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烃 的 衍 生 物

高二化学会考复习. 烃 的 衍 生 物. 一、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主要化学性质 :. 羟基的比较. 例 2 :. A. 常温下,与 Na 2 CO 3 溶液反应放出 CO 2 B. 能发生碱性水解, 1 mol 该有机物完全水解应消耗 8 mol NaOH C. 与稀 H 2 SO 4 共热,生成两种有机物 D.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C 14 H 20 O 9. 例 1 .已知乙炔( C 2 H 2 )、苯( C 6 H 6 )、乙醛( C 2 H 4 O )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 ,则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eris
Download Presentation

烃 的 衍 生 物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二化学会考复习 烃 的 衍 生 物

  2. 一、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主要化学性质:

  3. 羟基的比较

  4. 例2: A.常温下,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B.能发生碱性水解,1 mol该有机物完全水解应消耗8 mol NaOH C.与稀H2SO4共热,生成两种有机物 D.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4H20O9 例1.已知乙炔(C2H2)、苯(C6H6)、乙醛(C2H4O)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则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84% B.60% C.91% D.42% A CD

  5. 练习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若等物质的量的该有机物分别与Na、NaOH、Na2CO3恰好反应时,则消耗Na、 NaOH、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3∶3∶2 B.6∶4∶1 C.1∶1∶1 D.6∶4∶3 D

  6. 烃的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酮 氧化 还原 水解 氧化 酯化 HX加成 氧化 醛 酯 烯烃 卤代烃 醇 羧酸 消去 HX 还原 水解 脱水 醚、烯

  7. 例3、由乙烯和其他无机原料合成环状化合物E,请在方框内填入合适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并写出A和E的水解方程式。例3、由乙烯和其他无机原料合成环状化合物E,请在方框内填入合适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并写出A和E的水解方程式。 H2SO4 例4、 A和B两种物质的分子式都是C7H8O,它们都能跟金属反应放出氢气。A不溶于NaOH溶液,而B能溶于NaOH溶液。B能使适量溴水褪色,并产生白色沉淀,A不能。B的一溴代物有两种结构。写出A和B的结构简式和名称。

  8. 二、有机反应类型

  9. 题型2: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反应类型的判断题型2: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反应类型的判断 例2、从环己烷可制备1,4-环己二醇的二醋酸酯,下列有关的8步反应(其中所有无机物都已略去): 试回答:其中有3步属于取代反应,2步属于消去反应,3步属于加成反应 (1)反应①_____和____属于取代反应。 (2)化合物结构简式B___ C___。 (3)反应④所用的试剂和条件是:_______。 ⑥ ⑦ 浓NaOH、醇、加热

  10. 练习2:(2004年北京卷)化合物A(C4H10O)是一种有机溶剂。A可以发生以下变化:练习2:(2004年北京卷)化合物A(C4H10O)是一种有机溶剂。A可以发生以下变化: (1)A分子中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A只有一种一氯取代物B,写出由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同分异构体F也可以有框图内A的各种变化,且F的一氯取代物有三种。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

  11. 三、重要实验 1、溴乙烷 • 水解反应 ②消去反应 2、乙醇 ⑶、分子间脱水 ⑴、与Na ⑵、与氢卤酸 ⑹、酯化反应 ⑷、消去反应 ⑸、氧化反应

  12. 3、苯酚 4、乙醛 • 银镜反应 ②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13. 5、乙酸 【6-10】在试管中加入3mL乙醇、2mL冰醋酸,再慢慢加入40滴浓硫酸,加入少许碎瓷片;要注意小火加热。 ⑴酯化反应的反应机理 ⑵浓硫酸的作用 ⑶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⑷导气管能否伸入碳酸钠溶液中? ⑸如何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14. D 练习3:如下图所示,A装置中装有乙醇,通过橡胶球不断鼓入空气;B装置中装有铜屑,下面用酒精灯加热;C装置中装有白色硫酸铜粉末,D装置内放有新制Cu(OH)2浊液。 (1)在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C装置的实验现象变化是_____,其原因是_____。   (3)D装置的实验现象变化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15. 有机物的鉴别: 烃类物质鉴别的三种常用方法: 1、通入溴水: 2、通入酸性KMnO4溶液: 3、点燃: 火焰明亮、烟浓的含碳量高。

