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羅伯特 . 路易斯 . 史蒂文生

羅伯特 . 路易斯 . 史蒂文生. 出生 :1850 年 11 月 13 日 逝世 :1894 年 12 月 3 日. 報告製作人: 林綺卉、黃子容、江宣妤. 生平介紹一. ( 早年 )

eris
Download Presentation

羅伯特 . 路易斯 . 史蒂文生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生 出生:1850年11月13日 逝世:1894年12月3日 報告製作人: 林綺卉、黃子容、江宣妤

  2. 生平介紹一 • (早年) • 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於1850年11月13日在愛丁堡出生。史蒂文森的父親是湯瑪斯·史蒂文生,祖父則為羅伯特· 史蒂文生,就像史蒂文森的曾祖父一樣,都是著名的燈塔設計師與工程師。所以他從他們那裡遺傳到了熱愛冒險、喜愛海洋的性格。因為母親的緣故,所以史蒂文森也是吉爾伯特·艾略特-默里-基寧蒙德,第一代明托伯爵的後裔,並且與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將領阿瑟·聖克萊爾有血緣關係。史蒂文森的外祖父路易斯·巴爾福則是一個道德學的教授與牧師,所以史蒂文森在少年時期經常在家中度過假日時光。史蒂文森曾經說過「現在我還經常會感到納悶,我從外祖父那裡遺傳到了什麼?我必須假設,事實上他喜歡講道,而我也是。雖然我不曾聽過它被保存下來,而且我們也不想要去聽到它。」史蒂文森則從母親瑪格麗特·巴爾福遺傳到了虛弱的肺部(也許是肺結核),所以史蒂文森在冬天時經常待在床上,而他的護士則花很長的時間在床邊閱讀聖經與古老基督教誓約派的一生給年幼的史蒂文森聽。而在夏天,史蒂文森則被鼓勵到戶外遊戲,在這時候他又變成了好動而無憂無慮的孩子。在11歲的時候,史蒂文森的身體已經好轉了,所以父母送他到愛丁堡學校就讀,準備將來進入愛丁堡大學,他們計畫讓史蒂文森成為燈塔工程師。在這段時期,史蒂文森廣泛的閱讀文學書籍,他特別喜歡莎士比亞、沃爾特·司各特、約翰·本仁與《一千零一夜》。

  3. 生平介紹二 • (早年) • 史蒂文森在17歲時進入愛丁堡大學就讀,但是史蒂文森很快的就發現他對於科學或物理並沒有天份,無法成為工程師。而在他與父親經歷一次旅行之後,史蒂文森發現比起建造燈塔,他對這些關於他們所遊歷的島嶼及海岸的奇妙傳奇故事更為著迷。雖然史蒂文森的父親湯瑪斯是嚴厲的,不過最後他還是支持史蒂文森繼續文學生涯,雖然一開始湯瑪斯認為史蒂文森最好先完成法律學位,為了以後可以去依靠它來生活。史蒂文森遵循著成為律師的步驟,於25歲時通過進入律師界的考試,雖然史蒂文森並直到他的身體狀況因為工作與憂慮而衰弱為止都沒有開業。 ←史蒂文生

  4. 生平介紹(三) • (晚年) • 史蒂文森在1890年於薩摩亞群島的鳥波盧島購買了400英畝的土地。在2次返回蘇格蘭的計畫失敗之後,史蒂文森經過了許多努力,在這裡建立了自己的棲身之所,而且將它命名為維利馬。 • 史蒂文森的影響力因為當地居民向他尋求建議而擴及到當地,因此他很快進入當地的政治圈中。史蒂文森被任命為歐洲官員來裁決當地官員是否是不是適任的,在很多沒有效果解決這個問題的企圖後,史蒂文森出版了。這是一次對於兩位官員被罷免的現況的激烈抗議,史蒂文森這時也害怕會被驅逐出境。 • 除了建立房子、整理自己的土地與幫助當地居民之外,史蒂文森感覺到應該繼續寫作。他在這段時期創作了《The Beach of Falesa》、《David Balfour》與《Ebb Tide》,還有《Vailima Letters》。 ←1885年約翰.辛格.薩金特的畫中,描繪出史蒂文森在餐廳裡踱步的模樣

