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likes | 630 Views
外來種生物的入侵. 呂淑貞製作. 資料來源 ︰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手冊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2000 年蟲蟲危機. 外 來 種 生 物. 琵琶鼠魚、吳郭魚、松材線蟲、福壽螺、小花蔓澤蘭、美國螯蝦、牛蛙、巴西龜、緬甸小鼠、布袋蓮、大花咸豐草、銀合歡、、中國梨木蝨、蘇鐵白輪盾介殼蟲、紅火蟻、河殼菜蛤、 水稻水象鼻蟲 、多線南蜥等。. 外來物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1. 掠食:外來種生物的引入,最直接的危害為掠食當地原生物種,使原生物種族群數量降低甚至是絕滅。
E N D
外來種生物的入侵 呂淑貞製作 資料來源︰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手冊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2000年蟲蟲危機
外 來 種 生 物 • 琵琶鼠魚、吳郭魚、松材線蟲、福壽螺、小花蔓澤蘭、美國螯蝦、牛蛙、巴西龜、緬甸小鼠、布袋蓮、大花咸豐草、銀合歡、、中國梨木蝨、蘇鐵白輪盾介殼蟲、紅火蟻、河殼菜蛤、水稻水象鼻蟲 、多線南蜥等。
外來物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1. 掠食:外來種生物的引入,最直接的危害為掠食當地原生物種,使原生物種族群數量降低甚至是絕滅。 以關島褐色樹蛇為例,約在1950年經軍事運輸由新幾內亞的小島意外引入關島後,至今已至少讓當地9種原生鳥類滅絕,另2種森林性鳥類及3種海鳥陷入瀕危的困境。
外來物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 2. 競爭及排擠:如果被引進外來種生物其生態習性與原生物種相似,那麼無論是在自然資源或棲地利用方面,將會與原生物種發生競爭現象,導致生態系平衡的破壞或物種絕滅。如北美原生東知更鳥因外來歐洲椋鳥取代其對巢洞的利用而降低族群量;植物部分,發生在台灣本島外來象草與原生五節芒間棲地競爭,蘭嶼由於引進木麻黃導致入侵原生植物棲地所造成的威脅等
外來物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 3. 疾病或寄生蟲的傳染:外來疾病或病原體對原生生物可能存有難以預測的巨大危害。台灣則有因引進琉球松卻伴隨松材線蟲的引入,而造成國內松林危害的嚴重問題。口蹄疫使外銷日本豬肉約損失400億,政府約以150億元執行撲滅計畫;估計整體經濟損失約達1700億元。後續政府每年編列1-2億元執行豬瘟口蹄疫,全養豬農民施打疫苗費用每年約3億元。
外來物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 4. 雜交:人為引進近親種的外來種生物,會使自然雜交機率提高,改變原生物種之基因組成。如目前國內寵物飼養大陸畫眉,逸出或放生後與台灣畫眉雜交;西部之白頭翁可能經由放生途徑與僅分布於東部之特有種烏頭翁雜交,此種雜交現象使得台灣原生鳥種的存活遭受極嚴重地威脅。