  16. 二、分离、提纯 1、物理方法:根据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差异,采用分馏、蒸馏、萃取后分液等方法。 2、化学方法:一般是加入或通过某种试剂进行化学反应。

  17. 有机物的提纯、分离: 有机物提纯的三种常用方法:一.洗气法:用于除去气体中的某些杂质气体,洗涤剂必须只能吸收杂质气体。 如实验室制取的乙炔中常混有H2S,乙炔,通常可将其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以除去H2S.

  18. 有机物的提纯、分离: 有机物提纯的三种常用方法: 二.分液法:用于除去某些液体中的杂质(分液前要加入某种试剂使之分层 )。 例如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再分液。

  19. 有机物的提纯、分离: 有机物提纯的三种常用方法: 三.蒸馏法:用于互溶的两种液体的提纯或分离,蒸馏前,有时需加入某种试剂使混合物中的一成分转化成难挥发的物质。 例如乙醇中的水,加入足量的新制生石灰,再将其蒸馏来除去。

  20. 有机物的提纯、分离: 注意提纯与分离的区别: 提纯只要将杂质除去(当然被提纯物不能或尽量减少损耗),不必理会杂质最终的存在形式。而分离则要求最终得到原有的各种成分。

  21. [练习]1、写出分子式为C5H12O的醇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指出:[练习]1、写出分子式为C5H12O的醇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指出: ①能被氧化成醛的? ②能被氧化,但不能生成醛的? ③不能被氧化的? ④能发生消去反应的? [练习]2、 ①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乙醇、乙醛、乙酸? ②如何分离乙酸、乙醇、苯酚的混合物?

  22. 四、有机物的几点特性: 1、能使酸性KMnO4褪色的有机物: 2、因化学反应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机物: 3、互为类别异构的物质: 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 苯酚、 醇、醛、裂化汽油。 烯烃、炔烃、苯酚、醛 裂化汽油。 单烯烃与环烷烃(CnH2n) 二烯烃与炔烃(CnH2n-2) 醇与醚(CnH2n+2O) 苯酚与芳香醇、 醛与酮(CnH2nO) 羧酸与酯(CnH2nO2)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等。

  23. 五、物质的提纯: 饱和Na2CO3分液 蒸馏水 分液 溴水 洗气 蒸馏 NaOH溶液 分液 NaOH溶液 分液 CaO 蒸馏 蒸馏水 分液 酸性KMnO4溶液、NaOH溶液 分液

  24. 六:有关燃烧的计算规律 CxHy+(x+y/4)O2 xCO2+y/2H2O 常见题型:1、体积差量法 2、平均分子式法 3、平均分子量法 4、十字交叉法 10 mL某种烃,在50 mL O2中充分燃烧,得液态水和体积为35 mL 的混合气体(所有气体体积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则该烃不可能是 A.乙烷 B.丙烷 C.丙烯 D.1,3-丁二烯 B

  25. 某气体由烯烃和炔烃混合而成,经测定其密度为同条件下H2的13.5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某气体由烯烃和炔烃混合而成,经测定其密度为同条件下H2的13.5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炔 B、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烯 C、混合气体可能由乙炔和丙烯组成 D、混合气体一定由乙烯和乙炔组成 AC 150℃、1.0×105Pa时,aL乙炔和aL丙烯的混合气体与过量的bLO2混合,点燃使这两种烃充分燃烧后,再恢复到原状况,此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 ) A、10aL B、(2a+b)L C、(b-a)L D、无法计算 B

  26. 一、烃完全燃烧的有关规律 (1)等物质的量的烃(CnHm)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的多少决定于_____的值,____的值越大,耗氧量越多,反之越少。 (2)等质量的烃(CnHm)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的多少决定于_____, ______越大,耗氧量越多,反之越少。 (3)等质量的烃(CnHm)完全燃烧时,_____的质量分数越大,生成的CO2越多,_____的质量分数越大,生成的H2O越多。 (4)最简式相同的烃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都有:①混合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及质量分数 不变;②一定质量的混合烃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质量不变,生成的CO2的质量均不变。 X+Y/4 X+Y/4 含碳量 含氢量 含碳量 含氢量