  5. 生平介紹(三之一) • (晚年) • 在1894年間,因為史蒂文森想知道是否他已經耗盡了創造才能所以感到意志消沈,而且感到筋疲力盡。他甚至對於再次變成無助的病人感到恐懼。然後史蒂文森突然擁有寫作的動力,開始創作《赫米斯頓的韋爾》(Weir of Hermiston),根據記錄他曾經叫喊著「它是如此出色,甚至令我感到害怕」。他感覺到這是一生中最好的作品。 • 不知道為甚麼,史蒂文森又充滿了希望。在1894年12月3日早上,史蒂文森一如以往努力從事《赫米斯頓的魏爾》的寫作。但是在晚上,當史蒂文森一面與妻子談話而一面打開一瓶葡萄酒時,他突然倒了下來。史蒂文森在幾個鐘頭後去世,終年44歲,死因可能是中風。夜晚時當地的居民堅持在他的身旁來守衛,並且用他們的肩膀將他們的「圖西塔拉」運送上瓦埃阿山,埋葬在一處可以眺望海洋的地方。

  6. 作品名稱(一) • (小說) • 1883年:《黑劍》 • 1883年:《金銀島》 • 1885年:《顎圖王子》 • 1886年:《化身博士》 • 1886年:《綁架》 • 1889年:《巴倫特雷的少爺》 • 1889年:《入錯棺材死錯人》 • 1892年:《The Wrecker》 • 1893年:《卡特麗娜》 • 1894年:《The Ebb Tide》 • 1896年:《赫米斯頓的韋爾》 • 1897年:《St. Ives: being the Adventures of a French Prisoner in England》

  7. 作品名稱(二) • (短篇故事集) • 1882年:《新天方夜譚》(New Arabian Nights) • 1885年:《More New Arabian Nights:The Dynamiter》 • 1887年:《快樂的男人們及其它故事》(The Merry Men and Other Tales and Fables) • 1893年:《海島之夜娛樂記》 • (詩) • 1885年:《兒童詩園》(A Child‘s Garden of Verses) • 1887年:《Underwoods》 • 1896年:《Songs of Travel and Other Verses》 • 1891年:《Ballads》

  8. 作品名稱(三) • (旅行文學) • 1878年:《內陸航行》(An Inland Voyage) • 1879年:《驢背旅程》(Travels with a Donkey in the Cévennes) • 1883年:《銀礦小徑破落戶》(The Silverado Squatters) • 1892年:《橫渡平原》(Across the Plains) • 1895年:《The Amateur Emigrant》 • (其他作品) • 1881年:《維琴伯斯·普魯斯克集》(Virginibus Puerisque, and Other Papers) • 1882年:《Familiar Studies of Men and Books》 • 1887年:《回憶與肖像》(Memories and Portraits) • 1890年:《Father Damien: an Open Letter to the Rev. Dr. Hyde of Honolulu》 • 1895年:《Vailima Letters》 • 1895年:《The New Lighthouse on the Dhu Heartach Rock, Argyllshire》由R.G.Swearingen根據1872年的一份原稿所編篡的。

  9. 作品名稱(四) • (島嶼文學) • 雖然知名度不高,不過他的小說與非小說具有高度價值,而且收集了19世紀許多太平洋地區的文學作品。 • (非小說) • 《In the South Seas》 • 1892年:《A Footnote to History, Eight Years of Trouble in Samoa》 • (其他) • 史蒂文森也用低地蘇格蘭語寫了詩及散文 • (音樂作品) • 史蒂文森也是一個業餘的作曲家,他為了娛樂在1880年代創作許多沙龍音樂的作品。史蒂文森也會吹奏豎笛,他曾經學過和聲與簡單的對位法,而且也知道基本的演奏樂器技巧,例如變調。

  10. 特色作品簡介(一) • (金銀島) (Treasure Island)蘇格蘭的小說家羅伯·路易斯·史蒂文生的作品,描述海盜與藏寶的傳奇冒險故事。《金銀島》也是史蒂文生最著名的小說之一,被認為是一部教育小說,於1883年首度出版,曾經多次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動畫。 • (劇情簡介) • 故事中的主人翁吉姆(Jim Hawkins)10歲時,他們家在黑山海灣旁經營一家「本鮑上將」(Admiral Benbow)的旅館。有一天碰到一位有一道刀疤的旅客,名叫「比爾」,可是他要吉姆叫他「比爾船長」,這樣吉姆每天就會聽到關於海盜的冒險故事。比爾船長有個習慣,就是每天到下午日落的時候,他都會帶副望遠鏡到海邊觀看是否有船隻。這樣的日子不到幾日,比爾船長收到海盜的「黑丸子」,只要收這玩意的人,每個海賊都可以通緝他,並且可以殺他。比爾因感到害怕而中風,臨死前給吉姆一張「金銀島」藏寶圖,就這樣展開了一場尋寶的冒險任務。在尋寶航海的旅途中,吉姆一行人碰上許許多多驚險的冒險故事,如:幽靈船事件,還有來到島上的霍亂以及兇猛暴風雨等等,最後是以找到寶藏的喜劇收場。

