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532 Views
小城镇发展模式和规划. (下). 杨晓东 北京城乡创新发展博士研究会会长 2008.11.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内容. 公共 资源有效利用规划,改善居民生活是规划的主要内容 。. 美国小城镇很重视规划 规划基本原则:一是尽可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注重功能;二是充分尊重和发扬当地的生活传统;三是最大限度地绿化和美化环境;四是塑造城镇不同的特点和培育有个性的城镇。
E N D
小城镇发展模式和规划 (下) 杨晓东 北京城乡创新发展博士研究会会长 2008.11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内容 公共资源有效利用规划,改善居民生活是规划的主要内容。
美国小城镇很重视规划 规划基本原则:一是尽可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注重功能;二是充分尊重和发扬当地的生活传统;三是最大限度地绿化和美化环境;四是塑造城镇不同的特点和培育有个性的城镇。 小城镇建设资金由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共同承担,联邦政府负责投资建设连接城镇间的高速公路;而小城镇的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是由州和小城镇政府负责筹资建设;开发商则负责小城镇社区内的交通、水电、通讯等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资金。 政府在规划时,重视城镇特色,追求个性,避免了那种千城一面、万镇雷同的现象。
(二)合理确定小城镇定位,找准发展方向 全球化时代呼唤定位 定位就是定愿景 定位就是提高城镇竞争力(名片、信心) 定位就是经济(创造价值、节约) 定位决定成败(形象、品牌、活力) 一个好的定位,能够指明发展主线,明确发展目标,突出自身特色,挖掘发展潜能,能够极大强化城镇品牌形象,提升城镇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国内一些城市的定位案例 北京定位:国家首都,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 上海定位: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广东定位:国际城市(国家级中心城市)、中国南方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省会。 合肥定位: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交通枢纽;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上海金山区定位:“上海国际化工城” 大连旅顺口区定位:“现代化园林旅游城区” 广东花都区定位:“广州市工业发展区”
国际著名城市定位 水上之都威尼斯 港口之都鹿特丹建筑之都罗马音乐之都维也纳时装之都巴黎啤酒之都慕尼黑狂欢之都里约热内卢论坛之都达沃斯会展之都汉诺威
一些经济开发区定位 首钢石景山工业区定位: “中国工业文化之都” 东营经济开发区定位:“中国北部沿海地区最具潜力的新型重化工业基地” 中科廊坊科技谷定位:“中国高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又称为“中国特色硅谷” 无锡经济技术开发区定位:“中国现代制造业总部城”
一些小城镇定位由来 广东小榄镇——中国乡镇之星 小榄形成了五金制品、电子电器音响、食品饮料、服装制鞋、化工胶粘、印刷包装六大支柱产业全面发展。 截至2004年底,全镇共有国家、省名牌名标41个。其中,“中国名牌产品”4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国家免检产品”5个、“广东省名牌产品”18个、“广东省著名商标”12个。华帝、长青、建华三家企业荣获首届“广东省民营百强企业”称号。 改革开放初期,小榄镇利用珠江三角洲的地利和其拥有的众多旅港澳、海外侨胞的人缘优势,引进了一批“三来一补”企业,以“借船出海”的方式,为经济发展积累了必需的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上世纪80年代末,利用国家对乡镇企业的优惠政策,发挥“船小好掉头”的优势,迅速发展了一大批乡镇企业,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 又于90年代开始,面对大中型企业“猛虎下山”的激烈竞争,及时调整了发展策略,提出了“船大好冲浪”的口号,关、停、并、转了一批作坊式的小厂的效益不佳的“夕阳企业”,重点扶持乐百氏、固力、长青、永大等集团公司加速发展。 90年代末又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积极引导集体企业转制,实行集体资产“无风险”经营。引进国外有实力的财团和国内知名企业投资设厂,努力借助外资内资发展地方经济。