  27. ①CH4、②C2H6、③C2H4、④C2H2、 (1)等物质的量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最少__ (2)等物质的量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水最多 _ (3)等物质的量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少___ ① ② ① ① (4)等质量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最少___ (5)等质量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水最多    ___  (6)等质量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少______  ① ④

  28. (5).100℃以上,气态烃(CxHy)完全燃烧的体积变化情况:(5).100℃以上,气态烃(CxHy)完全燃烧的体积变化情况: 当y=4时,体积不变:有CH4、C2H4、C3H4; 当y<4时,体积变小:只有C2H2; 当y>4时,体积变大。 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时1 L该混合烃与4 L氧气混合,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是5 L.下列各组混合烃中符合此条件的是 A.CH4 C2H4 B.CH4 C3H6 C.C4H6 C3H4 D.C2H2 C2H6 A

  29. 题型二:有机物的物质的量一定时:1、比较判断耗氧量的方法步聚:题型二:有机物的物质的量一定时:1、比较判断耗氧量的方法步聚: • ①若属于烃类物质,根据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越多,耗氧量越多直接比较;若碳、氢原子数都不同且一多一少,则可以按1个碳原子与4个氢原子的耗氧量相当转换成碳或氢原子个数相同后再进行比较即可。 • ②若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先将分子中的氧原子结合氢或碳改写成H2O或CO2的形式,即将含氧衍生物改写为CxHy·(H2O)n或CxHy·(CO2)m或CxHy·(H2O)n·(CO2)m形式,再按①比较CxHy的耗氧量。题型二:有机物的物质的量一定时:1、比较判断耗氧量的方法步聚: • ①若属于烃类物质,根据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越多,耗氧量越多直接比较;若碳、氢原子数都不同且一多一少,则可以按1个碳原子与4个氢原子的耗氧量相当转换成碳或氢原子个数相同后再进行比较即可。 • ②若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先将分子中的氧原子结合氢或碳改写成H2O或CO2的形式,即将含氧衍生物改写为CxHy·(H2O)n或CxHy·(CO2)m或CxHy·(H2O)n·(CO2)m形式,再按①比较CxHy的耗氧量。题型二:有机物的物质的量一定时:1、比较判断耗氧量的方法步聚: • ①若属于烃类物质,根据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越多,耗氧量越多直接比较;若碳、氢原子数都不同且一多一少,则可以按1个碳原子与4个氢原子的耗氧量相当转换成碳或氢原子个数相同后再进行比较即可。 • ②若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先将分子中的氧原子结合氢或碳改写成H2O或CO2的形式,即将含氧衍生物改写为CxHy·(H2O)n或CxHy·(CO2)m或CxHy·(H2O)n·(CO2)m形式,再按①比较CxHy的耗氧量。题型二:有机物的物质的量一定时:1、比较判断耗氧量的方法步聚: • ①若属于烃类物质,根据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越多,耗氧量越多直接比较;若碳、氢原子数都不同且一多一少,则可以按1个碳原子与4个氢原子的耗氧量相当转换成碳或氢原子个数相同后再进行比较即可。 • ②若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先将分子中的氧原子结合氢或碳改写成H2O或CO2的形式,即将含氧衍生物改写为CxHy·(H2O)n或CxHy·(CO2)m或CxHy·(H2O)n·(CO2)m形式,再按①比较CxHy的耗氧量。

  30. 2、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2或H2O的物质的量一定,则有机物中碳原子或氢原子的个数一定;若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一定,不论按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或H2O的量保持不变,则混合物中各组分中碳或氢原子的百分数相同。例4、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充分燃烧,消耗氧气量不相同的是( )A、C3H4和C2H6 B、C3H6和C3H8OC、C4H6O2和C3H8O D、C3H6O和C2H6O2 A

  31. 七:有机推断和有机合成 16.已知 A为有机合成中间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可能得到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产物,其中的一种B可用于制取合成树脂、染料等多种化工产品。A能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