人一小强、大强与老强,分别5岁、l5岁、55岁,分别从事同样的五项行为;购买钻戒、订立遗嘱、结婚、写诗一首、在候车室捡到可乐瓶一只,三人对应的法律效果分别是什么呢? 【答案】 三人对应的法律效果分别是: (1)购买钻戒:无效;效力待定;有效。 (2)订立遗嘱:无效;无效;有效o (3)结婚:无效;无效;有效o (4)写诗一首:取得著作权;取得著作权;取得著作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