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561 Views
家电ä¼ä¸šåº”å¯¹å›½é™…è´¸æ˜“æ‘©æ“¦åŠæŠ€æœ¯æ€§è´¸æ˜“å£åž’注æ„事项. 余姚检验检疫局 胡益群 二○一二年四月. 余姚电气实验室简介. 宿³¢ç”µæ°”安全检测ä¸å¿ƒä½™å§šå®žéªŒå®¤ï¼Œç³»å®æ³¢å‡ºå…¥å¢ƒæ£€éªŒæ£€ç–«å±€è®¾åœ¨ä½™å§šçš„专业检测机构。实验室æˆç«‹äºŽ 2002 å¹´ 5 月,当年 12 月建æˆå¼€æ£€ï¼Œ 2003 年获得 CNAL 认å¯ï¼Œ 2005 å¹´æˆä¸º 3C 产å“è®¤è¯æ£€æµ‹å®žéªŒå®¤ï¼Œ 2008 å¹´æˆä¸ºå›½å®¶å…‰ç”µç”µæ°”äº§å“æ£€æµ‹é‡ç‚¹å®žéªŒå®¤ï¼Œ 2010 年通过国际电工组织的专家评审,æ£å¼æˆä¸º IEC-CB å®žéªŒå®¤ã€‚ä¹Ÿæ˜¯å®æ³¢åœ°åŒºå›½å†…首家 CB 实验室。
E N D
家电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及技术性贸易壁垒注意事项家电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及技术性贸易壁垒注意事项 余姚检验检疫局 胡益群 二○一二年四月
余姚电气实验室简介 • 宁波电气安全检测中心余姚实验室,系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设在余姚的专业检测机构。实验室成立于2002年5月,当年12月建成开检,2003年获得CNAL认可,2005年成为3C产品认证检测实验室,2008年成为国家光电电气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2010年通过国际电工组织的专家评审,正式成为IEC-CB实验室。也是宁波地区国内首家CB实验室。 • 实验室现有专业检测技术人员30余人,其中博士后1人,硕士研究生3人,具有工程师及以上职称9人,人员均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具备了良好的素质。
余姚电气实验室简介 • 实验室配有各类进口、国产一流检测设备900多台套,价值1200余万元,建有安规、材料、环境、结构、非正常工作、灯具、电器附件、插头插座、电动机、电动工具实验室及EMC屏蔽室和能效检测室。具备安全、电磁兼容、能效、计量3大领域,涵盖大小家电、灯具、电动工具、电磁兼容、电器附件、信息技术设备、音视频电子设备7大类产品,上百个检测品种的检测能力。 • 实验室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公正、准确、及时、周到的服务为理念;以健全的管理体系为基础,努力为广大客户打造满意的、本地化的顶级技术服务平台。
实验室资质 • 国家重点实验室 • 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合格测试与认证组织(IECEE)认可的CB实验室 •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实验室 •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资质认定(CMA)实验室 • 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指定实验室 •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委托实验室 • 国家质检总局出口机电产品型式试验指定实验室、区域中心实验室 • 各知名国际认证机构(TüV、VDE、ITS、UL、ETL)合作实验室
CB实验室介绍 • CB(Certification Body)是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合格测试与认证组织(IECEE)创立的一项旨在推动国际认证之间结果互认的体系。CB证书得到世界34个国家45个认证机构的认可,这包含了所有中国机电产品的重要出口地区:美国、日本、西欧、北欧、东盟、南非和新西兰等。CB实验室出具的报告,只要通过简单的国家差异测试,就可以转化为各个国际认证(如GS、TUV、BV)的测试报告。 • 2008年,余姚实验室就开始申请CB认证项目,经过攻关小组3年的不懈努力,到2010年4月终于成为了宁波地区第一家获得CB认证资质的国内实验室,现阶段,余姚实验室具有家电、电动工具两大类电熨斗等11个标准的CB资质,基本涵盖了余姚辖区的主要出口电器产品。
惠企政策 • 实验室推出了“一测多用”政策,鼓励企业在新产品开发定型时送检,实现定型试验、型式试验和认证检测三者数据共享,避免了同一试验项目的重复检测。不仅缩短了认证周期,加快了通检速度,同时检测费用也大大降低。2011,实验室完成“一测多用”358批,为企业节省检测费约64万元。
2012年1季度检测概况 • 2012年1季度,实验室累计完成检测 568批,其中抽封样461批,3C认证检测 16批,国际认证检测 48批,其他委托检测 43批。检测样品首次合格率为72%,与去年相比上升明显。分类首次合格率统计见下表:
我国出口面临的主要壁垒 • 技术性贸易壁垒: 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我国出口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主要是由于我国贸易伙伴集中在美国、欧盟与日本这三个技术贸易壁垒的发源地,我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以及企业对国外的技术缺乏了解。 • 反倾销: 我国是世界反倾销的“重灾区”,世界上平均每7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1起针对我国产品。
我国出口面临的主要壁垒 • 特保措施: 目前我国已被其他国家采取了11条特保措施。特保措施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一是特保措施只针对中国。二是相较一般保障措施,特保措施的采取门槛要低一些。三是一旦中国某一出口产品遭遇特保,可能会引起其他国家的连锁反应。 ● 反补贴: 反补贴将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潜在威胁,按照世贸组织条款,凡进口产品存在补贴,并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进口国可以对该产品进行调查,采取反补贴措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地位被更多国家承认,反补贴这一壁垒也将随之而至。