外來物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 5. 生態系統的改變:外來物種除了上述影響之外,其層面亦可能進一步透過生產力、營養循環、干擾幅度頻度,甚或土壤植被結構的改變而廣及整個生態系統。例如夏威夷野生家豬藉由廣泛的挖掘與腸道對種子的消化作用,促進了數種植物的傳播與生存,而大大變更了當地的植物群落組成;非洲維多利亞湖在引入尼羅河鱸魚後,除直接的掠食讓超過200種以上的原生魚類滅絕外,更由此徹底瓦解了該生態系的食物網結構。
松 材 線 蟲 • 台灣首次發現松材線蟲的紀錄是一九八五年在台北縣石門鄉 • 松材線蟲只能存活在病死的松樹內,仰賴枯死木內的養分為生,或取食枯死木內的真菌
松 材 線 蟲 • 北部山區目前的受災範圍已達六千多公頃,中部地區約有十一萬公頃的二葉松
松 材 線 蟲 • 松斑天牛會攜帶松材線蟲離開病死枯木,並幫助它找到健康的松樹寄主。而松斑天牛本身也由於染病松樹的增加,為自己後代的繁殖創造更多有利的空間;因為受害松樹的松脂分泌量會減少或停止,因此不會阻礙松斑天牛卵的孵化,以及幼蟲的生長發育,所以病害的流行也會使松斑天牛的族群增加。
松 材 線 蟲 • 嚴重性為害松科植物,種類超過五十種以上。在台灣主要為害琉球松、黑松及台灣二葉松,引起松材線蟲萎凋病,藉由松斑天牛的傳播,使受害植株水分輸導能力受阻,致使蒸散作用降低,其後松脂流量停止。感染三、四週後,針葉開始褪色黃化,松樹呈現萎凋,針葉轉為紅褐色,嚴重時造成松樹死亡。十年間使低海拔杉林消失,受害林地超過三千多公頃,嚴重影響水土保持。
福 壽 螺 • 商人於68年間由南美洲阿根廷非法進口的福壽螺,因市場銷售不佳而被飼主隨意丟棄危害對象:水稻、芋、茭白筍、蓮花、菱角、水蕹菜等水生栽培經濟作物(遇青即吃)造成生態威脅或影響。 • 芋頭則於生育前期較為嚴重,每年危害十萬公頃以上的農田,每年損失達1.3億元。成為水生經濟作物的重要有害動物。
小 花 蔓 澤 蘭 • 一九五○年代後期為邊坡地水土保持與綠化而引進東南亞。台灣最早發現是一九八六年於屏東萬巒,當時誤以為是台灣原生種蔓澤蘭而沒有重視。不料,小花蔓澤蘭的適應力超強,逐漸蔓生於台灣中、南、東部二千公尺中海拔以下地區,現在已成為台灣侵凌性最強的外來入侵植物,嚴重扼殺本地植物的生機,而有「生態殺手」或「綠癌」的稱號。
小 花 蔓 澤 蘭 • 原生於中南美洲,具無性及種子繁殖能力,匍匐莖的節及節間均可長出不定根,為趨光性植物,在台灣生長於1000公尺以下之中低海拔山野開闊地、溪谷、荒地、荒廢果園及道路兩旁,它一棵植株產生的種子可以上萬或更多,且種子輕而有毛,可以隨風飄,能散播的很遠、很廣,這是它能迅速蔓延的有利方式。它的藤必須能迅速生長,攀上其他植物、盤繞拉扯並遮住大部分陽光,使被攀爬的植物吸收不到陽光而死亡
小花蔓澤蘭 • 結果的蔓澤蘭(Mikania cordata) • 開花的小花蔓澤蘭(Mikania micrantha) • 覆蓋次生林上層的小花蔓澤蘭
多 線 南 蜥 • 多線南蜥跟著原木船從高雄港偷渡上岸、二十多公分長的多線南蜥,不到十年時間靠著四條腿爬,已攻下台南縣七股以南的棲地。屬強勢入侵種的多線南蜥,水溝邊、畜欄、陰濕等台灣本土蜥蜴覺得不理想的棲地,多線南蜥都能適應;本土蜥蜴不耐寒需要冬眠,多線南蜥不必,每年就多三個月可「如入無蜥之境」;加上食性雜,什麼都吃,「甚至棲息在魚池邊搶魚飼料吃」。
台灣的首次發現紀錄是在西元一九九二年時,多線南蜥的食性很廣,除了一般蜥蜴常吃的昆蟲外,連蚯蚓、體積較小的蜥蜴以及壁虎等,都是牠的捕食對象;台灣的首次發現紀錄是在西元一九九二年時,多線南蜥的食性很廣,除了一般蜥蜴常吃的昆蟲外,連蚯蚓、體積較小的蜥蜴以及壁虎等,都是牠的捕食對象;
