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東西文化的交流

東西文化的交流. 指導老師:陳秀卿 第二組 組長: 4950J085 林泰嘉 ( 口述 ) 組員: 4950J014 林遠哲 ( 口述 ) 4950J135 林哲輝 ( 撰寫 ) 4950J107 楊育德 ( 撰寫 ) 4950J106 楊士仁 ( 撰寫 )

erv
Download Presentation

東西文化的交流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東西文化的交流 指導老師:陳秀卿 第二組 組長:4950J085 林泰嘉 (口述) 組員:4950J014 林遠哲 (口述) 4950J135 林哲輝 (撰寫) 4950J107 楊育德 (撰寫) 4950J106 楊士仁 (撰寫) 4961J015 陳和安 (撰寫) 4950J094 李晟維 (撰寫)

  2. 前言 • 「人類產生後,在不同地理環境、自然條件中生存競爭,就有不同的文化產生,鄰近小文化群融合起來,成為中文化群,又各自發展在與當地中文化在融合成為大文化群,就是地球文化的大同時代」(周平、沈茶英,1999) • 西方-西域、中東、歐洲基督教地區 • 東方-漢唐、元、明清

  3. 漢唐時期的外來文明

  4. 絲路 • 原名:絲綢之路 (又稱對話之路 ) • 路徑: (本圖片轉摘自西域記風塵一書所附贈之地圖)(老夫子 旅遊Bolg)

  5. 元代基督教傳教士的來華 • 元朝時期因為蒙古人的三次西征,而再次打開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西征打破了歐洲的封建制度,此時歐洲人極度想將基督教傳來中國靠著當時的”多名我會”、”方濟各會”兩修會的努力派遣了教士來到了中國,教士是以[遊記]記述他們在中國的所見所聞。

  6. 元代交流

  7. 明清以來中西文化交流史 社會變革的實質是文化形態的轉化,文化的傳播在文化形態的轉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文化都只有在傳播交流中才獲得新的創造契機。於明清的西方文化在中國的傳播,從物質層面到心理認知層面,對西方文化進行了有選擇的攝取,發展了中國的現代化運動。明清以來的中西文化交流,形成中國文化發展史上一個重要階段,它蘊涵了改變中國文化的多方面的理論與實踐的活動。從宏觀與微觀的雙重角度,講述明末清初到清末民初(即16世紀末17世紀上半葉到20世紀初)的300餘年中西文化交流的演變,重點在分析中國社會所受到的西方的影響及文化界的回應。

  8. 西方傳教士東來的原因/背景 • 新航路之發現 • 宗教改革 • 來自東方的誘惑 • 遠洋航海事業地理大發現對於人類文化交流的意義 • 澳門在中西文化互動中的地位。

  9. 明清時代的文化交流

  10. 舉例 唐代-李白 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泰安縣北),家居綿州昌明縣(今四川省彰明縣)青蓮鄉朝廷當官,唐代著名詩人 唐代在東西交流所產生人才、詩人。 現代-北京奧運 助進東方與西方的文化交流

  11. 感謝各位的聆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