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台灣十大小吃

台灣十大小吃. 五年一班 第五組. 工作分配表. 製作簡報 :5111 賈皓元 查資料 5117 江冠葳 : 台南擔仔麵、嘉義雞肉飯、彰化肉圓、東山鴨頭。 5123 郭書文 : 萬巒豬腳、花蓮麻糬、基隆廟口鼎邊銼。 5127 馮莉雅 : 九份芋圓、淡水阿給、台中蓮心冰、雞爪凍。. 組員. 組長 :5111 賈皓元 組員 : 5117 江冠葳 5122 郭書文 5127 馮莉雅. 台南擔仔麵. 擔仔麵 是一種發源於臺灣臺南的小吃。「擔仔」即臺灣話「攤販」之意,其全名亦可稱為 度小月擔仔麵 。

er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台灣十大小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灣十大小吃 五年一班 第五組

  2. 工作分配表 • 製作簡報:5111賈皓元 • 查資料 • 5117江冠葳:台南擔仔麵、嘉義雞肉飯、彰化肉圓、東山鴨頭。 • 5123郭書文:萬巒豬腳、花蓮麻糬、基隆廟口鼎邊銼。 • 5127馮莉雅:九份芋圓、淡水阿給、台中蓮心冰、雞爪凍。

  3. 組員 • 組長:5111賈皓元 • 組員: • 5117江冠葳 • 5122郭書文 • 5127馮莉雅

  4. 台南擔仔麵 • 擔仔麵是一種發源於臺灣臺南的小吃。「擔仔」即臺灣話「攤販」之意,其全名亦可稱為度小月擔仔麵。 其發源時間可能為清朝時期,由於台南臨海,許多人家以捕魚為業,每到夏季七、八月時常有颱風侵襲,風雨加交導致不易出海捕魚,生計頓時艱困,此時期稱為「小月」。因此有些漁家在無法出海捕魚時候,就改賣麵食以維持生計,度過小月,於是漸漸產生「度小月擔仔麵」此道美食。 現在台南地區有許多賣擔仔麵的店家,它主要成份為:麵條、豆芽菜、香菜、蝦仁、少許湯汁以及獨門肉燥。擔仔麵通常昂貴、量少,是所謂「食巧不食飽」(臺灣俗諺:吃得精緻而不吃飽)的點心而非正餐。

  5. 嘉義雞肉飯 • 雞肉飯幾乎是嘉義的同義詞,全省各地打出嘉義品牌的數都數不清,而位在中央噴水池邊的這家鼻祖老店,早在民國三十八年經營迄今,已有半世紀的悠久歷史。 當年店主林添壽選擇在此賣的火雞肉飯,如今已成為嘉義的地標了。第二代店主林昭正表示,台南縣第一家自產自銷的清吉專業火雞農場和他長期配合,每天清晨農場把現殺的火雞送到,他以慢火煮二小時至熟,因快火容易把火雞煮爛,且易有外熟內生的現象。 火雞則以飼養八個月大、二十公斤重的為上品。因火雞肉質較粗而有彈性,且【噴水火雞肉飯】保持新鮮的火雞應市,是好吃的秘訣。將切片或切絲的火雞肉放在白飯上,再淋上肉燥、雞肉湯,風味獨特。

  6. 彰化肉圓 • 彰化肉圓是台灣彰化縣的特產,據說是由位於彰市的「正彰化肉圓」創始人吳許水桃女士所創。 彰化肉圓的外皮是用番薯粉製作的,內餡以豬後腿肉做成的絞肉與香菇等餡料為主,調理方法是把肉圓放入蒸籠內,再油炸而成。

  7. 東山鴨頭 • 東山鴨頭聞名全臺,無論走到那裡,都可看到打著「東山鴨頭」招牌的推車攤子在賣鴨頭。很多人不知道「東山」是什麼意思,更有人將「東山」看成「山東」,但南部人都知道「東山」就是台南縣東山鄉,而「東山鴨頭」的創始店在「籃記」。創業年代民國五0年代。營業時間:下午一時三十分至五時三十分。 東山鴨頭由於口味特殊,名聲響亮,每天一上市,立刻吸引食客蜂湧而上,爭相搶購。每天八百隻鴨子的量,最多不超過四個小時,便被搶購一空。籃老闆為求公平起見,在推車上掛上「請排隊購買」的公告,想嚐嚐真正東山鴨頭的始祖,記得一定要趁早。   

  8. 萬巒豬腳 • 萬巒豬腳名聞全省,在萬巒地區已有五十年以上的歷史,是客家美食名點之一。其製作是選用骨頭小,瘦肉多的豬前蹄,須經過脫油,再以特殊的配方小火慢滷三小時以上始成。食用時,配上特調的蒜頭醬油,令人百嚐不厭。皮香Q、不油膩、肉質嫩、蒜味香,是萬巒豬腳的四個特色,而萬巒豬腳專賣店幾乎都兼賣粄條,久聞不如一嚐,有時間到萬巒原產地或屏東市區好好吃一頓,定回味無窮。