緬 甸 小 鼠 • 緬甸小鼠原產印尼,南北緯三十度間的陸地或島嶼都有,大洋洲一些島嶼緬甸小鼠確實造成原生種的滅絕。 • 花蓮紙漿業者進口原木時夾帶進來,也可能是跟著貨輪的壓艙水「偷渡」上岸。緬甸小鼠登陸後,因為海岸線、木瓜溪以及台九線省道的天然限制,一直侷限在吉安鄉的廢耕地或次生林裡。九十年一月吳姓夫婦死於漢他病毒
白輪盾介殼蟲 • 。一隻雌蟲七十五天的存活期會生出超過一百顆卵,卵孵化三十天便成熟得以繁衍下一代,而且介殼蟲有一對翅,會飛,所以只要有介殼蟲出現,一旦一株蘇鐵被侵害,全區域的蘇鐵下場都相當悽慘。蘇鐵在苗木市場大受歡迎,台灣的原生蘇鐵供不應求,於是自越南走私蘇鐵苗木,有可能因此導致白輪盾介殼蟲引進台灣。從最早專吸蘇鐵葉片汁液的小灰蝶,到白輪盾介殼蟲的出現,讓蘇鐵一路從葉面到根部被啃食殆盡,難逃枯死命運
白輪盾介殼蟲 • 危害嚴重性蘇鐵白輪盾介殼蟲可危害蘇鐵全株,包括葉片、莖求及根部等,常在葉片基部、葉軸和羽狀小葉的下表面吸食汁液,使葉片黃化枯萎、脫落,嚴重可導致全株枯死。十幾萬株盆栽蘇鐵紛紛枯死,花農損失慘重,
布 袋 蓮 • 布袋蓮是一種世界廣泛分布的漂浮性水生植物,原產於南美洲熱帶及亞熱帶,因為它的葉柄底部膨大得像布袋一樣,因而得名,且由於它的花朵大而美麗,受到許多人的喜愛,因此被引進到世界各地做為觀賞植物。台灣早在日治時期,也為了田園景觀引進,七、八十年來,布袋蓮已在台灣落地生根,許多民眾還誤以為是台灣原生植物。
布 袋 蓮 • 布袋蓮多分布在嘉南平原的溝渠和埤塘,常常在大雨 • 過後或因水道排放水,造成大量布袋蓮群塊被沖刷到 • 下游,導致灌溉渠、排水渠、水道、水庫及發電廠進 • 水口與水閘門的阻塞,而且布袋蓮群塊流入河口養殖 • 區後,常與養殖圍網等設施糾纏,造成養殖業的損失 • 。同時,布袋蓮大面積的生長,會排除其他野生動植 • 物及改變生態環境,形成水質缺氧,並且因為它的葉 • 面大,使得該水域的呼吸蒸散作用力是平常二到八倍 • 之多,而致使水資源額外耗損。
河 殼 菜 蛤 • 殼菜蛤原產中國,台灣在一九四一年時就已經有紀錄 • 河殼菜蛤目前最大的危害是影響水庫水管系統的正常運作。 • 河殼菜蛤多出現在環境變動不大的水庫地區,牠的幼蟲能輕易通過自來水廠、發電廠或其他工廠進水系統的過濾器,附著在直徑小的管道上,會迅速的堵住水管。當牠以足絲附著水管後,即使遭到剝離,也可以迅速移動到其他地方附著。
河 殼 菜 蛤 • 因為河殼菜蛤大量繁殖,造成自來水廠、發電廠等地的水管系統嚴重阻塞,因此減少了工作效率,而且每年要追加預算來清除。 • 過去也有研究指出,將水管塗上附有鉀離子的油漆,河殼菜蛤就不會附著在上面,但是在水質保護區的水庫並不允許這項方式。 • 入侵時間首次危害紀錄在一九八六年台北新店溪上游直潭壩取水口造成嚴重堵塞。
中 國 梨 木 蝨 • 中國梨木蝨,於二○○二年夏季在和平鄉崑崙山及新社鄉白毛台地區的梨園突然大量發生危害,造成葉片枯褐及落葉。隔年春天相繼於梨山、佳陽等地陸續發現,中國梨木蝨以取食花芽與嫩葉為食,產卵在嫩葉、花苞甚或花瓣上,卵形如水滴,主要發生時期在秋冬季與春季
中 國 梨 木 蝨 • 危害嚴重性梨木蝨僅危害梨樹,主要藉由刺吸嫩芽、嫩梢及葉片汁液而影響梨樹生育,嚴重可造成受害葉片褐化、枯死、落葉。另蟲體會分泌蜜露而誘發煤煙病,在樹體表面形成煤污而阻礙陽光,影響光合作用。
梨木蝨 • 經嫁接遭梨木蝨侵襲過的梨穗傳播,吸梨樹幼芽嫩葉,讓梨樹結不了果。梨山 、東勢等地都有疫情。
美國螯蝦 • 性情兇猛,繁殖力強,對同水域的本土魚蝦帶來威脅,蘭陽平原是全台鰲蝦最密集地區。 瞧瞧我的肚子,這可不是寄生蟲喔!是我的一群小寶寶們。我們美國螯蝦保護下一代的本能比其他淡水蝦還高,所以我們逐漸有後來居上的趨勢。