我国出口面临的主要壁垒 • 其他: 近年来贸易壁垒形式翻新、层出不穷。诸如知识产权调查、安全标准、环保标准以及社会责任认证都在其列。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绿色技术壁垒 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提高,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经济、技术优势,假借环保之名,实贸易保护之实,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设置“绿色技术壁垒”。这种壁垒已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使用的主要技术壁垒,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发达国家假借保护环境,人类动植物的卫生,安全健康之名,对商品中的有害物含量制定较高的指标,从而限制了商品的进口。 ◆“绿色技术标准” 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较高,处于技术垄断地位。它们在保护环境的名义下,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限制国外商品进口。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绿色环境标志” 它是一种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表明该产品不但质量符合标准,而且在生产、使用、消费、处理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均无损害。发展中国家产品为了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必须提出申请,经批准才能得到“绿色通行证”,即“绿色环境标志”。这便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产品进行严格控制。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绿色包装制度” 绿色包装指能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用后易于回收再用或再生,易于自然分解,不污染环境的包装。它在发达国家市场广泛流行。简化包装,可再生回收再循环包装、多功能包装,以纸代塑料包装相继出现。为推动“绿色包装”的进一步发展,各国纷纷制定有关法规。这些“绿色包装”法规,虽然有利于环境保护,但却为发达国家制造“绿色壁垒”提供了可能。它们借口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产品包装不符合其要求而限制进口,由此引起的贸易摩擦不断。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海关的卫生检疫制度一直存在。乌拉圭回合通过的《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措施协议》建议使用国际标准,规定成员国政府有权采取措施,保护人类与动植物的健康,其中确保人畜食物免遭污染物、毒素、添加剂影响,确保人类健康免遭进口动植物携带疾病而造成的伤害。但是,各国有很高的自由度,要求成员国政府以非歧视方式,按科学原则,保证对贸易的限制不超过环保目标所需程度,而且要有高透明度。实际上,发达国家往往以此作为控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重要工具。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绿色补贴” 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有必要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算在成本之内,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发达国家将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环境成本。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成本却因此提高。更为严重的是,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企业本身无力承担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政府为此有时给予一定的环境补贴。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补贴”违反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因而以此限制其产品进口。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二)合格评定方面的技术壁垒 合格评定程序是指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规定,依据技术规则和标准,对生产、产品、质量、安全、环境等环节以及对整个保障体系进行全面监督、审查和检验,合格后由国家或国外权威机构授予合格证书或合格标志,以证明某项产品或服务是符合规定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合格评定程序包括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两个方面。下面例举几个发达国家在合格评定方面技术壁垒的现状: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日本合格评定的技术壁垒状况 日本不仅通过标准,而且通过认证制度和产品的合格检验等对进口商品设置重重障碍。