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314 Views
学科性质: 易观智库发布监测数据显示 ,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 2.06 亿人,环比增长 0.4% ,相比去年同期呈现 48.4% 的增长速度;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4 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 2.8% ,其中,食品类涨幅最大。三四月份全国蔬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 18.5% 和 24.9% ,而北京涨得更多一些,分别为 32.7% 和 32.6% 。. 教学内容安排. 不讲内容: 第四章、第五章:第一、二、四节 第六章:第一、二、三节 第七章:第四节. 考核方案等事宜说明. 1 、成绩组成 :
E N D
学科性质: • 易观智库发布监测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2.06亿人,环比增长0.4%,相比去年同期呈现48.4%的增长速度; •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2.8%,其中,食品类涨幅最大。三四月份全国蔬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8.5%和24.9%,而北京涨得更多一些,分别为32.7%和32.6%。
教学内容安排 不讲内容: 第四章、第五章:第一、二、四节 第六章:第一、二、三节 第七章:第四节
考核方案等事宜说明 1、成绩组成: 作业20分+提问、回答问题20分+中期实验报告 30分+期末实验报告30分 作业:总共交5次作业,一个大班每次随机 抽取20本批改,其余先检查是否完全,然后交 由组长批改;作业本上必须写学号; 提问、回答问题:上课回答问题、通过各种渠 道问问题皆算入此项,无论正确与否按程度给分; 实验报告:本科:第六周布置期中报告,第十 周收中期报告,第12周开始讲中期报告;第12
周布置期末实验报告内容,第16周上交报告, 18,19周讲解实验报告; I、实验报告分组进行,每组10人,学生自行分组,组 员推选一位组长,组长须将本组成员的学号抄一份 给我; II、分数以组的形式分配,每次报告每组300分,由 组长分配这300分,但是必须保证10位组员的分数 之和等于300分,组长应尽量避免组员搭便车,教师 再根据报告讲解情况对该组重新打分; III、任务的分配由组长完成,组长需将组员任务的 分配情况和实验报告一起上交; IV、实验报告需在规定的时间完成;
2、课堂纪律 旷课:旷课一次扣5分,旷课两次及以上取消 考试资格,事假视为旷课;迟到扣2分,累计 迟到达4次取消考试资格,早退按旷课处理。 上课纪律:手机需静音或震动;严禁找人代课,一旦发现,将严肃处理;节假日不容许调课等等;
3、助教1名+4名组长(10分) • 4名组长(基础好):专职批改作业; • 助教(责任心强,号召力大):不参与批改作业,检查所有学生作业是否完成,协调四名组长的工作,登记作业分数,擦黑板+打开电脑+关灯 ; • 4、参考书 • 统计学导论,向蓉美、王青华,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统计学原理学习辅导与练习,湛继红,欧庚生,中南大学出版社
5、辅导答疑 :B5一楼会议室 每周三晚上: 19:00~21:00 6、教师联系方式: 手机 :15882874849 QQ: 55748261 7、邮箱: dengweiping@tf-swufe.net
第一章 总论 8
§1.1 什么是统计 • 一、统计的含义 • 统计实践活动和统计学 • 统计数据或统计资料 统计
统计实践活动 • 对所研究事物加以观测、分析,以获取数据信息的实践活动。 • 统计实践活动有悠久的历史,《通典》 • 记载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统计据:“禹平水土,为九州”,“九州之地为24,388,024顷,人口13,553,923人”.
统计资料 • 统计资料包括统计数据和依据统计数据所做的分析报告,是统计实践活动的结果. • 统计数据最集中、最系统的反映在统计年鉴中,如《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物价及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统计年鉴》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网站 上查找数据有成为统计主要数据来源的 趋势,比如说,查找中国经济发展的相 关数据,最直接、最权威的地方就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统计学 •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合理测定、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反映客观现象的数据,以探索事物数量规律性的方法论科学。 • 《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统计学所下的定义:“统计学是关于收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和艺术”。
二、统计学研究的特点 数量性—统计的数量性特点是指统计 总是用数字作为语言来表述事实. • 总体性 • 例如:股票价格、CPI指数。 • 差异性或不确定性 14
三、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 统计学的创立—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初; ①、国势学派—海尔门.康令 ②、政治算术学派—威廉.配弟 ③、数理统计学派—阿道夫.凯特勒
§1.3 统计学的若干基本概念 一、总体、总体单位(个体)、样本 总体(N):根据一定的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 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众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是所要研究具体问题的承担者. 样本(n):是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个体的集合, 构成样本的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例】1.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 总体是__,总体单位是__。 2.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 统计总体单位是____。 3. 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 位是(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 企业
二、总体的特点 I、 同质性—总体的基础—物以类聚; II、大量性 —总体的条件; III、差异性—总体的前提,统计研究的前提. IV、客观性
三、变量及统计数据 1、变量:说明现象某一特征的概念成为变量,变量是随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而变化的特征。 工资总额、籍贯、学生人数、婚姻状况、性别(可以取不同的值或不同的表现)、国内生产总值、满意度、机构数、重量。。。
2、统计数据:研究总体或总体单位某一特征的具体表现,是对客观现象进行观测与统计分析的结果。2、统计数据:研究总体或总体单位某一特征的具体表现,是对客观现象进行观测与统计分析的结果。 标志—说明个体特征的概念. 指标—也称统计指标,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与具体数字. 标志的具体表现称为标志值,因此根据标志的具体表现标志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性别、年龄、籍贯、国内生产总值、产品质量、固定资产……
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 品质标志 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 统计指标数字 3、统计数据的分类 按是否可以直接用数字表示: 定性数据 — 定类数据、定序数据 定类数据:统计数据没有优劣、大小、顺 序之分,如“性别”、 “籍贯”; 定序数据:统计数据有优劣、大小、顺 序之分,如“满意度”、 “考试成绩”;
2、按时间状况—截面数据、时序数据 截面数据:也称静态数据,是同一时间点 或时间段的数据,如: 某学期全班55名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 时序数据:也称时间序列,是不同时间点或时间段的数据序列,如: 中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历年末的人口 总数构成的数据;
课堂作业 苏格兰曾经在一地区进行了一次实验来确定对学龄儿童提供免费牛奶的效果,在每一所学校选择一些儿童作为处理组给予免费牛奶.请确定这个实验的总体、总体单位、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