温州龙港镇——中国印刷城 先后获得了“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中国印刷材料交易中心”和“中国台挂历集散中心”等四张“国”字号金名片。 有印刷企业480多家,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纸张和油墨生产厂家在龙港设有办事处或直销点,形成了不干胶印刷、软包装印刷、纸张印刷、防伪商标印刷、电脑织唛等系统印刷及辅助材料生产、供应、印前、印中、印后及庞大销售网络相配套的立体型的高效协作,高度统一的印刷社会化大生产的体系。 龙港的印刷业的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当时主要从事饭菜票、各种徽章及学生作业簿的生产。随着经济迅速崛起,龙港印刷业依托灵活的市场经营机制和快速的技术进步脱颖而出,迅速发展,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低到高的发展壮大过程。 龙港于1984年建镇。建镇之初,在全国率先推行土地有偿使用、户籍管理制度和发展民营经济等三大制度改革,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农村城镇化的路子,成为中国农民自费建城的样板,被誉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
浙江柳市镇——中国电器之都 在几十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几十万人从事生产经营高低压电气产品。凭借遍布全国各地的商贾,柳市的5238家电器生产企业在国内的电器市场上硬是占据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份额,成为中国低压电器的最大集散地。 柳市的低压电器产业诞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目前全国县级市以上都有柳市电器厂家的销售公司。柳市的电气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加工到国际化制造,从无牌到中国名牌,从家庭作坊到集团式的跨越,这里已经成为了我国高低压电器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年销售产值约有480亿元。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亨利罗文考察“东方电器之都”时做了这样的评价:“温州柳市这样一个产业集群,和硅谷、意大利的产业集群相似,集群里面大、中、小三种层次的公司都有,整个系统运行得好,市场推动力将非常强大。”
河北白沟镇——中国箱包之都 以商贸起家,“包”打天下。短短20多年,白沟实现了从马路市场到大棚市场再到现代化大市场的转变。 箱包业带动了周边5个县市、50多个乡镇、50多万人走上致富之路。仅高碑店市就有10个乡镇,200多个村街的近20万人,依托白沟市场从事箱包加工及相关服务行业。 白沟现有150家规模企业、3000多家个体加工企业,形成了年产箱包1.5亿只的规模生产能力,成为全国最大的箱包产销基地。
辽宁西柳镇——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名镇 努力建成东北地区最大的纺织服装集散中心和品牌信息发布中心。 现有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2000多家,年生产成衣9000万套,裤子1.5亿条,其它布艺产品7000万米。 服装城汇聚了全国28个省份的贸易商家,其每年150亿左右的交易额,早被业内人士誉为打造纺织服装财富的天堂。其产品已辐射到全国30多个省份及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南非、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形成了稳固的,外购外销、地产外销、内外结合、集散并举营销格局,成为名副其实纺织服装商业航母。 提出创建 “品牌西柳”的发展思路,实现企业和产品的品牌化、名牌化,最终形成链条完整、分工细化、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集群。
浙江西塘镇——中国纽扣之乡 西塘,以千年古镇而著称,不仅完整的保存了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大片明清建筑群,更是继承了传统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 目前是中国最大的纽扣生产基地,有纽扣工厂711家,纽扣畅销海内外。2004年纽扣生产总值达25亿人民币,占西塘年产值的三分之一。全镇拥有纽扣生产企业311家,主要生产贝壳扣、树脂扣、有机玻璃扣等7大类多规格纽扣,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东南亚、欧美及港台地区,年销量占国内市场的39%左右。
安徽西递、宏村——活的古民居博物馆 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历经八百余年,浓缩了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持续发展的成就,是中国村镇中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 神奇的人工水系独出机杼,开仿生学先河。 民居、祠堂、牌坊保存完好,秉承宗祠文化。 楹联、牌匾彰显徽商儒雅,石雕、漏窗寄托农家情怀。 西递宏村,是明清民居的博物馆,更是今天人与自然结合的典范。