利用复杂的进口手续、苛刻的检验,对进口商品设置壁垒,凡进入日本市场的各国商品,日本的进口部门均须与其国内的生产、消费、需求领域作动向调查,并由其商品流通业界做出定性分析,确定其具有对比性、代表性、适用性、流通性,而且趋于多样化、个性化、感性化和市场畅销率高的商品才能获得进入日本市场,以确保日本市场的实际效益。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美国关于合格评定的技术壁垒状况 美国目前有55种认证体系,如产品安全认证体系UL、军用MIL、电磁兼容、FCC等具有较大影响的认证体系。对于美国进口的商品,美国利用安全、卫生检疫及各种包装、标签规定会进行严格的检查。外国进口商向美国市场销售某些产品时须向某些认证机构申请认证。美国的海关查验中要查验货物是否标明原产地;是否贴上所要求的特殊标志或标签,而且贴标志或标签的方法是否符合海关要求;是否符合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法律条例规定特殊要求。对进口商品的要求,美国专门制定了各种法律条例。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欧盟关于合格评定的技术壁垒状况 欧洲以外国家的产品要进入欧洲市场,必须符合欧盟指令和标准(CE),才能在欧洲流通。欧盟12个新指令把市场上流通的产品都做了规定,这12个指令覆盖的产品都必须有CE标志,在国家之间互相承认检验(认证)结果之前,外国产品要进入欧洲市场,就必须取得一个欧洲国家的认证。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三)标准和技术法规上的技术壁垒 经过分析研究发现,在国际贸易中用来设置技术壁垒最为广泛的是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主要是因为凭借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很容易达到使所实施的技术壁垒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提法上的巧妙性,形式上的合法性,手段上的隐蔽性,从而使得出口国望之兴叹,其具体体现在: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技术标准、法规繁多,让出口国防不胜防。 为了阻碍外国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市场,许多国家制定了繁多严格的标准、法规,甚至用法律明确规定进口商品必须符合进口国标准。目前,欧盟拥有的技术标准就有10多万个,德国的工业标准约有1.5万种,日本有近1万个工业标准。美国是目前公认的法制、法规比较健全的国家,其技术标准和法规之多就不必多说了。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技术标准要求严格,让发展中国家很难达到。 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技术优势,制定出非常严格苛刻的标准,有的标准甚至让发展中国家望尘莫及。如这些要求让发达国家的检测机构检测,费用也相当昂贵,成本大大增高,从而起到了技术壁垒的作用。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有些标准经过精心设计和研究,可以专门用来对某些国家的产品形成技术壁垒。 ◆利用各国标准的不一致性,灵活机动地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标准。 ◆技术标准、法规不仅在条文上可以限制外国产品的销售,而且在实施过程中也可以对外国产品的销售设置重重障碍。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四)关于标签包装方面的技术壁垒 关于标签包装方面的技术壁垒最早也最普遍地出现在食品上。如美国的FDA要求大部分的食品必须标明至少14种营养成份的含量,仅仅是在这一领域处领先地位的美国制造商就为此每年要多支出10.5亿美元,由此可以想象其他落后国家的出口商的成本压力了,尤其是对没条件进行食品成份分析的国家而言无疑就是禁止进口性措施了。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欧盟也是一直通过产品包装、标签的立法来设置外国产品的进口障碍。如:法国根据1975年12月31日颁布的第75-1349号法规,所有商品的标签说明书、广告传单、使用手册、保修单及其他情报材料都要强制性地使用法文。大家所熟知的CE标志是欧盟1985年开始制定的系列安全合格指令,世界任何国家的产品要想进入欧盟市场就必须加贴CE标签。加贴CE标签是用以证明产品已通过相应的安全合格评定程序,成为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通行证。它与美国的UL·Mark、加拿大的CSA·Mark,德国的VDE·Mark一样都是产品的检验认证标志。
企业如何应对贸易壁垒 • 建立预警机制,实现对外贸易保护的前置化。密切关注重点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情况,以便及时了解国外某些贸易壁垒出台的动向,定期或不定期发布预警信息,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预警机制。国家商务部目前已开通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我们宁波检验检疫局也专门成立了WTO办,定期发布预警信息,对帮助企业解决出口贸易摩擦十分有益。企业应加以关注。
企业如何应对贸易壁垒 • 建立预警机制,实现对外贸易保护的前置化。密切关注重点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情况,以便及时了解国外某些贸易壁垒出台的动向,定期或不定期发布预警信息,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预警机制。国家商务部目前已开通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我们宁波检验检疫局也专门成立了WTO办,定期发布预警信息,对帮助企业解决出口贸易摩擦十分有益。企业应加以关注。
