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啟智教育的 發展趨勢

啟智教育的 發展趨勢. 林坤燦. 壹、微觀趨勢 (AAMR,2002 年第十版手冊 ) 一、智能障礙的意義與鑑定上:. ( 一 ) 智力功能仍以自最適切之評量工具所獲得智商為主,鑑定標準為低於平均數兩個標準差以下,並考量測驗工具的測量標準誤,以及工具本身的長處與限制。 ( 二 ) 適應行為的評量與鑑定標準,係指在「概念的」、「社會的」與「應用的」等三方面日常生活適應技能,三項之一或全部具有明顯的限制。. ( 三 ) 智力與適應行為評量結果達智障鑑定標準,仍需發生於 18 歲以內。

esp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啟智教育的 發展趨勢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啟智教育的發展趨勢 林坤燦

  2. 壹、微觀趨勢(AAMR,2002年第十版手冊)一、智能障礙的意義與鑑定上:壹、微觀趨勢(AAMR,2002年第十版手冊)一、智能障礙的意義與鑑定上: (一)智力功能仍以自最適切之評量工具所獲得智商為主,鑑定標準為低於平均數兩個標準差以下,並考量測驗工具的測量標準誤,以及工具本身的長處與限制。 (二)適應行為的評量與鑑定標準,係指在「概念的」、「社會的」與「應用的」等三方面日常生活適應技能,三項之一或全部具有明顯的限制。

  3. (三)智力與適應行為評量結果達智障鑑定標準,仍需發生於18歲以內。(三)智力與適應行為評量結果達智障鑑定標準,仍需發生於18歲以內。 (四)有關智障的分類上,採多元分類系統可供多元身份之需求予以使用,諸如可以根據智力層次、適應行為層次、病因與支持輔助需要程度等,進行不同的智障分類。

  4. 二、智能障礙的多向度診斷上: 主要從下列五個向度進行個別智障兒童優劣勢之診斷,五向度內涵分列如下: (1)智力; (2)適應行為(概念、社會與應用技能); (3)參與、互動與社會角色; (4)健康(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病源); (5)情境(環境、文化)等。

  5. 三、智能障礙的支持輔助上: 主要提出一個周詳的支持輔助模式,可反映對智障兒童當前功能的嘹解,以及支持輔助的使用。此一支持模式的要項及運作,圖示及說明如下(圖一):

  6. 個人的能力與適應技能 危險 / 保護因素 參與生活環境 (必要與需求) 支持輔助領域 ˙人的發展 ˙受雇工作 ˙教學與教育 ˙健康與安全 ˙家庭生活 ˙行為的 ˙社區生活 ˙社會的 ˙保護與倡議 支持輔助需求的程度 支持輔助功能 ˙教學 ˙居家生活協助 ˙交友 ˙社區接觸和使用 ˙財務計畫 ˙健康協助 ˙工作協助 ˙行為支持 支持輔助的來源 支持輔助需求的程度 期待能提升個體表現 ˙獨立 ˙學校和社區參與 ˙關係 ˙個人幸福 ˙貢獻 支持輔助的評鑑 圖一、智能障礙支持輔助模式(引用AAMR,2002,P148)

  7. 貳、巨觀趨勢一、融合教育的影響: (一)近來美國特殊教育也興起「全方位課程」(Universal design curriculum),強調應創新課程,不僅是為障礙學生設計,而應是為所有學生設計(design for all),企圖創新出能適應最多學生(包含身心障礙學生)的整合性課程。

  8. (二)藉由提供不同的、新的教學資源與支援系統,讓每一位學生(亦含特教需求學生)皆有可能進入(access)與參與(participation)普通教育課程,且能從中達成應有的學習目標與獲得學習進步(progress)。(二)藉由提供不同的、新的教學資源與支援系統,讓每一位學生(亦含特教需求學生)皆有可能進入(access)與參與(participation)普通教育課程,且能從中達成應有的學習目標與獲得學習進步(progress)。

  9. 二、教育調整的實作: 特殊教育提供特殊兒童在普通教育方案中,未能滿足其需求的服務,即是透過教育調整(educational adaptations)來完成。此等教育調整主要包括下列四方面:

  10. 1、學習環境的調整:改變物理環境設施,讓特殊教育服務的介入,使教學更加有效果。1、學習環境的調整:改變物理環境設施,讓特殊教育服務的介入,使教學更加有效果。 2、課程內容的修改:必須改變調整課程內容,以適應特殊兒童的需求。 3、熟練技能:確保特殊兒童所必須的閱讀與數數等基本技能,以及有助於學習的訊息處理過程。 4、科技引介:介入輔助科技與教學科技,以化解障礙與促進學習。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