1999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四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安徽省黟县西递、宏村两处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黄山风景区内的自然与文化景观第二次登录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也是中国继北京后第二座同时拥有两处以上世界遗产的城市,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把民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三)科学规划旧城改造,提升城镇形象 旧城改造又叫城镇更新,是城镇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城市发展包括扩张也包括更新,扩张的范围是有限的,而更新的内容是无限的,即使是新城市,未来也必须面临更新的问题。 城市扩张与更新是互动、共生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
旧城改造的原则 • 科学规划,有序改造; • 传承历史,保护文化; • 以人为本,尊重民意; • 发挥市场作用,吸引民间资本; • 突出城镇特色,树立城镇品牌。
旧城改造开发模式 • 新旧独立模式 • 是最常用的旧城改造模式。但这种模式开发的前提是在老城附近必须有合适并可供开发的地块。 • 博物馆模式 • 对历史区域进行博物馆式保护和更新修缮。能有效保护原有历史区域建筑及文化的完整性,使其保持原有特色和生活方式,是欧美等先进国家最常用的旧城改造模式之一,但这种改造模式有相当大的局限性。 • 外旧内新模式 • 保持历史区域建筑的外部原有风貌,但对其内部进行规划周密的现代化改造。较为创新,商业化程度较高,局限性较强,改造成本高昂,只适合小范围的改造。 • 文化复制模式 • 对整体风貌具有地方特色的旧城区域,实行整体区域的全面重建,使重建后的城区能以新的形象重新展示和再现该城区的历史和文化。属于理想化模式,实际上很难把握最终效果。
彻底改造模式 • 对旧城区实行全面拆迁改造,完全彻底的推平原有所有建筑,重新兴建一座新的城区。这种模式适用于对贫民区的小范围重建改造,不适用于对拥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旧城区改造。 • 商业化模式 • 往往是完全交由某个发展商去进行整体规划改造,政府不参与,发展商根据自身利益去进行房地产开发。这种模式具有两面性,正面的是如果发展商素质高,具有全盘规划能力和远瞻性,既考虑自身利益又能考虑公众利益,就能使项目成为经典之作;但负面的是如果发展商只片面考虑自身利益,那么对于该区域未来来讲,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往往后一种情况出现的机率比较高。 • 综合规划模式 • 以保护和继承历史文化为原则,充分考虑改造项目的长远性、公益性、利益性,从城市经营的角度去进行规划改造,既能体现原有的历史文化精髓,又能创造长远的经济利益。这种多方面、多角度的旧城改造,使城区既能保留文化传统、又能创造长远的经济效益,但真正实施起来需要有充分的智慧。
(四)打造新型城镇与培养新型农民相结合 让农民充分分享建设新型城镇的成果 • 建设现代化的农民新型社区 • 以新的管理体制对农民还迁小区实行社区管理。组建以社区党支部,居民代表会议为权力中枢,社区居委会、邻里和居民小组为基础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实行管干分离、政企分开,不养专业队伍,通过社会招投标方式,选定建设、养护和管理的责任单位。 • 打造“四金”农民(薪金、保金、股金、租金) • 要做好农民的培训、就业、社保、卫生等工作。 • 逐步转变农民的职业和身份。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五)政府工作重点向公共服务转变 政府公共 职责 合理 配置 公共资源 公共服务 政府 提供
治安 民政 司法 招商 引资 教育 计划 生育 科学 社会 治安 文化 环境 保护 供电 城市 卫生 供水 道路 税费 新 农村 政府 管理 主体
(六)引导企业利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寻找发展契机(六)引导企业利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寻找发展契机 1、将规划做为企业了解地方发展的窗口和途径 2、将规划做为企业投资的依据 3、企业要在规划中寻找商机和投资机会 4、企业可以主动参与规划制定 5、企业可在规划指导下,参与引导地方产业集群发展
(七)突出城镇历史人文脉络 城镇规划和建设要延续历史,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资源。 ● 以特有的历史风貌特色(包括非物质文化)吸引大量游客,发展旅游重镇或特色古镇、江南水乡名镇。 ● 以传统的文化特色,加以产业化打入国际市场。 ● 以城镇特有的文化气息、文化底蕴、文化氛围,更好的打造和改善投资环境。 ● 以特色打造品牌,提升知名度,创造无形资产。
特点: 江南水乡反映的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 生命力: 在于挖掘古镇文化内涵,保护古镇空间格局,继承和发扬古镇传统文化有关。 在于合理的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以及河流山丘。 地形地貌的形成是地球表面成千上万亿年演化的结果,一条河流、一个小山丘都是自然给人类的恩赐。小城镇规划建设时一定要尊重这些因素,并有效地利用它们。
城镇建设的着眼点 形象工程 政绩工程 从提供良好的社会公共服务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