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 likes | 809 Views
第八章. 一 .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征 1. 性质 :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凝固不变的、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具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性质。. 2 .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在经济上,实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 在思想文化上,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一 .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二)从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E N D
一.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征 1.性质: •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凝固不变的、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具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性质。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 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 在经济上,实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 • 在思想文化上,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一.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二)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1. 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2. 将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3. 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1. 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南京军管会清查没收官僚资本及敌伪战犯财产的布告。 上海军管会没收国民党政府中央 银行的命令。
国营经济的来源: 没收垄断旧中国经济命脉的官僚资本 没收帝国主义的在华企业 革命根据地的公营经济
2. 将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华北区百货公司等单位向私营企业的订货合同。 天津恒源纺织厂把国家供应的棉花加工成为成品出厂。
国家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作用。国家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作用。 上海大康药房不法资本家王康年出售伪劣医药用品坑害志愿军指战员。图为逮捕王康年。 上海黄浦区的资本家到国际贸易业的“五反”委员会递交坦白书。
1951年与1950年全国私营工业总产值和私营商业零售额比较1951年与1950年全国私营工业总产值和私营商业零售额比较 • 私营商业零售额增长36% • 私营工业总产值增长39% 1952年,私营工业产值的56%,属于国家资本主义部分。
广东省中山县农民在学习毛泽东 “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 的报告。 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和适应工业化发展日益增长的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需要。
3. 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到1952年底,已有4542万户农户参加了互助合作组织,占总农户的40%。 河北邯郸郊区农民报名入社。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总收入中所占比重 71.8% 71.8% 19.1% 19.1%
国营经济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国营经济主要项目占全国比重: 大型工业总产值的41.3% 发电量的58% 原煤产量的68% 生铁产量的92% 钢产量的97% 铁路、邮电100% 还有绝大部分交通运输、银行和外贸
二.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 1952年的人均钢产量、发电量比较
二.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1.提出国家工业化的任务 新中国的工业化是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开始起步的,一五计划是在中央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李富春等主持编制的,这个计划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参照了苏联的经验,经过反复修改,是切实可行的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的稳步增长,同时正确发挥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作用,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
二.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2.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讨论: 为什么我国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老路?
为什么我国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老路?为什么我国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老路? • 第一,西方资本主义是通过掠夺殖民地和剥夺农民积累资金的; • 第二,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弱小,不可能成为国民经济起飞的基地,走资本主义道路就难以取得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独立。 • 据解放初期的统计,雇工在500人以上的工厂在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中只占0.1%,69.7%的工厂仅有不到10个工人,79.1%的工厂是工场手工业。
中国走什么样的工业化的道路呢? 别无选择! 只能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1.中国共产党人关于过渡的最初设想 (先建设,后过渡——“将来突变论”) 1950年6月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作了《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批评了那种认为可以提早消灭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思想。
“先建设,后过渡”——“将来突变论” • 关于过渡的时间,认为新民主主义建设要经历相当长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和工作重点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尽快实现工业化。 • 关于过渡的条件,认为在实现了工业化和生产力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后,才能实行私营企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 关于过渡的方式和步骤,设想在条件具备的时候,由国家发布一道命令,宣布对私营企业实行国有化,对资本主义经济采取和平的有代价的一举消灭的办法。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边建设,边过渡——“现在渐变论”)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边建设,边过渡——“现在渐变论”)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基本内容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工业化 农 业 总路线 三大改造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 (主体) (两翼)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 •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并举、互相促进。 • “一化”和“三改”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 强调逐步过渡。
3.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第一,实现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但我国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老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然要求。
3.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第三,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满足工业发展需要,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第四,面对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外交和军事封锁,当时中国只能选择社会主义。
三.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1.马列主义关于合作化的理论
1.马列主义关于合作化的理论 恩格斯说:“当我们掌握了国家权力的时候,我们决不会考虑用暴力去剥夺小农,不论有无报偿,都是一样……我们对于小农的任务,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化的生产和占有,但不是采用暴力,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 列宁在《论合作制》中指出,“合作社的发展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
2.农业合作化任务的提出 • 提出农业合作化任务的原因 (1)土改后,农村中出现贫富分化。 (2)广大农民中蕴藏着走互助合作道路的积极性。 农民踊跃报名加入合作社
3.农业合作化的基本方针 • 第一,在中国的条件下,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 • 第二,充分利用和发挥土改后农民的积极性,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社这种由低级到高级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3、高级社 2、初级社 1、互助组 采取由低级到高级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逐步实现过渡。 社会主义性质 半社会主义性质 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采取由低级到高级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逐步实现过渡。采取由低级到高级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逐步实现过渡。
图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土地入股多少和参加劳动的数量质量多少,对社员进行粮食分配。图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土地入股多少和参加劳动的数量质量多少,对社员进行粮食分配。
采取由低级到高级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逐步实现过渡,这是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的理论创新,从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可以使农民比较自然地适应集体生产方式,避免由于生产关系突然变化而引起生产力的不适应。采取由低级到高级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逐步实现过渡,这是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的理论创新,从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可以使农民比较自然地适应集体生产方式,避免由于生产关系突然变化而引起生产力的不适应。
2.农业合作化的基本方针 • 第三,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 • 第四,要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 • 第五,要把社会改造与技术改造相结合。
互助组向农业合作社学习,了解耕牛入股情况。互助组向农业合作社学习,了解耕牛入股情况。 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 政府向农民发放国家基金贷款。
96.3% 4.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和基本完成 到1956年底,全国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6.3%,5亿多农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合作化,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一步 供 销 小 组 生 产 合 作 社 供 销 合 作 社 第 二 步 第 三 步 稳步 稳步 5.手工业合作化的实现 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手工业生产经营方针是: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生活服务,为出口贸易服务。手工业生产经营方针是: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生活服务,为出口贸易服务。 福建闽侯县的手工业合作社工人在制造水车,为农业生产服务。
手工业合作社正在生产杭州伞。 手工业生产经营方针是: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生活服务,为出口贸易服务。 苏州刺绣手工业合作社精绣参加国际展览的展品。
太原市手工业者游行庆祝合作化胜利完成 93% 手工业合作化的完成 到1956年,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已占其总数的91.7%,产值占全国手工业总产值的 93%,全国基本上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1.经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就是无产阶级国家能够加以限制,并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 在中国共产党内张闻天较早提出了国家资本主义的问题。
毛泽东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理论 国家资本主义是 “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
2. 和平赎买政策的实现 用和平赎买的办法来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设想的。 恩格斯:“假如我们能用赎买的办法来消灭资本主义私人占有,那对我们是最便宜不过的了。但是,这大半不取决于我们,而是取决于我们取得政权的情况,尤其是取决于资本主义占有者自己的态度。”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中,国家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共支付给资本家32.5亿元。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中,国家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共支付给资本家32.5亿元。 公私合营天原电化厂支付1953年股息的领取凭证。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经验 • ①区别对待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对官僚资产阶级采取剥夺政策,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利用、限制、改造及和平赎买政策。 • ②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多种形式,从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 • ③对企业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委托加工 计划订货 初级形式 统购包销 委托经销代销 改造形式 单个行业公私合营 高级形式 全行业公私合营 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多种形式,从低级高级逐步过渡 (1953年前) (1954-1955年下半年) (1955年冬-1956年底)
单 个 行 业 公 私 合 营 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实行公私合营,欢迎公方代表进厂。
天津盛锡福帽厂公私合营后,挂上新厂牌,职工向经理祝贺。天津盛锡福帽厂公私合营后,挂上新厂牌,职工向经理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