  11. 特色作品簡介(二) • (化身博士) •  從《化身博士》一書中,我們不難看出史帝文生認為,在人的潛意識和某處黝暗深沈、無法探知的內心角落裡,善惡是並存的。書中主人翁——傑基爾醫生,一個家財萬貫、名聞遐邇、道貌岸然的大善人,因抵擋不了潛藏在天性中邪惡、狂野因數的聳動,發明了一種藥水,可以將平時被壓抑在虛偽表相下的心性,毫無保留地展露出來;同時隨著人格心性的轉變,身材樣貌也會隨之改變。因此,原本一個社會公眾認為行善不遺餘力的溫文儒雅之士,一旦喝下藥水,即轉身一變,成為邪惡、毫無人性且人人憎惡的猥鄙男子——海德;一個是善的代表,另一個則是惡魔的化身。 • 《化身博士》是史帝文生得意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一部想像力相當豐富的作品,且因為書中人物傑奇和海德善惡截然不同的性格讓人印象深刻,後來“Jekyll and Hyde”一詞竟成為心理學「雙重人格」的代稱。本書乃心理小說的先驅,其生動鮮明的敘述筆調,緊湊刺激、扣人心弦的故事發展過程,讀來更宛如一部緊張懸疑的電影偵探作品。 • 《化身博士》前八章雖然沒有採用第一人稱法,但讀者很自然地會把自己置於阿特森的地位。這位律師沒有解開的迷也是讀者切望知道答案的問題即懸念。第四章卡魯早兇殺的經過則由目擊者提供。最後兩章分別由兩位醫學博士通過筆述來揭開迷霧之幕,使真相大白。作者果斷地放棄了在偵查誰是殺害卡魯勳爵的兇手這一點上大做文章的誘人前景,不讓懸念的主幹——海德是誰?——節外生枝,這樣的剪裁是需要勇氣的。而史蒂文森的小說的魅力之一恰恰在於他往往把長篇壓縮成中篇,而決不是把短篇拉長成中篇。

  12. 特色作品簡介(三) • (黑箭) 《黑箭》書的全名是The Black Arrow: A Tale of Two Roses,1888年出版。 • 黑箭的故事背景是英國的薔薇戰爭期間(一四五五─一四八五年),英國貴族為了爭奪王位而互相攻擊;而一些受貴族壓迫的人則逃入森林中,結夥成為綠林好漢,劫富濟貧,並伺機向貴族報復。本書藉著主角李察的身世之謎,帶出懸疑冒險的經過,與細膩純潔的初戀情懷;而這本書(黑箭)的特色也在於,作者把故事背景(十五世紀的英國)的各個層面描寫得十分傳神。比如說,貪得無饜的貴族與大地主如何壓榨農民,貴族之間如何勾心鬥角,為利害關係而爾虞我詐,還有綠林好漢在森林裡的生活狀況,都讓人對當時的政治、社會狀況有深刻的認識。 • 作者塑造的主角李察,就像我們身邊經常見到的少年一樣,有幾分衝動、魯莽,但又憨直得可愛。他正直而勇敢,單純而善良,做人處世並不會考慮到自己的利益,反而能處處為他人著想,更難能可貴的是,他不會因身處惡劣的環境而改變自己;這和不擇手段只想增加財富、擴充勢力,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而不惜出賣盟友,老奸巨滑的丹尼爵士恰成強烈的對比。書中對李察純潔個性的種種描寫,相信會得到小朋友的共鳴。而李察與孤女喬安娜之間純美的小兒女情感,更是那麼的引人入勝。喬安娜由於不願成為買賣婚姻下的犧牲品,於是女扮男裝趁機溜走,卻不幸困在沼澤,善良的李察出面搭救,兩人一見如故。但李察一直認為她是生死與共的哥兒們……

  13. 參考資料 生平介紹 http://zh.wikipedia.org/zh-hk/Robert_Louis_Stevenson 特色作品和簡介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8730195147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23180 http://www.wisknow.com/version/author/europe-2.htm 圖片 http://tw.image.search.yahoo.com/search/images?ei=UTF-8&p=%E9%A9%A2%E8%83%8C%E6%97%85%E7%A8%8B&fr2=tab-web&fr=yfp Google圖片搜尋

  14. THE EN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