企业如何应对贸易壁垒 • 进一步建立“四体联动”的应诉工作机制。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商务部、地方各级外经贸主管部门、进出口商会和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以及相关企业“四体联动”的出口反倾销和保障措施应诉工作机制。企业要积极参加后续的应诉。 • 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企业出口经营秩序,杜绝恶性竞争。无论是反倾销还是特保,主要原因都是因为我国企业的出口商品价格低,因此,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服务协调职能,加强行业自律,努力遏制低价竞销行为,以保障出口秩序的正常化。
企业如何应对贸易壁垒 • 构建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的对策体系。对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建立专门的技术贸易壁垒数据库。同时保持对国外技术标准的高度敏感性,对拟议中的标准及时进行研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改与协调工作。 •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努力提高技术水平。要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障碍,其根本是要在技术水平上达到一定要求。提升我国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是最终冲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根本保证。为此企业要及时了解国际标准和出口市场的技术要求,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优化贸易商品结构。
企业如何应对贸易壁垒 • 健全和完善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就国际市场竞争而言,标准化的作用就是能够“赢得市场竞争”。企业标准化工作应做到:制定能确切反映市场需求,令客户满意的产品标准;建立起以产品标准为核心的有效的标准体系;运用多种标准化形式支持产品开发。 • 实施绿色管理,应对环境壁垒。绿色管理是指将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这一思想可概括为“5R”原则,即研究Research、削减Reduce、再开发Reuse、循环Recycle、保护Rescue。
企业如何应对贸易壁垒 • 增强产品的品种,提高企业产品与外国产品的替代性。提高企业产品与国外产品的替代性,一是要扩大宣传力度,提高本企业品牌知名度,建立消费者的品牌偏好。二是产品要有特色,突出产品的某一项或某几项功能与国外产品不同。
家电产业发展趋势 • 家电产业发展至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契机,从发展照明业开始,逐步生产收音机、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直至开始建立电信系统;第二阶段从1945年开始,家用电器类产品开始普及,消费类电子产品逐步兴起;第三阶段从70年代开始,小家电开始进入消费者家庭,一些具有个性化、携带方便的电子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
家电产业发展趋势 家电产业发展的三大主要趋势: ★技术因素越来越显示出重要地位。家用电器类产品的技术总体发展目标是功 能智慧化、系统化。家用电器的技术发展因循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朝着安全、健康、 快捷便利、经济效率等方向迈进。在设计方向上,广泛采用模糊控制,力争达到功能 多样化、操作简单化的效果。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家电厂商正逐步将生产重心转向消费电子领域以及 信息领域,而逐步淡出传统的家电业。世界性家电生产基地逐步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 国家转移,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成为家电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 ★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生产企业数目会逐步减少。
家电产业发展趋势 家电产业今年的发展趋势: • 由于政策边际效益递减等因素制约,2012年家电业的增幅将会继续回落。 • 受近期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多国货币贬值、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家电产业继续面临出口成本上升压力,同时加剧了结汇风险,2012年出口增幅也将回落。 • 2012年上半年,受去库存和政策退出效应的影响,中国家电企业将会度过一段比较艰难的时期;下半年如果库存达到合理水平,部分保障房建成以及住宅市场销售松动,家电市场将逐步走出低谷。 • 产业结构升级将成为2012年支撑家电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更多的企业将加大对产品结构升级的投入, 2012年家电市场的高端产品将继续成为值得期待的热点,销售额增长将继续快于销售量增长。
家电产品发展趋势 家电领域近几年基础技术很少会有新的突破,但创新产品不会少。企业应用最新技术装备家电产品,开发适合消费者的产品。长寿、价廉、操作简便、良好的售后服务才能受到消费者欢迎。家电产品流行趋势将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操作简便,电子符号按钮取代开关。家电将由芯片去测量和操作。冰箱可自动控制冰箱温度;洗衣机可根据衣物脏的程度选择适量的洗衣粉;洗碗机工作时可使用多种水压;自动烹饪器能调节温度和时间;吸尘器能独立工作。 • 各种家电网络化。家电可以连成一体,通过电视、记事管理器及手机等来控制其操作。 • 小型家电的功能将增加。热水器的功率可加大;烤面包机可控制烤焦程度;人体秤可显示脂肪含量;咖啡机将安装新的冲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