琵琶鼠 • 耐污染、抗病力與繁殖力極強,民眾棄養嚴重,台灣中低海拔之河川、湖泊到處可見族群的日漸壯大,不僅和其他本土魚類搶食水中食物,將來一旦失去食物來源,恐會攻擊其他魚類、魚卵,以及啃食本土性的水中植物,造成另一種生態浩劫。
生態殺手-銀合歡 • 三十年前台塑在關山地區引進大量的銀合歡作為造紙原料,但台灣紙漿工業原料不久就改用進口木片,以致銀合歡被棄置,造成目前嚴重的生態問題。銀合歡原產中南美洲,由於會分泌「含羞草素」壓制其他植物生長,加以自身成長迅速,以致台灣南部、東部及外島到處都可見到銀合歡,排擠原生種植物存活。
生態殺手-銀合歡 • (一)排他性強,會分泌化學物質,阻擋其他原生植物的生長,造成林相單調 (二)喪失大量原始林,如黃荊及瓊麻,以至在水源涵養、調節氣候及維持生物多樣性的功能大大減低 (三)雨水穿過其羽狀複葉,直接沖刷缺乏植被覆蓋土壤,水源難涵養,容易造成土石流
生態殺手-銀合歡 • 銀合歡繁殖容易,而且能耐乾燥、抗貧瘠,只要土壤不太酸的環境它都能愉快地生長,在泥岩惡地形中,一片荒涼的山脊中,可以看見它的蹤影,
外 來 植 物 的 影 響 • 陸域方面,外來入侵的巴拉草、大黍、美洲含羞草、小花蔓澤蘭、香澤蘭、大花咸豐草、銀合歡等植物已在台灣中低海拔果園、廢耕地甚至國家公園蔓延,不僅造成經濟損失,並嚴重威脅原有動植物的生存及分布。
外 來 動 物 的 影 響 • 外來入侵種已對台灣的經濟及生態造成嚴重破壞,例如吳郭魚及福壽螺,因啃食淡水域水草及掠食其他魚種,致使台灣原生的青將魚及蓋斑鬥魚消失﹔又如近期的莫三鼻口孵魚、美國螯蝦、巴西龜、琵琶鼠、布袋蓮等入侵種動物已影響淡水域生態,致使原有生態系生物多樣性簡化。
紅 火 蟻 • 紅火蟻的外觀跟一般家裡常見的螞蟻類似,因此不易辨別,但若住家周圍有發現明顯地蟻丘,高於十公分以上或有大片沙堆狀隆起,從上方看不出有螞蟻出入孔的蟻巢,觸碰內土會有大量螞蟻冒出,挖開後有蜂巢結構狀;或在開闊的環境中出現攻擊性強的大量紅褐色螞蟻出現;以及被叮咬後有異常疼痛感、紅腫並有小膿泡產生等,皆可初步判定為紅火蟻。
紅火蟻危害嚴重性 • 1、被叮咬後會有如火灼傷般疼痛感,出現如灼傷般的水泡。也會因大量酸性毒液 注入,除傷口劇痛外,毒液中的毒蛋白往往會使被攻擊者產生過敏(十五%)而有休克(二%)、死亡的危險;若膿泡破掉,則常易引起細菌的二次性感染。
紅火蟻危害嚴重性 • 2、生態及農業上的危害:火蟻除對生態環境中土棲的動物造成傷害外,在危害嚴重的地區,泥土中的蚯蚓往往都被捕食殆盡;此外可能取食作物的種子、果實、幼芽、嫩莖與根系,影響作物的成長與收成,造成損失。
紅火蟻危害嚴重性 • 3、公共安全及經濟上的危害:火蟻的蟻巢也常常入侵戶外與居家附近電器相關的設備中,如電表、電話總機箱、交通號誌機箱等,造成電線短路或設施故障。
牛 蛙 • 牛蛙在台灣的蛙類中堪稱無敵,但並不是所有的蛙類都會慘遭毒手,首當其衝的當然是和牛蛙共域的種類,如:虎皮蛙、金線蛙、腹斑蛙、貢德氏赤蛙、澤蛙、拉都希氏赤蛙……等。這些蛙類都喜歡待在草澤、靜水域、池塘,它們每天朝夕相處,所以當牛蛙要覓食的時候,這些周圍的鄰居自然成為最好的佳餚。
狂 犬 病 • 民國36年狂犬病從上海入侵台灣。 • 民國47年人的發病782例。 • 民國45年起政府全面施打狂犬病疫苗。 • 從48年起至今沒有出現狂犬病例。 • 人類的潛伏期15天到一年。 • 病人昏睡、頭痛、神經質、焦慮、昏睡下痢及咬傷部位麻木感,病人有抽搐及劇烈咬的動作,死於興奮高峰期。
狂 牛 病 • 1986年11月首先於英國確認。 • 病原為非細菌非病毒而是一種不具核酸的變性蛋白質。 • 對熱、紫外線、輻射照射及消毒劑均有很強的抵抗力 無法以一般的物理及化學方法破壞。 • 病原多集中於腦脊髓組織、內臟及骨髓 • 人感染會出現記憶力衰退、行為異常及類似癡呆現象於一年內死亡。