  9. 花蓮麻糬 • 蓮薯為花蓮特產之一,在日據時代即風聞全台,主要是將花蓮溪谷地所產的蕃薯先煮熟、去皮,用機械絞碎,再加上奶油、豆沙、蛋、麵粉作配料烘製而成;舊時以茅草包裝,現已改為紙張或塑膠袋包裝。因花蓮當地所產的蕃薯,質地鬆軟且水分少,製成薯後,入口香酥。甘薯經過炊煮、人工刨皮、拌泥程序,加以調味後捏製成“小甘薯”形狀再入爐烤黃,充滿當地素樸的情趣。 花蓮芋是花蓮薯的副產品,芋頭為花蓮寬闊溪地的土產,有 山芋和水芋兩種,但主要以水芋製作。其較花蓮薯晚,在台灣光復後才流傳到市面。做法與花蓮薯大致相 同,唯一不同的是花蓮芋在製成後,上面還撒一些玉桂粉,使香味醇。

  10. 基隆廟口鼎邊銼 • 鼎邊銼源起於明末清初戰亂時期,闖王李自成被官兵追打鄉間,向農家乞討來果腹的「逃難點心」。它是台南市有名的小吃之一,其製作過程與春捲皮相似,但材料是以米磨成粉調水成糊,沿火熱的大鍋邊緣一抹而薄皮,取出切絲,再與以蚵仔、金針、木耳、荀絲、魷魚絲熬成的湯料同煮,便是一道風味獨特的小吃。    鼎是「大口鼎」,也就是閔南話中所說的「大鼎」和「大鍋子」的意思。銼則是閔南話「游動」、「蠕動」的意思。因此熟悉閔南話的人,就瞭解鼎邊銼的意思其實是很鮮明的。它所用的基本原料是米漿。整個來說,就是用米漿在大鍋中游動、蠕動煎熟,再加上配料煮熟,成一種類似高湯的美食。據說它最早是福州菜的一種,它的外表乍看之下,有點像春捲皮。不同的是,春捲皮是以麵粉製成;鼎邊銼是以米漿作原料,吃起來有點像粿仔條。鼎邊銼一般都是煮湯吃,將所有的材料放進大鍋裡煮熟,再放進小碗裡。雖然是小小的一碗,內容卻是芳香無比,夏天食用特別爽口。 •     搭配的佐料有蚵、魷魚、金針、木、筍絲、湯清料豐、味道高雅。

  11. 九份芋圓 • 九份芋圓是傳統的鄉土小吃,這裡的芋圓絕對比外地的好吃,因為都是手工製作而且是真材實料的喔,夏天可以吃芋圓加蕃藷圓的剉冰,冬天可以喝熱熱的芋圓甜湯,香Q 滑韌嚼勁十足,來九份絕對不能錯過喔!

  12. 淡水阿給 • 阿給是日文「油豆腐」(油揚げ、abura-age)發音的直接音譯,是台灣台北縣淡水鎮有名的小吃之一。 阿給的由來,是源自1965年楊鄭錦文女士所發明,起初是為了不想浪費賣剩的食材,而想出的特殊料理方式,創始店位於淡水鎮真理街上。 阿給的做法是將油豆腐的中間挖空,然後填充浸泡過滷汁、或肉燥粉絲,以魚漿封口,加以蒸熟,食用前淋上甜辣醬或其他特殊醬汁,雖是小吃卻有它獨有的風味, 到淡水遊玩的人都應該嚐一嚐。

  13. 台中蓮心冰雞爪凍 • 東海的雞爪凍,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美食,而雞爪凍是由陳皮、茴香等十多種中藥材所做成的魯包,再加上辣椒、大蒜和壼底醬油等所製成的滷汁,經過六個小時的慢工所滷製出來的,滷出來的雞爪爛而不軟,風味十足。 現在除了雞爪凍之外另外還有滷雞肫、雞翅、鴨翅、毛豆、豆干、海帶等等,皆是令人讚不絕口的美食小吃。蓮心冰也就是彎豆冰是老闆所發明的,濃濃的綠豆沙撒上花豆後再加上兩球冰淇淋,就是美味的東海蓮心冰,搭配上又香又Q的雞爪凍、豬腳筋或是來盒雞翅、鴨翅、毛豆、海帶、豆干等,可以讓遊客有得吃又有得帶。

  14. 謝謝大家 敬請指教

  15. 心得:賈皓元 在做這次台灣十大小吃簡報前,我對台灣各地的小吃不是很了解,但是作完簡報後,從我蒐集的資料中,我發現台灣有許多美味的小吃,它們的名字聽起來很奇怪,有的小吃甚至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有機會真想到當地去嚐一嚐,親身體驗一下它們的美味。

  16. 心得:江冠葳 我覺得這次的報告很難,因為台灣的十大小吃不是固定的,所以我覺得這報告很難。

  17. 心得:郭書文 我覺得台灣的每一樣小吃都好好吃喔!快流口水了……但是為什麼沒有珍珠奶茶?

  18. 心得:馮莉雅 我覺得台灣很多好吃的小吃!!要感謝賈皓元,因為他提了這個題目,才讓我們知道了台灣的各種特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